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倾城就穿着一身普通的衣裙,便往风月街去了。一路上,不少人对她指指点点的,大多都在幸灾乐祸,以为是哪家去捉人的小娘子。
她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年曾来过的青楼,走到侧门处,便见龟公仍是当初见过的那个,只是老了一些。
她不等对方开口,便直接道明来意,压低了声音说道,“带我去见蝶夫人。”
龟公狐疑的打量了她片刻,便点头应下,走在前方带路。
顾倾城紧随其后,很快便见到了蝶夫人。
八年过去了,原本成熟丰满的女人,脸上难免沾染时光的痕迹,显露出老态。
“不知小姐想问何事?”
“楚老夫人的事。”
蝶夫人闻言,深深看了她两眼,才道,“小姐想知道些什么?”
顾倾城自袖中掏出一张银票,放到桌上后,轻轻推到蝶夫人面前。“她成为楚老夫人之前的事。”
蝶夫人看了一眼银票的数额后,又推了回来,“奴家所知道的,不值这么多。”
顾倾城似笑非笑道,“八年了,还不足以查出前因后果吗?”
蝶夫人眼中惊讶一闪而逝,恍然道,“竟然是你!”显然,她认出了顾倾城。
虽然八年来,根本没人再向她打听有关楚老夫人的事,但是顾倾城低调的做派,让她一时没能将两人联系到一起。
“他还好吗?”蝶夫人忽然问。
没头没脑的一句,顾倾城愣了一下才想起她问的是谁,心底瞬间涌起复杂的情绪,又很快被她压了下去,她微微点头,以作应答。
蝶夫人也不再多问,收下银票,与她说起了楚老夫人的事。
——
楚老夫人闺名白若柳,是故陈国兵部尚书白通的女儿,陈国未亡以前,白通便因其子胆敢亵|渎陈王宠妃而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
白通平日里与人为恶,他一朝落难,落井下石的人不知几许,以至于白家人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随后又被人揭发通敌叛国陷害忠良,一家更是沦为阶下囚,唯有其女白若柳阴差阳错逃离了。
随后晋陈两国交战,人人自危,再无暇顾及钦犯。
白若柳艰难逃到顺州奚山,力竭昏倒,被路过的爷孙俩所救,带回家中。
她醒来后谎称自己名为柳若,被人贩子拐带至此,侥幸逃出。
爷孙俩心善,未曾怀疑她,且收留她住下。
不久之后,爷孙俩又救下一人。
被救的那人始终不曾清醒,白若柳无意之间发现那人身份蹊跷,顾及自己身份又不敢上报官府,只得暂时置之不理。
两国交战不过一月,陈国便节节败退,退守都城。
谁都看得出来胜负已定。
白若柳又想起了那个昏迷不醒的人,顿时计上心来。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日子,她终于动手了,亲手害死了上山采药的救命恩人。老人忽然之间听闻孙女身亡的噩耗,受不了打击病倒了,没熬过几日便去了。
那个被救之人也在几日后转醒,一番询问后,托她帮忙传达消息。
不久之后,晋国攻破陈国都城,陈国灭亡。
——
“她恩将仇报,害死了救命恩人,独揽下那人救命之恩,又用手段笼络其心,哄得那人将她带回晋国,收为妾侍,多年后终于熬成正果,成了忠勇伯府老夫人。”
蝶夫人说这话的时候,态度瞧着有些漫不经心。
顾倾城却是抓着了其中重点,“当事人早已死了,又逢国土变迁,这些事,你又是如何查到的?”
蝶夫人微微一笑,“因为我的养母便是那个被她害死的恩人余莲房,她当年侥幸未死,却因伤重一时未能归家,后来辗转探听到消息,才知真相。”
顾倾城垂首,掩去眼中的恨意。
真不愧是白家人。
作者有话要说: 银河有毒,昨晚开着文档挨了一晚,也没能撸出来
☆、105|第105章
自先帝下葬以后,百官渐渐意识到,陛下的情绪似乎越来越暴躁,隐隐有失控的迹象。
不知内情者,以为这是父子情深,而直到事情真相的人,心中滋味却是难以言明。
谢锦曦没想到,一连大半个月,宋承鄞甚至连问候都不曾让人送来一句,更勿论亲自到朝阳宫中来请安了,此番作为,简直就是摆明了不将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
她知道宋承鄞怀疑或者说单方面的认定顾倾城的事是她谢家动的手脚,然而他一方面拿不出证据另一方面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查证,可是他却并没有被这种死无对证的情况难住,他在用他自己的方法发出抗议。
对此,谢锦曦只觉得可笑。
说到底宋承鄞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从宋承瑀出事后谢家转而辅佐他到登上帝位,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而已,即便他再如何聪颖,能学到的东西也十分的有限,更何况,教导他的人还未曾尽心尽力。
对于父亲谢丞相的打算,谢锦曦再清楚不过了,那具苍老的身体里,禁锢着远大的抱负。甚至于他而言,宋承鄞是比宋承瑀更好的人选,因为一个毫无背景的皇子,更好控制。
即便未曾刻意去打听,她也能猜得到,这些天来,宋承鄞在朝堂上明里暗里受了多少气。先帝在世时,就一直在刻意的打压谢氏一族,可见谢家是何等的权势滔天。如今新帝登基,更是如虎添翼。
说到底,皇帝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在宋承瑀未曾出事以前,谢锦曦就在暗中提放谢家,以免他登基后被架空权利成为傀儡一个。
宋承鄞如今就面临着这种情况。
不过这关她什么事呢?
坐在皇位上又不是她的瑀儿,根本不值得她费心。
唯一让她觉得愧疚的,大概就是顾倾城的事了。因为从宋承鄞如今的种种情况而言,基本可以断定顾倾城这些年的确没有什么野心,否则以她的才智与手段,不会什么都不教宋承鄞。
谢锦曦对于宋承瑀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从未放下对顾倾城的怀疑,所以在谢家从中作梗的时候,她不仅没有阻拦,甚至还推波助澜了一把。
可惜已经晚了,人已经死了,葬入皇陵之中,永世不见天日。
——
宋承鄞甚至不知道,这段时间他是怎么过来的。
顾倾城的事对他而言,就像是心魔一样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像是无声的嘲笑,嘲笑他不仅失去了心爱的人,尊严也被人狠狠踩在脚下,他自以为算无遗漏,却低估了人心。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是谢家动的手脚,可是他却拿谢家毫无办法。
于他而言,谢家就仿佛一棵参天大树,盘根错节,把持着整个朝堂。而他则像一个傀儡一样,被人操纵着。
每日的早朝,对他来说是煎熬,也是嘲讽。
今日早朝之上,谢家一派的人再度旧事重提,即便如今仍在孝期,他们也以繁衍子嗣为由,劝他广纳后宫,即便不进行大选,也要挑几个官家女子充实后宫。
因为他在登基之前,不仅未曾娶妻,甚至连房中人都没有一个。
这就是那些人肆无忌惮的依仗。
他甚至可以想象,一旦他答应充实后宫,礼部所推选上来的人里,会有多少谢家的人。以后,他不仅要在朝堂上面对谢家人,就连枕边人,也将会是谢家人。
他无比厌恶这样的现状,最终却不得不妥协。
——
楚临风回到家中的时候,毫无意外的又见到了楚老夫人与一众女眷相谈甚欢,不过那些都不是楚家人,而是京城之中与楚家门当户对的官员家眷。
在新帝登基以前,楚老夫人对他的婚事就十分的上心,如今碍于国殇三年内不得大半喜事,却也阻止不了她想看孙媳妇的热情,只要想看对眼了,可以先交换庚帖订下婚事,私下准备着,待三年以后成亲即可。
至于他的母亲?每日只会对镜自怜唉声叹气。
整个忠勇伯府,自老太爷走后,就一直是楚老夫人在当家。
楚临风虽无意于此,却不好拂了老人家的面子,只得硬着头皮作陪。
穿着打扮十分讲究的妇人毫不遮掩的打量着他,眼中尽是满意之色,隔着一扇屏风,他也感觉到有人在后面悄悄打量他,偶尔还会传出细碎的交谈声,其中一个是他的妹妹。
楚临风偶尔会觉得,自己就仿佛一件货物一样,由人待价而沽。
一顿饭吃得无比的煎熬,散席之后他以还有公务在身为由,匆忙告辞。
他在书房中枯坐了许久,手中书卷却始终未曾翻过一页。
即便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他始终难以接受那个人真的死了。
哪怕明知道新帝处处受制于人,他还是会忍不住冒出大逆不道的想法,认为宋承鄞枉自为帝,却连自己的母妃都护不住。
自从年少时惊鸿一瞥将人记在心上,无意中又被她所救,再加上后来清明诗会被她的才华所折服,这些年来,楚临风的心上,再也放不下任何人。
即便后来知晓了她的身份,明白他们之间永远没有可能,他也始终放不下,甚至他一度想要成为御前侍卫,后来阴差阳错的进了五成兵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