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孔尚瑾出来一看,来顺来喜倒是放下了一半的心,虽然脸色也苍白了一些,但步伐稳当,气息平顺,一看便知道没有大碍。
孔尚瑾瞧她们俩紧张的模样,倒是笑着说道:“怎么,怕你家小姐晕在里头了?”
来顺连忙说道:“哪能啊,谁不知道小姐武艺好着呢。”
这两年的时间,孔尚瑾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育期,身高直接超越了孔青琮,如今跟永宁候也不过是差了一点点罢了。再加上她一直坚持修习武艺,别看依旧身材颀长,身上腱子肉可是杠杠的。
孔尚瑾瞧她作怪的样儿扑哧一笑,那头来喜已经将马车赶了过来,憨憨的问道:“小姐,先上车喝点参汤暖暖身体吧。”
孔尚瑾也觉得有几分不舒服,也就顺着话上了车,喝了口热乎乎的参汤才觉得好了一些。
来顺见状便要马夫往回走,谁知道马车还没走出几步,便听见后头传来一个声音:“孔小姐,请稍等。”
孔尚瑾问问一愣,撩开帘子往后头看去,却见是张陌生的面孔,便带着几分疑惑问道:“不知这位小姐叫住在下有何事?”
叫住孔尚瑾的人穿着锦绣长衫,一看便知道出生富贵人家,见孔尚瑾言语和气,脸上的笑容便真实了许多:“在下孙锦涛,见过孔小姐。”
孔尚瑾微微一顿,一时之间没想起来孙锦涛是哪个,还是来顺在旁边低声提醒道:“是三小姐夫郎家的弟弟。”
孔尚瑾这才恍然大悟,这个孙锦涛却是孔青瑜夫郎孙氏的亲弟弟,她这才想明白,为什么孙锦涛的衣裳十分不错,身上配饰却十分简单的缘故,明朝对商人的限制许多,没有功名的时候,许多东西就算有也不能带出门。
既然是姻亲家的人,孔尚瑾便下车拱手说道:“原来是孙小姐,久仰久仰。”
孙锦涛叫住孔尚瑾,其实也是带着几分试探的意思,虽然自家哥哥嫁进了侯府,但只是个庶出的庶出女婿罢了,她可不知道永宁候府对自己的态度。
如今看着孔尚瑾十分和善的模样,即使不知道她是真心实意,还是面子情分,孙锦涛心中倒是感激的,别看他们孙家有钱,但在京城,稍微有点势力的人家都能压着他们一头,每年送出去的孝敬银子都无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孙氏嫁进侯府才好了一些。
这般想着,孙锦涛带着笑容说道:“久闻孔小姐书法出众,几位同窗都是久仰大名,想请小姐指教一番,今日便不打扰孔小姐回家歇息了,等放榜之后,在下在聚宾楼置办一桌小酒,还请孔小姐赏脸光临。”
孔尚瑾看了一眼孙锦涛后方的几个学子,倒是笑着点头说道:“哪里谈得上指教,不过是相互切磋罢了,到时候你们可别说我徒有虚名。”
孙锦涛知道她这是答应了,又寒暄了几句,也不耽误她回家歇息,笑着转身走了。
孔尚瑾坐回马车,虽然她挺不耐烦这样的应酬,但等放榜之后,若是中第的话,这样的场合在所难免,她总是要习惯的,既然这位孙小姐诚意十足,何不给这位孙小姐几分面子。
外头的来顺也看在眼中,这会儿忍不住说道:“这位孙小姐倒是个识趣的。”
不仅这位孙小姐识趣,可以说孙家都是聪明人,从孙氏嫁进门的表现可见,这位要说对孔青瑜一见钟情,非君不嫁那都是假话。冯氏心里头不喜欢三房,对这位庶出女儿的庶出女婿,还给几分脸面,若孙氏不是个男人,恐怕也得会有一番作为。
不说别的,就是孔尚瑾房里头,都放着不少孙家送来的好东西,倒不是永宁候府眼皮子浅,而是人情往来,拿了人家的东西,总要给几分面子。孙氏又是个八面玲珑的,送了礼也不会让人觉得他拿东西压人,谁人都愿意给几分面子,如今孙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其中侯府的帮助可不少。
孔尚瑾以前并且见过这位孙锦涛小姐,如今一看,别说才学如何,至少跟她哥哥似的都是聪明人,她不介意多结识一番聪明人,至于孙小姐想通过自己做些什么,能顺手帮忙的,她也是不介意,当然,若是想要踩着她往上爬,那还得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当然,这都是放榜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坐在马车上慢悠悠的荡回家,倒是把孔尚瑾的疲倦都引了出来,原本还觉得精神头不错,到家的时候都有些昏昏欲睡了,偏偏好多天没洗澡浑身难受,孔尚瑾只能硬撑着。
当然,在旁人的眼中,她这般倒是更加符合科举的形象。等到了府内,就是冯氏也亲自在那儿等着呢,原本永宁候还想问问女儿考的如何,但冯氏见女儿一副累到的模样,哪里还让她多问,忙不迭的让人送她回房休息,生怕女儿累出一个好歹来。
孔尚瑾哭笑不得,倒是听话的回到房中,红梅红玉早就把洗澡水准备好了,连带着一些好消化的粥品都一直温着呢。孔尚瑾一边享受一边感叹,每每腐败的时候都不得不提醒自己奋起,否则的话以后哪里还能享受这样的好生活!唔,好吧,今日就先不想这些了,洗完吃饱再好好的睡一觉,养足了精神头才有奋起的精力不是。
第63章 金榜题名
等终于站到金銮殿上的时候,孔尚瑾也需要紧紧握拳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明明上辈子她走过不少次故宫,那些宫殿精美是精美,但并没有带给她多少震撼,但现在,低头垂首的站在殿堂之内,那种皇权带来的震撼是现代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其实说起来,永宁候府每年都会入宫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孔尚瑾应该对宫廷并不陌生才是,但实际上,逢年过节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可能入宫面圣,你要是官职第一点,排在最外头的地方,连皇帝什么模样都看不清楚,好吧,这个时候其实也没有人敢直接朝着皇帝看。
永宁候府虽然是侯府,但除了永宁候和冯氏,家里头只有担着世子名头的大娘子以及吕氏才有资格进宫。当然,若是备受皇帝信任看重的家族,皇帝一声令下,家里头白身的小姐少爷也能跟着一块儿进宫,只可惜的是,永宁候府显然不在此列。
在孔青琮娶了明珠郡主之后,因为云华的体面,小夫妻俩倒是能进宫参加宫宴,不过明珠郡主是男儿,宫里头又没有正宫皇后,他即使有资格常常进宫,也不耐烦进宫应酬的。种种原因之下,孔尚瑾倒是第一次进宫来。
虽然是第一次进宫,孔尚瑾对宫廷却并不陌生,一个是因为永宁候之前对她讲过许多,第二个就是,皓辰好歹也是皇女,对宫廷熟悉的很,知道自家师妹考中之后,便特意对她说了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对待一群宫中侍从的技巧也没少说起。
来自现代的孔尚瑾心中其实是缺少几分对皇权的敬畏之心的,但如今跟着一群学子慢慢踏进大殿,碍于规矩只能低垂着脑袋,广阔的大殿之内,内侍略显尖利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感觉,眼角余光似乎能看到高高在上的帝王身穿金色为底,上头绣着五彩神龙的身影,让她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
等在殿中站定,孔尚瑾心中那一丝紧张倒是慢慢散去,心中不断闪过各种心理学暗示法,其实皇权带来的压力,一半都是因此而来。
殿试只考策问,考题却是由皇帝亲自题出的,到了临考的时候才揭晓,这样的考试,其实对人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更大。
孔尚瑾等一群学子从黎明就开始进场,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之后,才能办法策题。虽然历经这么多的步骤,大殿里头一直都是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声,一些学子还没等答卷就已经满头冷汗,手脚都抖索着。
虽说一般而言,殿试只重新排列名次,并不会直接把人筛选下去,但若是临场发挥的实在是糟糕,或者形容有碍,让皇帝看着眼疼直接把人推出去,那就实在是命苦了。
还别说,这样的事情真有发生过,如今明朝还好一些,前朝时期,几任皇帝都是颜控,有权任性,形容丑陋的人,连进殿的可能性都没有。
明朝的开国皇帝深深觉得,以样貌论才学不可取,这样的风气才渐渐消失。但人都是感官动物,皇帝也不能例外,同样的学子,一个风度翩翩一个形容猥琐,下意识就会有偏向。不说别人,皇女们还不都是如此。
孔尚瑾这会儿自然没有这么多的心思,等考题下来之后就专心致志的写起来。皇帝的考题倒是也实在,跟当下的朝政没有丝毫的关系,而是针对农业。孔尚瑾这辈子从未下过地,但上辈子从事公务多年,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倒是不至于言之无物。只是她生怕自己写出超越年代,现在人无法理解的东西来,每每都要在心中思索一番才敢下笔。
原本殿试的时候,皇帝是不会一直在旁边看着的,有时候都是等成绩出来,学子们才会见到皇帝的身影。毕竟皇帝年事已高,殿试持续的时间可不算短,总不能让皇帝一直在旁边干等着吧。
不过这一年皇帝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一开始就出现在大殿上,等殿试开始,甚至还从上头走了下来,走到一群学生们的旁边走走看看,有几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落笔直接成了一团墨点,想也知道之后的成绩肯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