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 (爱猫咪的小樱)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爱猫咪的小樱
- 入库:04.10
拓跋弘带着疑问“哦”了一声:“依你所见,星象与妖法根本就是两回事?”
“正是。”冯大人笃定道:“微臣在钦天监任职二十余年,并没有慧慈那样通天的本领,只是学会了观天窥地,在星宿学上自信能够看得准、看得透。‘奎木狼距西北’,慧慈的解说是命中带木的人对皇室不利,在微臣看来却并非如此。奎木狼星象动荡确有其事,但却不是凶兆的意思,而是指上天认为人间有不平的事情发生,看不过眼降下征兆警醒世人。如果皇上能够遵照上天的旨意行事,那么星象亦可破解。”
说罢也不等拓跋弘追问,冯大人自顾自解释起来:“皇宫西北方向的主子中,姓中带木的只有慧婕妤小主一人。这位小主如今居住在镜月阁,但这个宫殿是皇宫中最偏僻的处所,又靠近冷宫。冷宫中关押的都是卑贱的罪人,如果婕妤小主命数高贵,自然不应该在这样的地方久居。微臣按照星象推算,这奎木狼星象有异,正是因着宫中有贵人屈尊卑贱的所在,上天因此动荡不平。”
被点到名的林媛霎时愣住,讷讷朝拓跋弘道:“皇上,这钦天监大人所言,甚是玄妙。嫔妾出身低贱,父亲只是八品县丞……”
萧皇后则更加震惊,渐渐地,她的面孔变成恼怒的青白色。钦天监冯大人诋毁慧慈并不要紧,但林氏……这个林氏,怎么可以从她掌心里翻出来!
“皇上,慧慈法力不够高深,是臣妾用人不查。但鬼神星象之说都是扑朔迷离的,钦天监所言也不一定完全准确。”萧皇后据理力争:“还请皇上明察秋毫。”
拓跋弘嗤笑一声:“皇后,朕并不懂得玄学,也不想懂得,更不想去判断慧慈和钦天监二人到底谁说得对。朕只认定一条,眼下境况谁能压制住巫蛊邪术、医治好叶氏的病,朕便大大褒奖。谁耽搁了叶氏又扰得满宫不宁,朕便会严加惩处。朕查出巫蛊的幕后真凶,正是采纳了钦天监的进谏往永寿宫搜查,这才查到了沈氏头上。而那两个在麟趾宫行凶的奴才,拷打之下也吐露出是沈氏指使。桩桩件件都对的上,又有人证物证,可见钦天监所言属实。”
他转身,指着林媛对众人道:“如今再听钦天监谈及星象,倒更是令人信服。林氏出身并不高,但她为朕挡了灾,一定是上天将她的功劳看在眼中,这才令她命数富贵。既然如此,她的确不能够再屈居与镜月阁了,再则镜月阁里挖出巫蛊诅咒,实在不吉,不能再住人。等几日宫殿定下来,慧婕妤就搬出去吧。”
皇帝一席话说得众人都有些愣神,这一转眼的功夫,祥妃被救,沈氏赐死,林氏又翻了身。席间文嫔等人不免暗自绞着帕子,想起皇帝亲口所说的林氏“于皇室有功”,又“命数富贵”,心里百味杂陈,不知日后要如何与这位宠妃争锋了。
林媛上前朝拓跋弘叩了头,十分感激道:“钦天监大人所言很是有理,但嫔妾微末之身,自是有自知之明,哪里能称得上富贵。是因着皇上的福泽庇佑着,皇上从指头缝里恩赏给嫔妾一丁点,嫔妾才能在中箭之后存活,也算大难不死有了后福吧。”说着低头浅笑:“嫔妾并不信命数,也不求富贵。以往皇上给嫔妾隆宠,今夜皇上又能来到镜月阁为嫔妾解围,嫔妾已经十分感动,就算居住在偏僻的镜月阁,能服侍着皇上又有何求呢。”
许容华暗自撇嘴,林氏性格狡猾,说话也是油嘴滑舌,真真是个狐狸精!她座下的冯庄姬更是冷哼出声,随即又连忙压抑住了。拓跋弘低头看着跪在自己身下的女子,冷不防又看见她胸口处渗出隐隐的血点,忙伸手拉她起来道:“也不知爱惜自己的身子,你伤势还不曾痊愈,怎能随意出来走动!”说着冰冷的目光在皇后身上划过:“姚福升,去给慧婕妤拿一件大氅,天寒地冻地,她受不得寒。再请御医过来看看。”
林媛方才反抗皇后,动作之间伤口自然裂开了。只是林媛现在也不是刚受伤那会儿,风一吹就倒,也没觉得身体有太多不适,便向拓跋弘请求道:“眼下众妃皆在,皇上就不要为了嫔妾一个人兴师动众。叶良媛那儿不好,御医都在长信宫里诊治,嫔妾就更不敢惊动他们耽搁了叶良媛。”
拓跋弘还欲劝她,见她一再坚持,只好作罢。姚福升倒是很尽职地捧了一件白狐的氅衣服侍林媛披上,几个内监还从室内搬来了软椅和火盆放在她面前,林媛被裹得严严实实地窝在椅子上,脚下生着热腾腾的火盆,顿时满身暖气,北风呼啸着也不觉着冷了。自然她这样的待遇是独一份的,旁的人还不得不顶风冒雪坐在硬木椅上受冻。
拓跋弘扫视众人道:“既然星象已解,沈氏又被赐死,这后宫中终于可安心了。”说着又似面露疑虑,目光深沉地看向冯大人,追问道:“既然你早已读出星象,又算出慧慈和皇后冤枉了他人,为何不早日禀报呢?”
冯大人被皇帝质问,倒也没有露出恐惧之色,只微微扫一眼被尼姑们扶着躺在墙角处的慧慈,面露嘲讽:“并非是微臣察而不报、玩忽职守。皇后娘娘对高僧慧慈十分信任,就算微臣提出不同的见解,恐怕非但不会被采纳,还会招致杀身之祸。”他说话十分大胆,饶是林媛听了也不觉钦佩。
冯大人面色平静,亦不曾抬头看一眼林媛,继续对拓跋弘说道:“按理说,慧慈身为高僧,不但找不出真凶,连奎木狼的星象也不能正确解读。不知皇上可曾听过一句话?在其位而谋其事。如果天下太平、妖法除尽,那么类似明觉寺和钦天监这样的地方,还能有什么作用呢?正是因为宫内不宁、鬼怪横行,皇后和众嫔妃主子们才不得不倚赖明觉寺。若非如此,明觉寺哪里能够数十年来香火鼎盛,钦天监又哪里能够被皇族重用。”
冯大人说话恭敬有礼,言语中却透人深省。拓跋弘听了淡笑:“朝中如你这般刚正直言的倒是不多。”
“微臣并不喜欢随波逐流罢了。”冯大人不卑不亢。
萧皇后面色沉沉,唇角动了动,终究不曾出言辩驳。虽然站在她面前的臣子官位并不高,但此人言辞犀利,直指要害,句句都令她寻不到漏洞。
拓跋弘似笑非笑看皇后一眼:“你的确用人不查。”又挥手道:“那个慧慈,依朕看是徒有虚名,这一次还险些耽搁了叶氏,酿成大祸。来人,褫夺她方丈的位子,逐出明觉寺。”
林媛早就恨皇后专权,指使一个尼姑往她身上泼脏水。这会子看皇帝下了命令又狠狠打了皇后的脸,心里只觉着一阵快意。此时的慧慈在雪地里躺得久了,也缓缓清醒过来,只是受了重伤连手臂都抬不动。皇帝身旁的几位武士都上前来拖她,她惊恐万分,想要向皇帝求饶却连喉咙都被烫伤,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她又艰难地扭头看着皇后,手指直直地指向她,神色中满是哀求。
萧皇后自身难保,哪里敢再为慧慈求情。况且慧慈上了年纪又全身烫伤,日后就算治好也不可能行动自如,对她来说已经没有半分价值。
“父皇,还请听儿臣一言。”突然间,一个稚嫩的女声响起。扇玉帝姬从人堆中闪出,俯身跪在了拓跋弘面前求道:“父皇,儿臣在明觉寺中住了八年,日日与慧慈相处。平心而论,慧慈虽然没有资格称得道高僧,也算不上慈悲为怀,但她数年来掌管明觉寺,赏罚分明,管束得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若将她赶出明觉寺,她恐怕只能饿死街头,还请父皇宽恕她,不要重重惩罚她了。”
☆、第十四章 巫蛊(8)
拓跋弘对一个慧慈并不放在心上,对扇玉也没有多少父女之情。但扇玉所言有些道理,她只求给慧慈一个容身之地罢了,并没有要求太多。拓跋弘微一沉思,便点头道:“也罢。就看在皇长女的份上,朕允她继续留在明觉寺为尼。”
扇玉一脸欢喜,连忙叩谢拓跋弘,又跑过去吩咐慧慈身边的女尼道:“慧慈好歹也曾做过方丈。你们一定要善待与她,让她好生修行在佛祖面前赎罪,万万不能排挤她。慧慈曾经对我有恩,如果让我知道有人将她赶出明觉寺,我可是要问罪的。”
“皇长女真是心软。”林媛身旁的几个嫔妃低低议论:“到底是在佛寺里呆久了。”
说话的是张婉仪,另一位刘婕妤又道:“可不是么,这样心肠的人在宫里却是讨不了好的。皇长女刚进宫,很多事情都不懂得,宫里头最无用的就是善心了……”
林媛听着却是嗤笑。她抬眸远远地朝扇玉望过去,那个年幼女孩的侧脸隐没在火把的阴影里,并不能看清面上的神色。
林媛喟然一叹,连一个八岁的孩子都深谙谋算人心。慧慈若离了明觉寺,日子也不会太难过。她这么些年早已攒下金山银山,在京郊的村子里置办一处房产买一些奴婢养老,那可算是安享晚年,只不过失去了昔日的尊荣地位罢了。拓跋弘是久居庙堂的帝王,自然想不到这些细枝末节,以为只要令慧慈身败名裂就算很重的惩罚了。
而若是慧慈回到明觉寺……明觉寺是国寺,宫里人常常去祈福拜佛、捐些香油钱,却并不晓得里头的腌臜。正因为那是国寺,宫里头的主子们动辄赏赐黄金千两,沾上了荣华富贵,就不会有佛门的清净。那些女尼们为了争夺方丈、监寺的位置,争斗得多么厉害,让人想都想不到。林媛听扇玉提起,慧慈就曾经毒死过一位威胁她地位的年迈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