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就是这么任性 (狂拽酷炫吊炸天)


  这两个小家伙总是喜欢做些人性化的动作,不过样子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
  瞧,那边小绿还蜷着爪子要竖起它的大拇指呢。
  真不知道该拿它们怎么办才好。
  小蓝可以开口说话了,小绿十分的羡慕,这次是它求着阿兰要试药的。
  不过没过多久它就后悔了,在池塘边不住的哀鸣,眼泪唰唰的往下掉。
  半个多小时了,还在那边抽噎着。
  小蓝也很是不解,明明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疼痛,怎么到小绿那里会哭的那么悲惨。
  小蓝将它自己的情况告诉阿兰,这回阿兰被太阳烤的仅存的一点耐性也没有了,丢下木盆和胰子让它们互相帮忙清洗,自己则躲回了屋子里纳凉。
  这完全就像是小孩打针嘛,你越哄他越哭,你不哄走开,可能他哭了一会儿感觉没意思,自己就好了。
  回到房间,阿兰将被她切成小块的洗髓丹全都收拾起来放进原先的小香囊里。
  到了午间,阿兰和兆佳氏及阿桂用完午膳之后,阿兰在她亲手冲泡的茶水里添加了一小块的洗髓丹。
  可能是用量比较少,二人只是流了些汗,没有其他的表现,不过这也好过阿兰,她连反应都没有。
  晚间阿克敦下班回来,阿兰如法炮制,不过在剂量上,兆佳氏和阿桂是两人用一块,阿克敦是一个人,体内的杂质顺着汗水就淌了下来。
  兆佳氏见状也以为他是在外面搞的风尘仆仆的,立刻将撵他去洗澡。
  “这还是京城住着舒服,广东那地界又潮又热的,实在是受不了,还有啊,那边官太太们讲话,额娘我都听不懂,闹了好几回笑话呢。”
  阿克敦沐浴之后一回到大堂,就听到这样一句话,跟着就想起今早上皇上提到的事儿。
  “你们都帮我出出主意,如何才能在广东有效的推广官话呢?”
  阿克敦为这事儿都愁了一天了,想来想去也不过是建个正音的学院,现在正好集思广益一下。
  阿桂和张廷玉的想法差不多,搞一个官话的考试,考不过就不让参加科举。
  “百姓们要是都讲广东话,当官的就是学会了官话又有何用?就好比是老爷是满人一样,现在朝廷撤下了翻译官,上朝的时候,在衙门办差的时候,就在家里的时候,还不是要讲汉话,讲满语,那些汉人根本听不懂嘛。咱们满人讲满语的时候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妾身觉得要是想推广官话,那不仅是读书人要学,当地的百姓也要跟着学习才行。”
  兆佳氏走的是群众路线。
  阿兰也觉得应该从基层走起。
  今天下午的时候,阿兰和福惠通过媒介小绿进行了一次正常通话,当时福惠就告知了阿兰他爹给她爹布置的回家作业。
  两个人研究了一下史料,知道当时雍正推广官话并没有取得什么实效,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
  阿兰和福惠讨论之后,得出了结论,失败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没有理论基础,雍正没有对当地的方言方音进行调查就贸然正音。
  其二,是缺乏普及性,雍正他的目的不单纯,推广官话的出发点不对,他看到只是乡音的隔阂给他的统治带来了不便,而没深入分析乡音的隔阂给广大百姓带来的不便。其实作为一名统治者,他想要加强皇权,这点无可厚非,但他若将推广官话单单附属于政治上,那这项措施是缺乏永久性的。
  其三,就是乾隆叛逆。乾隆是处处和他爹唱反调,雍正推广官话,乾隆这当儿子的,是发疯似的维护满语,后继无力啊。
  阿兰将前两条原因跟她爹详细说明了一下,阿克敦可谓是茅塞顿开。
  哎,只能说走仕途的和老百姓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想问题的方向完全不同。
  “阿兰,想要什么奖励?跟阿玛说啊,想要什么阿玛都给你买!”说到这儿,阿克敦停了一下,然后又略带尴尬的补充了一句,“那个,额……最好不要超过五十两银子。”
  阿兰……
  她心想:阿玛,您的话我根本没有当真好嘛!那钱您还是留着自个儿养老吧!

  ☆、第25章 中秋节

  今日一早赶着上早朝,一时就忘记了武穆遗书的事情,到了这会儿阿克顿才想起这么一茬事儿。
  “额……阿玛,等过几日再将书呈给皇上行吗,给我两天的时间,让我将它誊写出来。”
  书从得到那天起就一直都放在阿桂那里,昨日刚回京,累得半死,今天一整天他都在写抄本,但是距离一半都还差得远呢。
  “阿玛,你们既然想将书献给皇上,那就不如挑一个吉日,中秋节那天如何?正好可以充当一份贺礼。”
  阿兰一早就知道阿克敦他们想要捐书的事情,一开始还有些小市民的思想,心里很不甘愿,但后来一想那书给都给他们了,就随他们处置吧。
  既然当时将书交给阿桂的时候她没有出面,那么若是她一个女子站出来指手划脚,就不是那么妥当了,毕竟这是在古代。
  阿克敦觉得这样也好,便同意了。
  第二天的早朝,阿克敦向雍正汇报了关于推广官话的意见。
  当然他说得很委婉,没有伤了皇上的颜面,条理清晰的讲明原因,使得雍正大加赞誉。
  接下来的几日,雍正按照阿克敦所说,着急了大批在京任职的广东官员,派遣翰林学士对他们的方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且,他还让朱轼主持了一场选拔会,挑选了一些有识之士,准备将他们送到广东推广官话,他们大多都是滞留多年没有被委派官职的进士举人,如今能得到这次难得的机会,都很欣然的点头同意。
  而与此同时,后宫最近也比较热闹,皇后最近在给两位公主挑选额驸的人选。
  佳倩公主和静怡公主都是康熙五十三年生人,如今虚岁已经十五了,前几日弘暾大婚让皇后想起来是时候该给两位公主指婚了。
  和雍正提了这事儿,雍正便让她在蒙古的王公子弟里先挑选适合的人选,之后再由他定夺。
  转眼间,就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
  早上,内务府造办处就送来了好多个兔儿爷,都是用瓷器做的,三片小嘴,脸上抹粉加上红色,外面穿上光彩夺目的盔甲,既可爱又有霸气。
  兔儿爷块头有大有小,大的足有三尺高,只送来一个,剩下的个头都很小,只有一寸。
  个头小的做工反而更加精致,相信对于手艺的要求一定很高。
  福惠对于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却是故意拿了两个小兔儿爷在手中把玩,等没人的时候,叫来小绿将它们捎给了阿兰,她是最喜欢那些小摆件的。
  尚书房今天也是提早下课,福惠回到乐安堂,快速的沐浴梳洗之后,换了一身朝服,便往正大光明殿去参加中午的中秋宴席。
  福惠到的时候席上没有几个人,雍正在西配殿接受官员的朝贺,此时到场的只有他们几个提早放学的皇子,太监宫女们则侍立在一旁。
  这样的场合,当着那么多太监宫女的面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相互打了个招呼便坐在椅子上干等着。
  福惠通过一号虫子得知朝贺的时候竟然闹了笑话。
  李荣保和贾赦的竟然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一桶生姜。
  是贾赦先奉上的贺礼,李荣保当时在角落提着一桶姜,脸红得像个猴屁股,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溜走。想找他二哥马齐帮忙,可惜对方早就送完了贺礼站在了另一旁,相距太远。
  没办法,这贺礼还是要送。
  在皇上及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李荣保非常尴尬的将这桶生姜献上。
  雍正目光在李荣保身上扫视了一下,又瞥了一眼旁边同样脸涨的通红的贾赦,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李爱卿和贾爵爷还真是心有灵犀,心意相通啊!”
  闻言,李荣保和贾赦都被臊的垂下了头,就连一旁的马齐也觉得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烧的难受。
  雍正当场没有多作计较,直接给太监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接着唱名。
  没过多一会儿雍正便领着文武百官来了。
  参加宴席的官员都在三品以上,满蒙在京的王室宗亲也都悉数到场。
  不过这样的场合,女眷都是没有资格参与的,无论是皇后妃嫔,还是公主格格,亦或是那些命妇臣女。
  在清朝,皇室的宴会从来没有男女欢聚一堂的时候。
  除了除夕那日,皇帝会和皇后及众妃嫔们一起在乾清宫举行家宴。
  不过也只有皇帝一个男性能与宫中女性一同饮宴,像弘历他们这样的皇子作为雍正的儿子也不得参与。
  福惠倒是因为年龄小参加过几次,不过六岁之后也没有再参与了,而是参加次日宗室诸王的宗室宴。
  这古代的月饼和现代的月饼差别不大,但皇宫里做的,做工更为精细,用料也更讲究一些,不过福惠一向不爱吃月饼,简单的应付着吃了一小块就没有再动了。
  弘历还不知道他的亲戚们在大庭广众之下闹了笑话。
  那两个人其实都和他有些关系,一个是他的岳父大人,另一个则是他才德兼备的贾侧福晋的伯父,说到底都是一家人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