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重新变得安稳,庸庸碌碌,没过半个月二婶就回来了,还特意来了时映菡的院子里面,好说好商量地道歉,送给了时映菡一些东西。见她态度还算是不错,祖母也没有如何计较,这件事情便算是过去了。
时家依旧是之前的日子,时映蓉没有之前跋扈,时映菡的日子也安稳了许多。
到了年末,印五郎送来帖子,要引荐时映菡与邱远之先生,两个人先见一面,过完年之后,会大摆收徒宴席。
时映菡不由得有些忐忑,生怕被人发现了端倪,后来一想,印五郎已经发现了她的秘密,便也不在意了,如果印五郎不帮她遮掩的话,他的生意也没法做了,她还真产生了些许破罐子破摔的心思。
去到印家的时候,时映菡依旧是小心翼翼的,模样拘谨规矩。
印五郎在家的时候,大多是懒洋洋的模样,时常是披散着头发,衣着也十分随意,偏这妖孽样貌俊逸,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脱俗的气质,就算如此打扮,也是十分夺人眼球的。
邱远之姗姗来迟,未曾进屋,就听到了他的笑声:“哎呀,我这一身老骨头了,经不起折腾,这一路可是颠簸着我了。”
印五郎出门去迎,时映菡跟在后面,抬眼偷瞧了邱远之一眼,随后又垂下眼眸。
邱远之自然也是在打量时映菡的,随便几眼便是一怔,随后探寻地看向印五郎,见印五郎对他狡黠地微笑,不由得摇头苦笑,这印五郎小娃娃可真是坑了他啊,说是收徒就帮他算命,结果给了他一个女娃娃做徒弟,还是关门弟子,这……
不过也罢了,他瞧过时映菡的画,自然也是极为喜欢时映菡的,她有天赋,性格也足够内敛,日后说不定也会有所出息。大家族的女子,找他们这些大师做师父的,又不是一个两个,传出去,也不会是笑话。
更何况,有印五郎的有意经营,这女娃娃日后的名声绝对不会小了。
“你今年多大了?”
“小儿今年十二。”
“嗯,虽然年岁大了一些,不过功底不错,你的画我也看了,可圈可点。且你悟性也不错,得三郎指点,也有所进步。你可知,入我门下,三郎会是你的师兄?”
“这……不知。”
“的确,他不喜张扬,收徒之事也是仅几人知晓,他与你的性质不同。”
师徒分很多种,口头说一下算是师徒,大摆宴席宣布的,也是师徒,只不过是在师父眼中的地位不同罢了。如此一来,她与薛三郎还算得上是同门了呢。
邱远之颇为健谈,人也随和,总是笑呵呵的,对待时映菡也十分亲切。
这一日邱远之并没有指点时映菡什么,而是与她聊聊天,互相熟悉一下罢了,真正的那些,都要等拜师之后,才算开始。
“我想……最好在收徒宴会上,四郎就拿出一副足以震惊当场的画作来,时间有些急,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已,不知邱先生能否指点一二?”印五郎突然提起了一件事情似的提起。
“哼,你小子又算计我!”
“这怎能是算计呢?徒儿的技艺精湛,您老人家的脸上也有光不是。”说着,便对时映菡使眼色。
时映菡会意,当即对邱远之行礼:“麻烦先生了。”
邱远之骑虎难下,只能是应了:“那就辛苦时四郎多去我府中跑几趟了。”
“这是小儿应该做的。”
能得邱远之的指点,乃是人生幸事,是时映菡之前不敢妄想的事情,如今看来,还真是成了现实,时映菡还有些不敢接受现实。
之后,几个人定了画作的内容,为《锦绣山河》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最好色彩艳丽,画工精湛,能够一下子震撼到在场所有人的那一种。印五郎还提供了上好的卷轴,一个卷轴就有屏风一样大,还一口气给了时映菡三个,看来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
“四郎,我过几日要给你刻印章,你有字吗?”印五郎开口问道。
“没。”
“你叫什么?”
“时夜枢。”
印五郎瞧向邱远之:“还请老人家为徒弟赐字。”
“沐青如何?”
“那就这个了!”
072 开张
时映菡与印五郎等人商量了之后,印五郎派人去与时广山说了安排,并非征询时广山的意见,而是通知一声。
时广山大为恼火,却无处发泄,只能暗骂印五郎一介商人不将他放在眼中。
不过,印五郎乃是天师级的人物,只是没有答应皇上而已。如果印五郎答应了,时广山哪里还有勇气发脾气?可惜,时广山只愿意以一个人如今的境遇看待一个人。
目光长远,可以发现人才的是伯乐。目光短浅,只在乎眼前利益与地位的是时广山。
时广山对时映菡总是避而不见,每次都是派杜氏过来安排。杜氏瞧了眼印五郎给的画轴,不由得也赞叹:“不愧是富贵人家,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与众不同。”
这种画轴极为贵重,徐州城内都没有会装裱的师傅,都得是印家自己找人来弄。
时映菡瞧了也是,拿着毛笔在小一些的纸上画了个大概的样子,准备翌日去寻邱远之先生指点。
杜氏瞧着时映菡认真的模样,不由得多看了几眼,随后交代了几声,便走了。
杜氏觉得,时映菡如果将这件事情办成了,在时家的地位也会是水涨船高的事情。说不定,会危急到自己的地位。随后转念一想,时映菡被留在徐州老家,不随着他们去长安,仅仅一个时映蓉,一个幼子六郎,还是极好拿捏的。到了长安,事事就得由着她来管理了。还没有老夫人的看管,自然会自在许多。
思至如此,杜氏心中的不舒服也就淡了许多。
毕竟不是自己亲生女儿,就算是叫着时映菡为女儿。也不希望甄氏的孩子有什么大出息。
老夫人那边则是担心时映菡的名声,生怕被人瞧出了什么端倪,日后没人敢娶时映菡,总是找时广山谈话。时广山却表示:“三娘若是作画当真有出息,会有大把大把的人来寻她,毕竟才华之名在外。如今大唐,女子地位极重,已经没有多少人真的在意这种事情了。”
听时广山这般说,老夫人的心里才舒坦了些。
这边,时映菡奔走于邱远之的宅子与时家之间。邱远之的指点要比薛三郎还周全一些。从各个方面对时映菡进行督促。让她在画工上提高了一大截。
她画了一副山水图,在小图上打了轮廓,由邱远之给意见之后。她才开始在印五郎给的卷轴之上作画。
给她的卷轴有三个,时映菡瞧着时间还来得急,便又用一副卷轴,画了另外一副,自己构图,用来备用。
在此期间,弯娘这边的店铺也算是张罗好了,几次过来见时映菡在作画,围着时映菡瞧了瞧,便表示:“待你成名之后。就给店里画几幅,我就省得买装饰了。”
“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我瞧着,咱这店年后差不多就能开张……”
“能年前吗?”时映菡突然开口,看向弯娘,极为郑重。
弯娘一听就乐了,连连摇头:“不成不成,你是不出门,不知这办事辛苦,哪里能那么快。”
“过年与上元节是极好的时间,如若此时开张,生意会极好。”
弯娘也有些犹豫,却还是表示:“这我也知晓,只是这资金一时凑不到,而且,许多东西赶工出来也需要一段时日。”
大唐的许多东西,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如若想快一些,工艺不好不说,还有可能寻来新手凑数,这样划不来。
时映菡点了点头,随后从身边拽出一凭帖来:“这里有一百贯钱,是我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你先拿去用,如若一家做不出来,就多寻几家做一样的东西,最好是年前开张。”
弯娘接了时映菡的钱,心中思量着,时映菡认识贾十八娘,还与印五郎关系不错,筹钱果然要比她快。她抬头去看一边巨大的画轴,就心中了然,这一个画轴就值三十贯钱,随便借时映菡一百贯,也不会在意的。
不过印五郎不在意,时映菡这样的闺阁之女不一定就会不在意了。之前已经用了九十贯钱了,如今又拿出一百贯来,这对于时映菡这样的闺女来说,简直就是未来一半的嫁妆钱。
偏时映菡拿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丝异样,十分平稳,这种气度可真是让弯娘都有些佩服了。
“成,我定然会争取的。”
事实证明,在年前开张,是极为明智的选择。
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聚一聚,吃顿饭,与其他家的人多是到酒馆里面聚一聚,以至于这样的生意有不少。喝完酒不能回家,顺便住店一夜也是有的,虽然会浪费人工收拾,却还是能够赚到不少钱。
按照时映菡的意思,这店的名字要俗,极俗,几个人想了一夜,最后定为了“富贵来”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