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你看你累得那憨样。”这时候李大福还不忘调侃一下。
“哈哈……李大哥,说实在的,只要酒楼生意红火,就是累成熊样,俺也愿意啊。”张大牛躺下伸了个懒腰。
“哈哈……大牛好样的,赶紧攒钱,娶个媳妇,到时候再累,回到家往炕上一躺,马上有人伺候。”李大福家有妻小,今天打烊太晚,离家远,没顾上回家。
大牛脸一红,或许真该考虑个媳妇了……
------题外话------
亲们,喜欢文文的话,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第六十七章 恒心学堂
明天是张程缘回张家庄教孩子们识字的日子,他从家中拿了一百两银子,置办了桌案、书、纸墨笔砚等物品。并与送桌案的人说好,明天一块去张家庄。之后他又在镇上贴了几张告示,招学堂先生,每月二两银子。
慧娘不打算跟随夫君回去,酒楼里很多事,都需要她忙活。但她向夫君提了一点要求,“夫君,学堂的名字里,要带一个‘恒’字。”
张程缘点点头,微笑着说:“没问题,娘子,还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了。”
“娘子,要不我们的学堂就叫恒心学堂吧?”
“好。”
几句话,二人便定好了办学堂的事和学堂的名字。之后慧娘累得倒头就睡,张程缘望着娘子那疲倦的面容,微微摇摇头,叹口气,终究还是又让娘子劳累了。
次日
张程缘跟随送桌案的人一同到了张家庄,还没进村,便远远地看到孩子们在村口玩耍。孩子们一看到他,立马开心地喊道:“先生来了,先生来了。”
孩子们簇拥着张程缘,一起来到他家的茅草屋,桌案被安置好后,孩子们好奇地摸着。每个孩子人手一本书、一份笔墨纸砚。
等给孩子们上完课,张程缘便去了里正家。
里正一看到张程缘,立马出来热情地将他迎进屋,“阿缘,找大伯有什么事吗?”阿缘找他准是好事。
“大伯,我想与您商量一件事。”张程缘客气地说道。
“阿缘,你说就行。”
张程缘缓缓地开口,“我想在村里办个免费学堂,以后孩子们可以天天学识字。”
“好,太好了!阿缘,这可是一件大善事。你的意思是……每天都回来教孩子们?”里正激动地问道。
“不是,我出钱雇个秀才,来村里教孩子们。这是五十两银子,大伯,麻烦你找人盖个宽敞明亮一点的学堂。”张程缘边说边把银两拿出来放在里正手里。
“阿缘,用不了这么多银子……”里正只留下二十两,剩下的三十两顺势要放回张程缘手中。
“大伯,免费学堂盖起来,需要修缮什么的,都需要人手,这钱就放在您这里。以后孩子们的书和纸墨笔砚,我都会派人按时送过来,您看如何?”
“好,都听你的。阿缘,我替全村百姓谢谢你……”
“大伯,不要这样说,我也是张家庄出去的,如今挣了钱,便想着建个免费学堂。学堂的名字就叫恒心学堂吧,到时候我从镇上找人做了牌匾送过来。另外,我贴了告示,一招到教书先生,我便带他过来。”
“好,好,好。”里正激动不已。
里正目送张程缘离开。之后便召集村里的百姓,通知要盖学堂的事,“阿缘,要给我们盖个学堂,而且是免费的,书、笔墨纸砚都由他供给,以后孩子们可以天天学识字了。”
“好咧。”
“太好了!”
大家高兴地你一言我一语。之后在里正的号召下,众人,出人出力买料,没几天的功夫,宽敞明亮的学堂便盖起来了。桌案之类的,也从张程缘家里搬到了学堂里。孩子们高兴地围着桌案跑来跑去。唯独张二蛋站在一旁,仿佛有心事。
没两天的功夫,张程缘便找到了一名合适的秀才。招到这名合适的教书先生,归根到底还是慧娘的功劳。她给夫君出了个法子,每一个来应聘教书先生的人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
每个应聘的人都给出了不同答案,“用戒尺打。”
“训斥。”
“找孩子爹娘。”
“头悬梁、锥刺股……”
“罚跪。”
最后,只有李轩说:“在下无法保证教好每一个学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教好他们。”于是,他被录用了。
张程缘带着李轩到张家庄,介绍给里正和孩子们认识,并商议好每月休沐两天。同时鼓励孩子们,每个月评比一次,识字多,进步快的,接到镇上去福汇楼吃饭。孩子们听后,立马欢呼雀跃。
恒心学堂的牌匾稳稳地挂了上去,众人鼓掌庆贺,自此之后,张家庄的恒心学堂迎来了新的教学先生。
张程缘临走前,张二蛋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张程缘快,他就快跑两步,张程缘慢,他也慢。张程缘停下,转身轻声问道:“二蛋,是不是有什么事?”
“先生,村里人都说你在镇上挣了大钱,我……我……想跟着先生挣大钱。”张二蛋说话声音越来越低。
“你不想识字吗?”
“想,可是我家穷,我娘太累了,我要挣钱,挣好多钱。”张二蛋稚嫩地声音再次响起。
“想跟着我干?可先生我只收识文断字的,好好识字,我给你娘从镇上找份生计,到时候你家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可好?”张程缘耐心地说道。
“真的吗?我回家告诉娘,万一我娘不信怎么办?先生可否和我一起去告诉我娘?”张二蛋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张程缘。
“好。”张程缘陪同二蛋一起回家。
张二蛋的娘亲一听说跟着慧娘干活,每月一两银子,立马点头答应。
回到家后的张程缘,淡然地和娘子说着学堂和孩子们的事,慧娘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倾听。夫妻二人非常高兴,总算又完成一件心愿。
之后,张程缘“咳咳”两声,“那个……娘子还有件事……”
他没和娘子商量便决定让张二蛋的娘亲来张家大院跟着张王氏做卷尖,此时不知如何开口了。
“夫君,有事请讲。”慧娘一看夫君的眼神,便猜到他定是瞒着自己做了什么事。
“娘子,我……我又给你找了个帮手。”
“谁啊?”
“张二蛋他娘亲。”
慧娘知道张二蛋家的状况,虽有点不满夫君擅自做主,但张二蛋的娘亲是个苦命的女子,随即点点头,“好,没问题。什么时候来上工?”
“明天。”
“好。”
之后,慧娘再不理张程缘,翻身上床休息。
张程缘抬了抬手,复又放下,张了张嘴,没有出声。他知道,娘子在生气……
☆、第六十八章 二婶上门
次日,张二蛋的娘亲来到张家大院上工,慧娘并没有把对夫君的不满意挪到她的身上,而是热情地迎她进院子。
慧娘不理夫君,是要让他明白,以后什么事都要与她商量。她对张二蛋的娘没有半点意见,只有同情和怜悯。
“大嫂,你先跟着张婶做卷尖吧。”慧娘微笑着说道。
张二蛋的娘亲感激地说道:“东家,您叫我腊梅就行,谢谢您上次送给我家的绿豆,如今,又给我一份好活计。真的谢谢您。”说完,顺势就要跪下。
慧娘赶忙抓住她的胳膊,不让她跪下,吓唬道:“快起来,不然不让你在这里干了。”
腊梅一听,立马站直了身子,“听东家的。我不跪了,定会好好干活,以报答东家的恩情。”
慧娘点点头,“干活去吧。”
张婶过来拉着腊梅的手,“走,干活去。”
张婶脸上的气色好看多了,慧娘给她涨了工钱,如今每月一两五百钱工钱,她又去乔大夫那里瞧了两次病,喝了乔大夫的药,身上越来越爽利,几年没来的月事,竟然来了。
张婶和腊梅两个人很谈得来,一个是早早守寡,另一个是守活寡。都是苦命的女人,二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这会,福汇楼还没开始上客人,慧娘转身,打算去娘亲那里一趟。
张程缘早早便出了门,这几天,张程缘和顾老板商议了一下,决定从镇上租一处院落,专供伙计和大厨们居住。他和顾老板相约一起去看院子。
慧娘包了两根博味卷尖,带上五两银子,出了张家大院。
远远地便看到一个熟悉地身影,她二婶从她娘亲院落里走出。
她疑惑地继续往前走,二婶从来不上门,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必定有什么事。
二婶远远地也看到了慧娘,笑着打招呼:“慧娘,这么巧?我刚从你娘那里出来。”
“二婶,您来镇上怎么不多坐会?”慧娘客气地说道。以前,她和娘亲受欺负时,二婶向来置身事外以求自保。
“我正好有事来镇上,顺便过来看看你娘。我还有事,先走了啊。”二婶匆匆离开,也不知怎的,她有些没来由的害怕慧娘。
慧娘摇摇头,敲开娘亲的院门,“爹。”
开门的是她爹,“嗯,闺女来了,闻着味道像是……我知道了,是不是带了博味卷尖?”这卷尖如今成了他的最爱。
慧娘双手奉上卷尖,“娘呢?”
她爹接过卷尖,“刚回屋,刚才你二婶来看你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