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哪里知道,若兰那是握钢笔的姿势啊,在现代,文字资料多是用电脑处理,键盘打字,再打印出来,拿笔的机会都很少,就更别提毛笔字了,一百人里不见得有一个人会写。
若兰很是庆幸,幸亏这里的文字和繁体字差不多,若兰连蒙带猜,再结合象形、形声还有自己擅长的秀才不识字,读字读半边的特长,还别说,还真认识了不少的字。
如果喜欢,记得收藏哦!!
☆、第三十八章 采暖炉
认字的活动慢慢的只剩下永安和若兰,因为柱子认字实在是太痛苦了,柱子娘和柱子爹也不得不放弃,杏儿更是没有耐心,拿着木棍在沙子上画小鸟小狗,就是画不成字,画一会儿趁爹娘一不注意,就跑出去找小桃花他们去玩了,柱子爹娘也只得连杏儿也放弃了。
倒是永安读书的时候,听众倒是越来越多,只要有时间,柱子爹和柱子娘就都凑过来,边做手上的活计边听永安读书,永安也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读一段就讲解一下,就好像讲故事一样,这样大家都爱听,还别说,柱子虽然写字写不出来,书本上的字也是互相不认识,但是永安这样读几遍,又讲解几次,柱子就能记住,很快的复述出来,记忆力倒是好的很。
有时候永安也给大家读一些话本,就好像现代的故事书,无非是一些因果报应啊,神仙仙女之类的,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高兴的杏儿一直说,“永安哥哥讲的真好,比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说的都好听!”让永安哭笑不得,柱子娘和柱子还在一边连连点头赞成。
若兰暗地里观察永安,看起来永安绝对不是他自己说的读书不多,不过现在这个人表现的很是无害,对柱子爹娘很是尊重,对柱子和杏儿也像大哥哥一样的很是亲切,也就慢慢放下心来,再说了,就自己的这个家和家人,虽然现在日子稍微好过了些,但是也没好到引人觊觎吧?既然不会对家人造成威胁,若兰也就稍稍放了心,至于这个永安的过往,既然永安不愿意说,她们也就没有必要问,等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既然永安的事已经解决,现在若兰又开始琢磨采暖炉的事了,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只记得是一个一米多高的炉灶,肚子大,口比较小,除了取暖还可以做饭,但是具体怎么个构造,就不清楚了,烦恼了几天之后,若兰决定还是说出来大家一起烦恼的好,自己再琢磨也琢磨不出个什么来,所以这天吃过晚饭,趁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做活计,就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爹,娘,你们看,那黑石炭那么好用,怎么我们不用它来取暖呢,干嘛还用木炭啊。”若兰没敢一下子说采暖炉,更别说前世烧的滚烫的炕了。
“那黑石炭确实好用,但是用炭盆一次只能放几块,黑石炭烧不干净,还不如木炭好用。”柱子爹正和柱子以及永安搓麻绳,听到若兰问,回答道。
“石榴觉得冷了?不然咱们再烧个炭盆?”柱子娘问道。
“不是,我就是想着黑石炭这么好用,也可以用来取暖啊。”若兰赶紧解释,“那炭盆那么小,我们是不是可以弄个大一点的,高一点的,上面再弄个烟囱,不就可以多放些黑石炭了,就好像我们烧饭用的灶再弄大点。”若兰提议着。
“石榴妹妹说的有道理,我也看过人家有这么大的灶,用砖石垒起来,里面用草泥抹好,可以放不少木炭进去烧。”永安首先表示支持。
“有这样的?永安你仔细说说什么样子。”柱子爹和柱子很感兴趣,男人们对技术类的活计总是很感兴趣的,对新奇的东西更是想琢磨一下。
“就是这么高,这么粗的,下面也和咱们用的灶一样有个开口,上面留着烟囱。”永安用手比划着,一家人都看着他,柱子和柱子爹更是不时插嘴问什么样的烟囱,什么样的开口,里面多大等等。
“嗯,听永安这么一说,咱可以试试,这个烟囱就用咱烧饭的烟囱就行,要真弄成了,就可以用那炭火烧炕,不用再用木柴烧了,炕上会暖和,屋里也会暖和很多。”柱子爹很是兴奋,恨不得马上就实验起来。
“嗯,永安说的这个好,还可以烧水做饭,多方便啊。”柱子娘也赞成。
若兰对怎么留开口,怎么留烟囱之类的听的一头雾水,她倒是每天烧火做饭,但是炉灶是怎么垒的,烟囱是怎么留的,她可不知道,她只负责提出一个创意,具体的就由男人们去操心吧,反正问她,她也不清楚。
若兰看人们的兴致很高,赶紧又提出另一个问题,“我看人们用的都是黑石炭块,那些碎的怎么没见卖啊?”
“那些碎的价钱更便宜,就是不如炭块好用,你想啊,一铲子炭末一压,说不定把火给压灭了。”柱子抢着解释,柱子爹和柱子娘都点点头,“确实是这样。”
“那我们把炭末弄成块不就行了。”若兰小声说,煤球确实是用煤炭末做的没错吧?但是怎么做成的,用什么样的工具,若兰就不清楚了。
“那炭末加水也粘不到一起啊。”柱子表示怀疑。
“那娘和面的时候不是也加别的,豆渣加一点细面,不然它们都捏不成窝窝。”若兰又说道。
柱子娘也点点头,说到做饭,柱子娘还是有发言权的,“就是,如果不掺合点别的,它们加了水也捏不成团。”
柱子爹和柱子、永安都在动脑筋,杏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要在黑石炭里面加白面吗?那可不行,那它也不能吃啊。”大家听杏儿一说都笑起来。
“爹和泥的时候不是也加沙子嘛。”若兰又继续引导,不过只能是拓宽一下大家的思路,毕竟要引导到哪里去,她也不清楚。
“我觉得石榴妹妹说的不错,加点别的,让它能捏成团就行了,我觉得胶泥土就很粘的,说不定可以试试,山脚下那里很多地方都有胶泥土的。”永安说道。
若兰听了不由想扑过去拉着永安的手问问他,“大哥,你来自哪颗星?你是不是也是穿来的?你怎么这么懂我的想法啊,连我自己都不懂的,你都可以懂,我只是简单的说一句,你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你肯定是穿来的吧?”
也许是若兰的眼神太热切了,说是热切也不对,好像又是兴奋又是吃惊,让永安很惶惑,不由摸摸自己的脸,自己的脸上莫非突然之间多出了一个鼻子或者眼睛,怎么石榴这么奇怪的看着自己。
若兰猛的醒过来,摇摇头,不可能的,穿越是这么概率低的事,自己能遇上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怎么可能又那么幸运在这里遇上同乡呢,自己又不是上帝的孙女,祖上和玉皇大帝也没什么关系,这根本不科学嘛。
☆、第三十九章 石炭炉
永安看石榴点头又摇头,不禁问道,“石榴妹妹觉得我说的不对?不可行?”一家人也都看着若兰。
“不是,我只是那么一说,还是永安哥聪明,能想到那么多。”若兰赶紧解释,幸亏自己闭嘴及时,美欧真的问出来,如果真问出来,说不定一家人都要吓坏了,仔细一想若兰又偷笑,就自己一家人的粗神经,说不定自己问出来,他们还要问问什么是‘穿越’,弄清楚之后才会惊吓。
“可不是,还是永安脑子好使,明天咱们就试试。”柱子爹夸奖着永安,跃跃欲试的即刻就想试一试。
“可不,柱子以后多跟你永安哥学学,多用用脑子。”柱子娘也是越看永安越满意,如果这是自己的儿子多好,咦?能做自家的女婿好像也不错啊!
柱子娘看看石榴,不行,自家女儿还这么小,现在不能想这样的事,柱子娘赶紧把这个念头甩开,转念又一想,永安知道那么多,那也是走过了那么多地方才见识多的,小小年纪,得吃了多少的苦啊,柱子娘爱怜的拍拍永安的头,弄的永安一脸的疑惑,不知道柱子娘想到了什么,竟然一脸的伤感。
果然第二天几个男人就实验起来,永安技术指导,柱子爹和柱子一边琢磨一边垒石头,永安也下手帮忙,三个人一会儿垒上一会儿又拆掉,大冷的天,倒弄出了一头的汗,急的柱子娘一直喊他们休息一会儿再继续,“永安的手才刚刚好,休息一会儿再弄也不迟。”
柱子爹带着柱子和永安进了屋也不休息,又拿木棍划过来划过去,一边画一边头凑在一起讨论,鼓捣了一天,终于弄出了个眉目,第二天就在屋子里忙活起来。
三个人忙活了一天才算弄好,是用石块垒起来的,下面留了一个长方的孔,中间是个大肚子,用草泥抹的光滑,上面用石块砌的平整,留下一个四方的小口,可以填木炭或者黑石炭进去,烟囱就通到了土炕的烟道,若兰看着,这个炉灶的原理和现代的是不是一样她不清楚,但是样子是绝对不一样的,管它什么样子呢,好用就行。
“你们看怎么样?”柱子爹一脸的骄傲。
“看把你高兴的,这个要试过才知道,现在怎么能知道啊。”柱子娘也很高兴。
“要等这个草泥稍微干些才能用,趁现在我们也试试石榴妹妹说的那个黑石炭末。”永安微笑着提议。
“就是,正好还有拉来的胶泥土,就是黑石炭末不多了。”柱子紧着响应,这两天的兴奋劲还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