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宠妃 (夙夜笙歌)


  有财,有貌。
  在这样的前提下,总有那么些人会忽略她父母早亡这样不好的身世。
  于是,后来几天,还真有人请了媒人上门提亲,让顾倾城乐了好一阵。
  县上的人对此津津乐道,从各地赶来的学子对此亦有些关注,纷纷静观后续。结果在很多人预料之中,那这个媒人,甚至连宋府大门都没能踏进去,足可见顾倾城态度如何。
  会猜想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众人知道顾倾城的真实情况,而是会像这样草率的上门提亲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好歹是在源县这样的地方生活了多年的人,见识不是其他地方的百姓能比的。从顾倾城的言行举止就看得出来,这样的女子必然出生于有身份的人家,即便父母早亡,也不可能看得上那这个利欲熏心的小人。
  话虽如此,但是大家依旧对此事津津乐道。并且因为那几个起了歪心思的人上门提亲一事,这个消息更是传得人尽皆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原以为,顾倾城虽然不至于因为羞愤而自此不敢出门,但至少也会在家中躲一段时间。
  然而,让众人惊讶不已的是,顾倾城不仅没躲在家中,甚至每日行程一点没变,但凡是聚集文人学子最多的地方,十之八、九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她从来不会主动与谁说一句话,向来都是坐在不远的地方,点一壶茶,但从来不喝,静静听着旁边的人高谈阔论,对四面八方看来的探究的眼神视若无睹。
  这份镇定,便是连大多数学子都佩服不已。
  这个消息在县上传遍之后,渐渐的,竟是传入了书院学子们耳中。宋承鄞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他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当即变得很奇怪,那种掺杂了太多情绪以至于变得十分古怪的表情,简直无法形容。
  而一旁的李修齐,表情也不对。
  这两个人可是知道顾倾城的“真实身份”的。
  在宋承鄞看来,撇开顾倾城是否真的得宠,但是她是淑妃,是皇帝的女人这一点,是铁打的事实,嫁人两个字对她而言,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而在李修齐看来,顾倾城虽然只算是谢氏旁支,又是双亲早亡的身世,但是架不住她得当今皇后看中,将来所嫁之人,身份必然不低,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地方寻夫婿。
  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写满了不相信。李修齐不知怎么想的,忽然伸手拍了一下宋承鄞的肩膀,用开玩笑的语气道,“我说宋成,卿晚姑娘相看夫婿,多少也要问过你的意见,你看看我怎么样?才学样貌可都是……”
  他自卖自夸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宋承鄞眼睛直直的看着他,也不说一句话。而他最终在这种眼神下退败,灰溜溜的摸了摸鼻子,“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你至于这样看我吗,真实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走了走了,该去听周先生讲学了,快收起你的臭脸,那老头脾气可不怎么好,再加上他对你的印象本来就不好,万一误会你这是对他不满的表现,把你赶出课堂,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
  “我说宋成啊,反正一路上无聊,你跟我说说,你有没有想过将来的姐夫是什么样的人啊?……”
  去往学堂的路上,李修齐一直在说个不停,有意无意的,都是在试探宋承鄞的反应。他既然对顾倾城起了别样的心思,对于宋承鄞这个弟弟的看法,自然是有必要了解的。
  而宋承鄞回应他的,也一直都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那些问题,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从来都没想过。姐夫这个词,永远不会跟他有什么交集。他血缘上的亲人,根本不认他的存在,而顾倾城,却永远不会有机会真给他找一个姐夫来。

☆、第59章

  到达书院讲堂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以李修齐的聒噪本事,在这一段路上,几乎快将宋承鄞惹毛了,然而又恰到好处的在他爆发的临界点时,走到了讲堂门口,即所谓的安全区。
  宋承鄞即便再有天大的不满,也不会再这个地方跟李修齐谈人生。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讲堂,大多数学子已经到了,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温书或习字,偌大一个房间里,几十号人,却安静得仅能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
  这样的情况,在现代可能只能在极少数高等学府中才能看见,然而在古代,却是大多数书院的常态。
  讲堂内的情况看起来与往日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宋承鄞还是敏感的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他随即提起笔在书案上的空白宣纸上写下自己的疑问,而后递给相隔了一个过道的李修齐。
  ——我觉得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对。
  李修齐看完字条之后,扭过头来看他,像是要确定什么一样,盯了许久之后,脸上浮现出惊疑不定的申请,提起笔刷刷写下一行字,将字条递还给宋承鄞。
  ——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虽然宋承鄞这个人给李修齐的印象就是一个极为认真的孩子,凡事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根本不会开玩笑。
  但是在这件事上,他还是忍不住怀疑,宋承鄞是不是还在记着刚才的事准备报复,所以拿这事来逗他玩。
  清明诗会对于整个晋国的学子来说,可谓是最神圣的一场文学盛宴,不仅是在北方有着尊崇的地位,便是在南方学子眼中,亦是常被津津乐道。
  而眼下,一年一度的清明诗会马上就要到了,学子们都在关注着。唯有宋承鄞一个人,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样,不见操心。
  李修齐原本以为宋承鄞只是生性冷淡,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而已,可是如今看到这张纸条,他脑中却忽然涌现出一个惊人的猜想。
  ——宋承鄞该不会压根就不知道有清明诗会这一会事吧?
  但是这个猜测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清明诗会对文人学子而言,是最普通的常识,就好比除夕夜于普通大众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寒门士子,也都是人人都清楚明白,没道理出生书香世家(李修齐因为顾倾城写得一手好字而主观认定的)的宋成会不知道。
  再者,随着诗会时间一天天接近,讲堂之外,书院的学子们最近都在讨论这件事,就算宋成没常识到了极点,也应该听说了。
  而讲堂内的异常,正是因为受了清明诗会的影响。
  这个时候的书生学子对于名誉是十分的看中,而清明诗会这样大型的活动,无疑是扬名的好地方。
  晋国的学子从天南海北的地方不远千里赶来参加诗会,其中不乏天纵奇才,人中龙凤。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聚在一起,各显神通各展所长,若是能技压群雄夺的头筹,毫无意外的,名声很快便能传出去。若能侥幸在座的哪位大儒看中,收为弟子,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在如此多的诱人好处的前提下,想参加的书生学子总数最少占这个群体的九成以上。
  很明显的,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场地能容纳下这么多人良莠不齐的学子,大儒们也不是做慈善的,不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到的。于是,清明诗会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需要竞争的项目。
  而宋承鄞提到的气氛不对,也正是因为如此。
  固然,白鹿书院地位尊崇,乃是北地最为有名的两家书院之一,历届科举的大赢家之一,但到底不是十成十的全部学子都能考上,再者,也有惦记着扬名天下的机会的人。所以,真说起来,无论白鹿还是盛霖,内部的竞争反而是最激烈的。
  宋承鄞看完字条,既不动笔,也不说话,就这么扭过头去,静静的看着李修齐。后者被他看得压力彪升,最后败下镇来,举手作投降状,后提成刷刷在宣纸上写字。
  ——你赢了。就算你真的不知道吧。这事说起来还挺麻烦的,走,去外面我跟你说。
  宋承鄞点头,起身随着李修齐向课堂外走去。不巧的是,在两人走过转角处的时候,讲学的周先生才拿着一册书卷,不紧不慢的走入讲堂。
  周先生原本还尚可的心情,在看到讲堂内相邻的两个空位以后,一瞬间消失不见。他黑着脸走到两个座位处,两张还未销毁的字条出现在他眼中。
  没头没尾的几句对话,倒是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谁让周先生一早就觉得宋承鄞是个不靠谱的孩子,再来这么一出,宋承鄞在他眼里,简直就是被判了死刑。
  讲堂内,原本埋头苦学准备诗会的学子,忽然感觉到周围气温一下子降低了,茫然抬头四顾,视线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不对,就又低下头去继续之前的事。
  但是几个心思活络的人瞧见周先生瞬间变幻的脸色,心底暗笑,那两个不合群的小子要倒霉了。
  另一边,李修齐将宋承鄞带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后,也不废话,开口噼里啪啦一口气将有关清明诗会的事跟他解释完了。
  宋承鄞从头到尾都保持着面无表情,神色倒是异常的认真。
  李修齐解释完后,顺嘴问了一句,“我说宋成啊,你别告诉我,你是真不知道这事啊?”说到底,他还是不信,宋承鄞是真的对此一无所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