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农家好妇 (天妮)


林月故意在人前毫不退让表现的如此厉害,也是存了让人忌惮她的心思,那些不怀好意的便不敢随意打她家的主意,不然以后她到集市卖东西的事情传开,要是卖的不好还好说,要是卖得好,少不得就有人想到她这占点便宜,有了今天这一出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这样的状况,最起码会少了很多麻烦。
以前赵二虎这个强壮的男人在,除了大姑和赵家老屋那些没脸皮的,没人敢打这样的主意,现在赵二虎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只剩下她们母子几个,情况就不一样,这个世道就是如此,从来都是欺软怕硬,要是她再和以前一样温温柔柔好说话,不表现的强硬点,那她们母子几个就真是等着被人欺负上门了。
牛车到集市的时候,集市上的人已经不少了,有的已经摆好了摊子,村里来的人大多是以前在集市上摆惯了摊的,有的是找到以前摆摊的位置,要是被别人先占了就另外再找,也有随意找了合适的位置摆摊的。
春喜邀了林月一起摆摊,林月心里另有打算就拒绝了,从背篓里拿了两个还热乎着的馒头递给春喜就带着大郎另外去寻合适的位置了。

  ☆、105.第105章 防范未然

春喜对林月这一做法没有多想,毕竟两人要卖的东西不一样,林月另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也是常理,林月给她的馒头春喜也没有拒绝,林月的大方和好意她是知道的,心里感激却也不多说什么,只记在心上,不过春喜吃了一小半馒头就收了起来,打算留着带回去给婆婆和儿子吃,她吃点垫垫肚子就行。
林月拒绝和春喜一起摆摊也是有自己的顾虑,毕竟涉及到利益,人心这种东西最难说了,她和春喜这段日子虽然熟悉交好,却远没有到把自己的什么都给对方交底的地步。
在赵二虎醒来之前,除了绣绣品去卖,这就是她生活上最大的经济来源了,林月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收入状况,个人隐私是其一,而且她预料自己的东西会卖得好,春喜带来那些咸菜和野菜就算全卖出去也就那么些,挣不了多少钱,到时候春喜看着两人明显的收入差异,心里难道不会有想法。
林月这么做也并不是认为春喜就一定会见钱眼开忘恩负义,但凡事细心思量防范于未然才是最多妥当的,这样既能让自己安心,又能保持和春喜之间纯粹的友谊,何乐而不为。
林月带着大郎往前走了一段距离,看见这处人挺多,没人卖鸡鸭牲口这种味道不好的东西,附近也没看村里的人便把背篓放下,在地上垫了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粗布,把东西一样一样的摆了出来,然后和大郎母子俩一人拿着一个馒头吃起来。
忙活了大半夜,还真是有点饿了,在牛车上的时候倒是有时间吃东西,只是人这么多,林月也不好把吃食拿出来,让一牛车的人盯着她吃东西怎么好意思,再说大家这么一大早起来赶去集市上卖东西,没吃早饭的人肯定不止自己,要是碰到脸皮厚点的问你要点吃的,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答应好像太小气,可是答应了,她做了这些可是为了拿去卖的。
林月胃口小,说是饿了也就吃个一个半馒头就饱了,喝了两口水,把水袋交给大郎,林月让大郎慢慢吃,她开始收拾起摊子上的东西,一边扯着嗓子叫卖,现在最先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时间点把馒头趁热卖出去。
“卖馒头嘞,热乎乎的馒头,又香又软的馒头,只要五文钱一个,大家快来买啊!卖馒头,又香又甜又软的馒头,很好吃嘞,只要五文钱一个,先买先得,卖完就没了,大家快来买啊!”
对于摆摊这一行当林月好不熟悉,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除了去做兼职,林月也去广场上或者地铁口摆过地摊,所以现在叫卖起来驾轻就熟没有丝毫障碍,扯着嗓子大声的叫卖,倒是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有人好奇的过来看看,一个、两个、三个慢慢的围过来,人就多了起来。
“大妹子,你这馒头真的只卖五文钱一个?那包子铺里的馒头可要十文钱一个,你卖的比包子铺里要便宜一半,不会是不好吃吧?”

  ☆、106.第106章 赚头不小

林月的馒头卖的便宜虽然让人心动,可是也有人怀疑,因此大家都抱着迟疑的态度,只围观,却没有一个人买的,林月也料到了会有此情形,并不着急,从箩筐里拿出两个不同的馒头,分别撕开,分成很多小份。
“各位大妈大伯大叔大婶兄弟姐妹们,你们看,我卖的馒头和包子铺里的不一样,有两种,黄白色的是黄豆馒头,金黄色的是玉米馒头,因着在白面里头加了黄豆和玉米,馒头的成本自然比白面馒头要低些,而且咱们自己做的小本买卖比不得包子铺,肯定是要卖的实惠,赚的不过是辛苦钱,所以才卖的这么便宜,虽然如此这馒头却不比包子铺的馒头味道差,我说的是不是实话,好不好吃大家尝尝就知道了。”
大郎见摊子面前围了那么多人,赶紧三两口把手里的馒头吃了,随时准备着给林月帮忙。
“大家尝着这馒头怎么样,我没有骗你们吧,以后这生意我还打算长久的做呢,可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林月甜甜的笑说道,让人听着十分舒爽
“确实不错,比包子铺里的还好吃几分,又香又软,吃着里面还有一股玉米的香味,颜色也好看,金黄金黄的,大妹子,我要两个玉米馒头。”说话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头上梳了一个妇人髻,一根银簪斜插在上面,一身天青色细棉布罗裙,看着挺清爽的,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好嘞,大姐,两个玉米馒头一共十文钱,您拿好。”林月手脚麻利的包了两个玉米馒头,古代可没有塑料袋这种东西,用来包馒头的油纸还是临时从春喜那借的,晚些到杂货店里买了再还给春喜。
有了第一个人开头,大家也都尝了馒头味道确实不错,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好在有大郎在一旁帮忙才没那么手忙脚乱,大郎负责包馒头,林月负责收钱,母子俩合作的很愉快。
大郎看着林月卖的钱越多,笑的嘴巴都咧开了,包起馒头来手脚越发的麻利,林月看着心里好笑,大郎平时表现的再稳重也到底是个孩子。
馒头卖的好,有了馒头的带动,客人们看着林月摊子上别的东西也会问一问,尤其是豆芽看着又嫩又新鲜,这时候卖野菜的人还是少,许多人一个冬季都没尝到,城里人倒是不比乡下农户家里那么拮据,大多手里有些余钱,不过大户人家的暖棚里中出来的蔬菜就算买得起,也没多少人愿意花那个价钱去买,这不是烧钱吗,因此看到林月摊子上卖的豆芽就格外的喜人。
林月把豆芽定价在六文钱一掐,一掐大概七八两重,这个价钱既不算太便宜,也不算太贵,春喜卖的野荠菜就只要三文钱一掐,不过野菜和豆芽不一样,在人们眼里看来野菜是贱物,偶尔尝尝鲜吃个一两次还可以,豆芽却是以前从没见过的新鲜物,炒着又好吃,就是价钱再定的高些也有人买的,林月之所以把价格定在六文钱是打算薄利多销,黄豆才五文钱一斤,一斤黄豆能发十斤的豆芽,这个赚头已经不小了。

  ☆、107.第107章 理所当然

“咦?赵哥,你看前面那是在卖什么呢,这么多人围着。”赵杏林领了捕头的命令带着几个弟兄在集市上巡逻,就见一处摊子上不知在卖什么,围了一圈的人,看起来生意很火爆,心下有些好奇,和他一同过来的一个捕快随便拦了一个在摊子上买东西过来的人。
“那摊子上在卖什么,围了那么多人?”‘
“回差大哥,是一名妇人带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卖馒头和菜,那里的馒头卖的便宜,只要五文钱一个,许多人都过来买。”小子见是差爷相询不敢有所迟疑,麻利的回答了,手上的油纸包里果然装着几个馒头,颜色和包子铺里卖的不一样。
“哦?卖的这么便宜。”赵杏林也把目光放在了小子手里的馒头上,心里想的却是要不要买几个回去给他媳妇吃,自从赵杏林他媳妇怀孕后胃口不好,赵杏林遇着什么好吃的总是想着给媳妇带回去,现在都成了习惯了,不过赵杏林他媳妇节俭,东西要是买贵了回去定是要说的,这会子见这里的馒头卖的便宜,又这么多人买,想必应该是不错的。
小子见差爷好奇的盯着自己手上的馒头,很殷勤的为差爷解惑“这不是白面白头,所以颜色不一样,这个黄白色的是黄豆馒头,金黄的是玉米馒头,小妇人的手艺极好,做的馒头又香又软,比包子铺里还要好吃几分,很多人来买呢。”
“知道了,去吧。”赵杏林挥手让小子离开,心里已经决定了要买多几个馒头回去,比包子铺便宜了一半的价钱,还比包子铺卖的好吃,这么实惠,他买了回去家里的老太太和媳妇肯定会夸他买的值当,省的每次都说他是个傻子棒槌,被人哄了都不知道。
赵杏林来到摊子前,从人群里开了一条路进去,买东西的人见是几位差爷不敢得罪,不用多说自发的让路,赵杏林也觉得理所当然,当官差在老百姓面前总是有些福利的,只要不欺压百姓就已经是好的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