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 完结+番外 (从零开始099)


也就是说必须重新起一个作坊。
这照说不难。
造纸作坊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一间碾房,用来粉碎原料,制造纸浆;一间舀房,工人将纸浆舀成湿纸;一间炕房,将湿纸烤干,揭下就是成品了。
碾房顾名思义,就是安着一座石碾,用来将原料粉碎——这必须从城里请个石匠。
舀房的设备就复杂了:需要两个架子,一个放舀桶,一个放湿纸;还得三个桶,分别装纸浆、清水、纸药;一个木扒,用来拌合纸浆与纸药;以上都还简单,最让罗怡挠头的是,还需要一个纸帘。
这纸帘就是用来将纸浆揭成湿纸的关键工具,直接关系到造纸的成败,要命的是,又是一件竹子做的家伙——罗怡上哪里弄去?
这是一个难题,也只有试着找替代品了。
然后,炕房又出了问题。
没有砖?
是的,没有砖。
汉森太太不知道砖头是什么,还是谢普见过世面,他告诉罗怡,砖头他见过,只不过会制造的工匠在好几百里之外。
本地人不需要砖头,就像清朝人不需要钢琴。
贵族的堡垒和主教的教堂是用石头建造的,其他人住的是茅草顶的泥屋,只有个把富裕的市民会想到用宝贵的银钱买砖头盖房子,这种人在本地实在支撑不起专业工匠的生计。
亚当斯密在《原富》里就论证过,一个铁匠如果带一个助手,那么一天能制造一千根针,但是如果在居民不满一千人的地方,这种铁匠必然不会存在,在偏僻的乡村,要么是一个兼职的铁匠,平时做农夫或者其他职业,只有乡亲需要针的时候,临时升起炉子敲两根出来,要么就是一个每隔几日穿村而过叫卖针头线脑的小贩,这种地方的消费力是维持不了一个专职铁匠的,更别说还带一个助手。只有在伦敦那种住着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都有几百人要买针的地方,才会有那种高效率的铁匠生存的空间。
消费刺激了生产,消费也抑制了生产。
一想到连砖头都得自己生产,罗怡不禁感到悲从中来,但是她没时间感慨自己成了鲁滨逊第二,她还必须给不是坚决反对就是根本不知道她的计划为何物的手下们鼓劲呢。
她拿出了全部的演技,用最最不容反驳的声音喊道:“那么就先盖一个砖窑!”

第32章 万事皆不备

大魔王的命令光环没有起效,她仅有的几名手下完全没有当NPC的自觉,而是争先恐后地告诉她这不行,那不行。
首先,汉森太太非常客气友好地指出,盖那个什么窑需要人手,而现在人手都在耕地——当然,把他们全叫来让地荒芜这一年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今天是农奴们给领主服役耕地的日子,罗怡明年的面包还要指望这几天呢。
其次,教士先生再一次怀疑计划的实用性,他觉得为了盖一个什么坊而花钱就极不明智,现在为了一个部件又要另外再盖一个砖窑,哦神哪,这得多少钱?男爵夫人缺钱了直接跟农奴们要不就行了,把磨面粉钱多加几成,钱不就来了吗,搞个砖窑有啥用?卖给谁?骑士们还住泥屋呢!更不要说一个贵族居然做起买卖来,真是成何体统,别说这会儿,就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贵族们,搞工商业那也是继承不到家产的次子们玩的把戏,正经的贵族就该为了神战斗,正经的贵族女人就该虔诚地服侍神,当当当地算钱,像什么样子?最最要紧的是,按男爵夫人的花钱速度,他很怀疑到时候还能有几个小银币剩给教会。
就连渎神者格兰德一家子,看起来也不像配合这个计划的样子,格兰德太太一脸的坚毅表情,仿佛要上刑场一般悲壮,三个孩子紧紧地环绕着她们的母亲,看着罗怡的样子就像看一个刽子手——呃,我有这么吓人吗?罗怡左思右想,想不出答案。
最后还是格兰德太太先开了口,她央求罗怡不要把她的孩子用于什么邪恶的巫术。
看来汉森太太和黑衣教士一起出现将这个女人吓得够呛。
罗怡同意不把她的孩子用于巫术。
格兰德太太要求罗怡起誓。
“好大胆!”谢普骂道:“眼睛里还有主人吗!”
这个女人,眼里真是没有领主啊,她一个农妇怎么敢这样和男爵夫人讲话!
格兰德太太坚持要求罗怡起誓。
罗怡虽然穿越成了贵族,但是没觉得这种要求有啥过分,她张口就给起了誓。
然后格兰德太太就如释重负,干脆地昏厥过去了。
罗怡起头,汉森太太抱腰,把格兰德太太搬进屋里,然后又搬了出来——罗怡认为屋里太不通风——汉森太太从围兜里拿了几片叶子揉碎了给病人涂上,过了会儿格兰德太太算是回复过来了。
趁这时间罗怡想了一下,在春耕结束以前她肯定是无法弄到大批人力了,那么,趁这个时间先从小型的实验开始?
毕竟她对造纸只知道理论,实践那是一点没有。
而且对原材料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首先她吩咐汉森太太把领地上凡有的,浆汁是胶质的植物,都弄一些来。
然后她又和几个手下开会研究纸帘的问题,初步商定用粗布和芦苇试一试。
现在没有炕,可以先找一块比较平滑的石板用于烤纸,除了浪费燃料以外罗怡看不出太大的坏处。
等初步计划商量妥当了,罗怡也没有浪费时间,她要趁这个空档去好好研究一下那荒谬,四到六头牛才能拉动的犁。
等她靠近了看了那犁后,神啊,木头的……
木头的犁……
牛儿啊,你们辛苦了!拉这玩意,真不是牛干的活!
然后,罗怡问教士能不能定做铁犁。
铁犁?
这个谢普知道,但是……又要花钱!
谢普很不高兴,为什么要把钱白白地扔进水里呢?不管用木犁犁地还是用铁犁犁地,活儿总是那些农奴来干,有什么区别呢?让他们少用几头牛快点干完活?这不是领主花钱自由民省钱农奴偷懒享受吗?
他说,这费老鼻子钱了,骑士们有一套从头到脚的铁甲,还当自己富裕了,许多铠甲都是从爷爷传到孙子的,头盔和铠甲不配套那是再常见不过的,还有人穿“百家甲”的,用那么多宝贵的铁给农夫打犁,荒谬!再说,领地上没有这样手艺的铁匠,必须得到城里去找,然后,还得请铁匠到村里……
为什么要到村里呢?定做好了,拿车子装回来不就行了!罗怡说。
否则就得把犁拿到城里去,装好了铁头带回来。
不不,我要做新式的犁,做一个这个样子的……这样子,配上木制的配件……
那就非得去城里定做了……
那就进城!罗怡一锤敲定。

第33章 进城

进城是一件大工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士力阻无效,只得在当天剩下的时间里对罗怡进行了一番紧急宗教知识补习,好让她在简短对问中不出错。
复杂一些的,他也没指望罗怡或者原来的那个男爵夫人能懂,错了,是懂才可能露馅,别说这会儿,就是文艺复兴已经搞得轰轰烈烈的情况下,马丁路德对基层教士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三百名教士里能够准确背诵十诫和主祷文的只有五十名,还有文盲在教士这个职业里混得风生水起。在古登堡用活字印刷圣经一百年后,还有教士家里一本书都没有,最有学问的基层教士(简直令调查人员感动)家里居然收藏了足足12本之多的藏书!
何况是现在。
据说,在起初那个虔诚的年头,贵族们都是到主教驻地做礼拜的,到了现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妖孽时候,无法无天桀骜不驯的贵族们为了和教会争权夺利,不耐烦到主教跟前礼拜,都在自己领地中立了教士——通常是他们的农奴。这些农奴自然大字不识一个,昨天还在田里耕地或在山上放猪,第二天就被领主赏赐了一身黑袍做了教士。这些文盲教士因为无知也因为生计,闹出了不少笑话,教会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为了争夺话语权,开始了派教士下乡的活动,谢普就是在这种活动中被选中派下去的。
所以,只要背下一些最基本的问答……应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当然,要不是罗怡用自己走路也能进城来威胁,他死都不会同意罗怡进城的计划!
现在他也只有去死死看了。
第二天天还黑的时候,罗怡就被侍女玛德琳敲门喊起来,为进城做准备。
将头发在耳边梳成两个发髻后,包上色彩鲜艳的红色头巾,然后又穿上一身特地从衣柜里拿来的翠绿色长袍,腰间系了一条绣着金线的深绿色腰带,脖子和手腕上都戴上了镶嵌宝石的首饰,被摆弄了半天才打扮完毕后罗怡一照镜子就觉得整个人都僵硬了。
罗怡来自化工染料大行其道的时空,色彩艳丽被认为俗气,但是在敲几万个贝壳才能染一匹红布的时候,一身鲜艳的衣服就是告诉所有人,X代(非富即贵)来了,小百姓躲远点!
要进城,当然要打扮得光辉灿烂。
罗怡顶着这一身行头浑身不自在地坐进了马车,觉得可能是教士的报复,然后她看到了作为陪同的骑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