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安慰她:“没关系了,你再胖也还是那么漂亮。”
“怎么可能,胖是一把杀猪刀,这方面李奥纳多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以前他帅得迷死一大片,现在却肥得能压死一大片。男神形象完全幻灭了。我不想胖啊!不吃了,减肥。”
嘴巴上虽然说着要减肥,可是身体却根本不配合。每天两张嘴表示很想吃东西,舒眉根本控制不住如此强烈的食欲,总是不停地想吃这个想吃那个。而且一饿了她就要吃,不吃就感觉难受,吃饱了就没事了。最终她只能弃体重于不顾,为了宝宝先满足口腹之欲再说。
江澈很高兴她这么能吃,每天从外面回来,他都不会忘记为她买一些可口好吃的点心。而每回她想要吃什么东西,不管什么时间,他都马上跑出去给她买,或是带她过去吃。譬如瞻园面馆的红汤爆鱼面,如果买回家吃就糊成面坨一团了,必须要去店里吃现煮出来的才好吃。
这一天,江澈又带着舒眉去了瞻园面馆吃面。餐桌上搁着一份前任食客丢下的报纸,等着跑堂的伙计把点好的两碗面条送上桌前,江澈随手拿起报纸翻阅了一下。
民国时期那种竖排繁体的报纸,舒眉看起来很吃力。所以她不爱看,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今天的报纸上有什么大新闻吗?”
“头版头条是蒋主席昨日在张学良将军的陪同下,亲赴西安督战‘剿共’去了。这就是最大的新闻。”
江澈只是随意转述了一个新闻标题,舒眉却听得一怔:“啊,西安——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去了西安?”
“是啊,怎么了?有问题吗?”
舒眉激动得直点头:“有问题,要出大事了!他们俩都去了西安,接下来肯定要西安事变了。原来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一年,我总是记不清这些年份日期,真是对不起我的历史老师啊。”
江澈听得云里雾里:“西安事变——什么意思?又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吗?”
“嗯,可重大呢。”左右一顾后,舒眉压低声音对他说:“悄悄告诉你啊,西安那边应该很快就会出大事了。张学良将会与杨虎城一起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江澈听得大吃一惊:“什么?兵谏蒋-介-石!你说真的吗?”
“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一如舒眉所说,几天后,也就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正式爆发。张学良率领他的东北军在华清池活捉蒋-介-石,并扣押了一批与蒋随行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事变当天,张学良就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西安事变震惊中外,一时间全国的报纸都在密集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事态将如何发展?蒋-介-石的结局将是生是死?这些成为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就当时的局势来说,各界人士都不希望蒋-介-石死。因为他一死国民政府就要群龙无首,必将导致乱象纷生。
薛白在江公馆的客厅里谈起此事时,都深感担忧:“蒋主席如果在西安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个国家就要更乱了。”
舒眉则是一派洞察天机的口吻:“我觉得吧……蒋主席不会有事的,这个国家也不会再乱下去。西安事变将会和平解决,国共将会联手抗日,内战将要告一段落。”
薛白还不以为然:“舒眉,一听就知道你不懂政治了。你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有多糟,国民政府已经在组织军队准备讨伐张学良,打算由东西两路同时迫进西安。一场大规模的内战眼看一触即发,你却还认为这件事可以和平解决?太天真了!”
舒眉也不跟她争辩,只是含笑道:“我的确不懂政治,不过是瞎猜罢了。”
西安事变的后续发展,朝着舒眉“瞎猜”的方向进行。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这场兵谏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12月26日,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自己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返回南京。
消息传来后,薛白再次来到江公馆,开玩笑地夸舒眉简直是个“半仙”,瞎猜都能猜得这么准。她暗中偷笑:不是我猜得准,而是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书上都有记载哇亲。
蒋-介-石平安回归南京后,薛白又对张学良的处境深感担忧。因为张学良陪同蒋-介-石一抵达南京后,就被送去北极阁的宋子文会馆秘密软禁起来。许多人都在猜蒋-介-石什么时候会杀了张学良。
对此,“半仙”舒眉再次预言:“蒋主席不会杀张将军的,不过他下辈子的自由肯定是没有了。”
西安事变发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长达数十年的软禁。杨虎城后来也同样被蒋-介-石长期囚禁,并于1949年9月17日的解放前夕在重庆惨遭杀害,全家老小无一幸免于难。
薛白对此照样是不以为然地笑道:“你又在瞎猜吗?”
舒眉吐了吐舌头不说什么,江澈却在一旁意味深长地道:“别看她只是‘瞎猜’,但次次都‘猜’得很准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我不申请休假,有木有人表扬我呀?嘻嘻。
106|82.29. 独家发表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
全民抗战的口号喊响后,中国提前进入了与日本的战争状态。在1936年的这个冬天,关于战事将起的传言越来越多。大批在日本经商或求学的中国人纷纷开始返国,许多侨居中国的日本人也陆续东渡回国。南京城里不少富贵人家都在琢磨着,如果中日真的开战了,一家老小要躲去那里避难比较安全。
这方面舒眉与江澈已经商量好了,等到明年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出发迁往云南的相关事宜。预产期是明年五月,等到她坐完月子就是六月。而南京沦陷是十二月的事,还有半年时间给他们做足充分准备。
不过,这个计划却在再次收到江澄的来信后发生了变化。从美国千里迢迢寄来的那封信中,厚厚地写满了江澄对错怪母亲谢素蕖多年的追悔莫及,以及对弟弟江澈半生颠沛流离的怜惜不已。
江澄在信中表示,她非常希望能尽快与弟弟见面。但是因为她怀着身孕不便长途跋涉的回国,再加上国内的局势又很不稳定,所以,她随信寄来了一些相关文件。让江澈持文件去美国驻南京大使馆申请探亲签证,然后尽快携妻子前往美国旧金山与她团聚。
江澈恍然大悟:“现在,咱们总算知道儿子后来为什么会去美国了。原来是姐姐让我们赶去旧金山和她团聚。”
“是啊,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虽然目前只是让我们申请探亲签证过去,但是只要到了美国,她一定能想办法让我们长期留下。江澈,看来我们的云南行要让位给美国游了。”
江澈拿着相关文件去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咨询了一番,被告知探亲签证一般两个月内可以批下来后,然后六个月内要出发,否则签证作废。考虑到舒眉还没有生产,如果现在就申请签证,那么孩子出生后就没有签证走不了。如果不等孩子出生就上船,旅途将要在船上颠波一个多月。而这对于一个孕妇来说是很危险的事,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没准会一尸两命。
江澈无论如何不愿意冒这个险,所以他决定等到舒眉生产后,一家三口再去申请探亲签证,反正时间上来得及。
于是,江澈又给江澄写了一封长信,把自己这边的情况详细解释了一下。因为妻子舒眉也怀了孕,所以他暂时去不了美国,最快也要明年八月才能成行。虽然他也很想和姐姐见面,但相聚之期不得不往后再推上大半年。
江澈与舒眉计划明年远渡重洋前往美国时,吴仁义也筹划着过完年就离开南京,迁去香港另起炉灶。
南京城吴仁义如今已经觉得呆不下去了,无论是江澈借助新安帮的力量与他处处为敌,还是俞家兄弟隔三差五对他展开的偷袭行为,都有如附骨之疽般让他寝食难安。再加上金鑫商社日渐式微,已经榨不出多少油水。他决定彻底捞完账目上所有的钱后就甩开这块鸡肋,带着全部身家去香港开辟一块新天地。
战火不休的民国时期,作为英殖民地的香港是不少富贵人家的避难首选之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为了支援与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于1932年1月28日还在上海闸北对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这场由日军蓄意挑衅引起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战火蔓延下,当时上海的许多富商名流们为了安全都纷纷避往香港。
如今吴仁义也打算躲去香港避难。他已经把金鑫商社账面上能捞的钱全部捞光了,将自己的腰包装得鼓鼓囊囊。然后他开始着手订春节后的船票,准备从上海坐船出发。他预订了很多张船票,除了自己本人外,其他的全部都是保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