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衍不想闲着,陈苏就让他削柿子好了,不少扭下来的柿子因为没接到掉地上砸裂口的,这些柿子都可以晒干。
而陈苏则分好野菜还有摘回来的盐肤木,还有洗那些银耳。
银耳去除头部的污秽物,一朵朵泡洗干净,才捞起来放在筛子里等明天起早晒干。
只是这些东西,都让陈苏和沈衍忙活到很晚才睡觉。
……
第二天陈苏起的有些迟了,因为太累了,累的她不想动弹。
沈衍也还没有起来,那么重的东西背下去,又走了那么长的路,平常人这个年纪恐怕都受不了,别说说沈衍身体还有旧病拖着。
接下来的几天,陈苏都在家里忙活着,忙的跟陀螺似得团团转。
菜地被她翻好了,野菜晒了几天也干了,木耳银耳晒了两天,已经晒干了。
而这时候,好不容易能歇歇,田里的粮食又要收割了。
因为之前大伯三叔家都让陈苏敲诈了一回,算是把人气着了。
顾氏看着平日里憨憨不说话整天藏她弟媳身后的陈苏,如今来了个大变样,想着没准是把脑门磕坏了。
只是这么一磕,顾氏就更着急了,这以后想去老二家讨点便宜恐怕都讨不到了。
眼看着老二家就要收割粮食了,想到之前自己好不容易收割的粮食给陈苏讨了些,顾氏更是咬牙的恨,恨不得把老二家田里的粮食都弄到家里来。
在屋子里转了几圈,顾氏还没想好要怎么才能名正言顺的去老二家讨要粮食。
……
而陈苏这边,已经在想着要如何阻止顾氏来抢粮食了。
她一个人弄不来那么多粮食,只能让人帮忙的了,至于顾氏这边,她一定会想来帮忙,然后借着帮忙的名义,直接夺走一些粮食,这么一来,她和沈衍就别想过今冬了。
至于屋子里已经晒干的银耳,陈苏也不确定这个时代能卖的个什么价钱,万一这朝代的人不怎么吃,或者遍地都是,那么这银耳就得贱卖了,她总不能依赖着那银耳吧。
况且,银耳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她也要给家里留点给沈衍熬糖水喝,这样能助他晚上少咳嗽些。
如今,要阻止顾氏的方法,就是不让她有机会来田里帮忙,可怎么阻止呢?这是个问题。
看着陈苏已经转转悠悠转了几圈了,沈衍坐在凳子上,忍不住的问道:“你怎么了?”
陈苏突然被吓住,顿步看着沈衍,“哦,我在想些事情。”
可陈苏没告诉沈衍是什么事情,对于陈苏来说,或许顾氏等人都对她没有半点影响,不是亲戚却挂着亲戚名号的人罢了。
但是沈衍不同,他是沈家的孩子,多少应该有些顾忌的,所以陈苏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沈衍看着陈苏那一脸郁闷纠结,却继续问道:“你在想什么?”
沈衍发现,陈苏真的变了好多,之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好像自从脑门磕了,就变成这样了,变的不同了,胆子大了,人也精明多了。
沈衍不知道这事情是好是坏?
见沈衍在问,陈苏想了想,最后坐在凳子上,说道:“我担忧大伯娘会来霸占我们的粮食,毕竟我们还没收割,万一大伯娘说帮忙,我们总不能不让她帮吧?可帮了之后,粮食背她家去她说为我们好的话,我们都要不回来了。”
“还有,之前晒的银耳,都已经晒干了,我打算背到镇上去卖的,可是又怕银耳卖不出价钱,我有些担忧,如果能卖不少钱,那粮食没了些倒还行,可要是卖不上钱,今冬我们就准备喝西北风等死吧!”
这是陈苏第一次和沈衍说那么多话,来这里三个多月了,说话最多的一次,不羞不怕,眼睛直视着沈衍的眼睛,说话流利,分析到位,完全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孩子。
沈衍看着她,看的有些痴了,却忘记了回答问题。
两人目光平视看了好一会,陈苏不懂他眼底里那一抹是不是叫惊愕,赶忙问道:“你怎么了?”
“哦,哦,没事。”收回视线,沈衍显得有些尴尬。
“我刚才的话你可听到了?”
“听到了。”沈衍点点头,继续说道:“这银耳你不用担心,能卖不少钱,现在银耳镇上收的人极少,太贵,很多人家吃不起,县里可能要卖到一百两一朵。”
别说是镇上少见,就连县城,都未必有人能吃的起,这银耳可都是皇宫贵人才吃的起的东西,除了镇上临着的一个县城有个铺子能收,其他地方估计也卖不了该值的价钱。
“五六十两?”听完,陈苏要惊呼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沈衍,“你没骗我吧?”
平常农村人家,平均一人一年的银子花销也就五六两,甚至更少,这五六十两,可以让她和沈衍熬过十个冬啊!
沈衍却是点点头,眼中不掺杂丝毫欺骗的杂质,然后他说道:“以前听爹说过,好的银耳估计要卖到一百两一朵甚至更贵。”
------题外话------
求收藏嘤嘤嘤嘤嘤嘤
☆、012.重活一世
银耳的稀少,沈衍心里头清楚的很,只是他的清楚,并非从话语里的爹那里了解的。
在京城,当年银耳一朵甚至卖到了两百两一朵,那一年,京城甚至整个大燕朝,知道银耳的人都开始往山里去寻银耳,只是见的人毕竟少数,赚钱的人也在少数之中。
当然,沈衍没把这些是事情告诉陈苏,他怕吓坏了她。
记忆中,陈苏因为父母的离世,然后被大伯娘等人逼的磕了墙死了的,后来,他在家里熬过了两个多月后,从京城突然来了大官,他的玉佩被那个大官发现,最后将他带去了京城,只是,当努力训练身体为国效力的时候,却无缘无故成了叛军,下场,是被主子背叛,被人诛杀,死在万丈崖下。
可当他睁开眼睛,却在破旧的屋子,父母尚且还在。
他以为,重活一世,父母便不会死的,可没想到,改变了日期,却改变不了父母的死亡,只是这陈苏的情况倒是改变了,她没死,却变的让他觉得陌生了。
这些事情,沈衍没有和任何一个人说过,他以为自己只要努力的活着,就能改变现状,可发现,这身体的破败,还是让他什么都做不到。
只是改变了的这一世,又该是如何的呢?
陈苏哪里知道沈衍心里头想着什么?她只知道,这银耳能换不少钱呢,笑嘻嘻的得了消息,算着赶集的时间。
“不过这镇上估摸没什么人收集银耳,你到江城去吧,那边比镇上远不了多少的距离,在那里,听说有一家叫如意阁的铺子会收的。”
“这样啊,好,我知道了。”江城虽然没去过,但是问过了人就知道。
心里头高兴,陈苏连忙跑到隔壁去问了二诚哥家什么时候去赶集,她想一起去。
二诚哥经常猎了猎物就会去镇上赶集卖了,陈苏算是找对人了。
二诚哥告诉她,明天就是赶集的时间,如果陈苏要去镇上,可以一起坐刘大伯的牛车去镇上。
听到这好消息,陈苏连忙又赶了回家,等着明日一早二诚哥来叫她一起去镇上赶集。
……
收拾好了银耳,陈苏只给家里留了几个比较小簇的银耳,剩下的,都带出去卖掉,反正她心里想着,山上那里还有不少银耳准备长的呢,卖的好下次还可以去摘。
第二天一大早,陈苏就打包好了银耳,在门口等着二诚哥来找她。
看着陈苏手上提着的一大包东西,二诚哥忍不住的好奇问道:“苏啊,你这些是什么东西啊,也是去赶集的?”
陈苏点点头,“是啊二诚哥,我在山上采了点东西,看看能不能上镇上卖个价钱?”
二诚哥点点头,也没多问,他想着陈苏家也没什么值钱可以卖的,估计是山上采的草药吧,这几天陈苏经常上山,估摸就是采药。
刘大伯的牛车停在了村口,两人上了牛车,一路用了两个时辰才到了镇上。
陈苏本打算给了五个铜板刘大伯就自己一个人问着江城的方向走去江城的。
下了牛车,陈苏和二诚哥告别,结果告诉二诚哥她是要去江城,刘大伯这一听,跟她说,“我刚好要去江城一趟,带点东西在江城大宅子帮工的儿子,我刚好捎你一程?”
这一听,陈苏点点头,“那好啊,谢谢大伯。”
和二诚哥告了别,上了牛车,陈苏觉得自己今天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而且看来她是要将狗屎运一走到底的了。
这么想着,一路上陈苏都乐呵呵的,刘大伯心情也不错,两人就胡吹海说的说了一大堆,刘大伯夸着陈苏这性格好,两人投的来,刚好家里也没个女儿,认个干女儿也是不错的。
结果,半道上,陈苏就和刘大伯认上亲戚了。
陈苏要去的如意阁,在江城是赫赫有名的商铺,里面卖的东西都是官家贵族才能买的起的东西,这去卖的东西,也都是上等的好货。
刚听见陈苏说要去如意阁,刘大伯也是被她吓了一跳。
刘大伯问道:“苏丫头,你可知道这如意阁是个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