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喝点粥吧,你一天的没吃东西了。”柳红劝道。
却见顾倾城微微摇头,视线移向闭合的窗户,目光变得有些莫测,“不是那些人,我说的,是故人。”
柳红闻言一愣,才反应过来她这是还在说之前的问题,不由得笑道,“这都邻近年关了,怕是不会再有故人来了吧,大家必然都回家团聚了,而鄞少爷他远在边关,今年怕是也回不来了。”
“是吗,”听到柳红的话,顾倾城轻笑,在暖黄的灯光下,更显绝色倾城,“也许吧,但谁也说不准,不是吗。”
柳红点头,不再纠结于此,端过托盘中的粥放到她面前,催促道,“主子你快趁热喝吧。”
顾倾城点头,接过粥碗,素手莲华,亦是美景一幅。
柳红看着这样的场景,便有些恍惚了。
十数年的时间过去了,虽说算不得沧海桑田,但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大到晋国越发富裕,小到身边少年皆已长成俊朗挺拔的青年,甚至就连柳青都已嫁做人妇,孩子都有两个了。
但也不是什么都在变,苍天大地,风霜雨露,以及……顾倾城的容颜。
他们初见时,柳红还是少女的模样,而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柳红早已褪去了少女时的青涩,长成了妩媚的女人,而顾倾城却是一成不变了的。
都说红颜易老,这句话却不能用在她身上,十数载光阴倏然而过,却不曾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眉目绝色倾城,一如旧时,当真不复负倾城之名。
只是她如今的情况,却让人说不清,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
通州地处晋国北方,邻近西北边境,气候恶劣,严寒难耐,常年伴着风沙暴雪,是晋国为数不多几个最冷的州府之一。
而今年气候之恶劣,比往年更甚。甫一入冬,气候便明显的冷了起来,时不时的便有大雪降下,染得天地间除去白色再无其他颜色。
此后,风雪更是肆虐成灾,封堵道路压塌房屋冻死牲畜庄稼无数,空旷的街道上,甚至再看不到行乞者的身影。
这是通州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灾害了。
通州知府快马加鞭往帝都送去急报,今上体恤百姓,当即拨下赈灾银,大皇子宋承瑀主动请缨远赴通州赈灾。
因为心系百姓,圣旨颁下的第二日,大皇子便带着赈灾银以及物资从帝都出发,赶往通州。
一行人连途奔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抵达通州,与通州知府连夜商讨方针之后,定下了计划,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便一心扑在救灾一事上,到了十二月底,才总算告一段落。
宋承瑀启程回京的时候,通州百姓感恩,夹道送别,叩谢皇上圣恩的,跪了一地。
临近年关时,一行人已然赶了大半的路程。
是夜,斜风细雨,夹杂着寒风,呼啸而过。
一行车马规整有序在管道上前行。
其中一辆马车里,烛光跳跃,隐隐传出交谈声。
“殿下此次赴通州赈灾,路途奔波辛劳,整个消瘦了一圈,等回到京城,娘娘怕是要心疼了。”这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先生说笑了,不过两月的时间罢了,何至于消瘦一圈。”宋承瑀笑道,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这马车内的二人,正是远赴通州赈灾归来的大皇子与其先生。
先生执黑子落下,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说起赈灾一事,最让老夫佩服的,还要数八年前顾淑妃在泾县所为,此后但凡涉及灾祸,多少都有效仿当年。老夫一生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奇女子,若非身为女子,定是青史留名之贤人。”
宋承瑀闻言,手上微不可查的顿了顿,继续落子,“身为女子又如何,她这些年所做之事,又哪里逊色于男儿半分。”
顾倾城借养病为由,离开后宫,去到泾县天水山庄,这一样就是八年,再不曾踏入宫门一步。
甚至就连后宫妃嫔也纷纷猜测她这是失宠,却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其中真相,而宋承瑀便是其中之一。
顾倾城化名宋倾晚,带着八皇子宋承鄞定居源县,便是借了谢家的名声。
最初谢家会答应,不过是为了还她的人情而已,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谢家得到的回报却远超预料,而这些回报,曲折萦绕,最终都落到了他身上。
顾倾城离宫之后,后宫之中局势一时之间风云变幻,他的母亲虽贵为皇后,却不得圣宠,再加上皇帝迟迟不立储君,圣意不明,几个皇子之间明争暗斗,越发紧张。
因为顾倾城近年来积攒的善名,到使得他从中获利不少,不仅在争夺中扳回一成,甚至略胜一筹。
先生一手摸胡子,微微摇头,“话虽如此,可是老夫却是看不透这个人,她所做的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宋承瑀亦是摇头,“我亦不知。”
先生再度落下一子,结束了这局棋,“罢了,终归于我们无害,不说此事了,倒是殿下你的婚事,这次回去,也该做准备了。”说起这事,先生明显是打趣的语气。
宋承瑀闻言,也不由得哭笑不得,“先生怎么又提起这事了。”
先生笑道,“也不怪娘娘着急,别的皇子孩子都能下地跑了,你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此番出来之前,娘娘便与我说,若是你有中意的女子,只要家世不要太过离谱,她都会遂你的愿。”
说起这话,宋承瑀一顿,而后浑不在意道,“先生这些年都陪在我身边教导我,对于我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了,哪里有什么意中人。”
先生摆手,“罢了,容后再说吧。”话说及此,他抬手掀开车帘,召来随行的侍者,问道,“还有多久到驿站?”
侍者恭敬道,“过了这个峡谷,就是驿站了,先生。”
“知道了,下去吧。”说罢放下车帘,转头与宋承瑀说,“此次通州之行,费心劳力,为了赶回京城,只得绕路行走,不然也不至于夜里仍在赶路。”
宋承瑀点头,刚想说什么,便听得前方传来一声巨响,而后轰鸣声连连,仿佛天塌地陷了一般。
惊恐的尖叫声紧接着想起,此起彼伏。
“保护殿下!”
“殿下小心!”
宋承瑀甚至来不及反应,便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之后便失去了知觉。
☆、第64章
是夜。
寒冬的时节,京城亦免不了细雪纷飞。从傍晚时分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街头,渐渐变得冷清,到最后,只剩下打更人以及巡城的士兵,再见不到别的身影。
昏黄的灯光从街道两旁的门窗透出,装点几分暖意。
而皇城之中,却依旧灯火通明。
朝阳宫,正殿。
入冬以来,皇后身体便有些抱恙,再加上大皇子远赴通州赈灾,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思念成疾,御医方子开了无数也不见什么效果。
近日里,朝阳宫的殿门关得格外早,几乎是入夜没多久,皇后便歇下了。
今日也不例外。
然而这一次却睡得格外的不安稳,总是会梦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如此迷迷糊糊许久,忽然停得一声惨烈的尖叫,将她从梦中惊醒。
“瑀儿!瑀儿!”皇后猛地从床上坐起身来,胡乱的挥舞着双手,像是要抓住什么一样。
值夜的侍女听到动静,忙进到里间来查看情况,“娘娘,出了何事?”
点了灯,暖黄的灯光驱散了屋内的黑暗,只见皇后拥着被子坐在床上,因抱恙本就不佳的肤色,此刻看来越发的苍白,唇上几乎不见血色,额头亦是布满一层冷汗。
侍女被吓得不轻,疾步走到床边,虚扶着皇后,语气不掩关切,“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舒服?奴婢这就叫人传太医过来!”
话才说完,便被皇后出声阻止了,“无事,不必劳烦太医,本宫只是做了一个噩梦而已。”
她伸手按住胸腔的位置,那种心悸的感觉,久久不曾散去。
“更衣,本宫要去佛堂。”
“是!”
原本沉睡的宫殿,灯火次第亮起,侍女们鱼贯而入,迅速而有序的替皇后更衣梳洗,不过两刻钟的时间,便一切收拾妥帖。
朝阳宫中的佛堂,设在偏殿,还是近几年才建起来的。
更准确的说,是在顾倾城离宫后的第三年。
没有了那个衬得整个后宫的妃嫔都黯然失色的女人,各方都动起了小心思,再加上圣心莫测,这些年来,后宫里起起伏伏,谁也算不得是真正的赢家。
今时是你,明日就变成了她,这些人里,有熟悉的面孔,亦有选秀初入宫的新人。
后宫之中看似平和,暗地里却是一片混乱。
不知从何时起,皇后发现她开始对这些争斗无感,只要不把心思动到她头上,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久而久之,就兴起了吃斋念佛的心思。
她原本以为,她若有幸能争得最后的胜利,在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便会做这事,却没想到,提前了这么多年,别说抱孙子,她甚至连儿媳妇都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