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嫁新室 (西西米兔)



“唯唯。我家屋子前也得种这杏树桃树甚么的。”活泼的年轻汉子看到许三郎家葡萄架子,旁边挺拔的果树苗,羡慕的说。

“这就是薄荷。”许三郎指着那丛已经在自己菜地生根发芽的绿叶子说。

“唯唯。我曾多次在水边见过。”

“我亦曾经过,只是不知原来还可以有这些用法。”

“回家让婆娘也移几株来种在菜地里。”

满足了一群汉子的好奇心,并先后离去。许三郎赶紧食过早食,出去帮他们把竹枝拖回去。

霍老爹把竹枝多余的叶子砍掉,留着上面的。

霍香梅挖坑,大娃浇水,小二扶着竹枝。把竹枝种在矮石墙外,每根之间只间隔一寸,不求他们长成竹林或者成活,只是当篱笆用。

等许三郎回来了,接过霍香梅手中的活,干得更快了,霍香梅再用树藤把相邻的枝条儿串联起来。

一直干到夕食前,才把屋子围好。院子的大门开着正对着中间主屋。用两根大木头充当门柱,门则是霍老爹用竹篾编织的。用家里的麻绳穿起来绑在其中一根,另外还烧弯一个竹片做钩子,关上门时可以挂在另一根门柱子。

望着这崭新面世的农家小院,晚风吹来颇有一番滋味。尽管这围墙防君子不防小人,霍香梅还是感觉安全多了。住惯盒子房的人,太需要个人空间了。

等张菊花过来时,听那羡慕的语气,“我家也想这样扎的,可我家没钱买石料啊。做屋子的石料还是东挪西凑的。”

霍香梅不知实情,许三郎可是知道的,阿嫂说的东挪西凑就是她家只买了三间屋子的石料,其他的就是来自己搬的。所以听到她这样酸溜溜的语气,许三郎说,“阿嫂辛苦了,本来我想盖七间屋子的后来就是石料不够,只盖五间了。”

张菊花才悻悻的走了,“香梅,我还得回家洗衣物,不留了。”

霍香梅还奇怪这次怎么甚么都不拿就走了,许三郎也没解释。

当天晚上,霍香梅和许三郎商量,想到市集上去买点家什。接下来就是农忙,很可能好长一段时间都抽不出空了。

来到这里那么久了还没吃过油,猪肉都没见过,还有家里的盐醋都见底了。还想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调料,做菜没调料味道差很远啊。

天气渐热了,几个娃身上穿的还是去年的冬衣,还得买。还有大人的。霍老爹这两天晚上都有点咳嗽,还得去疾医那抓点药。

七天后轮到自己耕种时,要待饭,还得去市集上看看有没有新鲜的菜蔬。估计最近家家户户都是在啃野菜里,总不好还都是用野菜招呼吧。

许王大荷可是说过的,招待这几天暗地里还比妇子的手艺的。如果哪家妇子这庖厨活不过关,别说妇子,这汉子也是长舌头的,晚上和自己妇子吹枕头风,还不得被人笑话。

第21章 蛇皮换钱香梅买药

听着霍香梅唠唠叨叨的说着家里的生计,许三郎觉得这感觉真不错。记忆中和前头的婆娘也没有这样说过,天黑上炕,自己有兴致了就扒衣服。开头时她还小,每次都哭过去。自己都是开头兴致高昂,最后草草收场。

白日里不是忙地里活,就是去打猎,有空下来不是和村子里的青年们玩斗草斗虫,就是去听父老讲古,再甚者是去木匠阿叔家说帮忙其实是偷偷学。许三郎可不想直接去当那被训得像王八的学徒。

日子就是这样过下来了,头一回做父亲的时候,自己还是很兴奋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家计压力越来越大,几个娃自己也没心思带。那婆娘永远看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一直到逃战难了,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和她好好说话,她就去了。几个娃得自己带,饱一顿饿一顿的。但这父子之情反而深了,自己也开始学着去做一个父亲。

现在这婆娘,倒是不怕自己,话也不少,都到点上,娃也喜欢。就是有时候说的话,自己不大明白就是了,还有说的些许事物。这感觉有点不爽,做过秀才娘子做过富家农子的婆娘,现在嫁给了自己这个猎户,也不知她心里怎么想,但是许三郎是肯定不会放过她的了,以后还得一起看孙子娶妇子。

“油,可以去籴胡麻油、豆油,等秋收之时,还有亚麻油。里正说迟点可以租亚麻种,自己家种,雄麻防线制衣,雌麻榨油。”

“买衣服太贵不划算,现在家里没有布帛,现如今还有不少人拿布帛当钱用。你可以去扯几丈布回来自己做,孩子就做两件上衣,裤子暂时不做。老爹得做全套,我的也是做上短衣可以了。再给你自己扯几尺好颜色的做两身。”

“使牛的十个青壮会有五个在咱家吃食,只招呼早食和午食,夕食不用。到时候我去杏花河边捞点鱼,买两块豆腐,再在午屋后的王大兄家订点红白肉,其他的你看着办就行了。可惜现在不好去打猎,之前那次还是错有错着的。春季野兔也得生娃。”

“老爹的药,你从我给你的铜子里拿,不够就拿那块小点的银子去兑换。”

说完,许三郎见霍香梅还想说,一手撑起来,爬上她身子,堵住她的嘴巴,家计说不完,还是干点别的吧。

……

日出前,许三郎把霍香梅叫了起来,拿着水桶就出去了。

霍香梅赶紧把早食做好,多做点,午食也是够的。

跟起来了的霍老爹交待清楚,让他跟几个娃说。匆匆忙忙食过之后,跟在许三郎后面背着箩筐往村头走去。

这次大箩筐是许三郎背的,霍香梅背着大娃的小箩筐。怀里贴身放着一百个铜子还有怕不够钱用的一块银子。

村头的榕树下挺着一辆牛车,那只大水牛在欢乐的吃着草。赶车的是一个缺了左腿的汉子。这是一个军汉,上过战场,杀过人的。退伍下来,用几年当兵的积蓄买了只大水牛,平时拉车赚点车钱也是好的。毕竟少了一只腿,地里的很多活都很难干得了了。

“张大兄,这是我家的,这次麻烦了。”许三郎熟悉的跟着张清河打招呼,扶着霍香梅上牛车,并放好箩筐。

霍香梅赶紧打招呼,“大兄。”

“唯唯。还得等等。”张清河眼角略过霍香梅一眼。

“唯。”

张清河不是个话多的汉子,和许三郎长一句短一句的说着,等要去县里赶集的人到齐,就挥着牛鞭,吆喝着上路。

没有晕车习惯的霍香梅这路颠得魂都飞了,一手挽着许三郎,一般往路上吐。

村子里同行的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霍香梅,真没见过坐牛车还吐的,脸色像傩戏上的小鬼,那个苍白。

许三郎皱着眉头看着霍香梅,他也想不明白只是坐个牛车,怎么就吐成这样的。

只有霍香梅自己知道,从来没有坐过这么颠簸的交通工具,还有这具身体的体质实在是太差了。

等到达县里停放牛车的地方,下来时,霍香梅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还是脚踏实地的感觉舒服。如果不是走路要两个时辰,她真的宁愿走路。

先去西市,市集的道路弄得很好,没有石板路,但是泥土整得特别的平。两边许多商肆都开着,前边近路边还有许多农人摆着竹篮箩筐在交易。有用钱交易的,有用布帛的,还有直接以物易物的。整条街非常的热闹。

先去药肆给霍老爹抓药,药店看病的人不多,很快就轮到许三郎和霍香梅。

坐堂的疾医没有霍香梅以为的带胡子老头子,是个约四十岁的男子,穿着和农人不同的儒袍,还是葛布所织。

问清楚霍老爹的情况,不是大问题,但也不能忽视。说了一大推医学名词,霍香梅东凑西拼的,大概明白了意思。就是年纪大了,在前两年饥荒,加上春寒导致的肺部咳嗽。

疾医也不写方子,书写用的布帛纸张毛笔墨砚太贵了。直接对着学徒说,让他一样样的抓。

霍香梅听见有南杏、桑白皮、川贝母,决定等会自己再去买只猪肺,记得加这个治肺部咳嗽好。

一共二十钱,把小三上次捡到的蛇蜕皮籴给药肆顶个十钱,结果下来霍老爹的药花了十个钱。

问过疾医药肆是否收药,疾医开始还以为霍香梅要跟他抢饭碗呢。支支吾吾的不答话,到听到霍香梅只是想采点补充家计,才告诉霍香梅自家东家有固定的药来源,平时药肆的伙计如果采到好品相的药材也是收的,只是价格看情况。

霍香梅赶紧谢过疾医,问过疾医一般哪几种草药需求量大,还会收之后才出来。人越来越多,后面的人都等得不耐烦了。

出来直奔油肆,油的种类不少,有麻油,亚麻油,奈实油。长长的油勺子下去,上来满满的就是一两。最便宜的五钱一两,最贵的五十。

问过价格之后霍香梅不舍得买了,让王李氏阿嫂孵雉子,四钱一只,还没给钱。这差点的油得五钱一两,一家老小的,就算是一斤也用不了多少天。

拉过许三郎就走出油肆,许三郎看到霍香梅啥都不买就出来了,“怎的,不满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