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强田园妃 (一剪相思)


  只是这设立之后,司农院的院长是从三品的官职,高官厚位,惹人眼红,地位跟户部侍郎相当,便有不少人盯上这位置。
  皇帝便让百官推荐,许多人动了心思推荐,有人做过户部钱粮方面的官员想争取这个位置,也有其他官员想争取这个位置,但皇帝都不满意,说着院长是负责研究,不负责政事。
  这一来就踢掉了很多人。
  正在众人发愁的时候皇帝便说了想让杜若儿任职司农院院长的事情。
  一言既出,掀起惊涛骇浪,在短暂的惊讶过后便是阵阵反对声。
  “请皇上三思,怎可让一女子为官……”
  “辱没斯文……”
  许多人很是不满,皇帝冷眼瞧着,淡淡道:“慧怡县主何在,宣她觐见。”
  不多时,杜若儿便被引着到了金銮殿外,她深吸了口气,虽说上辈子也去过这种庄严巍峨的场所,但终究不是现在这般情况,难免还是有些紧张。
  她舒缓了情绪,抬脚缓步踏进金銮殿内,目不斜视,神色镇定,随着她一步步走进来,她周身平静自信的气场让本来还有些反对想看笑话的人闭上了嘴巴,不由审视地看着她。
  别的不提,这份气度倒是不同凡响,有几分气魄,实在不像传闻中一个农家出身的女子,便是名门千金也未必能有这份在朝堂上面不改色的气度。
  “臣女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慧怡县主平身。”
  杜若儿行了大礼,起身,立在一侧,她能感觉到周围的视线射来,那些事情有探究有恶意也有好奇的。而她则目不斜视,听着皇帝的话。
  “朕欲拜慧怡县主为司农院院长,负责研究安排天下农事,慧怡县主曾经在开阳县便研究出高产增产的肥料能让粮食增产近四成,还有培育玉米红薯等亩产近千斤的作物,可以弥补百姓之粮,还有那能够防旱排涝的排水渠、修筑道路的水泥,这些东西俱是慧怡县主研制,论研究农事,朕不知有谁更比她合适。”
  皇帝一番话说下来,是为杜若儿造势,不少人虽然听说过杜若儿做了些东西,但不知道具体的,现下听来桩桩件件都是极大的功绩,若说合适,还真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
  只是怎么会没人唱反调呢?
  “陛下三思,这些不过奇巧。淫。技而已,如何可登大雅之堂,更何况女子如何为官,未免母鸡司晨,惹人笑谈。”一个老臣不满地叫道。
  “就是,不过弄了些西洋之物方有此效,这些东西如何还设个高官之位,不过工匠而已。”
  杜若儿转头看了眼那几个老臣,拱手对皇帝道:“陛下,臣女有话要说。”
  “讲。”
  杜若儿对那几位老臣问道:“敢问几位大人平日可食米,可行路?”
  “笑话,若不吃饭岂不饿死,若不行路岂能为国效力。”
  杜若儿才说话,朝堂上的萧景瑄便嘴角勾起,他了解杜若儿,知道她这就是要挖坑了。
  “既然如此,几位大人为何鄙夷农桑之事?农桑国之根本,神农尝百草教导百姓种植农桑,我华夏遂有粮食可食,不至于茹毛饮血,遂有华夏延续。若无代代先祖研究农桑种植技术,今日还如祖先那般刀耕火种,焉能养活天下百姓,我华夏如何开疆拓土?秦太守李冰建都江堰,关中遂成沃土,福泽绵延至今……不提其他,棉花等物皆为异域所产,却让我华夏百姓冬天不再无衣可穿,红薯等物虽是海外之物,却也同样可养活百姓,我虽是一女子,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愿为百姓教导农桑,为百姓得以温饱贡献一点力量。况且我朝一贯重视农桑,先帝和当今圣上每年都要劝耕农桑,几位大人却如此鄙夷农桑工匠,莫非不是想鄙夷我一女子,是想反对我朝国策吗?”
  “你——”
  几位老臣被她犀利的言辞驳斥得面红耳赤,实在是杜若儿说的话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更拿出国策来说,他们是反对杜若儿当官没错,但不是被她这般歪曲反对农桑的国策,当即连忙拱手跟皇帝告罪。
  “陛下,老臣绝无此意,农者国之大事,老夫秉持公正,如何可随意操持女子之手,还请陛下三思啊。”
  “大人此话差矣,我虽是女子也是天子臣民,既是臣民自当为天子效力,大人此言莫非想否定天下的女子吗?我能否做好事情与我是否为女子无关,若我是男子,大人是否就欣然同意了?如此看来,大人还真是公正呢。”
  “你——”
  “臣女这里有份数据,或可说明为何农学技术必要的原因,请陛下一览。”
  皇帝让人把数据传上,打开一看,见上面是杜若儿列的表格,也算清晰明了,说明清楚,虽然从未看过这种表格,但一看便明白是什么意思。
  上面列举了开阳县这几年的粮食产量,丰年灾年都有,更列举了今年她一系列措施之后的粮食产量以及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增长变化,还用柱状图列了增长情况,更清晰明了,那明显增加三分之一的收入和粮食产量,以及修建水渠之后虽然今年雨水不丰但没影响到夏种,隔壁的县城却差远了,这种种数据刺激了皇帝的眼睛。
  这些都是杜若儿根据之前的资料早就列好的,平日虽然知道有所增长,但没有表格制造出来如此明显。
  “这些数据是臣女根据今年的开阳县情况所制,若再过几年会有更明显的对比数据。请皇上发下让众位大人一览。”
  皇帝颔首,让人发了些下去。
  官员们把那些表格看了几遍也第一次被震撼到了,这种直观的对比比文字上的说明更让人震撼,更何况还有跟其他县城的对比,可以发现杜若儿之前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多么明显。
  这还只是一个县城,如果在全国推行,都能有此效果,那么说将来有一天能做到百姓丰衣足食基本温饱也未尝不可。
  萧景瑄骄傲地看着杜若儿,她光芒四射地站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仿佛天生就该站在这里,他欣赏她的聪敏自信,欣赏她的魄力决断,更愿意陪她一起走下去。
  朝堂上许多官员惊诧地看着杜若儿,杜若儿的话语和行为打破了他们的想象,本以为是个农家出身的女子,没想到现在看到真人发现竟颇有魄力,光是这番引经据典逻辑事实俱全的话,便让他们无话可说,觉得她的确有能力做好这司农院的院长。
  有人是被她的话语给说服了,有人是虽然反对但知道这个什么司农院只负责研究,跟政事无太多关联,见皇帝有意,便不打算反对,更有人是早就被人授意,杜若儿说完便跟着支持的。
  在这事实俱全的资料面前,再多的反对也变得无力。
  皇帝亲口授予了杜若儿司农院院长一职,从三品的朝廷命官,特赐神农劝耕图的补子官服,除她之外之外又授予本朝写出《农书》的学者何镜堂为副院长,其他人等再行授命,司农院在全国招募农学人才,另设农学堂招募学子授课,将来在各府县指导农学事宜。
  早朝结束,看着杜若儿离开的背影,许多官员心中感慨,看来新的时代要来临了。
  ——
  杜若儿受封为官一事很快传遍了京城,传遍了天下,女子为官在天下惊起了一片议论声,杜若儿的种种行为也被广为流传,起码在百姓中很多人倒对她颇多期待,希望她真能弄出那些高产增产的东西。
  外面纷纷扰扰都在看杜若儿的本事,一介女子想要在朝堂立足,不拿出真本事是无法的。
  杜若儿在皇帝的支持下很快忙碌起来,在新建的司农院内,杜若儿忙着跟副院长一起研究新型的曲辕犁,以便尽快推广耕作。
  又各地征收高产作物进行研究,朝廷下诏在各地寻找农业人才,凡有此志者不必通过科举也一样能为官,这也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往京城,通过基础考试之后进入司农院下的农学堂学习,再通过考试在各地实习,取得功绩者可任官职,在各地为农学官,专门负责农学事宜。
  一系列事情都在忙碌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此刻秦州瑞王得到绑架失败的消息后,又得知杜若儿居然被朝廷封官,转而打起了反叛的理由,在反叛的借口中把杜若儿这个女人当官的事也列入其中。
  这也惹恼了萧景瑄,加速了他的自取灭亡。
  一个月后曲辕犁研制成功,经过试验耕地效果极佳,一头牛能轻松地用它犁地,半天的时间犁地的数量就超过平时的三倍,即便是没有牛,纯用人力,也不如何费力,两个人便可操作,使用这种曲辕犁犁地,可以大大加快耕作的速度,耕作的深度也更深,到时候播种的效果会更好。
  皇帝带着百官亲自试验后下令在北方大范围推广,各府县皆要制作,以赶在秋收时好使用,至于南方则另用一种在水田使用的水犁进行翻耕。
  而此时皇帝也终于下旨赐婚晋王世子萧景瑄和杜若儿的婚事,定在来年成亲。
  直到此时众人才知道原来晋王世子萧景瑄落难之时是被杜家所救,才得以活命返京,救命之恩再加上两人感情深厚,杜若儿如今更是朝廷命官、慧怡县主,这婚事便是天作之合,再无人可说什么,更成为举国皆知的美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