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
“孙表哥,我跟我娘商量了,想给宫里的娘娘做一件比较特殊的衣赏,到时交给爷爷,由爷爷拿去送人,你说,给谁做比较好?”
孙进忠是个极聪明的人,跟在冯宣身边久了,那点子活络,可谓是一点就透,知道这是姚六六要投桃报李助宣德公,想了想便道:“如今皇宫最受宠的是那瑶贵妃,此女乃陈太师之女,可如果六小姐要做衣赏的话,最好还是给皇后做。”
一言便说明了,冯宣是力挺皇后的,别的姚六六也不多问,便点了点头。
“那孙表哥,爷爷他在宫里还好吗?”
孙进忠笑了:“放心,宣德公深得圣宠,又是皇上的心腹之人,除了皇上和皇后,还真没有什么人敢对宣德公不敬的。”
“那就好。”这靠山可真是牛啊。
明日便是过年,姚天浩也没出去做工,自从分家后,姚天浩虽无田地可种,可胜在姚天浩是个很勤快的人,因此这些日子来,他家过的还算不错,虽不是天天有肉,但也是天天能吃饱了饭,而且不用再挨骂受气,这日子也是过的极好的。
只是姚天浩最愁的就是,要何时才能把姚泽生借他买房的钱还了,想着这欠债,姚天浩是吃不好也睡不好,那怕现在过年,也在家里编竹筐,想得这些竹筐虽不值钱,但能也卖些银子,能攒一些便是一些。
冬的竹子可不如夏天的竹子好劈条,因此姚六六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姚天浩坐在门口劈竹,那又满是厚茧的大手,被割得满是伤口。
虽不是鲜血淋淋,但那红肿的伤痕,看样来很叫人心酸。
“大伯。”
姚天浩抬头看到来的是姚六六,有些沧桑的脸立马笑了:“六妹妹,你来了,桂枝,桂枝,六妹妹过来了,快把坑烧热点,霜儿,快去端热水来。”
姚长霜和张桂枝连忙从厨房里探出头,看到姚六六,惊喜的喊了一声,赶紧烧的烧坑,端的端热水,那欢喜之情,尽显于表。
姚六六也欢喜,连忙拉着姚天浩进屋:“大伯,明日就过年了,你还忙着编它做什么。”
姚天浩只笑不语。
进了屋,就见姚招娣和姚来娣坐在那洗衣服,扫了一眼,便看到屋子的一角打了好几个包的衣物,看那面料都是上等面料,虽然不见款式,但那花里胡哨的样式,便知道这不是张桂枝她们的衣服,顿时愣了愣,这是闹哪般?
正文 134.第134章 眼红
姚天浩看姚六六盯着墙角的衣服看,讪讪的笑了笑,解释道:“我这些日子在城里干活,看到有人要洗衣娘,便和你大堂嫂商量了一下,接了活回来干,虽然赚的钱少,但至少能也赚一些,再攒攒,便能尽快把三叔爷借的银子还了。”
晕……
姚天浩也太耿直了,先不说现在她不缺钱,就是以前,她和姚泽生也没想到要姚天浩这么快还钱,再说了,不就才七十两银子的事,若真要给她赚,也就是几天的功夫,她就能赚回来,他们又何必如此辛苦。
姚招娣和姚来娣面无表情的看了眼姚六六,便低头搓着衣服,从姚六六进屋,她们就看到了,如今的姚六六,满身新衣,皮肤又白白嫩嫩,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插了两朵小巧的金梅花,点缀得人又好看,又贵气。
在田村能有几件银饰都是很了不起的事,而姚六六头上佩戴的却是那金梅花啊,想着那天她带着两只老虎接圣旨沐圣恩,连皇帝都知道她是姚六六,姚招娣和姚来娣这心里的滋味,不知道怎么形容。
就如同那,曾经是地上的泥,如今却成了天上的云,而她们,曾经虽不是天上的云,但至少比她这曾经的泥不知要强多少倍,可如今?如今她们才是这地上的泥,任人贱踏,甚至还要下贱到,给那飘香院的贱人们洗衣服,赚那脏钱。
姚招娣强忍着要甩了衣服跑出去的心思,紧咬了牙关,用力的搓着。
姚六六看不见她俩的心思,但看着她俩冻红的小手上,生满了冻疮,却还要用力的搓洗衣服,想办法替姚天浩赚钱还债,不禁又有些同情,又有些感知,感知她们俩至少还是体贴着父母的。
心里叹了口气,便道:“大伯,别让二姐和三姐洗衣服了,手都冻坏了。”
姚天浩羞愧的脸红了,呐呐的不知道怎么说。
姚招娣眼里猛的烧起一股怒火,抬起眼皮便冷冰冰的道:“堂姑姑这是来看我们笑话的吗?我们帮爹挣钱不嫌累,也不怕冻,堂姑姑不用管我们。”
呵……
这是什么意思?
她好心还当了驴肝肺?
姚六六怔了两秒,看着姚来娣充满了怒火和怨气的双眼,眉峰皱了起来。
她不过是同情她们手上生了冻疮还要洗衣服,从何而谈笑话两个字?她们能懂得帮姚天浩赚钱,这是好事,她又何来这么大的火气和委屈?
呵……还真是……当初没有看错,姚招娣果然不如张桂枝和姚长霜良善。
怔了两秒她便想明白了,如今自己是越过越好,接了圣旨,又有姚泽生和舒氏真心疼爱,过的是千金小姐的生活,而她们,现在却要因为姚天浩着急还钱,受苦受累,所以憋了一肚子的火,看她自然就不顺眼,姚六六扬了扬眉,淡然的转过视线。
而姚天浩猛然听到自己的女儿用这口气跟姚六六说话,顿时脸色不好看了。
孙进忠站在姚六六的身后,也微微眯起了眼,那眼中若有若无的杀气,看得姚招娣顿时打了个哆嗦。
姚天浩气的重喝了一声:“招娣,你是这干什么?怎么说话的,这是你堂姑姑。”
此时张桂枝和姚长霜也进了屋,恰好听到姚天浩怒斥姚招娣,二人不明所以,赶紧问道:“怎么了?天浩,六妹妹来了,怎么不请她上坑,这天寒地冻的,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要是摔着了怎么办。”
姚长霜赶紧拉着姚六六往坑上坐:“堂姑姑快坐,外面可冷了。”
姚招娣看到爹娘还有大姐如此向着姚六六,那心里的怒火越涨越多,越升越快,手里的衣服用力的往盆里一甩,便咬紧了牙,气冲冲的道:“我先回屋了。”
姚来娣看到二姐发脾气,再瞄了眼姚六六如今贵气逼人的小模样,冷下眸子,也放下了衣服,细声细气的道:“爹,娘,我去看看二姐。”
姚来娣既没按辈分喊她一声堂姑姑,也没按以前的叫法,喊她一声六妹妹,姚六六挑眉,抿唇不语。
此时那怕张桂枝和姚长霜心眼再良善,也看出端倪,顿时尴尬的僵坐在哪。
张桂枝想到,自从分家后,一家五口的嚼用,全都压在了姚天浩身上,短短数月,姚天浩便如同老了十岁,日日做完工回来,身上都有青青紫紫的淤痕,她这心里就难过的揪了起来。
对庄稼人来说田地就是命根子啊,而姚天浩净身出户,想着自己没能帮到姚天浩,反累他带着她们这一堆的拖油瓶,害得他吃吃不好,睡睡不好,做梦还想着欠了七十两银子的外债,张桂枝这心里就钻心的疼。
虽然现在一家人不用再挨那张氏的骂,受那张氏的气,但家里就姚天浩一个壮丁,若是把他累倒了,她们这些女人们该怎么活下去?
之前分家时那一丝喜悦和轻松,早在这数月来的心理折磨下,和柴米油盐的精打细算压力下,磨得一丝也不剩,反而生了一丝后悔,后悔不该分家。
若不分家,虽然受张氏的气,挨张氏的骂,但好过看着姚天浩天天累的不成人样,也不用天天想着,攒钱还债,更不用想着,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真正当起一个家,张桂枝才知道,原来当家没钱没地,这日子过的是多么的艰难。
那怕想吃点绿叶子的蔬菜,也没有,只能去山上挖野菜,天气好时还能挖些,眼下这大冬天的,根本无法上山,想到家里已经一个月不曾见绿,一个月也不曾见白米饭,厨房更是空空荡荡,她这心里满是悔意。
想着,张桂枝丝丝后悔的眼泪扑簌扑簌的往下掉。
姚长霜看着张桂枝哭,神色更显僵硬,自己的娘,她怎么不知道,姚招娣和姚唤娣私下的埋怨,她又怎能没听到,想到娘和妹妹们,竟然在心底责怪她和王家的婚变,最后导致分家,过如此清贫的日子,都是因为六妹妹而起,姚长霜这心里,便说不出是怒,还是恨,还是嗔,还是愧……
若早知道娘和妹妹们会这样想,还不如她嫁了那王家便是,那怕那王杰再不是她的良人,只要不让娘难过,不让妹妹们受苦,不让爹如此辛苦,她都乐意,可惜,事情做了,便没有那后悔药。
姚长霜知道,她和王杰的婚变,根本就不能怪六妹妹,怪就怪那是她的命,都是她的错,才会害得爹一怒之下分了家,才会害得娘天天晚上流眼泪,才会害得两个妹妹在这大冬天的还要靠给人桨洗衣服赚钱为生。
看了看脸生怒气的姚天浩,再看看姚六六,目光猛的停在她头上的金梅花上,顿时满心苦涩,又要强颜欢笑道:“堂姑姑,你别怪招娣和来娣,她们小不懂事。”这句话,姚长霜说的细弱蚊呤,满嘴的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