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他早上一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二儿子是什么感觉!说好的不会再换来换去呢?这都是些什么鬼!
崔皇后又一声叹息:“臣妾知道是你,因为琛儿他……”
这说到琛儿,二皇子就把脑袋从床上冒出来了,扁着小嘴儿很难过的样子,崔皇后赶紧把宣华帝放下,走过去二皇子就要抱抱,可现在他在父皇的身体里,崔皇后哪里抱得起来他?只好牵着他的手把他引到桌前。
这大概是崔皇后吃过的最难熬的一顿饭。
宣华帝在二皇子身体里,小孩子软软嫩嫩没力气,需要喂食。而二皇子虽然有了成人的身体,却是幼儿的意识,根本不会拿筷子,而且对其他食物没有兴趣,只要喝奶。
崔皇后生平头一次觉得自己命挺苦的。
好不容易喂饱了这两人,崔皇后满头大汗。她自己根本顾不上用膳,先是把二皇子哄到床上,让他抱着布偶玩耍,而后把宣华帝放到摇篮,唤了福公公进来。
福公公跪在崔皇后面前,大气不敢喘一下。
崔皇后想了想说:“福公公,你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了,皇上对你很是信任,本宫也不瞒着你。皇上他……突发恶疾,短时间内怕是无法处理朝政了。但是此事不宜宣扬出去,因此,本宫需要你的帮忙。”
福公公的确是宣华帝身边的红人,后宫多少妃子为了争宠要来讨好他,惟独崔皇后不。后来宣华帝一颗心全系在崔皇后身上,福公公的心便也偏了过来。“娘娘吩咐,老奴义不容辞!”
崔皇后颔首:“你传本宫口谕,召崔大将军父子与邓将军入宫,而后去请普度大师,今天中午,本宫要见到他。顺便去前朝昭告百官,皇帝身体不适,今日暂不上朝,需要处理的奏折政务按照平时规矩搬到御书房。”
“是!”
福公公不愧是福公公,桩桩件件短时间内全部办好,崔恩华跟邓锐都不懂崔皇后怎么突然召他们入宫,惟独崔若平开心得很,妹妹做了皇后,见面次数不多,他才不管那些呢,能见面就是好的。
一见面,三人正欲行礼,崔皇后先一步制止:“不必多礼。”
她先把宫人屏退,而后对崔恩华道:“今日本宫是以皇后的身份请求三位帮忙。”
三人面面相觑,顿时严阵以待:“娘娘请讲。”
崔皇后扭头看了一眼摇篮里正眨巴着大眼一脸无辜的宣华帝,顿觉阵阵头疼,这真的要命……“皇上今儿一早出了点意外。”
她说得格外委婉,不委婉也不行。崔恩华父子都是一惊,邓锐却眯起眼睛,他是重生的人,自然知道宣华帝肯定不会轻易狗带,只是……到底出了什么事,才会让浑姬一脸愁容?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待到身体好了,皇上便可重新执政。然而在这段时间里,皇上不能见外人,本宫一介女流,后宫不得干政,两个皇子又年纪尚幼,因此本宫想将朝政托付给崔大将军。”
崔恩华想都没想便答应:“但凭娘娘吩咐。”
“崔大将军留在京内,崔将军与邓将军便要即刻赶赴边疆,虽然襄王已伏诛,但敌国仍旧蠢蠢欲动,本宫希望二位能为我朝百姓守住国土。”
“末将愿为娘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邓锐跪下行礼,崔若平也连忙下跪。
宣华帝在摇篮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不要借机表白好吗,真以为朕不在?
“娘娘。”崔恩华唤了一声。“臣自然是能暂时稳住朝政,只是这奏折政事……”
“此事大将军不必担心,皇上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奏折还是可以处理的。”崔皇后说。
她对父兄自然是全身心的信任,崔恩华德高望重,他说的话不会有人不信,否则只靠她,前朝怕是掌控不了。再说了,谁知道宣华帝什么时候好?
☆、第75章 〇七五
崔家父子对崔皇后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邓锐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也没说甚,三人一一领命退下,剩下崔皇后对着摇篮里的宣华帝发愁。
这么小的孩子,不会说话,手太软没力气也拿不了笔,这可如何是好?
只是这俗话说得好,屋漏偏逢连夜雨。崔皇后正发愁呢,宣华帝在摇篮里伸着两只手想逗她开心,他的心也是大,虽然昨天晚上之前还觉得一切回归正轨,但现在又互换了灵魂,宣华帝也淡定了,无所谓,反正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他静静等着就好。
可是崔皇后犯愁,他也跟着难受,忍不住想宽慰她。
咿咿呀呀了没两句,就听见福公公壮着胆子来禀报,说是九斋先生回来了,正在外头等待皇上召见。
崔皇后一听,简直如同被雷劈了,宣华帝也是一脸懵逼。帝后二人相视一眼,分别露出苦笑。老人家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出现的时候也太巧了,巧的让人头疼。
皇上是肯定不能见人的,崔皇后真怕二皇子在他父皇身体里还想着要吃奶,看到个女人就扑过去扒人家衣服,那算什么事儿?只好让福公公传召九斋先生自己清清嗓子,拍了拍脸,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她可从不撒谎,尤其不跟长辈撒谎,待会儿可别被外祖一眼看出来。
九斋先生虽然年过花甲,却仍是精神矍铄,崔皇后和他也有数年未见,只觉得外祖胡子又长了一些。祖孙二人相见,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九斋先生捋着胡子呵呵一笑,上下打量崔皇后一番:“娘娘气色好得很。”
“皇上对我很好。”崔皇后笑了下,下意识朝摇篮里看了一眼,宣华帝正眨巴着眼睛望着她,听她说自己对她很好,露出一个没有牙的笑容。
九斋先生顺势看向宣华帝,先是打量了下,而后点头道:“先前我收到你母亲书信,说是大皇子到了岁数该启蒙了,此番回京,我便不走了,待到大皇子能独当一面,再云游去。”说着走向摇篮,弯腰把宣华帝抱了起来。
崔皇后向来面瘫的脸上的表情可谓是十分精彩,她险些惊呼出声,可瞧着外祖逗弄孩子那样轻松愉悦,她又觉得十分荒唐,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宣华帝很卖力地扮演一个孩子,九斋先生竟被他瞒了过去,除了觉得这孩子眼神特别灵动之外,也没发觉哪里不对。仔细瞧一番,觉得二皇子生得很像崔皇后小时候,心中更是添了几分喜爱,连带脸上的笑容都加深了。
抱着小家伙,九斋先生随口对崔皇后道:“你哥哥与锐儿也都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平日里你给注意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崔皇后皱眉说:“我会注意的,只是还是要看哥哥他们的心意,若是他们不想成家,也莫要硬逼着。”
“你母亲可急坏了,你都有了两个儿子,你哥哥还是孤家寡人。”九斋先生耸耸肩,很潇洒地说。“想当年我可是三十几岁才娶妻生子,有你母亲的时候都四十多了,也没见哪里不好。要我说,你母亲就是忧思过重,像极了你外祖母年轻那会儿。”
闻言,崔皇后莞尔。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她岁数还小,但依稀记得那是个温柔宽容的长辈。“既然如此那便更不用急了,顺其自然吧。”
宣华帝在九斋先生怀里听得可急死了,崔若平顺其自然他没意见,但邓锐怎么也能顺其自然!请不要大意地逼婚他好吗?
待到朕一换回去,立刻就给那厮指婚!想到这里,宣华帝又对换回去充满了渴望,虽说邓锐现在对崔皇后没有表现出任何非分之想,更没有逾矩的地方,可架不住宣华帝满脑子被害妄想症,他总是忍不住想起前世,于是加深了要给邓锐指门婚事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邓锐的小心思扼杀在摇篮里!
九斋先生察觉怀里的小家伙似乎有些躁动,低头看了看,宣华帝立刻露出一个笑容,可爱得很。
又说了几句话,九斋先生急着去见大外孙,崔皇后便让福公公引着老人家过去了,而后把宣华帝接回自己怀里,吐出一口气:“吓死我了,还以为会露出马脚。”
宣华帝噗噗噗吐了几个泡泡,表示不要担心。
普度大师下午才会到,在见到大师之前,崔皇后把宣华帝抱去了御书房,他自然不能说话也没法写字,崔皇后也怕被人看出来,便又回了一趟毓秀宫,把还待在宣华帝身体里的二皇子给哄了过来。小家伙连路都不太会走,左脚绊右脚,几步路摔了好几跤。崔皇后简直都没眼看,最后坐着御辇过来的,进了御书房就让所有内侍退下,只剩下他们三人。
不了解内情的人见了会感慨,多美好的一家三口啊,可崔皇后跟宣华帝清楚,这简直就是一场悲剧。宣华帝生平头一次看到了智障般的自己,抓着个布偶不肯放不说,嘴里还流口水,要多智障有多智障。
可是一想想那里头是自己儿子,他咬咬牙也就忍了。
崔皇后这一上午可忙死了。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御书房里一个伺候的宫人都没敢留。如果是平时的二皇子,那小小一只,放在摇篮里也就是了,可现在他在宣华帝身体里,有了成人的身体,小家伙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干点别的,顿时非常好奇,好动的不得了。而这边,在二皇子身体里的宣华帝,不时地在奏折上指指点点,崔皇后不仅要模仿他的笔迹做批注,还得全神贯注才能弄明白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