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不分白天黑夜的点着,既能让室内温度适宜,也可以用来熏衣服。衣服放在上面熏上一夜,又香又暖,主子起身时便可换上。若是刚从外头回来,也可坐在上头熏去满身寒意,是以叫做熏笼。
玉龄连忙摇头,“别瞎折腾了,这不过才几月,连皇上,太后和娘娘们那儿都还没用熏笼呢。叫人知道了,还以为我这个四福晋轻狂不懂事,连爷也面上无光。”
她说着又叹了一口气。虽然对胤禛百般不满,对身处这个牢笼,更是充满了无法发泄的愤懑,可玉龄心中更加清楚,现在,她和胤禛就是一体的。
好是两好,一损俱损。
“罢了。”她想了想,道,“你去看看爷那边如何了?时辰差不多了,他若是得空,就摆饭吧。”
“知道了。我过去瞧瞧,福晋也累了,还是歇会儿吧,别再为这些事情伤神了。”乌嬷嬷说着,用下巴指了指桌上的图纸道。
玉龄低头看了看,桌上放着的,正是她这两日在作的画,已经完成了大半,只剩下边角几处点缀,再稍作修饰即可。她无声一笑,“嬷嬷放心,我心里有数。”
心里却在叹息,乌嬷嬷哪会知道,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她的日子恐怕更加难熬。能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至少不会整天都压抑着,唉声叹气吧?
玉龄忽然有点儿明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寄情于山水文字之中的文人了。因为这世上有太多事,不可说,也无人能说,唯有诉诸笔下,传之后世。哪怕没一个人懂呢?也算一种宣泄。若有二三知己,则人生足矣。
这么想着,见乌嬷嬷已经出了门,她重新提起笔,打算今日就将这幅画画完。
不过一旦投入一件事,往往很容易忘了时间。玉龄已经完全忘记自己让乌嬷嬷去请胤禛过来用膳这件事了,全神贯注的完成自己的画作。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天色已经擦黑,屋里不知什么时候点起了明亮的烛火。
“嬷嬷?”玉龄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随意的回头唤道。
不过下一刻,她这个动作陡然僵住,一时没回过神,差点儿把脖子扭断了,声音都隐隐有些变调,不可置信的低声叫道,“四爷?”
“画得不错。”胤禛没有看她,视线一直停在桌上的画纸上。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说出来的倒是赞许的话。
玉龄松了一口气,起身行礼,“爷过奖了,妾身不过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比不得……”
“懂得自知是好事,”胤禛忽然打断她的话,“但也别太过谦虚,否则倒像是虚伪了。”
这话说得有点儿不客气。于胤禛而言,是因为他欣赏玉龄在这上头的才气,她又是自己的福晋,所以不欲与她客气。可对玉龄来说,却有些重了。
她行礼的动作一顿,终究还是福下身去。胤禛对此浑然不觉,犹自道,“快到皇玛嬷的千秋了,你可用心准备,到时候献上一副画作,她老人家必定喜欢。”
太后年纪大了,何况身份又如此贵重,所以如今更喜欢那些别出心裁,能表达孝心的礼物,诸如手抄的经书之类。之前甚至有个后宫嫔妃为讨好太后,用自己的血抄经书。不过康熙嫌弃这种行为太过造作,故而不喜。
玉龄这会儿已经收敛了脸色,含笑点头,“我还是头一次给皇玛嬷过寿,心里正没有主意呢,爷既然这么说,那妾身就这么准备着了。”
胤禛微微颔首,而后看了看天色,皱眉道,“摆饭吧。”
等上了桌,两人才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胤禛的右手伤着,根本没办法拿筷子。
玉龄原本在胤禛对面落座,见状端碗的动作微微一顿,立刻站起身,走到胤禛旁边坐下,含笑道,“爷不方便,妾身伺候爷用膳吧。”
胤禛的脸立刻黑了。
玉龄说伺候他用膳,自然不是给他夹菜,而是喂他吃饭。
这种话,也就只有身为他妻子的玉龄敢说了。偏偏,胤禛还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白天时,他只用了些点心,虽然觉得右手受伤了不方便,却也未曾深想。如今被玉龄这么一说,心情可想而知。
可玉龄是明媒正娶的福晋,而且也是处处为他着想,就算想发脾气,也找不到发作的理由。
玉龄当然是故意的。
原本可以有更稳妥也更委婉的方式,她偏要这么直接说出来,且还是当着那么多下人的面,自然是对胤禛方才言语不客气的回敬。
想必用不着明日,这件事就能传遍整个紫禁城了。
皇上和嫔妃们那里,肯定不会说什么。人家小夫妻两个的情趣,做长辈的若是事事都要管,未免不像话。就是德妃估计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至于妯娌,估计会惊讶她的大胆,但大家都是含蓄有礼的文明人,大家闺秀,充其量见面时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可胤禛的兄弟们就不同了。康熙的皇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十阿哥往后的都还小,暂不必说,但就连□□岁的九阿哥和十阿哥,小小年纪,对兄弟之间的那些微妙关系都是心知肚明。更不必说早就争得明火执仗的太子和大阿哥了。
胤禛如今面上还是同太子亲近,毕竟认真说来,他跟胤禛是康熙唯二跟中宫有关系的儿子。而且胤禛养在佟佳氏跟前时,康熙去承乾宫总会带着太子,两人也算亲近。
而且胤禛不显山不露水,表现出一副跟着储君走的姿态,太子对他也极力拉拢。这可就惹恼了炮仗一般的大阿哥胤褆。
像这种能让胤禛丢脸的事,他又如何肯放过?必定会在兄弟之间大肆宣扬,最脑弄得胤禛灰头土脸才好。
十几岁的少年最是要面子,胤禛尤甚。这件事哪怕本来没什么,可兄弟之间互相说些“这么大了还要媳妇喂饭”之类的玩笑话,也足够丢人。
偏偏他如今少年心性,被康熙说成性情急躁,喜怒不定,还赐他“戒急用忍”的字,胤禛为了皇阿玛的评语,也只能咬牙忍耐。哪怕心里要呕出血来,脸上也要装作不在意。
单是这么想着,玉龄就觉得畅快不已。
偷眼看去,胤禛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玉龄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见好就收。反正日子还长着呢。
因此并没有伸手去拿胤禛的碗筷,而是回头对伺候的下人道,“你们真是糊涂了,明知道爷手不方便,为何不准备勺子?还不快送上来!”
一屋子战战兢兢恨不能自己不存在的下人闻声而动,竟有好几个往外跑的,偏动作急了,都在门口撞成一团,摔倒在地,然后又利索的爬起来跪在地上请罪。
哪怕这件事本没什么,让这群蠢货这么一弄,也要成笑柄了!
胤禛黑着脸,咬着牙想。
第7章 爷别闹
原本胤禛每日回来之后,还会写几篇大字,完成先生们留的功课,如今却不必了,因为康熙金口免了胤禛的课业,所以胤禛便显得十分悠闲,再不必一直关在书房里忙到深夜。
用过了晚膳之后,胤禛便命苏培盛将他的书搬到正房来,而后坦然的占据了玉龄的书桌,背诵今日所习的课文。
对了,玉龄之前所作的那张画,也被他贪污了。
玉龄对此敢怒不敢言,只能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让乌嬷嬷把账本找出来,趁着胤禛在,有什么错漏之处,早早理清了,免得将来若是出了差错,还要自己担当。
不过看了半日,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实是在自己过门之前,胤禛这院子里拢共不过住了一个半主子。宋氏那里的花用都有数,其他都是用在胤禛身上的,玉龄也不欲详查。
再者说,胤禛现在也着实没什么产业,账目自然也就不会乱了。
玉龄合上账本,对胤禛道,“爷如今成了婚,虽然不知什么时候能开府,可一应的花销,也不可全靠内务府每月的贴补。妾身想着,是否要置办一两项产业,免得坐吃山空。”
她嫁过来是有嫁妆的,庄子和铺子都有,不过那是自己的私产,与胤禛的产业不同。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夫妻共同财产”一说,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责任,至于女子的嫁妆,是个人财产,将来可以传给儿女,若是没有儿女,娘家甚至有资格要回。
如果落到要妻子用嫁妆贴补家用的程度,那男人的脸面也都不必要了。
胤禛倒是用不到,因为皇室成员,哪怕是下头伺候的宫人,每个月的例银也都是从内务府支取,根本不必自己花费。
但他年纪大了,如今成了家,不日就要入朝办事,总归手头要有点银子,才好办事,也不受掣肘。所以置办属于自己的产业,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一点上说,胤禛其实是有些吃亏的。其他皇子多少都能从母族拿到些东西。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私产最终没有留给他,而德妃出身包衣,本身也没多少东西。即便有,恐怕也要留给十四,没他这个大儿子什么事。
所以听到玉龄的话,胤禛只微微一愣,便点头道,“也好。回头我让苏培盛去办这件事。到时候都交给福晋打理吧。”顿了顿,又道,“苏培盛平日里都跟着爷,怕是也没空照管这些,也再从内务府寻摸两个人过来便是。”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清 完结+番外 (佛前青莲) 起点VIP2015-01-06完结穿越成四爷后院的一枚,某吃货表示, 咱不管受不受宠,(只要月银照发), 咱不管生不生子,(古代生...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甜 (吃鱼么狐狸) 晋江2016-01-19正文完结她上有娇怜姐姐,下有幼小弟弟。婶子尖酸刻薄,二叔惧内怕事。祖母厚此薄彼,堂弟飞扬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