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话没得到刘老爷的称赞,反而被刘老爷骂了顿。
刘老爷看这个女儿这样傻,就是被人请着吃了顿饭,就被人拉拢过去了,这也太廉价了吧?不由又怒又急,道:“亲近什么?亲近的话别人还以为我是投靠了秦皇贵妃呢!现在形势未明,还不到咱们家站队的时候。你在外面。少给我乱来,这种大事,你搀和不来就不要搀和。免得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搞不好还要连累娘家!”
现在朝中,虽然庆仁帝极力想助大儿子立储,但论势力,却是四皇子为强。一方有皇帝支持,一方有大臣支持。以后会怎样,难说的很,所以刘老爷一直观望着,就想等有眉目了再说。
刘老爷一向是宠楚三夫人和她姨娘的。少有这样疾言厉色的时候,这时看刘老爷这样生气,楚三夫人不由吓的战战兢兢。颤抖着声音如小鸡啄米般点头道:“女儿知道了,会听父亲的吩咐。不会乱来的。”
刘老爷看自己的话成功吓住楚三夫人了,她应该不会乱来了,这才满意了,道:“以后切莫搀和到这些事情中去!”
看楚三夫人答应了,刘老爷这才放下心来。
在楚三夫人过节回娘家的当儿,楚清妍这边,这会儿已是府上发过节礼的时候。
跟楚府一样,王府五月里给的东西也不少,节礼、月例、季例流水般地发了下来,月例只是每月都有的东西,节礼则有衣裳首饰等,季例则是换季衣裳,以及每季会打的首饰,比之楚府还要多,毕竟晋王不是普通王爷,而是皇帝的儿子,是三皇子,除了自己的俸禄和官庄收入之外,过年过节的,内帑(就是皇帝的小金库)会给每个成年皇子下拨一大笔过节银子的,这些银子,足可以让各个已分府的皇子过个好节了,像这次端午节,内帑就发了上万两银子给晋王府过节。
而晋王府比之其他王府还更有一层收入,那就是金庶妃等花钱买份位的妃妾娘家,也会给赵沐送一大笔过节费,当然明面上叫三节两寿冰炭孝敬,只是送给赵沐的孝敬,跟正常的孝敬数量明显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是跟平常普通来往那样给点孝敬打发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听到自家姑娘降位份的消息了,到时要升上来,又要花一大笔钱了——这种潜规则,已在这一两年成熟了。
因赵沐府里靠自己能力升上来的妃妾数量极少,也就六七个,其他十几个全是花钱升上来的,所以每次过节,赵沐都能收到十来万节礼,再加上皇家给的过节礼,自己俸禄和官庄收入,钱那是够用的,如此,过节时,赵沐也就没吝啬给后院各女人节礼了,反正平均下来,一人顶天也就花个两三百两,女人虽多,也还是开支的起的,赵沐虽然急需用钱,但既然担了好色豪奢之名,这方面自然也不能做的太节省,要不然别人会好奇他钱去哪了的。
于是托赵沐要维持负面名声的福,楚清妍自然是跟着捡钱了,看着月季领来的价值四五百两的衣裳首饰节钱等——按地位不同,衣裳首饰数量或质量也不一样,身为庶妃的楚清妍自然就得了四五百两的东西了——楚清妍想着一年三大节,看样子她能进账一两千两了,难怪那些小门小户之女,削尖了脑袋想进来,然后往上爬了,也是了,都不是当家主母,各种节礼还有月钱年例都能得两千两,如果得宠赵沐还有赏赐,那就更没数了,比嫁给小门小户当正妻、做主母捞的私房还多呢,自是人人都想挤进来了。
其实这福利也就是侧妃、庶妃多些,像选侍只有二三百两,没位份的妾室只有百来两,至于通房们,就是比宫女们好一点罢了,要不然赵沐怎么会说平均两三百两,就是这样来的。
月季看得了这么多东西,不由高兴地跟楚清妍道:“小姐,没人克扣咱们的东西,真好。”
她以前来王府,最担心的就是不像在楚府有梅姨娘罩着小姐,没人敢克扣小姐的东西,这到了王府,要是天天被刁奴们欺凌,那日子可怎么过,现在看王府下人对她们尚好,月季方放下心来。
楚清妍点点头,微笑道:“是啊。”扫了眼一边晋王妃派来的大丫环荷风脸上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于是便淡淡地道:“看来王妃御下有方,咱们府里下人都是不错的。”
一边的荷风本来听着月季的话心里很不屑,想着这是托了王妃的福,要不是王妃罩着你家小姐,你到时看看东西可还有多少吧。
及至后来听楚清妍称赞王妃,这才高兴起来,暗道看来楚清妍还是清楚的,希望哪天王妃找她说支持大皇子的事,她也能识相点,要不然到时跟王妃搞僵了关系,受苦的可是她自己——到时她就能知道那些不得宠妃妾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楚清妍刚才那话其实是试探之语,看自己称赞过后,荷风脸上转换了表情,暗道看来这丫环,果然还是晋王妃的眼线,没因分到自己这儿,就老实跟着自己。
希望她能好自为之,要只是通风报信也就罢了,要是哪天听晋王妃的话做什么陷害自己的事,那可别怪她收拾她了。
荷风自然不知道楚清妍已将她列入待清除名单,依然每天将楚清妍的最新动向送给晋王妃,其中自然就包括楚清妍称赞晋王妃那句话。
晋王妃听荷风说楚清妍称赞自己御下有方,谁都爱听夸奖话的,晋王妃也不例外,所以晋王妃当下不由脸上带了点笑地跟秦嬷嬷道:“算是个识趣的,要是连我罩着她都没感觉到,那我还要让她吃点苦头,清醒清醒呢。”
秦嬷嬷陪笑道:“这样也好,倒是省了娘娘的事。”
“可不是嘛,我也是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晋王妃笑道。
楚清妍可没想过自己试探荷风的话,让她免去一场有可能发生的灾难,也算是运气不错了。L
☆、第八十章 比宫里的还好
得到了新衣和首饰,第二天去晋王妃那儿请安的时候,楚清妍就发现女人们全是簇新的衣饰,因为每个人都是美人,身处这样的环境,简直觉得眼花缭乱,像是进了什么选美现场似的。
其实除了像路侧妃、丁庶妃、白选侍、春选侍这样少数几位是凭着自己能力升上来的,手中没多少钱的女人之外,像金庶妃等靠钱升上来的,手头宽裕的很,事实上她们有本钱天天都穿新衣戴新饰的,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现实中,她们的衣饰虽比路侧妃等人为多,但还没到天天换新衣新饰的地步,她们再蠢,也知道那样做太拉仇恨了,炫耀打赏,那是私底下的,而衣服首饰可是穿戴在身上,与别人交往时能看到的,私底下怎样还无所谓,但跟人直面打交道让人看到了,拉的仇恨可就厉害多了,她们可不想天天拉仇恨,惹的路侧妃这样的宠妃攻击。
虽然大家衣饰一新,彰显着过节的气氛,本该热热闹闹的,但事实上这都是表面上的,暗地里,除了少数人觉得高兴外,也有不少觉得不快的——特别是看着那些明显比自己得到较多的,自然会有人心中不高兴,尤其是那些不是靠金钱升上去而是靠自己的本领升上去的人,对跟自己同样却比自己混的好的人,自然是嫉妒不快的。
好比丁庶妃,她看着路侧妃,心里就相当不舒服。
她样样不比路侧妃差,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材,哪儿都不比她差,但就因为对方是宫选指婚的。所以成了侧妃,她呢,不是参加宫选进来的,是后来进府的,则是庶妃,就这庶妃还是自己爬上来的,一开始还不是庶妃。这样一想。她心里哪会舒服,毕竟凭什么两人差不多,她得比路侧妃矮一级别啊。
不光是嫉妒的问题。还有现实问题,因为差了一个级别,就样样都差了。
对方是侧妃,能入宗人府玉牒。每年有俸禄,品级也比自己高。将来生的儿子也会比自己的品级高,除非她能争取到镇国将军的名额。
不但这些官方的待遇远不是没入宗人府玉牒的自己能比的,便是王府本身的待遇,她也远远及不上对方。不提平常月例年例只有对方一半,便是这节礼,她拿的不过是四五百两的待遇。而路侧妃,拿的却是六七百两的待遇。一年下来,凭空又要比自己多拿许多。
差不多的条件,却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好,这要不嫉妒,除非她是泥人,暗道路侧妃命也太好了些。
路侧妃命好,这可不是丁庶妃的凭空想像,而是不少人都这样觉得的。
事实上这府里众美的出身,除了楚清妍高些,其他人都差不多,就这样,路侧妃却因指婚而高人一等不算,还生了个女儿,也就是府里的大姑娘,能捞到指婚,当侧妃,还有了孩子——虽然是姑娘,但到底也是孩子不是?——别人觉得她命好也就很正常了。
按本朝的规矩,亲王侧妃之子可封一品镇国将军,之女可封三品县主,县主可获赐六百亩官庄,年俸禄六百两,宅子一套。
虽然县主名额跟镇国将军一样,只有四个,但眼下府里姑娘少,将来路侧妃的女儿封县主,那是妥妥的,比起她们这些还没有孩子的,已是有了一半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