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教安家子弟的问题,初夏早就想到过这个问题,当时也跟先锋团的成员们商量了一下,先锋团的成员们原先就跟这些孩子不曾玩在一起,所以并不想他们入团来。二来先锋团所用费用都是靠自己去挣来的,也就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劳作。几家的大人相处也是非常好,这才是这个先锋团能抱成团的原因。
如果让这些安家的孩子加进来,那么团队的凝聚力就没有那么强。最主要的是现在先锋团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号召能力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增加这么多的成员会好吗?
如果不同意,那么会不会引起安家人的反感,会不会让他们心生不满,让本来还处得好一点的关系又面临破坏的边缘。如果将来真发生战乱,到时的烧杀抢掠之类的事情先锋团是不是可以应付得过来呢?
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果。
“江爷爷,安爷爷,我可以教村里的小孩子们习武,也可以教他们习字,但是你们也知道:先锋团的成员下课之后,一起劳作,劳作的成果都用在了团队的身上,也就是说先锋团的团员们是靠自已养活自己的。”这就是初夏跟团员们商量出来的结果。“所以,想加入我们先锋团要经过我们的考察,考察过了才能入团。没有入团的,我隔一天教他们一个小时的拳术,为了健身,至于习字的课就你们自己去安排人吧。”
“行,夏侄女,你能这样想真是太好了,你是我们安家人的恩人啊,你不知道,我们安家几百年来还没出过什么人才。你安爷爷我心急啊,如果能出一个人才,不管是文是武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如果有一天出了一个当大官的,你安初夏就是我们安家的大功臣。”安村长一时很激动,都热泪盈眶了。
初夏没想到安村长既然会有如此伟大的想法,而自己的一番托词就让他感动如此,心里有一点点的打动。如此,她得要考虑一下对安家孩子的训练是不是要加强一点。
初夏同意教,村长第二天就号召村民准备场地,拆了村里一所废房子,将地整平当练武场。只等过完年初夏来教。
现在初夏感觉是亚力山大,没想到到了这个异世,自己竟然成了一个团队的首领。前世的时候去竞选过校学生会的主席,可惜败北,自己的那个组织部长如果不是学生会主席想追自己还不定当得了呢。没想到到了这个异世,自己不仅仅是个才女,校花,还是个有能力的人,有贡献的人。
这感觉挺好的!
初夏没有注意到,她现在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这个身份,也渐渐的让自己的这个身份越活越精彩。
过年了要拜年,初夏家是没有什么人要拜,之前买的年货都送给了各家。先锋团的人也没有什么人要拜,所以是天天聚在一起,一队的都有十几岁了,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都已经在考虑很多问题了,所以初夏就将他们,主要是一队的,他们年纪大些,安天顺,安大夫一起开了个会。会议的内容就是怎样指导村里的孩子训练,怎样强大先锋团。
会上大家积极想对策,纷纷发言,最后确定训练日程安排,团员的选拔制度,以及如何发展壮大。
村里孩子的训练,七天为一个轮回,就是像现在一样,一个星期七天,七天休一天,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早上鸡叫起来训练。而带领训练的人将由一队的成员轮着来,每个星期一由初夏来教。星期二由谢大娃,星期三由林兴,星期四由谢二娃,星期五由谢三娃,星期六由刘大木。每天训练的时间为一个时时辰。
团员的选拔选村里资质好,人品好的孩子参加,不论男女。成了团员,就可以在团里吃饭,可以分享共同创造的财富。比方去打猎,打猎所得除了团队的基本所得,多余的都是分了的。
至于如何将先锋团的生意做大,这个现在权交给安天顺来负责了,他现在除了早上练功外,别的时间就是赶着马车去镇上。那天初夏给了他一千两银票后,他几夜都没睡安稳,都在想着怎样帮初夏挣到更多的钱。今天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不管将来如何,还是将手里的钱买成铺子,有了铺子卖什么都行。现在正在做果子醋,到时可以在店子里卖果子醋。
初夏一想也是,果子醋不是只有一个味道,有很多种口味。前世有苹果醋,红枣醋,杨梅醋,李子醋,各种水果醋,自己还会做葡萄酒。有了铺子,生意才好做,到时候一间铺子一间铺子的开,说不定自己就成了首富了。首富多吸引人的头衔!
------题外话------
这见天都没有人互动了,好孤单啊!亲们,来点掌声,哨子声!只要是声音都行。
安慰安慰我孤独的心灵吧!
☆、059 姥爷家也有极品
初夏以为这个年就这样过了,没想到姥爷家还有个兄弟,住在姥爷原先的同一个村。初夏搜索了原主脑子里所有的记忆,就没有还有个大姥爷的片断。
这是怎么回事?初夏决定打李氏问清楚。
姥爷原本不是江家村的人,也是从外面流浪到江家村落户的。当时姥爷还有爹,那年姥爷七岁,有一个哥哥,哥哥十一岁。姥爷的爹太姥爷在江家村落户后,靠着租种地主家的地将两个孩子养活。到了姥爷大哥成人的时候,帮他娶了村里地主家的闺女为妻。
能以一个佃户家的小子娶到地主家的闺女,可想而知,初夏的这个大姥爷那是长得很不赖的,否则,哪里能将有钱人家的小姐搞到手的。
当时这事闹得全城皆知,地主家的闺女嫁佃户家的小子,想想那个阻力有多大了。当时地主是坚绝不同意的,将自家闺女锁在家里,不准出去,然后还将姥爷父子三人赶出村去。看着马上要收获的粮食就这样被地主家收回去了,导致父子三人只能靠乞讨为生。想想,那时候,因为一份爱情,初夏姥爷的爹还有姥爷受到的损失多大啊!
后来地主闺女闹绝食,是真绝食,眼看着就奄奄一息了,地主老婆心疼啊,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舍得女儿就这样去了。于是背着地主将闺女放了出来,地主闺女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姥爷家,跟姥爷的大哥结成夫妻。地主见生米煮成熟饭,那是不同意也得同意啊!自己身上的肉,哪里能说不要就不要的。
就这样,地主闺女跟初夏姥爷的大哥结成夫妻。地主还在气头上,虽然同意他们结婚,可是结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给闺女,只是还了姥爷租种的地。两人成亲后,家里的日子过得更难,原因是地方闺女从来没有做过粗活的,更不会种地,又自以为自己低嫁了,所以是什么事也不做。家里多出一个人,就要多出一个人的事,那些事谁来做呢,当然是李父跟他爹,想也想得到,那时候初夏的姥爷家过的日子有多差。
当然差的不是地主闺女,地主闺女有娘,哪里肯让自己闺女苦着累着,所以闺女时不时的从娘家拿些吃的,穿的。但是哦,这些没有姥爷爹跟姥爷的份。
只是可惜,这个闺女可不是什么贤妻良母,整个就是个势力眼。嫁过来后,不下地干活不说,在家还指手划脚,家务也不做。后来姥爷娶了姥姥,她天天在家欺负初夏姥姥,不仅什么事不做,还要吃好的。将姥姥当丫环使唤。后来太姥爷看不过眼,就分了家。分家将后太姥爷跟姥爷过,一分养老钱都不给,后来太姥爷去了,也没出送葬费。
从李氏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曲直,初夏已经将自己的大姥爷大姥姥了解得差不多了。虽然人很极品,但是人家也有可取之处不是,那就是有一份忠贞的爱情不是,一个人只要有一个颗爱的心,就算她极品一点也没所谓。而且自己姥爷姥姥那么受气那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太老实,送上门的小白兔不捉了杀了还将它放了吗?那不是圣母是什么?自己要当圣母,别怪人家当你是小白兔。
初夏有时觉得家里这三位还真是圣母。
姥爷在村里生活得那么困苦,也不见他们帮一把。不知是这个地主家的闺女太厉害了,还是姥爷大哥也是这样一个人,反正他们在村里都是不怎么走动的。所以之前的安初夏也就不知道还有个大姥爷这样一号子的人物存在。
为毛他们要请我们去他家,要不要去?要不要去看看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两主角?过年太没味了,连个亲戚都没得走,就尽等着元宵节的花灯,还好早哦。
最后决定,去,为什么不去?
当天,初夏就跟着姥爷姥姥还有李氏还有小宝一起去了这个血亲家。姥爷姥姥不想去的,耐不住初夏要去啊,那就去吧,反正初夏从来没有吃过亏的。于是,装了两盒点心,一匹布就去走亲戚了。
大姥爷家还挺有钱的,青瓦木房,挺大的,好像还是两进,门口还有下人,见到初夏他们上门,忙道:“您稍等,我去通报下。”然后飞也式的往里跑去。
初夏心里很不爽,很不爽好吧。亲戚来了,你不赶快迎进去,还要人家在外面等着,现在天好冷,外面风呼呼的刮。这真是,太无礼了,想打道回府,但是一想,来都来了,就这样走了,怎么得也得要见见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啊!忍着不耐站着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