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帝 (微云疏影)


  陈修仪既不打理后宫,又渐渐失了宠,家世清白归清白,却无多少余财,陈家还是靠陈修仪和鲁王母子补贴才富裕了起来,一心一意巴望着他们两个,谈不上什么助力。正因为如此,陈修仪想要笼络人心,只能另辟蹊径,施些小恩小惠,不仅让她捡到了蓝氏这个大便宜,许多女官也对她异常感激。只可惜,身份地位不同,人心就得变了,现如今蓝氏是宠妃,自然无数人攀附上去,至于陈修仪……她想安插几个人,怕是三四不靠,左右为难吧?
  梁嵩见赵王眉头舒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追随赵王多年,自然清楚这位主子的目光有些短浅,做事没个长远计划,谁对他威胁最大,他就针对谁——代王回京的时候,他心心念念找代王麻烦;魏王送上祥瑞,他便要给魏王颜色看看;如今觉得鲁王非但拆他的台,还在后头捡了不少便宜,就对鲁王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这样朝令夕改,左一个念头,右一种想法,做事狠辣还特别迅速的人,实在不是个好君主。好比弄死贾氏胎儿的事情,梁嵩知都不知道,赵王就已经做了,平白给别人递了个说他不好的缘由。
  若非利益一致,几家人的荣华富贵都系在他的身上,梁嵩真想甩甩袖子,直接走人。
  罢了罢了,主君再怎么样,终归是主君。故梁嵩将腰弯得更低,谦卑道:“卑职听闻,谯郡公夫人正为嫡长子之妇的人选发愁,大王何不从此下手?”
  沈淮不知赵王又打上了自己的主意,他带了厚厚的礼品,拜访萧誉。
  萧誉为人处世很有几分傲骨,代王远在彭泽,生死不知,前途未卜的时候,他与沈淮交好。待到了代王回京,沈淮加官进爵,炙手可热之时,他却渐渐地与这位好友疏远了。若非赵肃婚事受挫,沈淮左思右想,找上了萧誉,两人一度很好的关系说不定就这么被时间给冲淡到无话可说了。
  此番上门,依旧是为了赵肃的婚事,沈淮提出的要求却让萧誉有些难以接受:“三个月?伯清,你在说笑么?”
  莫说高门大户,就是寻常的殷实人家嫁女儿,筹备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更别说萧誉为赵肃寻的那位妻子还不是京兆本地人,陇西郡与长安怎么说也有好一段距离,路上走三五月都寻常,为何要赶在三个月后就完婚?如此一来,岂不是信使刚到,那边接到消息就得送女发嫁,还怕时间不够?
  沈淮也知自己有些强人所难,对着好友,他也不说什么反正寡妇的嫁妆都是备好了的,清点一番添点东西就能上路的场面话,而是推心置腹地说:“你我相识多年,我也不瞒你,这是县主的意思,大王首肯了,裴熙也没有异议。”
  倘若他只说这是秦琬的意思,萧誉不可避免地会想歪,带上代王和裴熙,意思又完全不一样了。
  果然,萧誉略加思考,惊诧之色便毫不掩饰:“你是说,江南会叛……”
  沈淮连连给他使眼色,见他回过神来,心有余悸:“这等事情,心中知道就罢了,何必说出来?”
  话虽这样说,对至交好友的敏锐,沈淮却有些心惊。
  秦琬告诉他这一理由的时候,他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回到家后细细揣摩,又与叔爷畅谈一番,才明白秦琬为何这样急——鲁王持天子之剑下江南,不出意外,必会调兵遣将,一为防身,二为查案。
  江南世家盘踞多年,私下开金银铜铁矿并着盐井盐田也不是一两天,平日还能将罪证遮掩一二,这样大的阵仗却是对付不了的。鲁王来势汹汹,这些人岂会坐以待毙?
  西域虽蠢蠢欲动,目前却是以政治手段为主,出兵为辅;西南还算安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事;高句丽得留到国家安定,太子策立或新皇登基了再打,却也拖不了几年。想在高句丽之战中有分量,最好在那之前就得些战功,江南若是叛乱,确实是最好捞功勋,实打实让人记住的地方。
  说不定,还能练些水战,以图将来。
  秦琬有心扶持赵肃,自是方方面面都为她考虑到了,故鲁王被派遣到江南的圣命一下,她就找到了沈淮,希望沈淮帮忙找颜家分说一二,让赵肃能在三个月后完婚。因为在她看来,不出半年,江南那边就得出状况,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沈淮知晓秦琬想送赵肃去北边的心思,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才勉强琢磨出秦琬的用意。萧誉在北衙不声不响,籍籍无名,竟能一语道破其中关键?难不成真如世人所言,“虎父无犬子”的实例,恰好被自己给碰上了?
  心中存了这个想法,沈淮看萧誉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了,好在他城府颇深,不露异样,见萧誉尴尬,便不着痕迹试探道:“神仙打架,咱们这些做凡人的总得遭殃,圣人将苏将军调到北方,姜将军升做都护的举动自是极英明的,可这北衙……若非如此,大王怎会急急地让赵肃挪个窝?赵肃尽忠职守了整整十年,若是折在这等无妄之灾上就太冤了。大王和县主觉得,哪怕再回南边都好,别呆在这是非之地了,才这样商定。到底是攸关性命之事,赞之,你也莫要掉以轻心啊!”
  萧誉听了,不由苦笑:“我?我是哪个名头的人,由得我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是北衙校尉,在外人看起来官位颇高不假,但长安是什么地方,北衙又是什么地方?高级将领一大把,小小兵卒也有后台,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由不得他大展拳脚。
  好在这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他这几年静下心来研究兵书,倒是比从前沉稳了许多,不至于轻易落入敌人的陷阱,只要给他征战的机会。
  想到这里,萧誉的神色越发苦闷:“你也瞧见了,如今的局势实在是……我就是想出去,也不知道该走谁的门路啊!”万一走了这位的门路,被视作哪位王爷的心腹人,背后来了一支冷箭,出师未捷身先死,岂不冤枉?
  沈淮瞧出萧誉不愿扯进这些事里的心态,也就没有再劝,只是跟着他叹了一番,又举杯痛饮,诉说自己何等无奈,再敲定日子,从三月变成百日,立刻命人快马加鞭去陇西送信。
  如此种种,方尽兴而归,还未踏入家中二门,长随富贵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说:“家主,县主有请。”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沈淮听了,略有些惊奇:“现在?”代王一家不是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去皇庄上消暑么?
  富贵上前一步,小声说:“代王殿下刚从宫里回来。”
  沈淮的神情严肃起来,不再多问,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富贵忙不迭更上,小声说:“郎君前些日子吩咐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他与沈淮一道长大,深谙沈淮的心思,不好明说或者没时间长篇大论的事情,只需变换个称呼,就能将朝事和家事分得很开。譬如现在,他喊沈淮郎君,表明他要说得事情与旁人无关,仅仅是沈家的内务,故沈淮一想就明白,这是在说纳妾的事情。
  一想到这点,沈淮的脚步就不自觉慢了下来。
  沈家人丁单薄,为求多子多福,沈家好几位女性长辈在的时候都叮嘱沈淮,年纪轻的时候别贪花好色,多和发妻生几个嫡子出来,年纪再大一些就多置媵妾,为沈家开枝散叶。哪怕不能入族谱,好歹是个良民,以他的身份还给不了这些儿子前程么?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沙场上刀剑无眼,嫡亲的血脉总比旁人可信几分不是?
  这些话,沈淮全记得,却只做了前半截,为何?代王生死未卜,沈家前程不知在哪儿,他成天忙里忙外,交际应酬都来不及,哪有心思纳什么妾?谁知道这个妾的来路正不正,是不是别有用心之人?到了代王回京,沈家被诸王盯着,他就更不想弄这些有的没的,还得费心去提防,寻思着枕边人的来路,偏偏……哎,也不能说于氏不好,就是眼皮子太浅,很有些不识大体。
  皇室的姻亲尊荣归尊荣,难当也难当,最重要得就是拿捏相处的度——太卑躬屈膝了,久而久之,人家就不会将你当回事,哪怕是王妃的娘家,也就是体面点的奴才罢了。太将自己当回事了也不行,到底是君臣之分,容不得半点轻慢,说是说得好,大家都是亲戚,一家人,无需多礼,谁又敢真将王子皇孙、公主县主当做寻常亲戚看待呢?
  于氏小事上无甚错处,一遇到大事,该清楚的时候糊涂,该糊涂的时候也没见她有半分清楚。偏生几个孩子又被教得太好,对母亲极为孝顺,很少质疑她的看法。退一万步说,哪怕真质疑了,碍着孝道,事情也有些难办啊!
  自己一力管束她的时候,她都能办那么多糊涂事出来,自己若是不在了,以于氏这种连代王庶女都瞧不起,糊里糊涂把沈曼和秦琬当正经亲戚的心态,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沈淮叹了一口气。
  恨他也好,怨他也罢,终归是一家人,既然听不进去,那就只能使用别的手段,让他们醒一醒了。
  出于这一考虑,沈淮沉默片刻,才说:“这事,你看着办,一个不行,就挑两个进来。只要来历清白,又自愿做媵,别管什么性情,往府里抬就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