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捶地嚎哭,福伯福婶走过去,慌忙问道:“李嫂,李正他怎么了?”
“阿正他死了,他死了!”妇人的哭声更大,一滴滴眼泪垂落在男人煞白的脸上,“孩子他爹,你怎么说走就走,你要我和狗子怎么活啊!”
众人一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时另外一户人家也突然开了门,看到一个同样煞白面色的男子突然跑了出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怀了身孕的妇人,不停地叫他的名字,可他却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一直往出村的方向跑,然后突然停了下来,倒在地上。
“夫君!”他身后追来的妇人猛然跪在他身旁,小心翼翼地抱起他,摇着他道,“夫君,你醒醒,我们的孩子还等着你取名呢,夫君,莫要吓若锦啊!”
“没想到刘大夫也……唉,我们村子就这么一个会看病还读过书的年轻人,平时对我们老人也是很好的,唉,这真是命啊。”
这事还没完,紧接着,好十几户人家都重复出现这种情况,村子的路上坐了一圈丧夫的妇人,这一切变化,不过几刻钟的事情。
见慕离欲要上前向死者的妻子打听情况,凤云笙在他耳边低声道:“等我来。”
慕离点点头,他从小在无极门中长大,人情世故的事他不懂,自然就听凤云笙说的。
只见凤云笙缓步走到众妇人里,蹲下身子,先扫了一眼死者,再柔下声对身旁的妇人道:“刘大夫如此英才,却遭遇这般变故,刘夫人,还请节哀顺变。”
这妇人正是若锦,只见她从悲戚中回过神,看着凤云笙,疑惑道:“你是?”
“我是福伯的远房亲戚,昨晚才刚到桃花村。那时也有听伯父提起刘大夫,说他时常关照他们,本想今天亲自答谢,却没想到会突生这变故。”
若锦一听又不住地落下泪来,她的夫君是村子里唯一的读书人,虽然考取不了什么功名,但也算是饱读诗书。而且父母一辈也是大夫,所以从小就学习医术,是村里唯一一个有文化有医术的好青年。
自从他的父母过世后,村民有什么病都要靠他医治,他素来心善,尤其对老人小孩更是多加照顾,能少收钱就少收,遇到实在困难的不收也会救人。这次他之所以会上紫薇山,也是想找到能救助乡亲们的药。
若锦还记得他临上山前对她说,大夫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还说让她不要担心,他一定会找到救大家的办法。
她知道是劝不动他的,所以也没劝他,只是把自己有了身孕的事告诉他,他听了以后很高兴,告诉她说,等他回来,就给孩子取名字。
却没想到,当她再次见到他时,他却难逃魔爪。
早知如此,她就该拼死拦住他,她只是一个小女人,不懂什么大义,她只想他们一家三口好好活在一起,谁也不要分开。
想到这,若锦不禁又重回悲伤之中,凤云笙见状,又柔声道:“刘夫人,你莫要太伤心。我相信刘大夫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你如此。再者,为了你腹中的孩儿,你也不能再沉溺悲伤,他可是你和刘大夫最后的联系。”
即便是放柔了声音,即便是关心的语气,可凤云笙的声音里还是透着一股天然的清冷,与她在家人面前的温柔,还是相差了好几万里。
可这已经是凤云笙对着陌生人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温柔了。
若锦一听,立马止住哭泣,摸着胎中的孩儿。
是啊,她还要顾及他们的孩子,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凤云笙伸手扶起若锦,若锦望着她,将刘大夫的尸体轻轻放下,依着她扶自己起来。
“多谢姑娘,还不知道姑娘如何称呼呢。”若锦虽然没有读过书,但由于刘大夫的耳濡目染,也是彬彬有礼的。
“我叫慕清。”说着伸手指向慕离,“他是我哥哥,慕离。”
☆、第39章:赠剑(1)
若锦看着顺着凤云笙的手看向慕离,若是平时,她一定会惊叹于他的卓尔不凡,只是如今,她却没了这个心思。
慕离只拱拱手,不敢贸然上前,这时若锦侧头看向凤云笙,眼里有几分疑惑:“慕姑娘,你为何以轻纱掩面?”
说是轻纱,但其实那是一块很厚的布,谁都无法窥探那之下的容颜。
凤云笙微微摇了摇头,道:“那是因为我来此的路上,长了麻疹,所以才如此狼狈。”
若锦点点头:“原来如此。只可惜我夫君去世了,不然、不然的话……”
说着,若锦又开始哽咽了,凤云笙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慰道:“刘夫人,莫要太过悲切,要保重身体。”
想到孩子,若锦不禁用手去抚摸那微微隆起的肚子,点点头,勉强止住了泪水。
“我扶你回家吧,刘大夫的遗骨,由我哥哥收拾便好。”
说着凤云笙便转头看了慕离一眼,慕离当下走上前,对若锦拱手道:“刘夫人,在下愿为刘大夫略尽绵力。”
若锦福了福身:“如此有劳慕公子了。”
说着凤云笙便扶若锦回去,而刘大夫的尸体,则交由慕离收拾。
众人见凤云笙和慕离如此帮助若锦,也觉得自己应该略尽绵力,于是乎一同帮忙收拾其余受害者的尸骨。
片刻,刘大夫屋里。
“刘夫人,先喝杯水。”
凤云笙倒了一杯水给若锦,若锦接过:“多谢慕姑娘。”
“不客气。”凤云笙坐下,指着西面的药箱道,“想必刘大夫生前,是十分爱惜这个药箱。”
若锦点点头:“夫君每天早晚都会擦拭它,对待它就像孩子一般。”
“刘大夫果然是一位好大夫,对药箱尚如此上心,想必对病人更会细心。”凤云笙微微一顿,“只可惜还是太过鲁莽了,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便贸然上山,不然也不会搭了性命。”
若锦有些惊讶地看着凤云笙:“莫非慕姑娘已经知道我们村子的变故?”
凤云笙点点头:“伯父昨日告诉我和哥哥的。”
若锦叹了一口气:“原来如此,但慕姑娘你说的不对,我夫君并非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鲁莽上山的。”
若锦说,刘大夫替全村患了怪病的人诊治过,没有意识,不知饱的吃东西,身体越来越消瘦,他们的症状都是一致的。
刘大夫翻遍了医书,却没有找到类似的症状,反倒是有一天,不知道他看了什么书,竟欣喜地告诉若锦说,村里的人可能有救了!
“那本书,可否借我一观?”凤云笙问。
若锦点点头,走到房里将书拿出:“就是这本。”
若锦本身是不识字的,虽然在刘大夫的教导下她也会了不少字,但那只是简单常用的字,而这本书上记载的大多是深奥晦暗的古文,所以若锦根本看不懂。
凤云笙扫了一眼这本名叫《齐谐》的古书,只见这书色泽暗黄,年代久远不可估量,书身沉重,似是记载了不少事情。
右手拇指抵在书的横截面上,然后飞快地向右移动拇指,书页飞快地翻动着,直至她看到其中一个页脚被折了起来。
凤云笙仔细阅读这一页,发现里面记载的是一个故事,但里面讲到男主角所患的病症,却与村民们的病症极其相似。
“慕姑娘,你可知道这书说的是什么?”若锦问。
凤云笙微微摇头:“里面的文字太过晦暗,我只知道此书的内容似乎很有趣,却不知具体内容。若是哥哥在,或许能读懂一二。”
若锦点点头,她只以为凤云笙也与她一样是个不太懂字的姑娘,而且她看书的速度那么快,自然也就没有怀疑她所说的话。
“刘夫人,你可知刘大夫为何会突然跑到屋外?”
说到这个,若锦也觉得奇怪。今早她的夫君还是和之前一样呆呆的坐着,双眼空洞无光,但突然之间,他好像被什么惊到一样,突然拔腿就往外跑,看到他能动,她还以为他的病有气色呢,谁知道竟是回光返照一般。
“在刘大夫突然会动的刹那,夫人可觉得有什么异常?”
若锦低下头仔细回忆每个细节,突然想到什么一样,猛然抬头:“有!我好像听到一个很微弱的铃声!”
“那是怎样的铃声?”凤云笙又问。
“就像铃铛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很小声,只有一下。”
那时候若锦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如今想来,就好像是那个铃声才让她夫君发狂一般。
凤云笙点点头,又道:“刘夫人,我想你早上应该没吃什么,我恰好也有点饿了,不如我去买点吃的吧?”
说着凤云笙就像要离开一样,若锦连忙拉住她的手臂,摇头道:“慕姑娘你是要去哪里买吃的?”
“自然是村里东头的糕点店,如今村里只有那一家有吃的卖吧?”
若锦叹了一口气:“慕姑娘说的是,如今我们村里的确只有张老板还有余力卖粮食,只是张老板那的包点最普通也很贵,姑娘还是莫要破费了。”
“在如今环境下,只要能买到吃的,也不能计算价钱了。只是我有些好奇,张老板为何有如此多的粮食供应?”
村子今年的收成不好,而村民似乎也不屑于与外村的人交易,如此一来,那个张老板为何会囤积这么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