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偶尔见到一二,两人都不会往心里头去,但一路走来已经看见不少,虽然还未成人流,但却不显然不对劲。皓辰与孔尚瑾对视一眼,招呼一个侍卫过来,吩咐道:“过去问问,这些人都是从哪儿来的?”
侍卫点了点头,便过去打听那些人来历,回来的时候脸色却也不好看,禀告道:“主子,属下打听到,那些人自称来自云州,说是,家乡遭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家里头颗粒无收,官府却不闻不问,活不下去了才带着家人逃了出来。”
一听这话,皓辰的脸色便沉了下来,云州距离京城有一个月的路程,以往也是个鱼米之乡,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就闹了大旱灾,要知道朝廷可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收到。
如今难民都已经到了京城,可见这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发生的。
而让皓辰更加担心的是,云州刺史是顾家的人,也就是她跟太女两人的母后顾氏母族之人,若是云州出事,肯定会影响到太女在朝中的地位。
虽然太女与自己的关系并不亲近,但皓辰却更加明白,若是太女出事,自己也讨不到任何的好处。
孔尚瑾自然也想到了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当下打猎的心思也散了大半,索性开口说道:“今日忽然没了兴致,不如我们先回去,问清楚这些难民的事情吧,不过几人口说之言,说不定事情并不严重。”
对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的性命,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是绝不可能离家逃难,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
皓辰心中有数,见孔尚瑾眉头紧皱还在安慰自己,但是松了口气,笑着说道:“不管了,先去打猎吧,难得你有兴致,可别耽误了。”
孔尚瑾却只是说道:“哪里还有这个心思,打猎什么时候不行,下次你再陪我就是,你若是觉得愧疚的话,只管从乔喜斋送些好东西来,什么小镜子小梳子什么的都是不拒的。”
皓辰见她执意如此,倒是也不坚持,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又为孔尚瑾的体贴感到温馨。
这头永宁侯这一日正好休沐,听说女儿兴冲冲的出门,又垂头丧气的回来,前后还没有一个时辰,便让人将她叫了过来。
正好孔尚瑾也觉得这事儿得让自家老娘知道,进门之后便将今日所见说了一遍。
越说永宁侯越是皱紧了眉头,云州大旱,这又怎么可能,云州虽然不是江南那样长年多雨的地方,但从来也没听说过大旱到颗粒无收的程度,又想到云州如今的刺史是顾家的人,要是出事的话,太女地位肯定受到影响,到时候朝廷定又有一番波动。
永宁侯几乎可以看到,这消息瞒不住的时候,朝廷会变得多么热闹,下头那些惊才艳艳的皇女们,绝对不会先忙着体贴百姓,恐怕一抓到机会,就会狠狠的想把太女踩下去。
对于女儿与十二皇女的事儿,永宁侯也知道一些,这会儿忍不住提了一句:“恐怕这次,太女并不好过。”
孔尚瑾也觉得奇怪,人祸的事情,下头瞒着还有情可原,但天灾这事儿不是人力可及的,顾家有什么原因会瞒着,如今流民都到了京城口了,可见也没能最终瞒住。
不过如今赵旭知道了,她必定会通知太女那边的人,她们早作准备,想必也不会那么被动。
永宁侯一直觉得,自家女儿与十二皇女走得近有些危险,但孔尚瑾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她试探了几次,这孩子就是不改主意。
就像永宁侯猜测的那样,这次的大旱确实起源于皇女们的角斗。
云州刺史顾长洲并不是多么聪明的人,不然的话作为皇后的母族,又是世家顾家所出的嫡长子,怎么会这么多年只混了个云州刺史当当,反倒是让自己的妹妹把了头筹。
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被几位皇女派去的奸细鼓动了一番,居然真的将大旱的事情隐瞒下来,只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考核成绩。
几位皇女打的主意,自然是要把大旱的事情越闹越大,把太女的名声弄臭了才是最好,所以才联手将消息压下来,只等着闹大之后再上达天听。
若是没有赵旭意外得知,恐怕被自家姑姑蒙在鼓里的太女会吃一个大亏。
秋猎场上,太女好不容易拔得头筹,皇帝满口奖励的时候,这位痛哭流涕的跪下请罪,一面责怪自己,一面为顾长洲开脱,虽然这个姑姑不成器,但她真的出事的话,自己也得受挫。
皇帝心中如何想不知,但表面上看太女认错诚心的份上,只是将顾成洲卸职,并没有下狱,反倒是派了钦差出去处理这次的大旱。而这位钦差却是德妃与三皇女的外族镇国公。皇帝心思莫测,有不少人都觉得,经此一次,虽然皇帝表面上对太女还是看重,但实际上已经大失所望,反倒是更加看重聪慧的三皇女,否则的话,何必谁人不派,派了镇国公过去。
朝中这般猜测的大有人在,就是太女心中也惶恐不安,忍不住焦躁起来,任她是多么温和的性子,这么多年的太女位置坐下来,下头一批虎视眈眈的妹妹,心里头能安心才怪了。
太女身边的谋士张生叹了口气,出声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皇上既然没有责怪太女,出发顾长洲,可见对您还有几分看重。”
太女何尝不知道,自己是嫡长女,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坐上那个位置,只是如今皇帝的身体还好,皇妹们却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将来如何实在难料:“怕只怕孤那些妹妹都不是省油的灯。”
张生叹了口气,转念一想,又说道:“殿下,十二皇女是您的亲妹妹,虽然不为皇上看重,但这次若不是她,殿下怕是吃了大亏,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得力。”
想到十二皇女,太女心中也是感觉复杂,因为这个妹妹的出生,能够影响皇帝的皇后血崩离世,从此之后,自己在后宫便孤立无援,但到底是亲妹妹,她平常也会看顾一些,不能让那些小人作践了去。
第37章 姐妹
赵旭站在太女府前,心中的滋味百味陈杂,说起来,她跟太女是亲生的姐妹,按理来说,比起其他同母异父的姐妹而言,要更加亲密一些才是,但事实上,因为她的出生导致皇后的去世,太女对她虽说不上恨之入骨,也是迁怒忽视。
成年的皇女都不能居住在皇宫之内,即使是太女也不例外,当然,比起其他皇女的宅邸,太女府更加的富丽堂皇,又带着一股庄严大气,赵旭并不是第一次进来,但却是第一次被邀请,其余的时候,都是逢年过节,上门恭喜一番罢了。
想到自己能够进来的原因,赵旭忍不住想到了孔尚瑾,那个聪慧却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孩子,即使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从来不因此有什么变化。在她是皓辰的时候,孔尚瑾将她视作亲密的师姐,在她是赵旭的时候,也从未有过任何的梳理计较。
“殿下,十二皇女到了。”内侍略有一些尖锐的声音将赵旭走远了的思维拉了回来。不等里头的人发话,赵旭便低头恭恭敬敬的行礼,她可不觉得两人的关系,足以让自己在这个人面前放松,“参见太女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赵明看着眼前的人,忽然有些闪神,她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妹妹了。不知不觉之间,赵旭已经长大成人,虽然还带着一些少女的稚嫩,但身高挺拔颀长,很有皇家的风范,模样倒是更像是去世的父后一些,但眉眼之间,还能看出几分与自己的相似来,毕竟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啊,这般想着,太女的神色倒是柔和起来。
张生是太女身边的第一谋士,同时也是太女太傅,瞧着太女的模样就知道她心中的想法,暗暗也叹了口气,在她看来,皇后人死不能复生,太女殿下唯一的亲妹妹,年纪又相差了这么多,就算不是真心疼爱,也该好好拉拢才是,只可惜太女殿下为人宽厚,偏偏在这个妹妹的身上犯了糊涂。幸好,现在太女似乎已经想通了。
“起来吧,我们是亲姐妹,不用这般客套。”太女摆手说道,见赵旭还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心中满意的同时又是感慨这个妹妹从小住在宫外,倒是缺少了一分天家气度。
太女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赵旭有意为之,她心中十分明白,自己若真的把太女当做亲姐姐对待,恐怕很快怎么死都不知道。
太女看了一眼赵旭,才继续说道:“这次的事情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意外发现那些流民,及时通知了府内,恐怕真被顾长洲拖累至死。”
想到这里,太女心中也无奈的很,明明自己的父亲是那么聪慧的人,甚至连母皇也愿意与他商讨朝政,但偏偏一群姑姑就没几个出色的,没本事倒也罢了,反过来还得拖累她。
顾家是太女的外家,自然也就是赵旭的外家,只是比起太女,她对顾家更是没感情。赵旭因为出生的缘故不被皇帝喜欢,三岁就被打发出皇宫在外居住,顾家看着皇帝和太女的姿态,对她也是不闻不问,赵旭自然不可能对顾家有什么感情。
只是即使没感情,赵旭也知道顾家真的倒了的话,对她们而言没有丝毫好处,听了太女这话,只是拱手说道:“这次不过是臣妹运气好,殿下无需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