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是不是您亲孙女,您怎么能这样?”李秀琴甩开李吴氏的手,边跑边说道:“我去找远山哥,他一定不会看着我嫁给别人的。”
这下气的发抖的是三叔公了,“我算是大开眼见了,远山先前和你孙女从没见过面,你这一口一个远山哥,是想毁了我家远山声誉不成,若是如此,我赵老三就是拼着这张老脸不要,也要同你老李家好好说道说道。”
“老哥见谅,是我管教无方。”李老头被三叔公说的满脸通红,也不知是羞得还是气的,估计是气的占多。
李秀琴一个娇小姐,怎么可能是李吴氏这种经常干活的人的对手,没一会就被抓住,招呼自家女儿一起,一人一手驾着便回家。
“你要再敢瞎嚷嚷,我今晚就把你送到田员外府上。”李吴氏低声威胁。
她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没出嫁,要是被李秀琴毁了名声,到时候她二女儿的婚事都会受影响,这点她还是很清楚,所以绝对不能让她再乱话说。
另一边的李秀书也明白,绝对不能让堂姐乱说,用了全身力拖着她走。
李秀琴吓得不敢吱声,瞧爷爷气成那模样,要是她再敢坏了李家名声,那大伯母送她去做妾,估计爷爷也不会管了。
李家村那边发生什么,杨婵半点不清楚,她只需知道能解决就成。
赵家院子里打了井,不过洗衣服她都是去河里,一是怕脏水污染水井,二来则是出去走走,认识几个人。
关起门过日子不现实,老不同人交往,别人就会将你孤立,万一遇点什么事,都没个人帮忙。
好在杨婵不是真正的公府小姐,前世小的时候也在村里呆过,很快就适应了和这边姑娘妇人如何往来。
现在和她关系最好的就是隔壁二婶的大女儿,说起来,二婶家小女儿的名字还是杨婵取得。
上回杨婵去洗衣服的时候,遇到二婶,见她身后跟着个小姑娘,便问了句,介绍的时候,杨婵听错成小芽,还笑道:“同我家小草有异曲同工之妙,芽,萌芽也,万物复苏先冒芽,真是好名字。”
结果二婶一拍大腿,“到底读过书的,说的话都不一样,我家女儿以后就叫小芽了。”
杨婵当场傻眼,她只是听错了,以为她女儿就叫小芽,所以夸了一句,没想到就给人改了名字。
大丫,也就是二婶的大女儿为此还嘀咕许久,磨着二婶也要改名字,可惜二婶没同意。
小芽改那是她年纪还小,大丫都订婚了,哪能改名字。
“杨姐姐也来洗衣服?”大丫只比杨婵小一岁,同邻村的人定下婚约,只等明年及笄成婚。
“趁着天气好,过来把衣服洗了。”大丫为人率真,杨婵挺喜欢和她说话,而且二婶人也不错,有这样的人做邻居,能省不少事。
江南水乡,就是山多水多,赵家村三面环山,前后都有一条小溪流过,赵远山家不远的小溪有一处特地弄出来给人洗衣服和洗菜。
这里也是除村中大树外,最多女人聚集的地方。
瞧着清澈见底的小溪,谁能想到不久前,要了那么多的人命,杨婵甩甩头,过去看看可还有位置。
溪边有几块平坦的石头给人洗衣服用,不早点来就给人占走了,杨婵干脆过了八九点来,这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洗好衣服。
今天这里人却还是很多,随便扫了一眼,果然,不少人衣服已经洗好却还不走,估计就是在这说话。
“杨姑娘来了,听说你们已经订下婚期,是什么时候?”
听到刘大娘问话,杨婵心里明白,重头戏来了。
“下月初九,听说是近几月里,这日子最好。”杨婵浅笑着回答。
“不是说远山遇到李姑娘了吗?没别的事吧?”刘大娘丝毫不打算放过杨婵,紧紧逼问。
杨婵秀眉一皱,面色不改,“不论是赵家村还是李家村亦或是刘家村,都是要过那条大路,遇上谁都有可能,赵大哥昨天遇的人不少,只是不知那李姑娘是何人?”
三婶看了杨婵一眼,刚想开口说话,就听远处传来,“大消息啊,三叔公去了李家村。”
来人是三婶的亲戚,杨婵喊她四婶,和三婶是绝配,最爱八卦。
“杨姑娘也在啊!”见到当事人,四婶面上有些尴尬。
“恩,过来洗几件衣服。”杨婵笑笑,又道:“当初逃难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尤其我一个弱女子带着还年幼的弟弟,全靠远山,我和弟弟才能挨过那么难的日子,瘟疫之前,我和远山就庙里拜了天地,下月不过是补办酒席,诸位若是有空,不如过来喝杯酒。”
听到她这么说,所有人一下都收了八卦的心思。
这么大的灾难,现在想想,众人还是心有余悸。
那会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杨婵一个这么大的姑娘带着个弟弟有多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嫁给赵远山,确实很难活下来,相对的,如果不是杨姑娘嫁给了赵远山,他如何会带着两个拖油瓶,须知那会一口清水都不易找。
所以杨婵说的话大家都相信,其实大家嘴上叫着杨姑娘,心里早已经确定并且承认她是赵远山的妻子。就算他们不办酒也无所谓,杨婵户籍都迁到远山家了,还能跑得了,不过是人远山心疼杨婵,想要补办婚宴。
这么一想,那些传言远山和李姑娘的事,完全是假的不能再假,人家都已经是小夫妻,哪来的未婚妻之说。
才这么想着,第二天就传来李家姑娘和吴家村的一个男子订婚,月底就成婚。
这下,大多人自己开始脑补,肯定是李姑娘不知廉耻缠上赵远山,而后他找了三叔公,李家长辈怕她再出幺蛾子,干脆将她早早嫁了。
杨婵听后只是笑笑,传言本身就不可多信,只是那李姑娘,名声毁了,日后在婆家可就难过了。
到底是别人的事,与她无关,无需她多费神。
这会她正熬油,吃了近一月的菜油,杨婵觉得整个厨房都有一股菜油味,家里不用守孝后,她就让赵远山去订猪油板,可惜早有人订走,直到今天才轮到他们。
赵远山烧着火,好一会,才道:“何必败坏自己名声。”
就算当初水患情有可原,但是杨婵说自己瘟疫前就和赵远山在一起,还是会有一些嘴碎的人说三道四。
“你不怪我败坏你名声就好。”杨婵抿唇一笑,她那话有心人一听,还不得说赵远山挟恩索报。
“无妨。”赵远山同样笑笑,杨婵能这么说,已经确定和他一生,再没有退路。
他,怎会怪她!反之,他很开心。
☆、第28章 准备
有了三叔公和杨婵放出去的话,流言一下转变了风向,至于会不会对李秀琴造成什么伤害,杨婵已经管不上了,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现在已是月底,下月初九成婚,两方都没有父母长辈,作为女子,杨婵忙得不可开交。
按理下月他们就快要成婚,是不能见面,更不能住在一个屋檐下。
不过杨婵说自己在瘟疫前就和赵远山拜了天地,现在就是补办个酒宴,这样一来,倒是不需要搬出去走过程。
现在想想,她竟然一次解决了好几个麻烦,杨婵都忍不住要夸自己聪明。
红色的被套枕套一类早前就已经绣好,就是嫁衣也绣了大半,至于别的绣品,婆家没有长辈,根本不需要准备,省了不少时间。
而她自己这边,已经有十亩田做嫁妆,再去做上几床被子就差不多了。
正好过些时候就要入冬,家中还没有棉被,趁着这次结婚直接做个七八床,她的嫁妆好看,家里冬季也有了过冬棉被。
除开这些,就是菜,蔬菜长得没那么快,主要还是用干菜,梅菜豆腐,抄笋干,豆腐泡,豆芽,韭菜炒蛋,猪肉,狮子头,还有香菇木耳,再弄上一盆面食,凑足十个菜。
乡下不用请帖,都要赵远山上门去叫,来几个人也不知道,但是想也知道,叫到的人都会来,并且带上孩子。
不管如何,席面总要放肉,到时候吃上几块,也能攒点油水。
赵家村那么多人,不可能全都叫到,杨婵列了个单子,把有点关系的人都写上去,然后让赵远山选。
“刘大娘还有三婶四婶都要叫,不然背后说都能说死你。”杨婵见赵远山要划去这几人,忙阻止道。
这些人嘴碎,平日也有些纠葛,如果漏了她们,指不定背后怎么说你,不过一顿饭,也不差他们几人。
叹口气,“那就叫上吧,刘大爷还有三叔四叔人还是不错的。”赵远山实在不想同这些人相处,只是也没有办法。
最后除去必叫的三叔公、赵小花、刘叔刘婶等人,有七八户的样子,都是新搬来赵家村的。
算了算,起码要摆六桌,两人商量了一下,打算预备八桌,总不能人来多了,连地方都没得坐。
菜单和礼单这些都是杨婵弄,像借东西这些自然就是赵远山来了。
乡下摆酒一向如此,桌子碗筷都是从别人家借的,每家筷子多少双都数过,而桌椅和碗,则都刻了名字,不怕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