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凌欣暗自庆幸——幸亏当初自己没动什么心思!这里的婚姻是要父母做主,若是自己和杜轩有那么一星半点的意思,那麻烦就大了!这样挺好,杜轩会一直是自己的朋友。
岳大娘来了山寨后,就管了伙食,不久与一个年纪相当的老山寨人成了亲,在山寨有了自己的家。
后来云山寨开始富裕了,吃穿不愁不说,有家室的还都盖了房子。杜轩在外面行走,穿得整齐,人模狗样的。他洽谈生意时,反应灵敏,安排周到,得众人赞许。云城里,人们见了他,都得尊重地叫一声“杜先生”。
五娘子见杜轩出息了,就觉得亏了。开始对媳妇多有挑剔,总说她长得难看,动作慢,还不识字什么的。好在杜轩媳妇性子真的好,对五娘子这个坏脾气的婆婆处处迁就,杜轩在时,也常劝五娘子。现在杜轩夫妇已经有了一子一女,五娘子也不常闹了,一个小家庭算是稳定了下来。
韩娘子沮丧:“你的亲事不定下来,我这心里就揪着,怎么说,我都是你的干娘,日后可怎么对你娘亲交代呀!……”要哭的意思。
凌欣忙笑着拉韩娘子的袖子:“干娘呀!我才多大?这不还早吗?”二十岁!在后代还没有大学毕业啊!她那时才刚刚开始写游戏,在这里就已经是一辈子不结婚的样子了?她提前成了剩女?!
韩娘子摇头:“二十还不小?人家都是十二三就相亲,十五六就定亲,十七八就生子,你看看你呀!这一步跟不上,步步就跟不上呀……”
凌欣笑着喝了粥,从主食箩筐里拿了个最小的红枣饼起身,说道:“我得去内寨了,快到报事的时辰了。”她是很注意节制饮食的,以免又把自己的猪基因给勾引出来。
韩娘子阻拦着:“你别边走边吃呀!小心喝了风!”
凌欣三口两口吃了饼,对韩娘子挥挥手,匆忙地走了。
她还没有进入内寨的围墙,就见韩长庚脚步匆匆,神色严肃地到了她身边低声说:“姐儿,快点走,有万分紧急之事!”
凌欣愣了一下,忙随着韩长庚疾步往内寨去,一边在心中猜想会有何事让韩长庚如此紧张。
说来这十年,虽然起步艰苦些,可都不如她当初刚到来时那么惊险。这里地处边境,云山寨的名声过去就很好,加上老寨主下山那一战,云山寨很得人们的尊敬。云城的官府从来没有为难过云山寨,大概怀了“万一有战事,城外的云山寨会是个帮手”这种考虑。当然,云山寨在城中的生意都按律交税,云山寨也时常给云城令一些“土产”。山寨的人们在城中自由往来,云城的集市上,四季都有云山寨的摊子,卖山寨的各色水果,果干,猪肉脯。逢年过节,城里的人可都指望着山寨把猪呀鸡呀什么的弄城里来卖呢……
云城的人们把云山寨看成了城外的一个村儿,云山寨算是个半洗白的草寇寨子。
凌欣平常关心的,是如何对玉矿保密,如何有节制地发展,不引起人们的惊奇……
山寨自重建以来,没遇到过什么危险,现在能有什么事?还“万分紧急”?
第15章 军情 (修)
韩长庚一路疾走,去了玉石矿大厅旁边的一所小石屋中,这里是平时大家商量事情的地方。屋中四壁挂着地图,中间是一张桌子,四周几把座椅。
他们进了屋,里面没有人,韩长庚说道:“我在山下已经让人去叫小寨主了,也告诉杜军师快点来,他们不久就该到了。”
凌欣问道:“干爹,出了什么事?”
韩长庚沉默着走到了一张地图前,指了指一个区域。凌欣走过去,看了一眼,才又要问韩长庚,可想到韩长庚大概在等着杜轩和梁成来了后再一起说,就耐下性子,坐到了桌子边。韩长庚所指的那张图,是她亲手绘制的,韩长庚点出的那片区域她去过,所以根本不用细看。
不久,杜轩先跑了进来,问道:“韩叔,您叫我?”
韩长庚还是一指图,杜轩过去看,然后回头看凌欣,凌欣一耸肩,杜轩坐到了凌欣边上,两个人看向韩长庚,韩长庚双眉紧皱,像是在思考着重大的问题。
杜轩挑眉看凌欣,凌欣小声说:“我也不知道。干爹也去叫了成儿,等他来了一起说。”
“哦,这样啊,”杜轩凑近凌欣,一眉高挑,眼睛贼亮:“那我先跟你说个事儿吧!刚才他们叫我去,昨天开下了块大石头,截面现出了四揸宽五揸长的玉面哪!过去的玉带从来没这么宽的!十年来的第一次呀!他们都不敢使劲下钎子了,怕破了玉。这块石头弄不好就是块大玉,山岩上的截面好大,山里面不知道还有多大呢!”
对于凌欣而言,玉就是一种石头,与满山的石头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可以换些钱。她不像杜轩那么热情,低声说:“不管如何,只要是块大的,就先别卖!太惹眼了!”
杜轩点头:“照你卖那些小玉坠的价钱,这大的没多少人能买得起呢。”
凌欣鄙夷地一瞪他:“怎么能那么比?大的要比同体积的小的总和贵上十倍,甚至三十倍,有时是百倍!甚至!还多!因为里面有“稀有”这个成分!”
杜轩歪头想了想,说道:“就是说,不常碰上的东西,这种稀罕本身,是有价儿的?”凌欣点头。
杜轩叹气:“黑妹妹,您直接说物以稀为贵不就成了吗?你这么说话,寨子里能听懂的,也就是我了。全因为我懂易经啊!”
凌欣一扯嘴角说:“别吹牛!懂什么懂?!易经要用一辈子去研究的!”
杜轩与凌欣斗嘴说:“那叫精通!你该多读书……”
凌欣看了眼韩长庚,小声对杜轩说:“那你卜一卦,看看这事是凶是吉……”
她还没说完,韩长庚突然看过来,说道:“不许卜!”
凌欣和杜轩两个人都惊讶地看韩长庚,韩长庚脸色发青,摇头说:“不!不要卜!”
杜轩忙说:“好!好!我不卜。”韩长庚转开脸,继续皱眉。
杜轩和凌欣两个人交换了下眼色,都明白这事该是很严重。杜轩小声对凌欣说:“善易者不卜!任何事情,只要尽了人力,对得起自己就好,不必在意结果!”他的眼角觑着韩长庚,大概是想宽慰下韩长庚。
凌欣也说道:“就是呀,而且,你别忘了,我可是有大本事的!”
杜轩一抱双臂:“别光说你呀!我也是呀!”
凌欣说道:“当然当然,我说你做呀!”
杜轩说:“喂喂!我也是有主意的!”
两个人相互吹捧,对着嬉笑,可是韩长庚的脸色却一点也没改善,反而更加阴郁,完全不往这边看。凌欣和杜轩无奈地同时做了个鬼脸……
屋外一阵脚步声,梁成冲了进来,行礼后,喘着气问:“干爹?什么事?您让人说是十万火急的事儿,我从山底下一路跑……”
凌欣忙说:“别坐下!去,原地踏步!”
梁成站在一边,两脚挪动,韩长庚终于开口了:“你们都还记得吧?戎人年关时过境夺我朝三城六镇。”
杜轩点头,说道:“不是说朝廷派了赵老将军挂帅,五殿下勇王督军,前往收复失地。三城中有我朝内应起义,接应了朝廷的大军,他们已经收复了三城吗?”
凌欣皱眉——难道是有关戎兵的?这些年,她在云山寨致富,对国家大事不怎么关心。刚来时经历了戎兵破城后,这些年,两国间大仗没有,多是小打小闹。周朝这边,朝廷对民众宽和,算是国泰民安。北朝还是奴隶制度,军力强盛,只是近年来,听说为争汗位,兄弟间动手厮杀,打到了手刃亲生骨肉的地步。前年才刚换了皇帝,该是几个兄弟里最强的。他新登帝位,若是个喜战之人,这事就麻烦了……
韩长庚握了拳说道:“我刚刚从云城得知,戎人弃城后撤,赵老将军和勇王又带兵追击,想歼灭来犯之敌……”
梁成击掌说:“太好了!”他的气息平稳了。
杜轩像他的父亲杜方一样,伸手去摸颌下:“不好吧!他们若是来势汹汹,能下三城,实力当不弱。如果朝廷在收复三城之时,没有歼灭其大部,他们这么退走,怕是有诈……”他下巴没胡子,只能一下下地轻触自己的颌骨。
凌欣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心头一紧,没说话。
韩长庚一拍桌子说:“正是呀!那戎人在退军之时,突然杀了回马枪,反将追着他们去的我朝大军围在了平原地带。月前两方主力开战,戎人铁骑众多,兵士凶猛,我朝兵士不敌,伤亡大半。赵老将军阵前殉国,我朝兵将溃败,勇王带兵突围,戎人紧追不放,将他和所率兵将,迫入了这一带山区……”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那片他示意给凌欣和杜轩的地带,“听说已经把勇王他们围困在了落霞峰上!被打散的军士们,向四方求援。离勇王最近的吕城守将说一无朝廷调令,二无兵力,只派了一千人,可援兵才接近了山区,就被戎兵全歼了!其他城中,也没什么兵将。据说围住勇王的戎人有三万余众,那周围的几个小城,总共能有几千兵士?就是外加些乡兵土勇,也根本无法与戎兵抗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