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还是去好好读书吧!”石榴听了永安的话,嗔怪的翻一个白眼,永安嘿嘿笑着紧握住石榴的手。
“刚才李少爷还说呢,他要跟着舅舅去经商了,柱子哥也要出门去见见世面,你也要去读书,一下子我们都长大了呢!”石榴看看天空感慨道。
“是啊,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遇到两年时间了,我总觉得还是昨天才遇到你一样,我一直还记得我刚醒的时候看到你的大眼睛,那么温柔又亲切的看着我,石榴,你也想到处去转转吗?去看看外面的山外面的水?”永安也看看蔚蓝的天空问道。
“其实,其实能去看看当然也不错,不过,我还是喜欢在家里,有爹娘,有柱子哥和杏儿,这就很好!”说到这里,石榴转头又看看永安。“尤其是还有你在身边,这样简单的生活就很好!”石榴忽然想起以前学过的一首诗,虽然已经忘记了作者是谁,但是诗还是记得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如果真的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感觉真的很好,不过想到要和永安相依到白头,石榴不由害羞的低下头。
永安看着石榴害羞的红了脸,不由笑起来,“我也是,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觉得很好!无论在哪里生活,只要有你就很好!”
石榴看看永安,虽然永安不知道自己刚才想了什么,但是他说的话还是让自己很高兴。
柱子爹和柱子娘、柱子回来之后听说李文达亲自来告诉定亲的消息。也很是惋惜没有见到李文达,李文达有一段时间没来了,来了一次却又没见到,真是不凑巧。
柱子过完年之后就外出了,柱子娘每天都要念叨几句,也不知道这孩子到那里了,也不知道他吃饭没有,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欺负,当然最多的时候就是到大娘和二婶他们几家串串门,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介绍给柱子。
柱子娘算是被年前的媒婆给吓到了。说什么也不相信媒婆说的话了,宁肯自己托人去找合适的姑娘,可是自家搬到镇上的时间有限,认识的人也不多。所以柱子的亲事暂时也没有着落。
石榴每天除了陪着柱子娘,就是开始思索自家的开源大计,但是该怎么着手,暂时也还没有头绪。
柱子爹则照顾暖棚里的蘑菇并开始修整农具,虽然没有说过关于柱子的话,但是石榴可以看出来。爹也很是担心柱子,毕竟柱子是第一次出门,又是单身一个人。
永安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每天晚上都要读到很晚,偶尔也去学堂里向教书的老先生请教一下。
石榴很是心疼,偷偷找机会叮嘱永安,“你也别太心急,身子骨比什么都重要,现在你也太拼命了吧,如果把身子搞垮了,那可就不值了,咱不读书也罢!”
永安笑着让石榴安心,“我也没那么累,虽然以前学过,但是毕竟很长时间不用了,现在要一一捡起来,初时肯定要难些,其实以前的时候我也参加过童生考试,但是现在我要用王永安的身份重新开始,那就要从童生一一考起了,我本想参加春试的,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只能等秋天了,我一定要通过,考上童生之后才能参加督学考试,我想早些考个秀才,那样才能早些风风光光的向大伯大娘提亲,一想到这些,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了。”
看着永安深情的目光,石榴红了脸,“人家关心你,你却说这样的话,我不理你了。”说完扭身跑了出去。
石榴本来想悄悄的做些滋补的汤给永安喝,可是有爹娘在,如果自己提出给永安熬汤,石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还没等石榴怎么纠结,柱子娘就叮嘱石榴,“永安读书太辛苦了,多给他熬些汤喝,我照顾不到的地方,你也盯着些!别把永安的身子累垮了!”石榴这才放下心来,大方的熬些补汤给永安补身体。
天气渐渐回暖,春天正在到来,这天石榴在屋檐下发现了一棵正在返青的小草,嫩绿的叶片在乍暖还寒的风中摇曳着,石榴仔细的看看这小草,又不禁伸展开双臂用力的吸一口气,虽然还是冰凉的,但是似乎又带着些微甜的春天的气息,石榴不禁觉得心胸都舒畅起来,不由大喊一声‘春天来了’!
柱子娘听到石榴在外面喊了一嗓子,问道,“石榴,你喊什么呢?”
石榴正要回答,忽然院子门开了,一个人闪身进来,石榴疑惑的朝外走了一步去看,之后赶紧跑着迎过去, “爹、娘,我哥回来了,是我哥回来了!”
石榴一边喊,一边朝外跑,差点被拌一跤摔倒,石榴跑到柱子跟前,紧紧抱住柱子一只胳膊,却说不出什么话来,眼泪倒先跑了出来。
家里人听到石榴的喊声也都跑了出来,柱子娘抱住柱子的另一只胳膊,边流泪边说,“你可算回来了,这么些天,我们都担心死了。”
小杏儿也跑了过来,因为没有另一只胳膊给她抱,只能扑到柱子的怀里,紧抱住哥哥的腰,“哥哥,哥哥,我也想你了。”
柱子爹和永安也笑着,看这三个女人的表现又有点哭笑不得,永安赶紧接过柱子的包裹,想拍一下柱子的肩膀却没有地方下手。
柱子爹赶忙说,“别在院子里了,快进屋,柱子只不过出去了这么几天,这么哭哭啼啼的做什么,让人笑话!”说完也抹了一下眼睛带头朝屋里走。
三个女人还是紧抱住柱子,四个人一起移动进屋,拉着柱子坐下,才算是分开了。L
☆、第142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才出门这么些日子,就黑了,也瘦了!”柱子娘打量着柱子。
“在外面怎么样?没被欺负吧?是不是吃不上饭?怎么瘦了这么多?不是给你带了钱了?是不是太少了?钱不够花?”柱子娘一边心疼的摸着柱子的脑袋一边一迭声的问道。
石榴和杏儿也忙着问话,三个人叽叽喳喳的让人根本听不清到底都问了些什么。
“你先别问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柱子怎么回答啊?你都不给柱子说话的空儿。”柱子爹说着柱子娘,眼神也一直没有离开柱子。
柱子从回来一直都没有机会开口,三个女人紧紧包围着他,叽叽喳喳的话语,让他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家人的牵挂,所以笑容一直挂在脸上,现在才终于有机会开口,“娘你们别担心,我这不是回来了?这不是平平安安的,也结实了很多,你们就放心吧!”
“对了,你吃饭没?我去给你做点饭吃,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的。”柱子娘一边说一边赶忙站起来去做饭,石榴也看看柱子站起来去给娘帮忙。
“爹,我还有些东西放在镇子上的车马行里,我先套上牛车去拿回来吧!”
“还是我去吧,你先歇歇,在外面这么些天,也累了吧?”永安忙说道。
“其实也不累,说实话,就是在外面心里不是很安心,现在回到家,觉得一下子就放松了。”柱子笑着说。
柱子爹也拍拍柱子的肩膀,“嗯,虽然出去的时间不长,但是看起来真的长大了不少。”
柱子听了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惹的永安和柱子爹、杏儿都笑起来,“才说他长大了,偏就做这个样子出来!”
永安套上车去了镇子上,等他拉了一个大袋子回来,柱子已经简单梳洗过,吃过了热乎乎的汤面。“还是家里舒服啊,在外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娘做的饭,外面的饭简直都咽不下去。”
“贫嘴,我看出去这么些天。别的没学会,这贫嘴倒是学会了!”柱子娘边笑边嗔怪的说,家里人也都笑起来。
“快给我们说说外面的新鲜事,快点,快点!你都去了哪里?都看到了什么?”杏儿看柱子吃完了饭一连声的催促着。
“嗯。别着急,我也有很多的话想和你们说呢,我啊,出去看了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可真是大啊!以前咱们住在山上,最远也就来这镇上,年前我和永安哥一起也走了镇子附近的一些地方,以前住的是山,出门就看的是山,心里一直觉得到处都是山呢。到了外面才知道,才不是那么回事呢,我以前觉得,咱们这里有一连几十亩的平地已经觉得很好了,等到了县上才知道,原来还有大片大片的平地,一眼看去看不到边,放眼四周都看不到山,那才空阔呢,连心都觉得开阔了。出气都觉得顺了很多!”
“看这孩子说的,倒好像你以前出气都被大山挡住了似的!”柱子娘笑着说道,引得家里人也笑起来。
柱子也大声笑,“那倒不是。就是觉得好像和咱们这里大不一样,还有那大河,百十米宽,人家还说呢,离咱们这里更远的地方还有方圆上百亩的湖泊,就像以前那个周小姐说的那样可以种荷花种菱角。更远更远的地方还有大海,据说那才是大呢,这地面上所有的河水最后都流到大海里,比咱们这里的所有的山都要大的多。”
“比后山,比驼梁山还大?”杏儿瞪着大眼盯着柱子不相信的问道。
“据人家说是,说是比咱们瑞王爷的封地面积还大呢!”柱子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