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秋往,又是三年过去,如今孔尚瑾也是十岁的大女孩了,在古代,十岁已经不能归类为孩子,十岁以下才会被成为黄口小儿。这几年永宁候府过得安安稳稳不咸不淡,孔尚瑾这一辈分的都已经娶夫出嫁,而下一辈里头,孔青珏孔青琅孔青珠等人都到了相看的年纪。
作为女孩,孔青珏虽然已经十六,她又是嫡长女,将来注定要承嗣永宁候府的人,从永宁候都大太太吕氏,对此都抱着十二分的热情。一代夫郎三代子孙,若是娶回家一个败家夫郎,将来永宁候府怕都要毁在手中,为此,即使是不管家多年的冯氏都重出江湖,带着吕氏屡屡参加各种宴席。
孔尚瑾看着自家侄女苦巴巴的脸色,心中倒是觉得好笑的很,孔青珏读书有几分天分,但不知为何每次考试都欠缺一些运气,如今孔尚瑾与孔青琮都中了秀才,这位还停留在秀才的份上,也幸好孔青珏虽然读书一般,为人处世却比她老娘通透许多,也是个心胸宽阔的,并不因为孔尚瑾两人的出色而心怀嫉妒。
以永宁候的意思,这位大孙女肯定是要继承侯府的位置,读不读书都没关系,不过孔青珏自己觉得不能浪费了多年的辛苦,想要求一个功名,虽说将来他或许会继承永宁候的爵位,但她奶奶都活得好好的呢,现在就开始等着继承爵位,未免也太无用了一些。
幸好孔青珏的年纪也小,永宁候并不催着她,只让她放宽心思。在孔尚瑾看来,自家这位大侄女从小就是读书的料子,如今屡次不中,大概还是输在临场反应上。也是少年人经历的少,前一次从考场里头出来的时候,孔青珏直接大病了一场,吓得吕氏差点没跟着厥过去,幸好平时养得好,到底没有伤了底子。
古代历来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吕氏也是这个心思,说实话,他对女儿考科举的事情也并不是那么在意,毕竟即使中了进士,还不得从七品芝麻官熬起来,虽说以侯府的地位好一些,但他到底是有些舍不得女儿外放吃苦头的。
这一日孔尚瑾从程家归来,远远的便瞧见有几辆马车从角门处进去,一般大户人家,像是永宁候府这般的,大门是轻易不开的,只有贵客临门或者家中喜丧大事的时候才会开启。不过她远远的似乎看见二太太身边的小厮出来迎接,暗暗猜测着是哪家的亲戚,会在这个时候上门。
若是早晨,孔尚瑾怕要以为来做客的,这时候讲究上门做客的时辰,一般不是主人家发帖子办晚宴,是不会放到傍晚时分上门的。等马车消失,孔尚瑾才骑着马走近了一些,自从她满了十岁之后,永宁候便答应她能够骑马出门,冯氏就是担心也毫无办法,外头的事情,一贯都是永宁候说了算。
除非是寒冷的冬天,不然骑马比坐马车可舒服多了,在城内虽然不能策马狂奔,但比坐马车也更快一些。孔尚瑾的骑术只是一般,平常休沐的时候,总喜欢缠着皓辰让她教,要知道这位的骑术可好得很,花样百出的那种。
等孔尚瑾下马,立刻有门房过来牵马,那边来顺早早的过去问了话,这会儿回来禀告道:“四小姐,门房说那是二太太的亲戚,具体是谁却是不知道,方才是二太太房里头的菊香哥哥亲自出来接的人。”
听见这话孔尚瑾更加觉得奇怪,二太太小冯氏跟冯氏是一家子出来的,平常走动的亲戚也多是荣国公府的人,两边的太太少爷小姐,家里头的门房都是认识的,这会儿这般说话,却应该是生面孔。再说菊香可是二太太的得力助手,跟冯氏身边的春柳一般,这会儿他亲自出来,可见不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亲戚。
孔尚瑾也不再多问,暗道若是家里头真的来了人,春兰那边应该更了解才是。等她进了内院,春兰早就迎了出来,如今他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了,穿着一身兰花纹裙,倒是并不涂脂抹粉的,只因为孔尚瑾闻不惯脂粉的味道:“四小姐回来啦。”
孔尚瑾笑着坐下,喝了口他捧过来的茶水,一边问道:“方才在前头看见有车进来,是二太太的什么亲戚?”
春兰听了这话倒是微微一顿,想了想说道:“二太太的亲戚,莫不是二太太胞弟家的少爷这会儿进府了?”
见孔尚瑾一头雾水的模样,春兰倒是笑着解释道:“小姐不知道也是自然的,咱家二太太虽有一个亲弟弟,早年却嫁给了新科进士,没两年那位娘子便谋了外任,这位太太便随着妻主在杭州那边,如今都有十多年没回来了。”
孔尚瑾倒是真的不知道,没办法,二太太原本就是如今的荣国公庶出妹妹的嫡子,当年能嫁进永宁候府,还是因为二娘子不争气,往常走亲戚的时候,孔尚瑾自然与冯氏的亲姐姐,如今荣国公府那一房更加亲近一些,当然,二太太也是如此,他父母双亡,原本就是国公爷养大的。
春兰看了一眼自家小姐,想到那位将来进府的表少爷与小姐年龄相仿,又说道:“年前的时候,杭州那边来信,说那位太太福薄去了,只留下一个小少爷,二太太想念亲弟弟,便让人接来教养。”
孔尚瑾微微一愣,暗道这不就是林黛玉进贾府的戏码吗,不同的是,这位表少爷的出生可没有林黛玉那么显赫,而春兰话语中带出的意思,恐怕冯氏也并不太喜欢这位刚刚丧父的小少爷进门。
孔尚瑾猜的不错,冯氏确实是有些不喜,要说小冯氏十分合他的心意,他也愿意善待这位外甥几分,但小冯氏的弟弟却是个糊涂的,当年自己趁着上香的功夫看上了一位上京赶考的学子,居然大着胆子私相授受,哭着闹着要嫁人。以荣国公的意思,那是直接将人关在祠堂一辈子,省得丢人现眼,倒是冯氏看在小冯氏的面子,到底是如了他的愿。
只是这么一闹腾,荣国公从上到下都不待见这位少爷,给的嫁妆也就是过得去罢了,小冯氏私底下劝解多次,只可惜他弟弟就是吃了猪油蒙了心,死活就看中那女人。
后来荣国公将那人调任到杭州,也是打着眼不见心为净的意思,杭州也是个富裕的地方,虽然不是一把手,好歹也不会苦了这位。
只可惜才子佳人的美好结局,没降临在这位少爷的身上,在那位新科进士看来,自己虽然娶了名门望族的夫郎,却得不到任何的便利,而这位少爷多年才只生了一个儿子,没两年便被妻主厌弃,想着法子作践起来,荣国公暗恨当年他不知廉耻,对此也并不搭理。
小冯氏虽然有心照顾,但天高皇帝远,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派人过去送礼,证明这边并不是完全不管了他。大概也正因为如此,这位才能活到去年,最后郁郁寡欢,倒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留下个才十一二岁的儿子。
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临死之前又百般苦求,等他死后,小冯氏到底是答应将人带在身边教养,将来好好的嫁出去,也算是全了兄弟之间的情分,当年他弟弟会走出那一步,其中也有几分自己的缘故。
如此种种,冯氏会喜欢这位表少爷才奇了怪了,甚至他心底暗暗觉得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这位表少爷也是个心大的,到时候乱了永宁候府的名声可怎么好。所以在这位少爷进门之前,冯氏已经打定主意,让自家宝贝女儿,连带着一群的孙子孙女离他远远的,省得被带坏了。
这会儿表少爷进府,永宁候府从上到下就二房忙碌了一番,小冯氏也知道冯氏的心情,暗怪自家这位外甥也是不省心的,怎么偏偏到了晚上才来,之前也没有人来通报一声,虽说如此,小冯氏还是派了菊香过去,省的下人们以为他也不重视这位,到时候闹得不好看。
小冯氏却不知道,自家弟弟死了没满一年,杨家那边便想着续弦,如今这位表少爷身边的人,是死去的冯氏留给自家儿子的,这些人出生荣国公府,这些年对那头十分不满,自然想要早早的过来,一路上催着赶路,最后倒是闹了个不巧。
第30章 林弟弟?
小冯氏虽然对未见面的外甥有些不满,听见他到了府内,到底是立刻让人迎了进来,陪着他见客的却是二房的两位庶出少爷,一个十一岁,叫孔青琪,生父是小冯氏的陪房小厮,另一个叫孔青琳,生父还是当初老太太赐下来的人,如今才九岁。
“表少爷到了。”外头传来小厮禀告的声音,小冯氏挺起身子,却见菊香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走进来,仔细一看,那穿着淡素简单的少年郎,与他记忆中的弟弟倒是有七八分相似,想到自己那早逝的弟弟,即使有再多的怨愤也随着亡人而去,这会儿倒是真的有几分伤怀:“这就是晴儿吧,晴儿,我是你叔叔。”
才进门的杨家少爷杨怡晴脸上还带着几分怯弱,以前在杨家的时候,他跟父亲都不受母亲看重,即使是嫡出的少爷,过的还不如低贱下人生的女儿。又想着父亲临死之前说过的关于京城的话,一路上身边奶爹的教训,当下跪下来行了大礼:“怡晴见过叔叔。”
小冯氏拉住他的手,将他拉到身边坐下,一边说道:“真是像,跟你爹爹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说到这里,小冯氏倒是微微一顿,这样的长相,怕更加不得公公的喜欢了,罢了,大不了自己多护着一些,公公总也不至于为难了一个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