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兄嫂?”
齐王倒是第一次听到这般的论调。这样一篇惊才绝艳的唯农论,竟然是因为一个乡野妇人而来。
赵辞道,“家嫂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当初家嫂进入家门之初,家兄和家父都离世了。微臣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家中还有寡母和年幼弟妹,全赖着族人偶尔接济度日。当初微臣全然不敢想,能有再进考场的一天,只想着能让家里的寡母和弟妹们吃上一口热饭罢了。”
想起当初那些情形,赵辞心中忍不住感叹。那时候若是没有那个人,他只怕早就已经不在了。
齐王闻言,兴趣更甚,“那和你兄嫂何干?”
赵辞微微一笑,眼中看着旁边的窗外,思绪似飘远了,“那时候家嫂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十文钱买了粮食回来,让家里人吃了一顿饱饭。又在自家种了黑耳朵贩与药店,这才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有了余钱之后,又在家里种了水稻,在稻田里面养鱼。稻田丰收之后,家中再也不缺粮食了。微臣进京的时候,家中的麦子正要收割。家嫂是个十分大度的人,不止自家种了粮食,也带着村里人一起种。微臣是眼看着曾经整日里劳累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族人们,一日比一日的变的有精神,有力气。看着他们整日里满面笑容的下地,回来后便在祖祠前面的空地上聊着自家的收成。微臣当时正要进京,看着那些场面之后,心中十分震惊。所以殿试之时,才会突生灵感。”
赵辞只简简单单的叙述着村里的变化历程,齐王却敏感的听出了其中的重点之处,将手里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放,“你是说,村里的百姓种了稻子,还养了鱼?还有你嫂子种了黑耳朵?”
他虽然没有做过农事,却也知道,如果只是少量的好处,赵辞嘴里的那些族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变化。
也就是说,这其中定然有什么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果然,赵辞认真的点头。“家嫂曾经救过一名游方的神医,这位神医周游列国,去过极南极北之地,为了报恩,所以教授家嫂农桑之事。家嫂起初也是不甚相信,只不过家中走投无路,只得抱着试试的想法,没想到那老者所说的方法果然有用。家中的稻田亩产六七石,且还市一年两熟。加上田地里的鱼,一年也有几千斤。”
赵辞面不改色的将罗素之前编给赵家村的人听的那套说辞给说了出来。只不过这套说辞从他嘴里说出来,再加上他无比驽定的神态,倒是让人忍不住信了七八分了。
齐王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他前些日子还听大农官说,如今盛产的是粟米。每亩地也只有三石的产量而已。眼下听着赵辞说最精细最难以种植的稻子,竟然能够产六七石,只觉得像是听一个神话一般,让他惊喜又不大敢相信。
“既然如此,那毗陵县的县令为何不上报朝廷。这样的好事,若是早些上报朝廷,可会造福多少百姓。”
“殿下,县令的折子经过层层审核,能够上达天听的又有几何。不说毗陵县令,便是微臣亲自去说,又有几人相信?”
若不是亲眼说见,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件事情。
所以入了朝廷之后,他也没有贸然提出此事。只能寻个合适的机会。这些日子与这位期望殿下的相处,他也看出来,这位齐王殿下乃是真正为国为民之人,若是由此人主持,日后天下百姓兴许能有好日子过了。
齐王闻言,心里微微一想,也知道赵辞说的意思了。
如今奏折都是由着太子党把持,连他平日里的奏折都是要经过太子那关,才能到达父皇手中。而太子党如今又在忙着把持朝政,要么就是急着去收揽兵权,谁又果真会理会这些农桑之事。
六七石的粮食啊。还有几千斤的鱼。
若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大周百姓又何必担心腹中无食,桌上无肉?
他现在可真是恨自己当初去了去了省府那边,怎么就没有亲自去下面的县城里走一遭.
想到此处,齐王目光炯炯的看着赵辞,“文度,你可知道,你说如今是两季稻子,可知道最近一次是何时丰收?”
“七月。”
☆、第45章
罗素发现,自从甘蔗运到了花家塘坊之后。花老五就经常来村子里溜达了。
有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有时候是领着几个小厮过来。小厮们也对这个村子十分的感兴趣的模样,经常到处溜达。好些村民们见着他们到处走,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担心这些人有什么不良企图。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关紧门窗。
没法子,现在家里有银子,出门都没安全感了。
罗素也觉得奇奇怪怪的,她地里的甘蔗以后收完了,其他人的甘蔗,还得过好几个月才能出来呢。这来看什么啊。花家这不是也准备种田吧。
花老五还真是准备种田的。
他自从上次来收甘蔗之后,就对这个村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没法子,这个村子太不一样了。村民们不说长的富态,但是却个个都很有精神气。一个个的整天笑呵呵的,让他看着浑身不自在。
甚至让他有一种,自己过的不如这些人的想法。
他家里几代人,为了花家塘坊的事儿,可谓是累死了活,呕心泣血。家里日子虽然过的体面,但是真正欢喜的时候还真是不多。
所以赵家村这些人,真是给了他心里不小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他主子听了他说的之后,也让他来多看看,回去说给他听。
来看了几次,又回去汇报了几次之后,花家那位挑剔的主子就发话了,让花老五多来学学,以后让自家庄子里也学人家赵家村种粮食,别整天还靠着铺子里的收成来补贴庄子里面的。
所以花老五就听话的过来种田了。
而且为了学习这点本事,他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呢。好处没少给出去。让这些原先瞧不起的泥腿子给狠狠的坑了一把。
好在这些村民们也么藏着掖着,反正知道的都给说出来了。种田的法子倒是也不怎么复杂,只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在那位赵城媳妇那边买肥料。
这种肥水据说很重要,要是不用这种肥料。要是不用这肥料,也能长出庄稼来,东西却没那么好,量也不多。
这让花老五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好好的一件事情,怎么就还是要受制于人的。
这个农家的小娘子,心也特黑了,比他这老爷们还黑。
“你要买我肥料方子?”罗素诧异的看着眼前一脸吃了屎的模样的花老五。
这么不情不愿的模样?
花老五忍着嫌弃赔笑道,“我们花家田地也多,这样一直来买太费力气了,不如自家有房子的好。”
罗素摸了摸下巴,看着花老五,沉默了一下,笑道,“这个没方子,我都是顺手调配的,没称量过,所以没法子给方子。”
这个话自然是半真半假的。她太熟悉这些配料了,压根就不需要方子。
花老五顿时气的岔气,“你这话说得,咱也不能相信吧。赵家娘子,我看这事情咱们好好谈,价钱方面,我们花家这边也是舍得出的。”
罗素觉得挺好笑,她这话要是一般人听了,自然也是听的出来她是不想卖找借口呢。这人听出来是借口了,倒是脸皮后,还直接指出来了。
不过这方子,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卖的。就算卖,也不会是给花家。
这东西,她可有大用处的。赵辞才进入朝堂,草根寒门出身,没什么依仗。那以后可是自己的靠山,她这点底子以后是要帮衬着赵辞升官的,哪能给花家。
她笑道,“这事情你信也罢了,不信也罢了,我真是没有方子。不过你要是有兴趣,我倒是能给你调配,要多少有多少。反正顺手的事情。”
末了又加了一句,“我能给你算便宜点儿。”
花老五气的满脸铁青的走了。
赵母担心道,“他们到底是大户人家,听说还是皇商,和北都那边有关系的,会不会得罪人了。”
“娘,不会的,反正我又没有方子。”罗素摇摇头。
就算花家人要以权谋私,有赵辞在京城,她告御状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马上皇帝,开国之君呢。正是明君之相,她可不担心如今的朝廷会怎么昏聩。
花老五气哄哄的回到花家别庄。
进了大门之后,原本臭烘烘的脸色立马变的低眉顺眼的了。进了二门,就问旁边的小管事,“主子在里间?”
“正在钓鱼呢,别去扰了主子了。”小管事赶紧小声嘀咕了一声。
花老五赶紧站住了,暗道自家主子这个时候可不好去打扰主子,要不然以主子的性子,可要冷冷他了。
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听着里面传来了吩咐的声音。
等小管事进去通禀了一声,花老五才赶紧进了里间了。
院子里的男人已经将鱼竿放下,正坐在石桌边喝着茶,茶香在周围飘散开来,正是上好的大红袍。
那人凤眼一抬,“事情没成?”
花老五顿时满脸的为难,“没成,那小娘子软硬不吃,愣是装傻充愣。”
“呵呵呵呵。”男人笑了起来,“我听说过她的那些事之后,就知道你对付不了她。”
相似小说推荐
-
杏林春暖 (欣欣向荣) 2016.05.01完结为寻好友林杏穿越到架空世界,成了皇宫中的冒牌太监,凭借一身医术过人的聪明,从刷马桶到御前大总...
-
固宠攻略 (碧玉妆妆) 2016-04-29完结当心计学霸遇到渣男,杨晓敏表示这个穿越玩笑开得有点大。想出府?可以,不是发卖就是遣送回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