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晌,程庆山才放下了手中的狼毫,看了眼旁边的孔尚瑾,眼中露出一丝满意,笑着问道:“这幅字,你觉得如何?”
孔尚瑾又仔细看了一遍,才说道:“老师心怀天下,是弟子远远不及的。”
程庆山哈哈笑了两声,也没有说她好还是不好,倒是看见她身后两个丫头手中都带着礼物,倒是摇头说道:“这是你父亲准备的吧。”
孔尚瑾点了点头,有些疑惑的看着程庆山,暗道这位莫非与冯氏还是旧相识不成,不过说起来,他们年岁也相差不大,若是相识倒也正常。
程庆山并没有追问,只是让丫头收下东西,这才说道:“跟为师去见见你的两位师姐。”
孔尚瑾连忙跟上,这才知道原来那丫头带她进来的,是程庆山自己的书房,而平时上课却是在旁边的院子,那里头该有她的两位从未谋面的师姐。
孔尚瑾心中有些疑惑,毕竟从永宁候得到的消息来说,程庆山只有一个弟子,还是自己的亲生孙女儿,如今她说两位师姐,另一位却是何人。程庆山作为士林大儒,收徒并不是小事儿,没理由外头人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孔尚瑾眼神微微一动,先把万千心思按捺下去。
程庆山一直带着孔尚瑾走进院子,却见这个书房里头,巍然坐立着两位少女,一个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模样与程庆山有几分相似,穿着青色长袍一看就知道该是那位孙小姐。而另一位却又十三四岁的模样,剑眉星目,嘴角微微挑起,看起来十分和煦,头上带着紫金冠,端然多了几分贵气。
孔尚瑾打量他们的同时,那两位也是打量着这位新出炉的小师妹。程庆山的眼光有多高她们心中明白,所以对这位新来的师妹多了一份好奇。如今一看,先不说别的,这位师妹的模样却是出落的十分好,皮肤白皙粉雕玉琢,凤眼微挑,眼神清正,嘴角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显得更加年幼一些。
人都是视觉动物,这般一来,两方都对对方印象不错。程庆山见自己不在,这两人也是认真苦学,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皓辰,明儿,以后这便是你们的小师妹,孔尚瑾。”
孔尚瑾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瑾儿见过大师姐,二师姐。”
见孔尚瑾乖巧懂事,被称作皓辰的少女微微一笑,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来:“瑾儿不必多礼,这算是见面礼,瑾儿可要收下。”
见状旁人不说,她身边的程明倒是微微吃惊,她们相处也有几年,知道这位大师姐看着是个温和平易近人的,实际上对谁都是淡淡。
因为昨日就知道会多一位小师妹,其实皓辰和程明都准备好了见面礼,如今皓辰一见孔尚瑾,却觉得那些东西太应付了一些,居然将自己喜爱的玉佩送了出去,可见这位对孔尚瑾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要知道孔尚瑾出身永宁候府的事情,他们是早知道的,突然换了东西,可见不关侯府的事情。
孔尚瑾自然不会推辞,这年头见面礼拜师礼之类的,送了若是人家不收那才是失礼的事情,当然,一般人也不会拿出让人为难的贵重礼物来。
见小女孩抿嘴而笑的模样,皓辰心中倒是觉得满意。
程明也把自己准备的见面礼拿出来,是一套很精致的文房四宝。孔尚瑾也是双手接过,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来。不得不说,她两辈子的皮相都十分不错,这辈子尤其好,十分符合明朝的大众审美,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嘴角弯弯,让人不由自主便要放下心来,在家的时候,对着长辈们都是无敌利器。
见她们师姐妹相处融洽,程庆山心中满意,摆了摆手说道:“在学堂里头无需虚礼,瑾儿先去坐下。”
除了皓辰和程明所坐的位置,就只有一个空着的,孔尚瑾自然走到那边坐下,来顺来喜却只能在外头等着。
等她坐下,程庆山并不马上布置任务,转而对着皓辰和程明提问起来,从问题可以看出,皓辰的进度应该比程明更快一些。不管是皓辰还是程明,学识都显得十分扎实,从她们回答流利程度就可看出,孔尚瑾心中感叹,自己上辈子十几岁的时候,还在中二呢!哪里能像她们这般满腹诗书。
她们的问答有些略深一些,孔尚瑾并不能听得很懂,但只觉得旁听也是受益匪浅,不得不说,一个好的老师,几个优秀的同学,对于读书就是来说就是极大的财富。
程庆山也暗暗的观察这位小徒弟,见她一副好似能听懂的模样,眼中倒是闪过一丝惊讶。
等考校完两个徒弟,程庆山又给他们各自布置了任务,这才走到孔尚瑾身边,开口问道:“四书五经,你学到哪里了?”
孔尚瑾不过六岁出头,虽然聪慧,但程庆山琢磨着,学到论语就不错了。
孔尚瑾倒是没有隐瞒,开口说道:“诗经和论语已经通读过一遍,在家的时候,夫子开始讲大学。”
程庆山微微有些惊讶,又觉得自家小徒弟不该是信口开河的人,便问了几个题目,孔尚瑾果然原原本本的回答出来,不说倒背如流,至少是滚瓜烂熟,对文意也颇为通透,有些地方还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程庆山叹了口气,暗道永宁候府请的夫子倒是真有几分才学的,不是那种盲目赶进度,只为讨了主人家开心,其实学过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的。
孔尚瑾的进度超过程庆山预料,倒是也解决了她教学的问题,否则三人进度不同,她还得分开教导。
虽然心中满意,程庆山还是厉色说道:“以你的年纪,现在的进度已经略快了一些,难免有些根基不稳,这些日子再将这些通读一遍,为师确认没有问题,才会教你后头的大学。”
孔尚瑾也无不满,知道她这般是为了自己好,点头答应下来。
程庆山见她眉目间没有任何的不满,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小聪慧的孩子惯有的毛病就是自视甚高,缺乏耐性,她故意打压也是有锤炼这孩子的意思,如今看来,这孩子年纪虽小,心思却够稳重,假以时日必定能有一番成就。
程庆山心中喜欢,对着孔尚瑾却并无多少和颜悦色,大概自古以来的老师都是如此,就是永宁候在她面前,也是笑的时候少。
程庆山自己是书法大家,收下徒弟之后,对她们的书法也是十分看中,想了想便又说道:“你的书法已经初露风姿,继续练下去,未必没有那些字帖上的好,从今往后,每日至少练字一个时辰,日日不可断。”
孔尚瑾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暗道这还是托了上辈子的福,那时候她为了磨练心性,虽然练字的时间不长,但看过的字帖倒是不少,如今或多或少代入了一些,倒是引出自己的风姿来,虽说有几分抄袭的嫌疑,可也算是一件好事儿。她倒是不信,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练字,将来还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字体,就算不能成为大家,至少也得写出一手好字不是。
从这一日起,孔尚瑾果然是定下了目标,每日都要练习书法至少一个时辰,除非是迫不得已,不然一日不停,而在未来,她这一份努力终于获得了成果。当然,这时候的孔尚瑾并没有多么高远的志向,她只想着这时候科举没有誊写制度,若是字写的不好,直接就得被人刷下去。
第23章 皓辰
布置完任务,程庆山才板着脸离开了,孔尚瑾翻出诗经来重新复习,这一次可要完完全全吃透了才行。
旁边的程明见状,安慰着说道:“小师妹别难过,老师就是这样的性子,其实她很喜欢你呢,不然的话,也不会说这么多话。”
这话倒是真的,程庆山满腹诗书,为人也有几分自傲,若是看不上眼的人,她压根都懒得搭理一句,更别说这般殷殷嘱咐细细考校了。程明素来知道自家祖母板起脸来看着有些吓人,瞧着孔尚瑾稚嫩的模样,生怕她被吓得反倒是对这位老师起了恐惧的心理。
虽然孔尚瑾一点儿也没有误会程庆山的意思,但对于这位二师姐的安慰还是十分感激,露出甜甜的笑容说道:“我知道了,二师姐,放心吧,我知道老师都是为了我好。”
程明见她一副认真的模样,倒是放心说道:“这就好,平时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你也可以来问我。”
孔尚瑾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连忙道谢。一旁的皓辰也开口说道:“我们作为师姐,照顾师妹是应该的,师妹初来乍到,若是有什么不习惯,也尽管与我们说,老师虽然严厉,却并不是不近人情的。”
皓辰说这话是考虑到程庆山不准下人进学堂,就是小厮也不可以,要知道大户人家,许多孩子上学的时候,都是有人服侍着,有些连磨墨都不太会,孔尚瑾看着年纪小,以前在家恐怕也是被照顾的很好,若是哪里不方便却硬生生忍着反倒是不好。
孔尚瑾感激的看了眼皓辰,笑着说道:“谢谢大师姐,瑾儿记下了。”
大概乖巧可爱的小孩都是让人喜欢的,皓辰和程明自觉大了几岁,又背着师姐的名头,对孔尚瑾自然多有几分照顾,这让孔尚瑾很快的适应了这边的学习生涯。
不得不说,在程家学习的氛围,比在永宁候府浓郁许多,虽然李夫子也是个严厉的,但毕竟只是夫子,对她们也只是尽心罢了。永宁候府的几个孩子,除了孔青珏之外,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孔青琮聪明倒是聪明,但也太活泼了一些,总要闹出一些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