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辛苦奶奶了!”刘丹很是感动。太后奶奶都这把年纪了,却因为自己的缘故不能在宫里尽享清福;这份情意,又岂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
倪太后站起了身:“奶奶不苦,只要看着你能好好的,奶奶也就对得起这刘氏皇朝的列祖列宗了。”
哼,这刘氏皇朝传承了几百年,可一直是遵照立嫡不立长的规矩;更何况丹儿还是嫡长都占全了,那个坏胚子刘强凭什么窥探皇位?
若是真的被刘强篡了位,那皇室的正统可全都乱了;所以老婆子倒要看看,这李贵妃和刘强,还会使出多少手段呢。
想到这儿,不由地问了声:“那东西可放好了?”
虽然没有明指,可刘丹知道太后指的是传国玉玺;此时此地,也只有那件宝贝才能引得太后奶奶的关注了。
“藏好了!”
刘丹很认真地回答;用的是“藏”字而不是“放”字。
“好。”
倪太后在刘丹的陪同下登上了玉辇,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笑着对刘丹说:“明儿可别忘了,带着你那媳妇进宫去,给老婆子我敬杯茶。”
刘丹知道太后奶奶这是承认了李兔儿太子妃的身份,不由得又是红了脸,轻声地应了;銮驾这才起了,朝着皇宫而去。
☆、357.第357章 搭棚施粥
刘丹直到看不见銮驾的仪仗了,这才返身往府里走去;那些来道贺的宾客可是还没有离开,自己还是要去应酬一二的。
至于杜大将军,今日却是没有来;当然他也是事先和自己约定的。
不来太子府道贺,那是为了掩人耳目,日后可以便宜行事;不去二皇子府道贺,却是看着那人不顺眼,并不想平白给刘强添势。
这样的想法,刘丹自是同意的。
此时,洪头领已经命人在太子府两边都搭好了帐篷,那硕大的锅子,也已经架起来了;洗好淘尽的米,也已经悉数倒入那几口锅中,就等着生火熬粥了。
此时看到刘丹已经走到大门处了,便双手作揖回禀了一声:“禀太子,再过一炷香,这些粥都应该可以熬好了。”
刘丹停下脚步,满意地点点头:“把粥熬得厚一点;若是需要的人多,那便多熬几锅。还有,施粥时可是要注意不要发生拥挤,若是挤伤了人,那可就不好了。”
“太子放心,这些都吩咐下去了,一定把这事做得妥妥帖帖的。”洪头领拍着胸脯应了。
他可是知道,太子还有那没有说出来的话;施粥是好事,可也要注意防止被人捣乱,比如说被人在粥里下毒之类的。
所以他一定亲自守在这儿,带着那些装扮成家丁的暗影做好警戒;也绝对不会让那些暗藏祸心的人,伤害到无辜的。
刘丹很放心,便带着阿彪继续往府里走去。
这施粥一事也是卧龙先生所提,虽然目的是为了在民间给刘丹树立一幅乐善好施的好形象;可毕竟是能够真的给那些穷苦之人,送去一两顿可以填饱肚子的稀粥米饭,所以刘丹也是答应了的。
而且,每个来喝粥的人,还会拿到一个铜板;这对于那些穷苦人来说,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好事呢。
此次太子府会连着施粥半个月,这个消息却是等到太子将李兔儿迎入府中后,才由早就安排好的人传播出去的;这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刘强事先知道后,抢了刘丹的风头,才这样做的。
想到这儿,刘丹当然想起了自己的好皇弟刘强;就不知道他的婚礼都进行得怎样了,也不知道自己给他安排的好戏,有没有上演了呢。
二皇子府邸,李月蓉也已经被送入了洞房;她当然没有像李兔儿那样直接就倒在了床上,仍是盖着那大红的盖头,端坐在喜床上。
刘强亲自把李月蓉送入洞房后,便急急地往李贵妃所呆的地方而去了;李贵妃今儿早晨哭了那么一场又闹了那么一场,早就觉得自己心力憔悴了。所以只在众宾客面前露了个脸,就躲在了屋子里歇着了。
李贵妃可是连刘强的拜堂都没有参加,此时也已经歇了会儿,恢复了一些气力;刘强素来知道自己母妃娇气,倒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母妃,身子可是感觉好些了?”刘强一踏进屋子就开口询问,言语间还是蛮关切的。
“已是好了些了。要不是那个死老婆子,本宫也不会弄得这样狼狈。”李贵妃犹自恨声说道。
“母妃但请放心,那个老太婆的寿命,可说不准就是要到头了。”
“怎么?”李贵妃露出惊疑的神色。
☆、358.第358章 如何安插眼线
行刺太后也是今儿早晨才刚做的决定,李贵妃自是不知道的;所以此时,刘强便压低了声音,轻声地将这一切告诉给李贵妃听。
李贵妃听得又是解气又是心慌。
解气的是,那个死老太婆在今儿早晨没来由地拦住了她,当着那么多宫人的面羞辱了她;还是强儿威武,想到了在刘丹婚礼上行刺老太婆的一招。
可是,本来应该是感到很高兴的事情,自己却为什么感到越来越心慌了呢?而且这份慌乱竟然是越来越厉害,似乎马上就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那样。
李贵妃的脸色不由得有些苍白了,她迟疑地开口问道:“那个行刺太后的身手到底如何?可有把握?”
“母妃放心,那是杨先生前些年安插下的棋子;本来就是一位中大夫的长随,只不过杨先生弄了些手段,把他变成了强儿的人。”
这里的手段,也只是那杨方做了个圈套,让那个长随的妻子陷入了绝境;却是又以好人的身份出现,解救了那个可怜的女子。同时还告诉她,是二皇子刘强示意救的她。从此,就很稳妥地收买了人心。
当然这样的手段,杨方做过很多次;因此这朝廷中,有好些大臣并不知道自己家中的下人,已经成为了二皇子安插的眼线了。
“那身手如何?”
能做从四品的长随,身手想来应该是不错的;只是李贵妃并不放心,所以才追问了一下。
“母妃放心,虽然是杨先生临时挑出的人选,可这份身手却是不差的。”刘强很笃定的回答。
其实,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正因为那名长随本来就身手不差,所以才会被杨先生盯上发展成棋子;如果本来就是个差的,那即便成为棋子了也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对不?
李贵妃这才微微放心了一点,要知道,对付那个死老太婆的话,那是必须一击即中的;如果这次不死的话,那可是要掀起腥风大浪的人。
要知道,自己可实在不是她的对手啊!
所以李贵妃很是性急地追问了一句:“那现在情势如何了?得手了吗?”
“还不知。”
刘强也有些奇怪,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有消息传来了吗?不过再一想,饶是那边得手后,形势比较混乱;又或者刘丹为了严查,把出路都给堵死了,然后其他的人一时没法混出来报信,那也是有的。
想到这儿,就安慰道:“母妃放心,想来是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也好。”事已至此,除了安心等待,李贵妃也是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了。
“母妃在此处略歇一会,等待会宴席开了,强儿再派人来请您。”
李贵妃方才并没有主持自己和李月蓉的拜堂之礼便也罢了,待会宴席开了,那是少不得要出去再露个面的;否则的话,难免到场的宾客心里会有想法。
“也好,母妃就在这儿等着。”见李贵妃应了,刘强这才离开往前面去了。
李贵妃便重新歪在了贵妃榻上歇息着。反正外面有宫婢守着,况且又是强儿的府邸,自是不会担心会有谁闯进来。
☆、359.第359章 码头上的大牛哥
此时的码头上,大牛已经是背完了几十袋麻袋,坐在一旁歇会儿了。
他自从到京城找李兔儿之后,随身带的少的可怜的盘缠是早就用光了;好在好心人指点他去护国寺蹭那布施的粥,那样便又过了好几天。
然后等到有一天,一个同样在护国寺喝粥的青壮男子跟他说,码头上有的是活,只要有力气的话便可以去做;每顿还都有大馒头,比在这喝那一会儿就会饿的粥,可要强的多了。
大牛便跟着那名男子来到了码头,自然是找到了搬运的活计;也确实是像那名青壮男子说的那样,这样子每顿还可以吃到大馒头。而每次用掉的力气,睡一觉不就都可以补回来了吗?
大牛便在码头上安心呆了下来,当然每天都会留出一点时间,去京城的各处走走,想看看有没有李兔儿的消息。
这不,今天眼看着一个上午便能把麻袋都背完的;那下午就可以有时间去找李兔儿了。想到这儿,大牛觉得心情非常的好。
“大牛,你还坐在这儿干嘛呢?”大牛正想着心事,只见一个精壮男子朝着他跑了过来。
“虎子,什么事?”这名男子正是当初在护国寺的时候遇到的,也就是拉着大牛一起来码头搬运货物的男子。
“今天太子大婚,在太子府外面搭建了施粥的粥棚;咱们赶紧去,晚了怕领不到呢。”虎子兴奋地说道。
大牛听了,却没什么反应:“这码头上每顿都有大馒头吃,就不用再去凑那个热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