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便拿起筷子,迅速的夹起盘中最大的一块儿肥肉放进了嘴里,不一会儿便吃的满嘴是油。
吃着还不忘向苏氏伸出大拇指嘟囔着:“二嫂的手艺就是好,怪不得俺以前每次做饭,咱娘都只会骂俺是个只会吃不会做的猪,这不是让二嫂这手艺给养叼了嘴了吗?”
冯氏憨憨的笑着,脸上的肥肉都快将本就很小的眼睛挤的没了缝隙。
宋采薇看着冯氏如此作态,甚是觉得滑稽,怪只怪她的笑点实在太低,没有忍住,‘噗呲’一声便笑了出来。
这一声突兀的笑声,只惹的冯氏有些错愕,刹那间便羞红了那张肥头大脸,并换来了苏氏一个‘警告’的眼神儿。
宋采薇收到苏氏的眼神儿之后,也识趣,立即便捂着嘴跑出了厨房,向东厢房跑去叫宋庆祥几人吃饭。
过了一会儿,宋采薇一众人便走进正房。
几个小的连带着宋庆祥一一向宋老爷子和周氏问了好,还如往常一样,宋老爷子面色淡淡,而周氏却是连个眼神儿都没给。
不过,众人也不甚在意,因为周氏今天没有骂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宋采薇早就在走进正房的时候,便看到宋家一众女眷已经在炕下坐好,呆愣片刻,心中也就了然,这和宋庆祥在时的坐法是一样的。
男人们都在炕上,女人们都在炕下。
等一众人全都坐好,宋老爷子便轻咳一声,开口说道:“今天老头子俺高兴,因为祥子失踪了两年又重新归来,俺这心里着实的欣慰、踏实,总归是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两年里咱家确实是亏待了你们一家,所以俺在这里给你们陪个不是,你们以后也不要埋怨我们,而这次分家也算是给了你们一个交代,以后咱们该怎么相处就怎样相处。”
一番话,宋老爷子说的平白直叙,言语中没有丝毫的歉疚,更是没有参杂任何的感情,就像是对待一个陌生人一般。
不过,宋庆祥也没有过分在意,只是脸上略有落寞之色。
“爹,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以后都莫要再提了吧,这顿饭权当是咱们一家的散伙饭,以后就各过各的,不过,平日里俺和玉青应该孝顺你们的地方还是要孝顺的,不能让村里四邻们看了咱们老宋家的笑话。”
宋庆祥是个孝顺老实的,以前很是敬重宋老爷子,虽说今天发生的这事确实寒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心,但宋庆祥实在是说不出来一点儿让宋老爷子难看的话。
哪怕是刚才宋老爷子的那一番话一点儿对他们家的感情都没有,但是宋老爷子和周氏生养之恩,他不能不顾。
“好,你能有这心,俺这个当爹的很是欣慰,来,赵老哥俺给你敬杯酒,当是答谢你救了祥子。”
宋老爷子听到宋庆祥的话,低头愣了一下,心中百般滋味,但只一瞬间,宋老爷子便抬起头匆匆看了宋庆祥一眼。
但这一眼始终没敢直视宋庆祥的双眼,便转而扭头笑道,端起酒杯向赵旭敬酒。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甚是和谐,酒过三巡,宋老爷子已经喝得脸颊微红,醉意中直言:这才是一家人应该有的样子。
不过,末了,却加上一句:要是老大在就好了。让刚才那句暖心窝子的话,瞬间没了温度。
众人悻悻,不予理睬。
一家人麻利的收拾完碗筷,宋庆祥便领着一众人往东厢房走去。
但是还没有走到东厢房,赵老爷子便向宋庆祥提出告辞,但宋庆祥以天色已晚不方便走夜路硬是把赵旭挽留了下来。
还没等赵旭开口,说着宋庆祥就向门外走去,把今天驾来的停放在门口的马车给牵到后院。
一番折腾,再加上白天发生的事情,一家人回到东厢房的时候都已经很累了。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宋采薇一家人点上灯全围在东厢房主屋的大炕上闲谈夜话。
不过,一家人除了宋采薇和宋采莲都是笨嘴拙舌的,但两个人敬重宋庆祥,便没有先开口说话。
所以就有了这一幕,宋庆祥憨笑着,呵呵的,也不开口说话,把屋内众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不过眼神儿大多停留在苏氏身上。
只把苏氏看的不好意思,但想要开口阻止,又觉得有些矫情,更何况又是在孩子面前。
而且她早就看到宋采薇一直捂着嘴,眯着眼像只小狐狸似的转着头,在她和宋庆祥之间瞅来瞅去,估计她真要一开口,宋采薇下一秒就能笑出来。
苏氏不开口,宋庆祥在傻笑,赵旭虽说年长些,但是觉得他现在话还没有与众人说开,只当自己是个外人,索性便悠闲地坐在炕上,打着迷糊。
“爹,你别再瞅俺娘了,你看快把俺娘瞅的都快不好意思了。”
宋承文环抱着双手交叉在衣袖里,身子板正的站在炕下,从进屋便看到刚失踪回来的爹一直盯着娘看,也不说话。
宋承文是个憨厚,脑子一根筋的人,又是个直言不讳没耐心的,有啥说啥,所以见众人都不说话,他便先开口直言说道。
但话刚落音,宋采薇捂着的嘴便‘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只羞得苏氏一个大红脸,甩了宋采薇一记白眼便低下头。
而宋庆祥又是个后知后觉的,看见两年未见的娇妻羞得低下了头,没经过大脑回了宋承文一句话:“那爹不瞅了。”
宋承文一句话问的直白,而宋庆祥也回的实在。
一时间,除了宋采薇,就连宋采莲也哈哈大笑起来,再加上她是个大嗓门,更是羞得苏氏脸红到脖子根儿。
而坐在一旁瞅着热闹的赵老爷子,脸上也是眉笑颜开,只觉得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和睦温情,心中一时暖暖的。
笑了一会儿,众人也知道分寸,所以一家人便又恢复了刚才的静谧。
但这次,是宋采薇先忍不住了,下了炕,就把今天一天全部所得便全部拿出来铺在炕上。
☆、第三十二章 问价
从镇上买来的半匹绣布,绣线,四本书,以及剩下的四百七十二文钱。
还有今天从山上弄来的,两块五两的金锭,二块十两的银锭,还有差不多五两的碎银,一副青白玉的头面,一串红宝石的项圈,再加上一把宋采薇拔不动的匕首。
当然那把软剑早就被宋采薇偷偷地缠在腰间,本来那软剑极薄,要是不伸手去摸宋采薇的腰,任谁也看不出来宋采薇腰间还缠着一把软剑。
一家人,包括回来的宋庆祥也没想到宋采薇竟弄出这些东西,把整个炕都摆的满满的。
屋里一时间便陷入沉静,就连平日里叽叽喳喳的宋采莲也捂着嘴瞪大眼睛看着炕上的东西,一直不敢相信她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又抬头看看面色沉静的宋采薇,还没来得及开口问。
便听到宋采薇不慌不忙悠闲的声音传入耳中。
……
宋采薇直接挑重点说,不过半盏茶时间,便把她今天上山的遭遇说了出来,当然把她被绊倒‘滚下山崖’的过程给省略了,免得苏氏为她担心。
不过,同时她也没说秘笈以及那封信的事情,不是她不说,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仅仅觉得没必要而已。
众人听完宋采薇的叙述,当然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直夸宋采薇运气好,踩了****运,当然这是宋采莲‘夸奖’宋采薇的话。
而苏氏看到这么多的钱财,心中喜悦的同时,也没忘了吩咐宋承文明天带着宋采薇去捡钱的地方,把那个女子入土为安。
又在心中怜惜那女子命运的同时,也是不放心,又转头向宋庆祥说,明天让他也跟去。
当然,宋庆祥听到苏氏的话直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看到众人欣喜的同时,宋采薇心中也是高兴,想着有了这些钱,那就不用愁着盖房子了。
之后,便拎起那串红宝石的项圈,向赵旭问道:“爷爷,您看这项圈值钱吗?”
赵旭正在神游,心中想着,怎样向宋庆祥开口留下来,虽说还没有回来之前,宋庆祥就让自己留下,以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但苏氏并不知道,况且还是最好向宋庆祥再提一提。
其实,不是他想凭着救命之恩赖着宋庆祥,只是他真的是老了,要有个安度晚年的地方,要不然他一个人到老也是孤苦无依的,一想到此,赵旭心里头就直泛酸。
“此项圈看着做工精细,但用料却是次了点,所以算不上上等,但也算得上中等,若论价钱的话,也就是二百两左右,要是当出去的话,一般都是给个对折价,估计也就值个百八十两,但是这项圈常年暴露在风吹日晒中,没人佩戴打理,所以也就值个五十两。”
赵旭从宋采薇的喊声中清醒过来,看到是宋采薇向自己问话,加上对这丫头赵旭实在喜欢,所以便接过宋采薇递过来的项圈仔细打量一番。
二十多年来的闯南走北,赵旭见多识广,所以品鉴个珠宝,赵旭说不上在行,但对他的老道眼光也是小事一桩。
所以便拿着项圈一边打量,一边细细的讲解到,就连价值几何都说的甚为详细。
赵旭在一边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宋采薇听着却是心凉了半截,原来此物这么的不值钱。
不过,又想到这不过是自己拾遗之物,是天上砸下来的大馅饼,宋采薇的脸色才好看了许多,也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