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也没声张,只是不论农活有多忙碌,回来都不忘给秋儿喂水喂饭。身体还是无法活动,秋儿也没气妥,灵魂上的伤不伤那么容易恢复的。说起来周家人对秋儿也算不错了,虽也嫌弃秋儿不能动弹,至少没狠心的饿死秋儿,吃喝也没真正的短着什么,可以说以秋儿这个情况,对得起秋儿。
磕磕绊绊到五岁,大哥周福十八,娶了邻村的姑娘进门。自大嫂进门后,周花儿跟大嫂处的非常好,对秋儿这个不能动不能说的小姑子,也算照顾。周花儿也已经十三,已经是大姑年,也可以开始想开人家。女子十五六岁成婚都属正常事,过了十八还没订人家,都已经是老姑娘了。
相看好人家,等订了亲过了礼,等上个一两年就能成婚。周花儿的态度就有些莫名了,家里给张罗的人家,都推三阻四不肯去见。周父不好说,周母虽疼爱周花儿,可终身大事方面却不肯顺着她。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相看人家父母也能全权做主。儿女的意见也只是一部分,也就周家父母都疼爱乖巧的周花儿,才会问她的意见。
周花儿却抵死不从,最后没办法这事就先掸在那里。秋儿五年多的修炼,终于能发出声音,双手也能小幅度挪动,至少是个好事。外面的事情秋儿不清楚,但从周家的偶尔谈话中,猜出周花儿最近紧张的原因。听闻县里出了盗匪,县里出了不少捕快,一村一店的都要细搜,势要把匪徒给缉拿归案。
县令的意思秋儿猜不出,周花儿却一日比一日焦躁不安。然后有一日一大早,周花儿笑容比密还甜,难得利索的打水,把秋儿从头到脚洗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味道。完后找了她自己不合身的小衣服,给秋儿换上顺便挽起两个小角辫。日头偏中时分,听到大门口有声动,周母跟大儿媳就笑面出屋看看。
秋儿在屋里,都能听到周母开怀大笑招呼声。笑声中的如释重负,秋儿觉得定是为甩掉她这个包袱开心。亲生骨肉,在嫌弃也还是心有不忍。要是在别人家,比如婆家里出事,掉几点眼泪也算是全了骨肉一场。良心安稳了,也彻底的解脱了负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大侄儿,快进屋坐,进屋坐咱聊聊家常。”
一番的招呼和谦让,人都进了堂屋里坐下。周母一直都是利索有主见的人,大致情况谁都清楚谁的底,也没必要绕弯子耍心眼子,干脆利落的摊开了说。率先开口直言道:“大侄儿也该听说过我家秋儿,我四个孩子中就属她好,可命薄生下来就缺项。可那毕竟是周家的亲生骨肉,我们家也不嫌弃你命独,没爹娘也不怕,只要好好过日子,照顾好秋儿给了活命,我们也不求其他了。”
周福媳妇看了眼婆婆,笑着婉转道:
“这人啊,还是得有个人才算是家,秋儿年岁不大,说不得过两年就能好转。就是不能好转有个人陪着,能有人听你说说话也好啊。我们秋儿打小就俊,将来大了也能开枝散叶不是,你们老赵家也有个根不是。”
赵岂低头不语,八岁父亲死在山上,十岁不到娘也病死了,叔伯祖父也没人管他。不知什么时候村里就流传他是扫把星,逮谁谁倒霉。就是一个村里的人,也都对他避讳着。已经十七婚姻大事也没人问,有扫把星的名头谁敢给说亲。没想到出嫁的一个村的堂姐,突然去给他说亲。
前后村子,周家有个傻闺女的事,赵岂听说过。挨着面子赵岂也不想让这个堂姐难做,索性就答应走一趟,也省的在有什么流言,说他目中无人不识好人心。周母见他不啃声,心也提了起来。就跟儿媳妇说的一样,扒拉周围十里八村,也就赵岂有扫把星的名头没人搭理,说不定肯接手秋儿。
周母看这情形,看着儿媳妇,咬牙狠心道:
“福家里的,去把你妹子抱出来,大侄儿不好意思了。”
第154章
周家住的房子还算充裕,四间正屋三间相连,最北边第四间西正屋单独开了个门,周花儿和秋儿一直住在里面。三间相连的正屋进门就是堂屋,堂屋东边的一间周父周母住,西边的一间周福成亲后住。本来跟周福住一屋的周元,在周福成婚后挪了出来,住到厨房对面的两间靠正屋那间西厢房里。
在周花儿难掩幸灾乐祸的神情中,秋儿依旧沉默的被大嫂抱出去。秋儿六岁多的体格,一米出头的个头,瘦弱的身体也就二十五六斤,对做习惯农活的人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重量。周福媳妇几步到了正屋门口,秋儿抬头就看到坐在父亲和大兄长中间的陌生人。十七八岁模样,看上去跟大兄长一样结实健壮,小麦色的脸上无官端正。
秋儿观其神情,坚毅果断不似会被随便说服的人,这时对方也转头看向秋儿。两人视线正巧撞上,秋儿视线里的冷漠让对方明显一愣,继而若无其事的扭头看向一边。周福媳妇抱着秋儿进屋,随手放到屋里靠墙的凳子上,见秋儿软绵绵的靠在墙上没摔倒,松了口气至少秋儿的情况没想象中的那么糟。
乡下家里穷,还有些家里儿子有缺陷,娃娃亲,或者双方家里都有闺女的话,谈拢了两家换亲都是常事。还有一些讨个年龄小的女娃,养个几年就能当媳妇,听话心里跟婆家亲近,也向着婆家的利益。就是秋儿的情况太特殊,不然以秋儿细皮嫩肉的长相,怎么着也不会如此。娘家人说项,就为了让人家接手小姑子,这事传出去都嫌丢人。
可是有这么个负担,面子真的没那么重要。她现在还没孩子,等以后有了孩子,家里家外的一摊子事,哪里能顾得过来。所以在大姑子隐晦的提出此事,她心头会意一拍即合。这事她这个进门没站稳的嫂子不好跟婆母提,大姑子既然有这个意思,自然会想法子说服婆母。不过一母同胞的姐妹,大姑子也真够让人凉心。
还不如小叔子厚道,只要有空闲就给小姑子喂水喂饭,是个仁义的亲人。而大姑子一个女娃,心态薄凉,还好年龄也不小了,在家住不了多久就要出门子。要是有个这样的妯娌,一家子光顾耍心眼子,地里的活推三阻四的算计少干,日子不知道要多糟心。收回心绪,周福媳妇扭头笑着冲赵岂道:“我们秋儿最是安静乖巧,人也懂事好脾气。 ”
赵岂被众人看着,事情说的如此露骨,他也没打算装傻。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要丑话说在前头。他一个人吃饱一家子不饿的人,养一个不能动的人,真的有些勉强。随即露了个淡淡的笑意,看向周福诚恳道:“我家的情况相比大姐也跟周伯说了,不说家徒四壁也差不多了,家里也没田,也都是靠吃山吃水。先不说我拿不出彩礼,就是热汤热水也不定能喝上,周伯和伯娘都心疼孩子,也不忍心让她跟着我吃苦。”
周父老兄弟四个中,最老实的一个人,没有父兄的圆滑。没成家前爹娘没少操心,成婚后也多有偏袒一些。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每做个昧良心的事,上山打猎下水捉鱼都是把好手。也就图个一家人吃饱穿好,儿女都能有个和乐的家庭。秋儿现在半大不小了,真要狠心也不会养这么大。
既然养这么大就像给孩子安排个活路,大儿媳刚娶回家,过两年二儿子也去了媳妇,到时儿子孙子一大家子,矛盾是肯定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十只手指还分长短,人心也难免有个偏向。做为一家之主,有时也得妥协,也得向现实妥协。
“大侄子,你伯娘之前就说了,咱们两家也都知根知底了。秋儿咋说都是我们家骨血,你要是不嫌弃,给个活路就行,我们家也不求其他什么事。”
周父的话落音,周母和周福媳妇都看向赵岂,等着赵岂开口给个话。做为当事人,秋儿靠在墙上,冷漠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虽能说话双手也恢复,但除了上半身能动弹,下半肢仍旧不能控制。她现在能感知到身体,却无法随心控制,那感觉真的很糟心。现在这种情况,作为当事人,她就算开口说自己的意见,或许可以改变被推销的命运,可以后呢。
情况好一些的话,三五年或许能恢复正常,不好的话十年八年也不一定就能恢复。而且,秋儿也不愿意在周家继续生活,被当成累赘不是周家人的错,感情和理智她都不愿亏欠谁。钱财好还,感情方面的恩情就难还,秋儿也无法回应周家相应的亲情。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事,只要身体能恢复,总有能还上的一天,不同的等量罢了。
赵岂沉默半晌,抬头看向秋儿,认真道:
“周伯既然把话说的爽快,那小子也就承您的情,我也不是没良心的人。在这里我给你周伯和伯娘保证,只要有我赵岂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秋儿。”
周母立马笑开颜,看了看秋儿,抛下心头划过的一丝不舍,扭头对大儿媳赶紧道:“福家里的,择日不如撞日,赶紧的去准备准备午饭。吃了饭把秋儿的衣服收拾收拾,跟大侄儿一起回去。咱也不讲究什么形式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周福媳妇笑面满面,响亮的应了一声,动作利索的抱着秋儿送回房,招呼了一直侧耳倾听堂屋动静的周花儿,两人都如释重负的去厨房准备午饭。周元跟村里的人一起去上山打猎没在家,午饭是周花儿喂秋儿吃的。两块鸡腿肉,几块炒鸡蛋。算是这辈子秋儿吃过最丰盛的午餐。
相似小说推荐
-
空间之田园农女 (邪魅百花缭乱) 潇湘VIP2015-11-08完结商业女强人安心,穿越古代成为安家二丫头,风情万种大美人,一瞬间变成骨瘦如柴丑小鸭,这是...
-
重生之妾本倾城 (凤岚) 晋江2015-11-14完结简洁文案: 贵女重生为青楼花魁,又见昔日夫君,是喜还是悲? 宫斗、王府斗,孰胜孰败? 军斗,美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