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陈郡谢氏 (李暮夕)


“阿姊。”秋姜和谢令仪、谢秀娥齐齐对她敛衽一礼。
谢妩姜微微一笑,仿佛海棠花在晨雾里缓缓绽放,让人不由地屏息:“自家姊妹,不必拘束。”她看了眼秋姜,眼中是一如既往让人难以拒绝的温柔,“身体好些了?”
秋姜道:“多谢阿姊挂怀,已经好了。”
谢妩姜自然地拉过她的手,轻轻地握了握:“照理说,我该去看望三妹的,但是这些日子在师父那里进修,实在脱不开身,三阿妹,做阿姊的心里实在是抱歉。”
“阿姊有心了,还是修行要紧。”秋姜嘴里这么说,心里却笑道,如果真的有心,哪怕差一个婆子来看也是好的。
不过谢妩姜这个人,确实比轻狂肤浅的谢云姜难对付多了。这几日从翟妪和青鸾嘴里得知,她这位阿姊不仅容貌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才名远播,更是比丘尼安妙音的关门弟子,精通佛法经论,工于炼丹卜卦之术,有数之不尽的贵胄子弟、甚至是朝廷要臣遣人登门来访,请教占卜问卦的事宜。
宇文氏没有作古前,王氏是位次于宇文氏的侧室,即便是太原王氏的宗族女,但只是庶出,在身份上,自然是比不上鲜卑三大皇族之一的宇文氏的。文帝汉化后,主张胡汉联姻,汉人门阀不喜欢鲜卑人也只能放在心里,表面上还是不得不高看一等。毕竟,北方毕竟是鲜卑人的天下,那杳杳神京中的帝王是出身鲜卑拓跋氏。
王氏如今虽然扶正了,但毕竟身份摆在那里,处处矮了宇文氏一头,连带着谢妩姜也低谢秋姜一头。不过现在谢妩姜名声在外,很多人忘却了这一遭罢了。但在谢妩姜心里,这是永远的一根刺。

第003章 嫡庶有别

003嫡庶有别
寒暄了片刻,不知不觉便到了午时,谢妩姜提议一同去夫人院里用膳,秋姜痛快地应了下来。谢妩姜反而有些意外了。以往,这个三妹最惧怕的就是自己母亲。虽然不见得知晓母亲背地里的那些手段,但是母亲在她面前向来是威严高贵的。
谢秀娥怯声道:“七娘身体不适,不便叨扰了。”
谢妩姜柔声道:“那你早些回去休息。”
谢秀娥应了声,福了一福便让丫鬟婆子搀扶着往西边去了。年岁相仿,但是她身形单薄,远没有谢云姜和谢令仪那般珠圆玉润。哪怕同是庶出,谢令仪也明显比她开朗健谈地多。
秋姜自远处收回目光,冬日沁凉,但见墙头白雪层叠中露出的几片青瓦,孤寂寥落,望之生寒。
过了前院,顺着游廊一路走去便是内院,早有婆子丫鬟在内候着了。谢妩姜唤了声,一个年长的婆子笑着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玫紫色的地刺绣菱格纹手笼,一叠声呼唤下面人准备起来。
入了厅堂,只见王氏云鬓高耸,一身五色团花杂裾垂髾服,高坐在暖塌上,此刻起身下了台阶,笑了笑道:“都来了。”又叫人备案,转身过来拉了秋姜的手,轻轻地拍了拍,慈爱道:“身子可全好了?普陀寺的师傅法子确实管用,前些日子我让人抄了些经书,这才几天,你的气色便好了很多。”
秋姜低头道:“好些了,多谢母亲。”
王氏叹了口气:“这是什么话?你是我的女儿,做母亲的哪有不挂怀儿女的。天寒了,记得多添置些衣服。瞧这手,冰冰凉凉的,叫人心疼。是不是丫鬟婆子们伺候不好?”她回头凉凉地望了锦书一眼,吓得锦书“噗通”一声跪下。
秋姜面色不变,只是含了一丝赧颜:“是三娘自己不好,出来前锦书就要给加了衣服的,只是三娘不喜那厚厚的冬衣。”
“做人奴婢的,主子有失,当劝阻主子,事事为主子着想,哪有主子不乐意就由着主子胡闹的?”王氏居高临下地看着锦书。
锦书瘦弱的身子直直地跪在冰凉的砖地上,微微颤抖,仿佛寒风中摇曳不定的衰草。
半晌,王氏才低头摸了一下指尖的丹寇:“起来吧。”她抬起眼帘,目光淡淡地扫过一众下人:“还愣着干什么?”
不时就有人端着盆盆盏盏出来,依次放置到下方的案几上。
谢妩姜居于左边上首,秋姜脱了聚云履,跪坐到她下方,对面依次是谢云姜和谢令仪。
秋姜在后面看了看谢妩姜,按规矩,她是元妻嫡女,地位在谢妩姜之上,理应她居于左首上位。然宇文氏已去,宇文氏亲属氏族远在关陇,鞭长莫及,王氏虽是庶出,父亲王源却是太原王氏直属一脉嫡系,如今又升至朝中任尚书左仆射,官职虽然低于谢衍,实权却在谢衍之上,连谢衍都要礼让三分,自然不可和一般的庶出女子相比。王氏初入府时,他们那一脉势弱,王源只是尚书令使,只得身居侧位,却也是半个主子,地位仅次于宇文氏。宇文氏故去后,这些年她在府内逐渐强势,谢衍为了拉拢王源便扶正了她,后来她几乎算是一手遮天,下人仆妇迎高踩低,渐渐的便变成这样了。
菜式不算丰盛,倒也别致,尤其是一道片烧羊皮,用慢火煎炸,表皮烤地油光发亮,看了叫人食欲大振。王氏在上座望来,见秋姜并不动这道菜,诧异道:“三娘不是最喜欢这些?”
秋姜盈盈抬头,目中有一丝哀戚:“母亲心疼三娘,三娘心里感激。但是大病初愈,食医特意叮嘱,不可碰这些荤腥油腻。”
“是我疏忽了,原不知晓你要过来。”王氏的语气有些歉疚。
旁边忽然传来“嗤”的一声,秋姜转头看去,只见六娘子谢令仪丢了拭手的帕子朝她望来:“三阿姊这话就不对了,母亲一番好意,做人子女的,当以孝为先,怎么时刻念着的都是自己呢。要换了是我,哪怕身体不适也要承了母亲的这份情。太奶奶让三阿姊抄写的《仪礼》,看来阿姊还没放在心里呢。”
“阿妹这话可说岔了。母亲体恤我大病初愈,自是知道我不能吃这些的,母亲自己都说了,想必都是下面人的疏忽。我要是吃了,岂不是让母亲替下面人担了这罪名。要是因此损了母亲的贤良淑德,三娘才是万死难辞。”
“巧言令色。”谢令仪说不过,冷哼一声。
秋姜却笑道:“但凡士族大儒,都讲求一个‘直抒胸臆、旷达为志’,三娘直言不讳,是性情所然,何以为‘巧言’?还是六妹觉得,历代大儒倡导的都是谬误?”
这么一顶帽子扣下来,谢令仪的脸都在发青,冲她喊道:“你不要污蔑我!”
“够了!”王氏冷冷地看了谢令仪一眼,训斥道,“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你怎可这样和你三阿姊说话?还不向你三阿姊致歉。”
谢令仪咬了咬牙,出了案几,不情愿地趴伏在地,行了个大礼,高声道:“对不起,三阿姊,阿妹知错了。”
秋姜仿佛没有看到她低头一刹那眼底闪现的怨毒,淡淡地笑了笑:“自家姊妹,说这些干什么?三阿姊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出来的时候,乌云沉沉像是压在头顶,锦书从不远处的偏房跑来,原是向人借伞去了。秋姜由她扶着下了地,便听到身后谢令仪笑道:“这才几日不见,阿姊这嘴上功夫就这么厉害了,做阿妹的,真是刮目相看呢。只是不知这胸中的文墨,是否也见长了?听闻三阿姊还没去过学堂呢。”
秋姜缓缓转过头去,透过姜黄色半透明的伞沿在朦胧细雨中温柔地望着她:“母亲诸事繁忙,许是忘记了。”
这番话当着院里所有人说出,顿时吸引了不少注目,连不远处在河边浣衣的婆子都放下东西朝这里望来。更有一个威严而略带几分沙哑的声音传来:“你嫡姊的教养,岂容你一个小小庶女置喙?”
话音刚落,太夫人谢崔氏和耿寿妪带着一帮下人进来。太夫人的脸上仿佛凝结着一层寒霜,因愤怒而紧绷着,此刻正面无表情地看着谢令仪。
谢令仪吓得身子一缩,唯唯诺诺着不敢开口,后背的棉衣顿时被冷汗浸透了。
谢妩姜的脸色变了变,眼中含了一丝凉薄,冷冷地瞥了谢令仪一眼。
谢令仪年纪尚幼,又是庶出,这些年和谢秀娥一同住在谢云姜所在的姚菲院的偏院,对谢云姜是百般讨好,而这位阿姊,她向来是又敬又惧的。被她这样一看,更是又惊又怕。
“说啊。刚才不是还巧舌如簧,怎么如今倒成了哑巴了?”谢崔氏冷笑一声,看着谢令仪,目光都不移动分毫。
院内的气氛有些凝滞,众人噤若寒蝉。
王氏听到动静也出来了,见了谢崔氏,忙下来见礼。谢崔氏冷笑一声:“你教出来的好女儿。”
王氏理亏在先,不敢反驳,只低头道:“是妾身处事不当。”
谢崔氏说:“你的过错,仅仅只是这样吗?三娘来了府里大半年了,你对她的教养却耽搁至此。此事传将出去,外人不会说你王氏如何,只会戳着老身的脊梁骨,说谢家那个当家的老太婆德行丧失,苛待孙女。”
王氏俯身道:“妾身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我看这谢府很快便要姓王了。”
王氏没有应话,谢令仪亦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