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玉了解的点点头:“我知道,祥嫂。这样,我把这两个布偶先放在这里,不管卖多少钱,我都给你两成的分成。过两天我再来,如果真能卖钱,我再大批量的送货。样子、做工、大小都会比这个要好,你看怎么样?”
祥嫂一听有两成的分成,也不是很麻烦,自己卖布时顺带多一嘴就行了,也就同意了。
李紫玉让祥嫂把买的布料、碎布头、碎棉花用油布袋子装好,祥嫂油布袋子也没要钱,算是白送她。
李紫玉抱着买的布料、碎布头和碎棉花,高兴地告别了祥嫂,上了马车。随后,马车拐入东巷的杏坛路,那里有一家有名的书肆松筠阁。
李紫玉今天想去书肆买些笔墨纸砚,再买些正规的启蒙书。家里的弟弟妹妹要正式启蒙,一开始就要学正规的启蒙书,将来进入私塾也能赶上进度,不会做无用功。
松筠阁在杏坛路的路北,是一家不大的书肆,却因为书目齐全而远近闻名。
李紫玉从车上下来时,就见到松筠阁门口有不少身穿长袍,头戴儒生巾书生打扮的人进进出出。
李紫玉走进松筠阁,见里面是三间打通的明间,东、西、北三面墙和中间空地上都有高高的书架,书架上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书籍。门口放置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不停的算着账目。桌子前几名书生拿着几本书正在等着算账。
见李紫玉进来,几名书生诧异的互看了一眼,但都没说话。
书肆里,有几名学生打扮的少年公子在分头查找书籍,也有几名书生在一旁静静地看书。
李紫玉避开他们,围着书架寻找着需要的书籍。发现被称为四书的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什么的都挺全的。她除了想给弟妹们买启蒙书,也想买本游记、史学方面的书。主要是想要了解这个大叶朝的发展史,大叶朝以前是什么朝代,为什么会有这个大叶朝。
在书架上,李紫玉找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找到了一本游记叫【博物广志】,只是这本【博物广志】在书架的上面,她长得矮小够不到。她伸了几次胳膊,就差了一点点。她刚想叫书肆掌柜的,就见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把她想要的书拿了下来,递给她。
李紫玉见是一个浓眉大眼、英武俊气的少年公子,忙躬身道谢:“谢谢公子!”
“不客气!”少年公子冲李紫玉笑笑,就走到了一边。
书肆里,有两个书架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分上中下三等,价格也高低不同。
李紫玉拿了两刀差等宣纸、两支中等的毛笔、四支差等的毛笔、一个中等砚台、一块中等墨,加上选好的书,来到门口结账。
那中年掌柜的,噼里啪啦的拨了一通算盘,报出数字:“【三字经】一两银子、【百家姓】一两银子,【千字文】是一两半银子,两刀差等宣纸二百文,两支中等毛笔一两银子,四支差等毛笔八百文,一个中等砚台二两银子,一块中等墨一两银子,总共是八两五百文。”
李紫玉听了直吸气,多亏临来时带的钱多,自己身上也有点碎银,要不还真的不够。
李紫玉付了账,神情郁郁的出了书肆。
不论哪朝哪代,念书还真的是烧钱的事。看来挣钱是必须的,而且是越多越好。可自己就这点能耐,还真想不出挣钱的道道。但愿火锅城能开起来,不说多红火,只要能供上弟弟们上学就行。家里的三百两,她打算明年买点地。一大家子六口人就一亩地,这不是开玩笑嘛?怎么都得买几亩地把肚子吃饱,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她必须要保障。
那个面瘫车夫见李紫玉出来,就上前接过李紫玉手里的书放进车里。李紫玉上了车对车夫说了声:“车夫叔叔,南门菜市场。”
车夫没吭声,鞭子在空中一生脆响,车子就驶出了杏坛路,径直向南门驶去。
到达南门附近时,李紫玉让车夫停在了一块开阔地,这里是停车收费的地方。
李紫玉下了车,从车上解下了竹筐,自己一人去了菜市场。这次买的东西都很埋汰,她打算放在竹筐里,照旧绑在车外,她不想把人家的车给弄脏了。
菜市场里照旧热热闹闹的,各种摊位前几乎都站满了人。
她首先到了肉摊,还是在那个长相粗狂的汉子摊前,李紫玉买了五斤猪油。
上次买的猪油都快吃完了,李紫玉每次炒菜都放不少。她主要考虑的是弟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想慢慢地把弟妹们的身体调理好。在古代,身体很重要。主要是古代的药很贵,一般人也吃不起。
李紫玉买了五斤猪油后,又买了一副猪下水、四根大棒子骨。瘦肉这次没买,家里的鹿肉、野鸡肉还有不少,并不需要买瘦肉。让李紫玉满意的是猪下水,这副猪下水是红白下水,也就是肠子、肚子、心、肝、肺齐全,才花了二十文。
五斤猪油花了七十五文,大棒子骨没花钱,是屠夫搭给她的,总共才花了九十五文。
第三十八章 采购(二)
更新时间2015-6-29 11:11:05 字数:2226
李紫玉将东西放进竹筐离开肉摊,就四处找寻菜摊。家里的萝卜还只有一个,白菜只有半颗了,她必须买点菜回去。
找寻菜时,竟遇到一个买葱姜蒜的老汉。她看老汉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就把他的葱姜蒜包圆了。老汉乐得嘴都合不拢,揣着银钱一路颠颠的走了。
在前面不远处,还真的看见了菜摊,李紫玉急忙赶过去。
卖菜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那妇人穿着单薄,满脸的愁苦,靠着一个竹筐坐在地上,也不怕地上凉。身边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男孩穿得倒挺暖和,看样子却像是生了病,无精打采的依偎在妇人怀里,不时地还咳嗽几声。
妇人前面堆着一堆白菜和萝卜,每次有人经过,她都充满渴望的看着路人,却少人问津。
李紫玉来到菜摊前,发现竟和前几天买的白菜、萝卜一样的新鲜,只是卖菜的不再是那个老汉。
李紫玉蹲下身看着白菜问:“婶子,这菜怎么卖?”
那妇人惊喜地语无伦次:“啊?呃,那个......白......白菜十五文一斤,萝......萝卜十文、十文一斤。”
李紫玉这才仔细地打量卖菜的妇人,见妇人眼里竟含了泪花,干裂的嘴唇毫无血色。怀里的男孩却满脸潮红,喘着粗气,眼见是病了。
李紫玉不禁想起了家里的弟弟妹妹,想起她刚刚来时的情景,多亏没有人生病,要不就是死路一条。不用说,眼前的孩子定是卖钱治病,要不也不会大冷的天,带着孩子出来卖菜。一定是等着买菜的钱,给孩子治病。
李紫玉决定帮她一把,看看这堆菜,白菜和萝卜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二三十斤。就说:“婶婶,你这菜我都要了,给你,这是菜钱,快带着弟弟看病去吧。”说着,李紫玉递给她约一两的碎银,就开始往竹筐里收拾白菜和萝卜。
那妇人都傻了眼了,嘴里结结巴巴的说:“太多了,小姑娘,你给的太多了,我没零钱找不开呀。”
李紫玉边往竹筐里装菜边说:“婶子,不用找了,你赶紧抱着弟弟看病去吧。对了,你找医馆时顺着华庭街一直往北走,在梧桐街口往西拐有一家医馆叫永福堂很好,你千万不要去东巷的千芝堂,记住了吗?”
妇人仔细的听着李紫玉的话,犹豫的说:“我......我不识字。”
李紫玉懊恼的皱了眉头,可不是,在这里识字的很少,一个普通的农家妇人怎么可能识字。想了会儿猛地想起来,急忙说:“婶子,我想起来啦,那家医馆挂的是幌子。到了那里,你找人问一问,找挂幌子的医馆,准能找到。”
妇人感激的抓着碎银子,给李紫玉连连鞠躬,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哭着说:“谢谢你!你这小姑娘心太好了!不瞒你说,婆婆前两天病逝了,公公也病在床上,我儿子也被公公传上了病,家里一文钱也没有了。这是家里最后的菜了,要是卖不了......”妇人抱着儿子痛哭着说不下去了。
李紫玉叹了口气,搀扶起妇人说:“婶婶,快别哭了,你看把弟弟都吓到了。”
妇人急忙止住泪,看身边的儿子。果然见儿子泪眼朦胧的,眼底里全是害怕。她急忙抹掉眼泪将儿子抱起来,背起身边的竹筐,最后给李紫玉鞠了一躬,急急地向华庭街走去。
李紫玉眼见妇人走远,也背起竹筐继续在市场上逛。
走了不远,就见到了卖苹果的摊子。仔细一看,还是上次那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只是这次脚上穿着棉鞋。衣服也不再破破烂烂,都用针线补好了。
可能是李紫玉第一个买的他的苹果,小伙子还记得李紫玉,见李紫玉走过来远远地就热情地打起招呼:“小妹妹,你还买水果吗?你看,多新鲜?再买点吧。”
李紫玉站在苹果摊前,就想着买多少合适。想着这里水果也不常见,就多买几斤。
相似小说推荐
-
锦秀田园 (果无) 起点榜推VIP2016-4-9完结当二十一世纪的女警察重活一次,她感概,年华瞬逝,人生苦短,发誓这世要好好享受人生,长命...
-
农家有点田 (送君十里)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6-04-22完结一穿越就发现自己被亲堂姐抢了亲事,江度月表示完全不能忍,反击堂姐,摆脱极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