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 (天蓝宝蓝)


小丫可以预见她爷爷的打算肯定成不了,等小正太长大,这玩笑般的娃娃亲肯定会被作罢。只不过在亲事作罢之前,每年收的节礼,也算赚到了实惠,程家对这些物质上的东西也不小气。这年头营养物资什么的可很难买到,尤其是他们这个小地方,以程家以来表现的气派,出现在这个小镇子还真的挺奇怪。
不过在小丫八岁时,程家伯伯这边的事情貌似结束,一家人只是招呼一声,说回头在联系就回了首都老家。在交通靠走,消息靠吼的年代,这一走肯定亲事直接就等于作罢。小丫除了遗憾那些礼物零食外,也没太在意。有那门看起来好像很显赫的娃娃亲,不提两个伯娘酸不拉几的羡慕,就是每次小丫出门,村里的人也一副小丫占了多大便宜的表情。
程家人离开后,小丫两个伯娘都偷乐了很久,看到小丫都会兴高采烈的说着遗憾,小丫感叹,真的不用这样偷乐,她真的没在意啊。人的劣根性就是这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出于酸葡萄心理也不希望别人得到,好像这样才是公平。
春去秋来寒暑夏,时间在忙碌中一天天流逝,小丫多了一个小她四岁的妹妹,而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爷爷需要的常用中药,采回来后基本都是小丫一个人就能炮制。有些需要碾碎的药材,倒是让常来爷爷家看她的两个哥哥弄。
两个哥哥大多时候还是跟小伙伴一起跑着玩,还有就是跟着爸妈割草干活。所有人都很忙,所以如果不是爷爷提起上学的事,小丫都忘记还有上学这回事。老爷子掏钱送取了大名姬温雅的小丫去读书,为了这个事,两个伯娘哭闹了一出。
虽然这年头农村人并不看重读书,花钱又耽误干活,也就姬温雅身体不好,啥都干不了闲了没事干的人才会老实的去读书。可姬温雅的学费是老爷子出,这就不同了,同样是儿子,不待这样偏心的。就是温雅亲妈也一肚子不满,两个嫂子见天一个村的嚷着老人偏心他们家,可老爷子偏心的人如果换成家里的儿子,而不是没啥用的赔钱货女儿,她也不会觉得委屈的慌。
现在花再多钱,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他们啥也没落着。反正是都觉得委屈不平,就是温雅两个伯伯家的儿女,也看温雅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是温雅的大哥和同胞哥哥,如果不是温雅打小,就把爷爷给的鸡蛋分给两个哥哥,后来去了爷爷家住,偶尔给兄弟俩偷偷塞糖果,说不定亲兄弟也会不满自己妹妹。
小孩子天生就知道争宠,如果说姬淳环的宠爱有十分,那么温雅自己就占了七分,剩下的三分有十多个孩子,肯定有人分不着。对于爷爷的疼爱,温雅感动也享受。她现在年龄还小,身体也不是很好,能做的也就是乖巧的做些能做的事,再就是乖乖听爷爷奶奶话。
平家村一百来户人家,除去四十多户老人,每家都四五个孩子。因为姬淳环提出的上学,最后也就十五六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去上学。男孩子十一个,女孩子却只有五个。一个是村长家的十岁的大孙女,两个温雅大爷爷和二爷的孙女,还有一个是同村陈姓的一家。
学校在镇上,要走十多里路,又没有交通工具,一群孩子都带着俩杂面馍馍,腿着上下学。温雅无数次庆幸两个哥哥也去上学,会陪着温雅慢悠悠的走在最后,在温雅走累时,有两个哥哥轮流背着。面对两个自己都是孩子的哥哥,还不忘照顾自己,温雅也真心的希望两个哥哥能好好读书。
一段时间的奔走读书,有五个勉强撑到寒假,就缀学不肯再去学校了。剩下的人当中,除了有金手指的温雅外,就数温雅的大哥二哥学习最好。由温雅跟爷爷商量提议后,爷爷考校了两个哥哥成绩,最后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兄妹三个直接跳级三年级。
省时间又省学费,面子又好看,温雅爸妈出门走路都觉得比别人带风。跳级对温雅而言没什么,可对一同去上学的孩子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被家里嫌弃捶了一顿,摸着眼泪说温雅学习好,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给俩哥哥补课。
既然让孩子上学,就想孩子能有出息。温雅伯伯家的三个堂哥也不斜眼看人了,其他几家家长也亲自出面去老宅找姬淳环说项。于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也没人嫌弃温雅走路慢,都跟着一起听温雅额外补课,只是在温雅兄妹再次跳级时,其他人也成功的跳了一级。
这年代可没有六年级一说,五年级毕业就能升初中。初中课程要多,上课时间跟小学没法比。如果选择住校就只能在学校吃食堂,住宿钱伙食钱都不少,更何况温雅兄妹三个人呢,花费太大,根本就承受不起。
温雅兄妹三个小学毕业时,其他人也都跳级一年读四年级。为了方便,姬淳环出钱在初中附近租了两间屋子,五个孙子和温雅都不用来回跑着上学,五个男娃两张一米五的床就能睡下,另一间温雅自己住连带放个煤炉煮饭用。很挤环境也不怎么好,不过这年头都这样,他们已经算不错的了。
后来温雅大到时两家分摊些房租,不过姬淳环直接给拒了。姬淳环心疼孙女,多几个人住睡觉都不能安慰,反正也多不了几个房租钱。

第37章

77年恢复高考那年,姬温雅他们兄妹三人才入学,五年的小学缩成三年,初中三年也只有了两年。不是温雅给两个哥哥补课多厉害,实在是这个年代的课程内容,同后世的题海根本就不能比。几世以来都老老实实念书,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各种题材,多做题各种角度发散思维,功课不是问题。
五年的时间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听起来挺厉害,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温雅自己有金手指,可她两个哥哥都是正常小孩。现在人本身更重视田地,对读书也不是很重视,而且也比较讲究实惠,比起继续读高中,比大学还难考的大专或者中专,成了兄妹三人的首选。
大专好啊,就是在本科泛滥的二十一世纪,大专也有一点优势。更何况现在是八十年代初的大专或者中专,不仅不需要学费,包分配工作,每月都有三十斤粮食三十块钱的菜钱。对于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念书的姬家而言,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而温雅三兄妹都被入取后,消息传出去后,不说整个镇,就是十里八村都轰动。姬家的三个娃子都考上了大专,尤其是兄妹三个都还不满十五岁,在这个二十岁都还在继续复读考中专或者大学的年代里,三个十几岁的孩子考大专,万元户都不足争锋光。
尤其是接到通知书那天,整个平家村就差敲锣打鼓的庆祝了,老老少少的都挤到温雅父母家的三间土屋里,各种羡慕嫉妒的恭贺,不管认不认识字,都拿着通知书看看。而姬老三两口子整就见牙不见眼,说话都高昂着头,一股扬眉吐气的霸气。
一旁温雅两个伯娘心里就酸涩难忍,挂着牵强的笑,听弟媳两口子大吐辛苦养孩子上学的事迹。那猖狂样,简直就是老天第一他们第二,老三家的几个孩子读书,谁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根本就不重视,要不是有温雅给补习,两个儿子连连跳级,人家五年念完小学,他们五年念完初中,说不定早就下学在家干活了,哪里能轮到老三家现在狂。
可谁让人家好命,先是生了个难得一见的龙凤胎,得了不少的眼气。虽然龙凤胎里的丫头身体不好,没少被背后嘲笑,可真当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有多看人家笑话,现在就有多打自己嘴巴。温雅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可人家脑瓜子好使。
孩子撵着大人长,慢慢孩子都长大了,她们也都过了年轻气盛的年纪了。现在就是温雅两个伯娘,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温雅不如自己孩子。智商狂虐也就罢了,盘条更没法比。温雅一身白面一样的皮子,浓度事宜的眉毛,水灵灵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论啥时候见到人都是未语先笑,把自家五大三粗的黑闺女虐成渣。
有时她们两个也在想,不外乎老爷子从小就稀罕那丫头,就是她们见了也瞧着喜欢。尤其是不说温雅两个哥哥的成绩,就是她们两家的孩子,温雅从未藏私,仔细耐心的教导。如果说从前都嘲笑老姬家做了啥x事,才生了一个心眼不好的孙女,那么现在十里八村的就没有不遗憾温雅身体不好的。
孩子的事不好意思拿出来说嘴,可大人那样咋看咋心烦。一个两个回家关上门,就是一场鸡飞狗跳的吵吵,这几年两家上学的孩子没少得温雅帮助补课,老爷子虽然没有给其他孙子管学费,可租房却也没让两家掏钱,受了人情也张不开嘴再提老爷子给温雅出学费的旧事。
最后憋气了半天,把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给拍了一顿,才泄了心头的火气。
温雅三兄妹是村里唯一读书出来的本事人,等收到通知书后的第二天,姬家连着三天的庆祝宴,饭菜肯定不能跟后世比,一桌也就一个带肉的菜,不过吃的也喜气。这事对十里八村来说都是大事,温雅姥家舅姨姑,反正有走动的亲戚都来了,就是已经沾亲挂故的也来了,人都是现实的。
客来客往,洗菜切菜洗碗刷盘子,还要招呼客人,事情多的把温雅奶奶爸妈和伯伯伯娘忙的脚不沾地,最后连姑姑姨妈舅妈的也一起搭手。至于温雅和爷爷姬淳环,因为久未联系的程家寄来的一封信,姬淳环心烦拿不定注意,带着孙女干脆去镇子上遛遛,毕竟事关孙女的事,两人一起也能琢磨琢磨怎么办才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