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鸾在县城外的官道边等着他们,见几人还算轻松的神色,心里不由松口气,“觉得还行吗?”郑青鸾问的是三郎,他的基础最差。他是长子,这几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为生计奔波。
“还好吧!”三郎应道,“我觉得还可以,名次不会太靠前。”他有些遗憾。
“那就行了!”郑青鸾点点头,“回头还得抓紧,四月府试,还有一个多月。我这几天把历年的试题编成册子,还圈出了可能出的考点,大哥不如把重点放在这上面,与其一把抓,不如抓重点,还是有机会的。”
三郎也知道自己过府试有些困难,而妹妹在应付考试上,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点了点头,只当是试试运气,心态很好。
其实科考远比自己想像的难,郑青鸾真心这么觉得。虽说总结了不少窍门,但这样的试卷给人的感觉很刻板,难免失了灵气。要想在以后的考场上出类拔萃,甚至独领鳌头,还得下很大的苦功夫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令人仰望的才情,那么迎接自己的肯定不是宽容,而是数不尽的流言蜚语和质疑。
三天后,榜单贴出来。郑叁水占了头名,五郎第九名,三郎十七名。父子三人同登榜,也算是一桩佳话。曹县令还专程叫了汪兴华,询问了郑家的事。难免心中感慨,专程派人送了贺礼。
村里和族里的人这才得了消息,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上门道贺的络绎不绝,郑老三干脆带着三郎五郎躲进密道中的山洞里读书,清静!
郑青鸾则是两头跑,如今到了春耕的时候,院中的几亩地还空闲着呢!她干脆将汪兴华找来,告诉他过段时间要去府城兵马司任职的消息。意思很明显:姐夫,您看您过段日子要去兵马司了,现在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差事转交给你堂弟,来专心帮我一段时间,家里实在忙不开啊。
汪兴华闻弦歌而知雅意,克制住自己狂喜的心,踏踏实实住在岳家,料理家事。郑家四房也常过来帮衬,倒也井井有条,事事妥当。
第33章 萧家的产业
第三十二章萧家的产业
等院里新栽的果树陆陆续续开花,院外的野刺玫也打了花骨朵,府试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萧家离她最近的产业就在府城,所以这次她是必去的。汪兴华这次也是为在府城任职打前站,那势必是不能留下。
家里只剩下钱氏和郑青桔小八,何况村尾少有人来,着实让人不放心,就请了宋四婶和四郎过来做伴。
马和马车是提前买好的,马车更是定做的,不仅宽敞,功能还不少,顶部更是防雨的。买了三匹马,一匹拉车,两匹坐骑。如今在院子外的场院里,郑青鸾正骑在马上,汪兴华紧张的站在一侧,美其名曰‘学骑马’。
骑马是郑青鸾上辈子就会的,如今不过装装样子,让自己会的东西有一个正当的渠道。一个下午时间,也就可以出师了。
“姐夫,咱这次去府城,你的差事应该就能办妥,你这边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提前办好吧。”郑青鸾骑在马上,看汪兴华很诧异,解释道:“多余的事情你不用问。到府城以后呢,多看少说,安安分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越是低调,越是不打眼越好。它不过是你的跳板,过个两三年,会调你进京。你把兵马司的门道学透了,时机也就差不多了。”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汪兴华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惊涛骇浪。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郑家,郑青鸾一直在自己眼皮底下,她是什么时候和什么人联系的,怎么知道事情的进度的?他不相信有人能在自己跟前不动声色办成这些事情,那就只有另一种可能——这件事根本就是郑青鸾到府城后才要去办的事,而且很有信心一定能办成。萧家给了她这么大的权利吗?他惊疑的抬头看看坐在马上的小姑娘,挺直的腰背,扬起的脸颊,眯着眼睛,迎着落日,晕黄的日光洒在她身上,平添了几分神秘与魅惑。
她勾起唇角,洒然一笑,“回吧。”她跳下马,动作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要是现在自己还相信她这是初学,那自己就是棒槌。
一定是萧家派人偷偷教导她!汪兴华猜测。
第二天,一行五人朝府城而去。郑老三带着三郎和五郎坐马车,汪兴华赶车,郑青鸾一身胡服骑装,骑在马上随行。
三郎和五郎把车厢的窗户支开,对着窗外的景色指指点点。他们第一次出远门,难免有几分新奇。郑老三靠在软垫上,朝外看了看,感慨道:“十年没出远门了,还是老样子!除了那些树粗了几分,也没大变化。”
“是啊!”汪兴华在车厢外靠着,“倒是这几年,南边安稳了,南北往来的商队多了,这条路也就更热闹了。隔上十多里路,就能碰上一个客栈。打尖住店都方便。”
“哦?”郑老三坐起身来,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我得好好看看。”
一路果然不少车马走动,行商较多,很是热闹。也碰到几两马车,载着赶考的学子,看样子都是家境一般的人家,几人合租一辆马车。
晌午的时候,在一家叫‘老六客栈’的门前停了下来。刚停下,一个粗壮的汉子迎了出来,冲汪兴华笑道:“你可算来了,这都小半年了,你就不怕我把你的那份密下。”说完就笑,才发现来的不是汪兴华一个人,“哎呦!这是有贵客了!”见汪兴华亲自赶车,要么是身份高,要么是辈分高,称呼贵客总没错的。又见马车边,从马上跳下来一个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再想到过路的衙差兄弟们说过,汪兴华这小子结了门好亲,小姨子就是前段时间传的纷纷扬扬的萧郑氏,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感情这小子陪着老丈人出门呀。马上机灵的上前行礼。
三郎五郎忙跳下车还礼,他们也听出来了,这客栈有自家姐夫的份子。郑老三便下车便笑道:“快别多礼!什么贵客不贵客,不过是个不速之客,要来给你添麻烦了。”
相互谦让着进了内堂雅间,梳洗过后,桌上已经摆好精致的家常小菜。郑青鸾心道,此人还真是七窍玲珑心。出门在外,一路颠簸,绝对不会想吃山珍海味,越是家常的味道,越是舒心。
汪兴华就解释:“你们以后少不得要常去府城的,这家店有咱自己家的份子,在里面吃用尽管放心,绝对干净!”这里说的干净,是指不会有人在饭菜上动手脚,遭了暗算。郑青鸾点头,表示明白。郑老三也小声的解释给三郎五郎听,见他们一脸震惊,他无奈的对汪兴华道:“平安啊!一路上你多给他们讲讲。没出过门,到底少了历练。”平安是汪兴华的字。
肉炒豆芽,醋溜土豆丝,火腿炖蛋,麻婆豆腐,红烧的鸡块。都是小饭盆直接上,量大味足。白面的馒头,浓稠的玉米碴子粥,清清爽爽,很是舒服。
临走要是给钱,那就是看不起人。郑青鸾去马车上,把本来做干粮的点心包好。这是昨儿晚上按郑青鸾的方子做的,蛋糕和五香的猪肉干。
她笑着把东西递过去,“六哥!这是自家做的,你尝尝。要是吃着好,下次再给你捎来。”
老六,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爹妈没得早,早不记得自个姓什么了,只知道别人喊他老六。一个人以乞讨为生,四处流浪,长大了有力气了,就落脚在府城外,靠卖苦力为生。他头脑机灵,为人义气。几年下来也积攒了银钱和人脉。想在城里开铺子本钱不够,就和汪兴华在这云池县和府城之间开起了客栈。他本分经营,凡是来这里的客人无需为自己的财物担心,又有汪兴华的关系,衙差来往也常在这里歇脚,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但终究是乞儿出身,很多人是看不起他这样的人的。如今这样的小姑娘爽朗的对他笑,唤他六哥,递上自家做的见面礼。
这是只有通家之好的人家,才会把自家做的东西互赠。
他颤抖着手接过来,眼睛有些湿润,这是种被尊重的感觉。
郑老三呵呵的笑,“行了!大侄子,我们过几天回程的时候还得打扰,你那火腿炖蛋味道真是足啊。你得给我备上些,回去给你婶子尝尝。”
这是肯定了郑青鸾的做法。
老六红着眼眶应了一声,三郎扶着郑老三上马车,边告辞,“六哥回吧。还有不少客人要招呼呢。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
到底在老六的目送下离开。
汪兴华挺感慨的,他结交的朋友都是这样的三教九流,很是怕岳家看不上。要不是害怕小舅子们以后出门被暗算,他也不会把人带去那里。没想到岳父和小舅子小姨子这么给自己脸面。
“姐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你的朋友都很好!”郑青鸾似乎早早看出汪兴华的顾虑,感慨道。
汪兴华没想到郑青鸾是这么想的!他释然的笑笑。他一定要把这句话说给那些朋友听听。
郑青鸾也因为无意间的这么一句话,结识了许多忠肝义胆的江湖朋友。当然,这是后话。
等天黑下来,已经到了离府城不足十里的郊外。晚上进城有很多不方便,就不如顺势歇在城外。这家叫做‘悦来’的客栈,上下两层,分前后院。后院有好几个小院子,内带厨房,整院出租。
郑青鸾的心思却全在客栈的匾额上。她只就着门口灯笼的火光,看到匾额的右下角有一个梅花篆字——‘萧’。很多人即使看到,也会以为是制作匾额的工匠留下的字号。而郑青鸾却知道,这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赵氏贵女 完结+番外 (粟米壳) 2015-12-31完结剧本定律:男主是祸水,女主顶光环,炮灰如草芥 穿越剧本,赵文宛被迫接手了定国公府千金的花样作死...
-
坑娘攻略 (小乖宝贝) 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6-01-05完结穿越一回,你以为我就是来宫斗宅斗各种斗的? 成为表面受宠实际受坑的梅家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