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妃生产后,愈显瘦削,脸儿小小的,下巴尖尖的,让人一看便心生怜惜。可惜英王不是个怜香惜玉的,听说他前几日,才又抬了一个绝色女子入府。英王妃许是看开了,许是心死了,每日照管女儿,也不管英王的风流韵事,倒是比以前的气色还好些。
信王妃自幼在边境长大,高挑健美,好习武弄棒,不好读书。元敏郡主和英王妃作诗对词,她兴趣不大,就拉了顾嘉梦闲话。
对这个莫名其妙被皇家指了婚又退婚的姑娘,信王妃是很心疼的。她不好明着安慰顾嘉梦,只能明里暗里,说皇家看着光鲜,其实内里并不好过。
顾嘉梦知其好意,心中感慨。信王妃的闺名唤作薛碧菱,十六岁嫁给信王。夫妻俩怄气,争斗,她善妒的名声传遍京城,但到底是将丈夫吃的死死的。
他们婚后多年,她都没有生育。信王闹着要纳侧妃,却终究还是不敢越过她。
在那个长长的梦里,信王妃终于生下了孩子,还是信王盼了很久的男孩子,是皇帝的长孙。他们夫妻都很高兴,只是那孩子还没满月,信王便死于与英王的夺嫡之战中。
那一夜很乱,皇宫失火。皇帝驾崩,信王薨,英王薨。太子失踪,公主小产……
还在坐月子的信王妃听到消息,披头散发,去寻丈夫尸骨,意外身亡,只留下一个未满月的婴孩。
那个孩子被新帝带在身边教导,年岁稍长,被他远在边境的外祖接了过去。皇帝不舍,但无奈薛家态度坚决。
……
“顾姑娘在想什么?”信王妃好奇地问,她心直口快,知道顾嘉梦在出神,便当场问了出来。
顾嘉梦回过神来,笑了一笑,低声道:“我在想,这一世,我们都要好好的。”
信王妃不解其意,只呵呵一笑:“那是自然。”她告诉顾嘉梦,被皇家退婚也没什么。天下好男儿多的是,不独独是一个姬然。
顾嘉梦微笑称是。其实,和景王解除婚约,她一点都不难过,真的。
英王妃做的诗里,提到了菱角。她声音温柔,用英王的话说,就跟蚊子哼哼似的。
可信王妃依然听见了。她名字中带菱,在娘家也好,在信王府也罢,还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说菱角的。乍一听到菱角,她下意识瞧了信王妃一眼,动动嘴唇,却什么都没说。
顾嘉梦看着好笑,在那个长长的梦里,这妯娌俩经常针对并欺负景王妃顾九九,顾九九在公主的帮助下安然无恙。
这一世,大家都要好好的才好。
也有年龄相仿的姑娘与顾嘉梦攀谈,顾嘉梦大方得体应对,并无一丝不妥。
在闲谈中,顾嘉梦竟然得知,如今景王不在京城。刘家的姑娘很神秘地道:“你们不知道吗?竹山大旱,颗粒无收。听说老百姓都挖草根,吃树皮了。皇上圣明,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景王殿下得了圣谕,亲自押送粮食出了京城。恐怕要好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呢……”
她看了顾嘉梦一眼,似乎有些歉然:“啊呀,我不是有意提起景王的,该打,该打,你莫见怪啊……”
顾嘉梦只笑了一笑,很平静地说道:“我与景王并无干系。”
他们的婚约已经解除了,不必再将他们的名字放到一起。父亲希望她出来交际,希望她能尽快许下婚事。可父亲大概是忘了,京中大户人家健忘的不多。她和景王解除婚约才数月,她的亲事,其实不必着急的。
景王出京赈灾一事,顾嘉梦那个长长的梦里也是有的。十六岁,顾九九已经是景王的妻子。记得景王这差事办得很漂亮,回来得了嘉奖不说,在湖广一带也有极高的声望。
这一次,大概也是他积累声望的时候吧。
回家的路上,她和小七坐在马车里,静静思索,景王是皇帝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是他属意的储君,而太子殿下只堪堪担了虚名。
她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如果殿下不曾失踪,那个位置会属于谁。他们会不会都活着,活得好好的?
她想与殿下见上一面,她想知道他的计划是什么,想知道他的未来里有没有她。
但她终究还是把这想法压在了心底。
顾嘉梦刚一回府,还没换衣,便被姚氏唤了过去。
68|9.23
姚氏见她过来,便招手唤她到身边来,含笑问她今日在公主府的见闻。
顾嘉梦不解其意,一一答了,只是略去了刘家姑娘提到景王那一节。
姚氏点头,沉吟片刻,说道:“今日你姚家三舅母过来了,可惜你不在,没能见得。她给你们姊妹都带了礼物。你的那份,我让人送到你院子里了。你回去看看,可还喜欢。”
顾嘉梦已经知晓姚家舅母来过的事情了,只笑道:“舅母赐礼,怎么可能不好?自然是喜欢的。今日没能见到舅母,很是遗憾,只能改日再去向舅母请安。”
姚氏勉强笑笑,三嫂今天过来,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跟顾家结亲。姚氏当时假装没听懂,只以语言含糊了过去。
她思忖着她毕竟不是顾嘉梦的亲生母亲,在顾嘉梦的婚事上,她能提意见,却不便完全做主。
听闻顾嘉梦回府,姚氏就使人唤了她过来,旁敲侧击,只当是闲谈,问她怎么看姚庆之。
——这个问题,姚氏以前也含蓄问过,那时,回答她的是顾九九。顾九九十分明确地表示不愿嫁与姚庆之。不过姚氏思忖着今日终究不如往日,顾嘉梦被皇家退了婚,多多少少在议亲时会受到些影响。
何况,姚庆之也算是姚氏看着长大的。这孩子在家里闹出的动静,她这做姑姑的都知晓了。若能成了,也好。
顾嘉梦心里一咯噔,有些意外,却又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毕竟那个长长的梦里,姚庆之对顾九九也是情根深种,终身未娶,后来仿佛是在族里过继了一个孩子。
她默默叹了口气,姚庆之自幼便看她不顺眼,见她一次就欺负她一次,她那时唯唯诺诺,不懂反击,被他欺负得狠了,只能借故不去姚家,就为了能避开他。
顾嘉梦老老实实,说了自己的看法,末了向姚氏表明自己想在顾家久留,不愿出嫁。
姚氏笑笑,挥挥手,让她自去休息。老实说,顾嘉梦的回复,教姚氏很意外。她话说的含蓄,可姚氏能听明白她的意思。
顾嘉梦竟然说,她对姚庆之,只是看在两家是亲戚的情分上。也不知是她害羞,还是真的这么想。不过女孩子,不出嫁怎好?而且,嫁人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顾嘉梦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呢。
……
顾嘉梦不是害羞,她是真的对姚庆之没什么好感。
她回了自己的院子,换了家常的衣衫,坐在梳妆台边,卸下钗环。
小七忍不住问道:“她是要给你做媒吗?”
顾嘉梦将簪子放进首饰匣内:“或许吧。”姚氏态度模糊,似乎并不愿意左右她。
她十六岁,又是退过亲的人,继母忧心她的婚事,很正常。只是她自己,还不想考虑终身。
“那你急着嫁人吗?”小七歪着头问道。
顾嘉梦笑笑:“这种事情,不是急不急。历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子女的,有几个做得了主?”
说起来,她倒是很羡慕景王的婚事自定。
“那你爹要是非要你嫁呢?”小七追问。
顾嘉梦没有回答,笑着眨了眨眼:“小七姑娘,我们去慈恩寺拜访弘明法师好不好?”
小七一愣,点了点头:“好,很好。”
顾嘉梦道:“我想去求个签,求一个不宜早嫁的签……”她佯作无意低下头,不让小七看见她微微泛红的脸。
小七也没注意,只“哦”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
……
顾嘉梦要到慈恩寺去上香,姚氏也不阻拦,只叮嘱她多带些下人,要注意安全。顾嘉梦含笑应下。
她刚回到身体的那一段时间,她每每外出,大哥必护卫一旁,唯恐她有半点闪失。时日久了,又有那天他们的不愉快,她这两次出去,都没再惊动大哥。
据小七说,大哥近些日子忙得很,常常往城南九里巷去。
不过,这些都与她关系不大了。自从她对大哥的期待降低后,大哥再做出什么来,她都不觉得奇怪了。
她是顾嘉梦,这一点,不是顾九九能改变的。
顾嘉梦不知道,顾彦琛原本是打算找机会安排景王与顾九九见面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景王奉命出京赈灾,此事只得暂且搁下。
顾彦琛挂念着顾九九在京城身份不明,举目无亲,得了空就去探视,兄妹感情倒是更增进了一步。
……
离慈恩寺尚有些许距离,车夫就停下了马车。
顾嘉梦正感诧异,却听车夫说道:“大小姐,前面是姚家的马车。”
她还未说话,小七就奇怪地瞧了她一眼:“咦。”
顾嘉梦想,到慈恩寺上香的多为女眷,想必是哪个舅母或是表嫂,也真是巧,少不得要去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