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坐在骡子车上,村里人都一路簇拥这车欢送她们,春花婶子她们又嘱咐了安兰他们一 家。安兰也趁机拜托春花婶子帮忙照看安家老宅,并把钥匙交给了她,随她怎么用都行。春花 婶子没有推辞的收下后,安兰她们驾车离去。
村里人看见他们的车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各自散了。
悠悠然驾车来到镇里,看着镇里依然热闹的人群,安兰觉得自己终于走出村里,来到镇里 ,仿佛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未来,我来了。
安枫以前经常跟他们的秀才爹一起出门看见镇里的热闹只是沉默,安荷就不一样了,她以 前一直被娘关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出门,这不,看见这么多人,安荷想也没想就准备跳 下骡子车,想要去看热闹。
安枫及时拉住了她,并板起脸训斥了她一顿,安荷委屈得都快哭了。
安兰只好哄到下次带她逛遍整个永兴镇,得到大姐的承诺,安荷这才乖乖回到车里,老实 起来。
来到镇里的家,安荷看到满院漂亮的景色,开心的满院子跑了起来。
安枫虽然听了安兰的讲述,但实际上看见真实的房子时也惊讶了,待他认真看了一圈时更 加佩服安兰了,这买的真是太值了。
大姐现在越来越能干了,又会挣钱,买房也买到这么好的地方,安枫握紧拳头,暗下决心 一定要认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让大姐和小妹过上幸福的生活。
安兰跑去追安荷,让她小心不要靠近池塘,安荷答应下来,她就开始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西 苑的厢房里,这一间是她给自己挑的,安荷的房间也在西苑的另外一间屋子。
主院给安枫居住,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将来要肩扛安家兴盛的责任,而自己和安荷嘛! 反正也是要嫁人的,不能怪她这样想,这是古代,女子十五岁就及笄,表示成年了,就可以嫁 人了。
想到嫁人,她脑海里出现李逸那白衣胜雪的样子,摇了摇头,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摇掉, 通过和他的对话安兰猜想他家一定是大家族的子弟,自己一介村姑怎么和人家相比,再说了, 看他的样子都十六七岁了,自己才十岁,等她嫁人时李逸孩子都打酱油了吧!嫁人啊,不想了 ,不是还有五年吗,到时候再说咯!
一切安顿下来,安枫和安兰揭开红绸遮住的木匾,上面显示出“安府”两个大字,然后他 们在门口燃放了鞭炮这个搬家仪式就正式结束。之后他们用篮子装着点心给邻居送去,让他们 知道隔壁换人了。傍晚时分他们才回到家里。
正厅里,安枫对于安兰分配的房间没有异议,点头表示同意;安荷则非常高兴,因为她这 个院子离池塘很近,她最喜欢那个亭子了,现在又是夏天,看着满池塘的荷叶多消暑呀!
安兰看见他们累了一天决定做一桌好吃的给他们补补身子,这几天由于伙食很好,他们长 了一些肉,特别是安荷脸都大了一圈。
吃过饭后,安兰让他们回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弟弟妹妹答应就各自回房,安 兰收拾好碗筷也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第九章 水稻成熟
睡觉之前,安兰想起好几天都没有去空间看看了,要是水稻枯死了可就不划算,想到这里她进 入空间,空间里现在还是白天,当她看见一亩水稻全都成熟了,黄澄澄的一片,风吹过,谷物 特有的香味传来,心旷神怡。
安兰当场就呆愣在那里不动了,这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好吧,她知道空间的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她没有准备好收割呀!她在空间里找了一圈,只 找到两把锄头,想象着自己拿锄头挖稻谷,她自己都满头黑线。
看来明天要去买镰刀和脱谷粒用的工具了,唉!自己天生就是劳碌命呀!安兰现在没办法 收割稻谷,只好从空间出来,手脚并用爬上了床,酣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安兰吃过早饭就准备出去买收割稻子的工具,正准备套上骡子车出门,安枫 跑了过来,
“姐,去找夫子怎么不告诉我。”他边跑边喊道,在他身后跟着安荷。
安荷一瞬间就冲到安兰身边,给了安兰一个熊抱。
安兰直接无语,她居然忘记要给安枫找夫子了,瞧她都快晕头了。
安兰很快反应过来,招呼他们上车,安兰他们一家才来镇里,对这里的人都不熟,她思来 想去决定去找中人王三打听一下,毕竟人家土生土长在永兴镇,比他们这种外来户消息灵通多 了。安兰也想过要去找王掌柜,但是考虑到剩下的银子她把这个想法压下了,王掌柜接触的都 是什么人,他介绍的一定是好夫子,但是他们经济状况不乐观,等有钱了再找他吧!
不知不觉来到中人的家门口,她们敲了门等候主人开门,门开了出来的正是王三,他看见 安兰眼前就是一亮,心道这可是个财主,这下又可以大赚一笔了。
于是安兰他们被热情的迎接到客厅,叫他的妻子给安兰他们上了茶,待到他们全部都落座 后王三才问道,
“不知姑娘有什么需要?”
“王叔叔,打扰了,今天我们是来给我弟弟找一个好的私塾的,您这里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安兰随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王三略一思索,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但还是谨慎的开口,
“不知姑娘要找什么样的私塾,永兴镇上最好的书院就是沈家书院,安少爷要是去书院的 话,我也认识几个人,想要进去上学的话,只要通融一下问题不大”说完看了安兰一眼。
安兰自己认为先找个私塾打好基础在考虑进书院的事情,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安枫,安枫仔 细想了想便点头同意。
有了安枫的认同,安兰便拜托中人介绍最好的启蒙私塾。
王三明白他们的需要后给他们推荐了南大街尾后面的一家私塾,先生姓卢,名叫卢启航, 今年才二十七岁,以前中过举人,可家里实在太穷了才没有继续往上考,在家里腾了一间房屋 用作私塾。这个卢夫子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安兰把选择权给安枫,毕竟是他的未来,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应该早点学会独立才行 ,所以,安兰有意识的锻炼他。
安枫仔细询问了中人卢夫子的情况,决定就到那里上学,原因无他,这个卢夫子他以前听 爹说过的,人品和学问那是没法说,这个中人完全没有夸大事实,。其实安枫想多了,王三他 们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口碑,要是夸大事实或者欺负主顾那就是自断财路,所以他说的话完全 可以相信。
问清楚了私塾的具体位置和需要准备的束脩之后,安兰付给了中人相应的钱后便告辞离去 。
他们一家来到卖肉的摊位,安兰想着给夫子送点肉,自己家的肉也不够吃了。
下车后,安兰他们来到摊位面前,今天不是赶集,又是早上,因此摊位上没有几个人,卖 猪肉的大叔仔细观察他们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是真心实意的想买肉,不过看到他们这么瘦弱有有 一点儿怀疑,但是他还是礼节性的招呼他们随便挑选。
“大叔,来两斤上好的五花肉,再来两只前蹄。”
“好嘞!”大叔一边欢快的回应到,一边快速的把他们需要肉砍好。
安兰仔细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猪下水和大骨等,她不解的问道,
“大叔,你们不卖大肠吗?”
大叔头也不抬的说道,
“哦,被董家食铺定了,不光是我这里,就是隔壁老张他们的猪下水也被他们定了。你们 想吃就去他们家店去吃吧!特别是麻辣肥肠,啧啧,想起都流口水。”
安兰心里一喜,难道是老乡,于是她装作好奇道,
“大叔,董家食铺开店几年了,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大叔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接着说道,
“什么几年,人家董家那店可是百年老店了,从我爷爷的父亲那一輩就有了。”
安兰听了有点儿失望,但也只是失望一会儿就没事了,因为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碌,她这 种为生活奔波的人是没有资格伤心失望的。
安枫帮忙把肉放进车里,他们就去点心铺子买了一些点心,加上一两银子,束脩应该差不 多了。大不了等她空间的稻谷收割了给夫子送点就是。
随后他们又去书店买了文房四宝,读书真是费钱呀!就普通的笔墨都花了他10两银子,心 疼死安兰了,但是笔墨纸砚又是必需品,只好咬咬牙买下了。
想到家里没有菜了,就去菜市场买了一些像南瓜,土豆这种可以存放很久的蔬菜,买了一 大堆之后就驾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安兰假装忘记买东西了,给安枫他们说了一声就又出门了。
来到买农具的地方她买好了镰刀,但是当她说出要脱粒的工具时店主茫然的样子,并告诉 她,都是镰刀从稻子顶端割掉后运回家里,再在地坝上用力撞击地面脱粒。
听完店主的叙述,安兰一愣,不会吧,那我怎么脱粒。难道也要那种原始的方法,她想了 想,决定去木匠那里定做脱粒工具,想着就失落的从店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