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过的很快,很快就临近了每年春试的时间,柱子的婚礼时间也近了,永安提前告了几天假回来帮忙,婚礼的准备,让本来觉得定亲就已经很繁琐的石榴,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繁琐。
婚礼虽然是一天的时间,但是宴席是要提前准备的,所以田家在婚礼前几天就开始忙碌了。
这次柱子爹仍然请了镇上酒楼的大师傅来掌勺,但是碗盘、桌凳、菜式、请柬,还有新房中的种种琐碎准备,把田家人忙的是脚不沾地。
柱子大伯家、小燕家、虎子叔家也都来帮忙,本来觉得田家的院子也不小了,现在这么多人过来过去的,倒觉得院子也小了很多,来来往往几乎要碰到人。
柱子娘接连几天都睡不好觉,总是准备睡了。又把婚礼的准备工作过滤一遍,于是就忽然又想起来还有哪一些还没有准备,或者是哪里准备的不完美,柱子爹看了是又气又心疼。“你就别多想了,那些明天再准备也不迟,瞧你的眼睛都眍了。”
“唉,这是咱们田家的头一桩喜事,我也是不想让别人看笑话。等石榴他们成亲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忙乱了!”柱子娘笑着躺在床上,又在心里琢磨还有什么没准备好。
“赶紧睡吧,时候不早了,我看你啊,就是操心的命!”柱子爹嗔怪一句,翻身睡去。
就在石榴觉得自己也快坚持不住的时候,终于到了婚礼的这天。
这天的田家到处都是红色,大门上和屋门外都贴上了永安写的红对联,大门外是‘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屋门上是‘茅庐又喜来珠履,侣伴从今到白头’,院外和院子里到处都是红喜字,衬托的整个院子都喜气洋洋的。
一大早,田爷爷就来家里为柱子‘上头’,石榴很是好奇,也曾在现代的电视剧中看过新娘子‘开脸’,也就是一个老太太用棉线把新娘子脸上的绒毛绞去,让脸上的皮肤光滑明亮。这新郎怎么做呢?
石榴偷偷站在门口看着,只见田爷爷用一把新木梳在柱子的头上轻轻梳着,嘴里还念叨着“左梳三下,右梳三下。一辈子和和顺顺,上梳三下,下梳三下,子子孙孙绕膝转。”哦,石榴恍然大悟,原来只是举行这么一个仪式。说一些吉祥话。
这里柱子正在穿新衣服,忽然外面鞭炮响,原来是小妹的弟弟小顺带着人送嫁妆来了。
孙小顺可能是比较紧张,小脸紧绷着,柱子大伯赶紧迎过去,给送嫁妆的人送上红包,把送来的被褥、衣服、橱柜、脸盆、便桶等等都搬进新房里,由新房里的女人们放好,新房里的新床上已经撒上了红枣和花生,又扔上几枚铜钱,头一天晚上已经由小铁蛋和桃花在新床上打了几个滚,意味着子女满床。
家里的马已经刷洗干净,现在在身上披了红布,马头上还绑了一朵大红花,一身红色新衣服的柱子骑上马,由大壮牵着马去孙小妹家迎亲。
大壮今天也穿了一身新衣服,脸上乐开了花,倒是柱子紧张的脸皮僵硬着,二壮故意的大喊,“柱子哥,快笑啊,今天娶媳妇你不高兴吗?”
柱子咧着嘴一笑,石榴看着柱子那笑脸,简直比哭还难看,周围围观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柱子窘迫的搔头,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
今天大牛负责放炮,随着鞭炮响,迎亲的喜轿出发了,来贺喜的亲戚、邻居们开始到了,永安忙着记账,柱子爹娘和石榴、杏儿忙着招呼客人入席,提前来帮忙的大舅妈、柱子大娘她们也忙着招呼客人。
过了一会儿,石榴正在院子里忙碌,忽然听到鞭炮响,原来是花轿已经回来了,人们都拥到院子外面去看。
大门的两边已经挂上了鞭炮,在门口正中摆了一个火盆,花轿停在门外,孩子们围着花轿一边笑一边跳,大人们也都脸上带着笑容,柱子咧着大嘴下了马,因为太过紧张还栽了一下,幸亏牵马的大壮伸手拉了一把才没摔倒,围观的人都笑起来,柱子走到花轿跟前用脚踢了一下轿帘,然后跟着花轿来的秀枝姨走过去掀开轿帘,把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搀扶下来。
花轿前已经铺了几条袋子,由二壮和小铁蛋负责把新娘子踩过的袋子传到前面新娘子要走的路上,意味着‘传宗接代’,秀枝姨扶着新娘子跨过火盆,踏着袋子铺的路一直走到新房的门前。
新房门前已经摆上了天地供桌,上面摆着天地和田家祖先的牌位,下首摆了两把椅子,柱子爹娘坐在上面,柱子咧着嘴引领着新娘子走到供桌前,石榴一直以为新娘子的盖头要在新房里挑开,没想到这里却是在天地桌前,莫非是让祖先也看看新娘子是不是很漂亮?
柱子用秤杆挑开新娘子的盖头,围观的人们都纷纷称赞新娘子漂亮,今天的孙小妹打扮的确实很是漂亮,精心化了妆,只不过脸上的表情也太紧张了些,一直低着头,眼睛更是不敢抬起,好像木偶一样。L
PS: 多谢各位的支持,多谢了!
☆、第172章 家庭和乐
柱子和孙小妹随着田爷爷的声音拜天地、拜祖宗、拜爹娘,旁边的孩子们一边看热闹,还一边起哄,闹的孙小妹更是紧张,跪拜的时候差点踩到裙子跌倒,柱子赶紧扶了一把,围观的人更是哄笑起来。
终于拜完天地,把孙小妹送进新房,然后就开始了婚礼的重头戏,宴席!
石榴一直觉得柱子定亲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够麻烦、够累了,没想到那次和这次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啊。
石榴已经顾不得想脸上的笑容是不是得体了,也顾不得失礼了,没人注意就赶紧停下笑容放松脸皮休息一下,石榴又一次的庆幸啊,幸亏自己就一个哥哥,娘没有为自己多生几个哥哥弟弟,可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这样的事要是多来几次,可真是要人命啊!看到正和娘说话的大舅妈,石榴感到深深的同情,大舅妈可是有三个儿子啊!
下午的时候宾客们酒足饭饱,终于告辞了,大牛、大壮他们这些年轻人却不肯走,他们还要等着闹洞房呢,不过石榴看看已经喝酒喝的满脸涨红的柱子,连走路都有些趔趔趄趄了,主角之一已经快要醉倒了,想来他们也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石榴现在顾不上担心这个,她还要帮着准备晚上给孙小妹,不,现在应该称呼嫂子了,她还要给嫂子准备子孙饽饽、和合汤呢,至于闹洞房,轮不到自己担心,就由哥哥嫂子去应付吧。
柱子的婚礼终于结束了,第二天一大早,石榴刚起身准备做饭,就看到孙小妹已经在厨房忙活了。
石榴很不好意思,“嫂子,你昨天晚上也很累了,怎么起这么早?”石榴说完才发觉自己的这句话很有歧义,容易引起误会。
孙小妹红了脸,不知道是不是听出了别的意思。“我不累,早早起来做饭是我应该做的,我也不知道爹娘什么时候起床,早早就准备着了。妹妹你看看我熬的粥还行吗?菜的咸淡是不是合适?”
石榴看着孙小妹紧张的样子,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首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看来自己的这个嫂子很是细心、聪慧啊,“嫂子,你别紧张,咱爹娘都是很好相处的人,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我知道爹娘待我很好,你和杏儿,还有永安哥,都很好,能来咱们家,真是我的福气!”孙小妹之前已经多次来过田家。对家里的人都比较熟悉,和石榴更是相处的很好。
石榴看孙小妹的样子,说的确实是心里话,不由逗她,“嗷?爹娘好,我和杏儿也好,永安哥也好,那就是我哥对你不好了呗?”
“妹妹,你……”孙小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石榴高兴的笑起来。
“你们姐妹两个一大早在笑什么?”柱子娘一边问一边走进厨房来。
“没。没什么,娘,你起来了?我已经做好饭了!”孙小妹赶忙上前说。
“柱子媳妇,去看看你爹他们起来没有。开饭吧!”柱子娘说道。
小妹答应一声赶紧去看,对柱子媳妇这个词接受的很快。
石榴朝着娘吐吐舌头,“娘,这就当上婆婆了?滋味怎么样?”
“你这丫头,这女人成了亲啊,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咱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是也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媳妇没有规矩,别人不只是笑媳妇,也是要笑婆婆的,你也跟着你嫂子学着点,虽然以后不用伺候公婆,毕竟以后也是自己当家,怎样过日子也要一点一点的学起来了!”柱子娘用手指头点点石榴的额头。
“知道了!”石榴撒娇的答应一声,开始帮着摆饭桌。
孙小妹先给柱子爹娘盛饭,之后依次是永安、柱子、石榴、杏儿,最后却没有给自己盛,只站在桌旁伺候着,石榴看看娘,没有说什么,柱子也只低着头吃饭。
“柱子媳妇,你也坐下来吃吧!”柱子娘对着孙小妹说。
“我等下收拾的时候吃就行了!”孙小妹忙推辞。
“坐下吧,你进了咱们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咱们家没那么多规矩。”柱子娘又说。
这里的规矩是在一个家里,媳妇的地位是最低的,全家人都没起的时候,媳妇就要起来收拾做饭了,等全家人都睡下了,媳妇才能躺下,而且吃饭的时候也不能上桌一起吃,要等全家吃过之后才能吃点剩菜剩饭,这要在贫苦人家就惨了,饭菜都吃完了,媳妇就只能喝点水了,当然如果婆婆准许了,媳妇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吃,现在柱子娘发了话,孙小妹赶忙搬了凳子坐在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