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就是这么任性 (狂拽酷炫吊炸天)


  不过,看福惠现在那张毛脸,他似乎是觉得这事儿蛮具有挑战性的。
  几天之后,农历十月三十日一早,距离雍正上朝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左右的功夫,福惠将这几日研究的成果交到了雍正的手中。
  那上面全是福惠对于妓.女再就业等一些有关女子问题的解决方案。
  雍正把福惠递上来的折子从头到尾细细读了一遍,震惊之余还提出了一点疑惑。
  “女子学院?让女子去上学?”
  福惠肯定的点点头,“其实儿臣以为可以尝试去创立女子学院,女子并不应该总是养在深闺,就像梁祝传说里面的祝英台,唐朝女皇武则天,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还有那北魏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前明的女将秦良玉,她们的事迹不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假杜撰出来的,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女子的才能并不输给男儿。若是让天下的女子都能像男子一样得到应有的教育,那么咱们大清便会涌现出许多的有学之士。
  另外儿臣曾经疑惑过,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有那么多的圣者贤者,而自宋代以后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乃是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以后,各处学院不论是宗学,旗学,州学,族学亦或是地方的那些书院,它们早就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完全流为了科举的附庸。
  《师说》里有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现在学院里的老师,他们所教授给学生的东西大多都是为科举所用,至于为人处世的那些道理,那便是一带而过了。
  所以儿臣以为,学院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应只是以应付科举考试为主要内容,其他的文化知识也应该广泛涉猎。
  而女子学院也算在内。就拿那些娼妓来说,儿臣想让学习的并非是那些为官之道,而是让她们学会掌握一门能够支撑她们日后生活的技术或者说是本领。让她们即便不依靠男子也能凭借着自己的能耐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这样一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娼妓的问题,若不然即便那些女子摆脱了贱民的身份,但终究无法像良民那样生活。”
  其实福惠还想说的更透彻一些,譬如创办一些像新东方,蓝翔那样的技术学校,不过后来想想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还是循序渐进稳妥一些,若是操之过急,可能会一时间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即便如此,听完福惠的一番话,雍正还是乐了。
  这寿辰的贺礼可是够别出心裁的啊,真是让人惊喜!
  本来他以为自己的思想就够特立独行的了,没成想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儿子的想法比他的还要标新立异。
  雍正笑着道:“你懂得倒是够多的啊!还知道祝英台哪?再来,你又没去过那些学院读书,你怎么就知道那里的老师是那样教课的啊?”
  “关于这一点,儿臣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儿臣却是从身边的诸位老师以及朝中的那些大臣那里得出的论断。”福惠胸有成竹的道。

  ☆、第89章 科举变成考证儿

  “在皇阿玛下令将六部的幕僚逐出京城之前,六部九卿乃至各府州县的主管官员,无不聘有幕僚协助其处理钱粮、刑名、文案等务。这不仅反映了官员们办事能力低下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了学院教育的短板之处。
  学院里的老师们大多都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在授课之初就不具备那方面的教学知识。
  再来,学院创办的目的是什么?
  传道授业,不过只是些漂亮的场面话而已,归根究底其实还是那些酸儒想要混口饭吃而已,真正去钻研儒学,推广儒学的没有几个。
  而他们若想要让书院赚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只能凭借学生科考的成绩来提高学院的声望。学院里能够取得名次的学子越多,那么以后慕名而来学员便会越多,招收生源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也因此由他们带出来的学生,若单纯去参加个科举考试那还算足以应付,但真要说真才实干那还远远不够。”
  雍正挑眉,似笑非笑的道:“我记得前两年好像曾经给你布置过一项功课,不过福惠你似乎是一直都没有完成来着。”
  福惠闻言尴尬的一笑道:“皇阿玛曾让儿臣去想出一种别出心裁的选官办法来替代八股取士。起初儿臣苦思许久但一直找不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良策,于是便只将科举考试的内容做了简单的调整。而如今时隔多年,儿臣也只是想到了一个间接的解决办法。”
  “哦?那你就说来给皇阿玛听听。”雍正饶有兴趣的看着福惠。
  福惠一本正经的道:“就像官员聘请幕僚一样,那些幕僚们有的精通政务,有的善理钱财,有的笔下流畅,有的熟悉律令,他们凭借着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各司其职,弥补科甲出身的官员不习政务的短处。
  比如说邬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有他们那些幕僚的存在,地方政务才得以有序而高效的运转,否则光凭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单会写八股文章的酸儒,那什么事儿都干不成。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一开始便将官员的职位以及科举考试内容细分开来,管钱的一定要会算账,管刑罚的一定要熟读律法。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将科目分成多个门类,譬如律法,譬如农耕,考生通过了哪一门考试,朝廷便发给他相应的文书,之后授予官职的时候也要根据他所持有的文书进行安排。
  儿臣以为,这样才是真正抓到了分科取士的精髓,官员们可以各司其职,朝廷也不用浪费那么多的闲钱,养那些个光领着俸禄不干活的废物官员。”
  其实说白了就是现代社会里持证上岗的那一套。
  创办专科学校,设置专科考试,最后要的就是那职业资格许可证。
  考证这事儿在现代挺受人抵触的,有句话说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
  一方面福惠认为这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福惠觉得存在即是合理,只要不把考证这事儿复杂化,证件这个东西本身还是蛮有用处的。
  起码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清朝的选官制度,解决八股取士的问题。
  “呵,你倒是听敢说啊!”雍正嘴角微勾,眼睛注视着福惠,沉吟片刻继续道:“福惠你可要知道,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儿,若是这施行期间一旦出了什么差漏,你觉得自己能够一力承担吗?”
  福惠闻言轻笑,“皇阿玛废除了贱籍,实施改土归流,推行摊丁入亩,哪一项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唯有积极维新才能清除弊政,唯有坚持改革才能推动大清走向繁荣与昌盛。”
  “瞧你这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定是有备而来喽。”雍正笑得很是欣慰。
  “在这里。”福惠从胸前的衣襟里掏出厚厚的一打纸来,然后恭恭敬敬的呈递给雍正,“请皇阿玛阅览。”
  雍正透过窗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苏培盛,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苏培盛候在外间闲得无聊正困的打盹儿,闻声立马就醒过神来,快速扫了一眼摆在案子上的钟表道:“回皇上,距离卯时还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你怎么也不提醒朕一声。”雍正随口的埋怨了一句,接着站起身唤苏培盛进来更衣。
  苏培盛陪着笑道:“奴才是见您与八阿哥聊得十分投机,所以也就不敢贸然插话进来打扰。”
  “得了吧,你什么德行,朕还不知道?”说完又转过头对着福惠道:“福惠你先去上课吧,那些等皇阿玛我上完朝回头再看。”
  福惠躬身道:“是,儿臣恭送皇阿玛。”
  雍正随口应了一声,便带着苏培盛一前一后快步走出了养心殿。
  徒留下福惠看着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发愣。
  福惠心道:他老爹未免对他也太放心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雍正便召集了怡亲王,马齐,阿克敦,鄂尔泰,邬思道等诸位心腹大臣,开始讨论取消八股取士制度的事情。
  雍正把福惠所写的方案拿了出来,让他们都轮流阅览了一遍。
  考虑到时机未到,雍正并没有选择现在就将福惠推至台前。
  但是像阿克敦,邬思道这样曾经接触过福惠的人,即便雍正不说,也还是一眼便认出了福惠的笔迹。
  不过他们并没有将福惠给抖搂出来。只需雍正一个眼神,他们便大抵了解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懂事儿的很。
  对于这个方案,包括雍正在内,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赞不绝口,但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考虑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个方案若想要彻底的推行下去,难度非同小可啊。

  ☆、第90章 玄奘和尚

  福惠的方案虽然推行难度比较大,但想要落实也并非是难于登天。
  当年先帝康熙就曾废止过八股文考试,不过后来有大臣提出反对意见,所以没过几年便又恢复了八股取士。
  而如今只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那么做到稳中求胜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其实在提出这个方案之前,福惠也是借鉴了部分历朝历代科举的一些经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