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外戚攻略 完结+番外 (八爷党)


洪茜听了洪茅兄妹的一番劝解,心中又是哀痛又是清明。哀痛于夫妻多年情分一朝散尽,清明于洪葵洪萱所言甚是。她听了一会子,竟也听的庆幸起来。甚至觉得赵顼如此无情也是件好事。至少能完完全全断了她的愚蠢念想。从今以后,她洪茜再不会有什么夫妻伉俪,举案齐眉的痴念。不过好生教养儿女,做好一位母亲罢了。
只是洪茜心情略微疏阔,自觉想通之余,也不免好奇大伯父与大伯母是如何教养子女的——除宫中的贵妃娘娘人品高贵她多年未曾见面也就罢了。这洪茅与洪萱一对兄妹,却是口舌机锋,一个比一个伶俐。更难得两人心思通透,并不会拘泥于常理之中。
比如今日之事,若是寻常人听了,虽也会为她生气不平,可总会劝她忍一时风平浪静。比如她的母亲冯氏,这一个下午苦口婆心的不知说了多少“男人家三妻四妾,本是寻常事。赵顼虽然行事畜生,可谦儿到底是英国公府长房嫡孙。你今日受了委屈,闹一闹也是情理之中。只这事儿不能总这般僵着。等着下回英国公府再来人接,你也顺水推舟的回去罢……为娘的并不是嫌弃你有事躲回娘家。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我岂有不心疼你的。你就是想回理国公府住一辈子,为娘的也没有半句不是……可就算不看旁人,且得看着谦儿,若真的闹僵到无可挽回,谦儿可怎么自处。再者你本是英国公府正经的长房媳妇,岂有家中正室反避开外头狐媚子的道理……”
如此这般兜兜转转的车轱辘话,听的洪茜耳朵都快生茧子了。好像女人这一辈子除了看着丈夫的脸色争风吃醋教养子女,竟也没有别的用处了。听的本就心绪不平的洪茜越发的头昏脑涨。也只有晚上得了洪葵兄妹的劝说,才算是清明起来。
洪茜暗地里决定,平日要时常往洪萱的房里走走。就算不为别的,洪萱说话行事总能戳到她的心窝儿里,叫她心理舒坦得紧。
而冯氏在旁听着洪葵与洪萱的一句句话,心中又是解气,又是担心。且瞧着自家女儿满脸的痛快之色,知女莫若母,冯氏连忙冲着洪萱兄妹说道:“你们年轻,且不知女子嫁入婆家之后,行事有多艰难。今儿虽是英国公府对不住你们大姐姐。可你们却不能如此任性。总该劝着你们大姐姐,押着心头火气,顾忌着谦儿兄妹才是。”
洪萱闻言,越发不赞同冯氏的话,可瞧着一旁的孙氏不断的冲她使眼色,洪萱勉强咽下口里的反对。站在一旁不吭声了。
只是洪茜的亲生哥哥洪葵听了这话,却是同洪萱一样不赞同自己母亲的言论,且恨恨骂道:“母亲这话说的不对。咱们理国公府多年来对英国公府向来是亲近有加,多有尽让。反倒将英国公府礼让的越发得寸进尺起来。如今不过是为了一个烟花女子,他英国公府就敢如此威逼妹妹,赵顼立身不正,内里藏奸,更是想着把污水泼到发妻泼到岳家头上。不但想要咱们家凭白为他担了骂名却还要卖乖。这般无耻的人,如若我们这次不追究了,恐怕他们将来还有更狠更毒的手段使出来。”
洪萱在旁听着洪葵的话,看着洪葵表现出来的出离愤怒以及一旁二叔父洪贯的沉默不语。心中突然狐疑起来。她知道古代侯门大户规矩严谨,家中女眷不知道二门外的事情,也是有的。可是洪贯与洪葵本是外男,与赵顼又是那样的关系。没道理赵顼养了这么多年的外室,这两人却不知道的。且看着今日二叔父一言不发的模样,倒也是古怪得紧……
没等洪萱想出个头绪来,只听洪茅在旁,已经是心急口快的说道:“姓赵的做下如此丑事,别想着就这么完了。清流翰林最重名声,赵顼既然想着科举入仕,又不爱惜羽毛,合该有这个教训。按我的意思,且今晚上就写了姓赵的大、字、报,交给府中小厮如张贴告示般贴到京中各处人流喧阗之地。务必要天下人都知道英国公府与他赵顼做下的丑事。”
一句话落,满堂人皆是好奇的看了过来。洪葵更是忍不住问道:“何为大、字、报,为兄怎么从没听过?”
静默在旁的洪赋与洪萱在听到洪茅的话后,不觉脸色一变。洪赋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目光炯炯的看向洪茅,旋即又转头打量女儿洪萱。而洪萱则是心虚的转过脸去,抬手不自觉的摸了摸额头,暗暗琢磨着待会儿该怎么同父亲解释。
而另一厢,一不小心说漏嘴的洪茅更是暗暗叫苦,有些尴尬的避过父亲的打量,看向了别处。口中却同洪葵解释道:“这是一种很犀利的武器。”
洪赋闻言,看向洪茅的眼神越发的玩味凌厉,口中也意味深长地符合道:“是啊,确实很犀利,且效果惊人得很。”
而孙氏不知想到了什么,也是玩味的打量过来。


☆、第二十六章

大约四五年前,洪赋还只是江州县衙内掌管府库杂事的一名小小吏员。彼时到任的县老爷乃是一名花钱捐了官儿做的奸商。既是奸商,自然为富不仁,他花了多少雪花银上下打点贿、赂,才能换了这么一个芝麻官儿做。上任之后,为了将所花销的钱财赚回来,自然是重税盘剥,巧立名目,几乎将整个江州的地皮挖薄了三尺。闹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洪赋时任小小吏员,照理说以他当时的身份,同高高在上的县老爷应当并无交集。然而洪赋看不惯大雍的天下被这等贪官污吏败坏,遂在私底下闲话喝酒时与同僚偷偷抱怨了几句。甚至暗中使计,对着县老爷的命令阳奉阴违,在征敛米粮的时候,勾兑做账,抹平零头,将私扣下来的粮食返回给百姓们,尽量让百姓们减少些损失。
铁打的皂隶流水的官。衙门内的差役几乎都是江州本地人士,对江州的百姓多少有些香火情,因此大家对新任县老爷如此贪弊的行止十分不以为然。洪赋行事虽然谨慎,然则只要做事,必会露出端倪。因此衙门内的差役也略略察觉出洪赋的动作。不过考虑洪赋平日里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争功抢荣,反而经常帮衬众人周全公事,因此人缘还算不错。何况洪赋此举也并非为自己谋利。因此众人不约而同的,对洪赋这等“欺上瞒下”之举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有人十分钦佩洪赋的举动。
却不想有人钦佩洪赋的为人不肯认真计较,却也有人为了讨好县老爷,竟将这些私密事情偷偷报与了他知道。那县老爷闻听此事,盛怒之下便来盘库查账,然而洪赋在账面上的文章做的极其到位,各种收入支出规规整整,竟让县老爷查不出什么差错。又有一干经事的皂隶帮衬掩饰,县老爷实在抓不住洪赋的把柄。为了一解心头之恨,只能草草寻了个由头将洪赋拿下,待要重重责打,奈何洪赋身上还有进士功名,实属不得动用刑讯一类,遂寻了个偷窃之罪将洪赋塞入牢中。只派人到洪家传话,叫洪家拿出二十两银子来赎人。
消息传到洪家的时候,孙氏并洪茅洪萱三人宛若听了惊雷一般,实不知该如何是好。洪家在江州时是何等困顿苦难,洪茅并洪萱两人在稍稍年长之后,还得入山打猎补贴家用,此时又怎能拿得出二十两巨资?
何况此事也并非洪赋之错。究其根本,还是县老爷行事贪得无厌,叫人忍无可忍罢了。洪赋心怀百姓,稍微体恤了一二,反而遭到上峰的嫉恨报复,实属无辜。然则这个当口儿也并非寻人讲理的时候。不提孙氏淌眼抹泪,到处奔走,如何筹钱。
且说洪茅与洪萱兄妹两人咽不下这口气,遂避开大人的眼线,偷偷写了那县老爷的贪墨不仁之事,于晚间夜深人静时张贴在城门口以及江州书院外面的米分墙上。彼时洪茅与洪萱担心旁人从笔迹上猜出两人的作为,甚至还特特换了另一只手来写字。兼江州隶属边塞之地,晚间宵禁外紧内松,因此竟无人注意到两个孩子的行动。
直等到第二天雄鸡唱白,所有人注意到城门口并江州书院外头的大字报。也合该那县太爷倒霉,恰好这大字报被奉皇命四处暗访的钦差大人瞧见了,钦差大人示意随从揭了字报亲登县衙问询,查明事实真相,问罪于县太爷,另选贤能之人补缺。旧老爷既走,被关在牢中的洪赋自是安然而出。新任县太爷上任之后,盘查府库之时留意到洪赋学问惊人,遂推荐洪赋前往江洲书院担任教员,也都是后事不提。
只是这番事迹说起来竟比书中的故事还跌宕起伏,彼时江州县衙内所有知情人都猜测那张贴字报一事与洪赋有关,却又明白洪赋深陷囵圄,不能□□,此事断非他自己所为。因此不免猜测是县衙中哪位英雄不忿此事,遂悄悄为洪赋张目,并不曾想叫钦差大人瞧见。反而结果了那位县太爷。
种种推论尘嚣甚上,洪赋被放出之后,多方走访打听无果,竟也是这么以为。
可是今日听到洪茅的一时错口,洪赋却不由起了另一丝想法,却又十分不敢相信。他向来知道自己的一双儿女——尤其是小女儿素来胆大包天,行事非同常人。却也不敢相信当年之事竟是两个弱质孩童做下的。既是他们做下了,却又能瞒的众人滴水不漏,可见这两个孩子的心机城府,难道竟比他们这些大人都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