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汉子缓缓地说道:“刚才,俺……俺按掌柜说的每一个物件的价格加起来,是一两银子七十八文钱,就是去零头的话,也得是一两银子七十文钱,怎么才收九百八十文钱?这前后差九十文钱呢,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俺娘说了,做人要厚道,俺不能坑你。”
张程缘和慧娘站在一旁看清了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慧娘的初衷只是觉得这些汉子刚丢了吃饭的生计,生活不易,要养家,怎么说也和自己有些渊源,故而想给他们一些优惠。没想到这汉子愣是不愿占人便宜,还这么替别人着想。
王掌柜用询问的眼神朝张程缘看了一眼,见他点头,便解释道:“这位小哥,是我东家让我少给你们算一成钱的,所以不是你坑我,你结了账,走吧。”
那汉子朝慧娘和张程缘看了一眼,然后结了账。将买的东西轻轻装入布袋中,走到张程缘面前,憨憨地说道:“这家店就是你们的吧?俺叫张大牛,是海子村的,以后有用得着俺的地方,你们尽管说,俺没钱但俺有的是力气。俺村里没有不认识俺的。”
张程缘既没承认也没否认,“不知你现在干什么活计了?”
那汉子见张程缘岔开话题,便也没再追问,但他知道绝对是托了面前二位的福,才便宜了九十文钱,“窑场没了,俺打算跟着俺们队长去齐城找活计。”说完,他低下头,脸上的神情让人看起来仿佛不想离家但又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去。
“你愿意跟着我干嘛?”张程缘真诚地说道,他需要的就是张大牛这样的人。
“不知您肯给多少工钱?”
“刚开始给你按每月一两银子,以后干得好,再加工钱。你看如何?”张程缘以为张大牛会问干什么活计,没想到直接问工钱,看来再累的活计,只要挣钱多,他都会干。
张大牛一听工钱这么高,立马点头:“俺愿意跟着您干,什么时候上工?”他好高兴,不用去齐城,这样就不用担心娘没人照顾了。
张程缘看了一眼慧娘,意思是询问娘子意见,而慧娘微笑着点点头。
“你明天卯时来恒源杂货铺,到时候我过来领你去我家,就是做外面那种吃食。”张程缘嘱咐道,今天不费功夫的就招来一个合适的人。
“好!”张大牛高兴地说完,便走出杂货铺。
------题外话------
张程缘真的完全信任只见过两面的张大牛吗?会不会进一步确认大牛的为人呢?
☆、第四十三章 大牛憨厚
在杂货铺不远处的胡同里,那三名汉子时不时地偷偷伸出头,瞅瞅恒源杂货铺,期待张大牛早点出来,他们几个都知道掌柜少算了钱,赶紧结了账,跑出来。若不是为了同乘张大牛借的牛车,他们三个早走了。此时,他们极怕掌柜的再跑出来找他们要钱,故而躲在胡同里等张大牛。
只见张大牛乐呵呵地从杂货铺走出来,然后停下,看了一会伙计们卖的物什,好香啊,这么多人买啊,他充满了好奇,更加打定主意跟着东家好好干。打定主意后,方走到大街上,四处寻找他那几个伙伴。找了一会,没找到,他便快步走向栓牛的那颗大树,想赶着牛车去找找他们几个。
这边张大牛刚顺好牛车,准备挥鞭赶牛,那边胡同里那几个汉子,看到掌柜没出来,立马飞快地跑到大街上,跳上牛车。“快,快,快,走,走,走。”他们低声催促着,生怕掌柜的再跑出来了。
张大牛刚想张口问他们去哪里了,就被他们催着赶车,无奈,只能挥鞭赶牛,直到牛车出了镇子,那三名汉子方缓了口气,其中一人说道:“幸好没人追来。”
张大牛纳闷地问道:“哪个追你们?得罪啥人了?”
“三娃他爹不是怕杂货铺掌柜追来要少算的钱吗?”另一个人开口说道。
“啥?要钱?哈哈……放心吧,人家掌柜的说了,东家嘱咐他少收咱们一成,人家不会来追要的。”张大牛大笑着说道。
其余三人瞬间红了脸,“你知道,还不和俺们说,害得俺们担心了好一阵子……”
张大牛只是无奈地笑笑,继续赶车。今天他心情好,懒得和这些人计较,回家后,他先去和队长家说声,他不去齐城了。要是娘知道他在镇上找了份挣钱多的活计,该有多高兴啊!
张大牛自幼丧父,多亏他的母亲张王氏咬牙硬撑着,既照顾爷奶又拉扯他长大。如今爷奶都走了,只剩下他们娘俩。他娘也因为常年劳累而身体不好,故而今天他买了好些补品,打算给娘补身子。他身强力壮,每月挣不少工钱,只是每月挣得钱几乎都给娘亲买药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如今他已十九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平时连个上门说亲的人都没有。起先想到去齐城找活计,刚发了银子,故而提前给娘亲置办下些吃食。如今想来,倒是没必要买这么多了,以后他可以天天到镇上去了。
张大牛一回到家,便高声喊道:“娘,娘,俺回来了!”
张王氏从茅草屋里出来慈爱地看着他,“娘在这里,这孩子,咋咋呼呼的毛病,啥时候能改?”
他挠挠头憨憨的笑了笑,“娘,俺不用去齐城找活计了,俺在镇上找着一份活计。”
“真的嘛?太好了!”张王氏笑着说道,虽然她才三十六岁,但贫穷劳累的生活让她脸上早早就有了皱纹,这一笑,皱纹更加明显,“给娘说说,到底咋回事?”
张大牛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张王氏听后,夸赞道:“娘平时没有白教你,镇上这位东家,必是看上你的憨厚实诚。”
“娘,以后除了买药,每月咱们都会有余钱了。”张大牛兴奋地说道。
“大牛啊,这两年都是娘拖累了你。”张王氏自责地说道。
“娘,这是说啥呢,小时候俺还拖累娘呢,以后不要再这样想,若不是娘的教导,俺能得到这份好活计?”张大牛安慰道。
“那你先去队长那里说声吧,省得人家再为咱家的事操心。”张王氏嘱咐道。她们家大牛一直跟着队长干活,这次说不干了,估计人家满肚子不高兴。想到这里,又嘱咐:“大牛,拿上一大海碗白面,给队长送过去。”
“好咧。”张大牛打开白面袋,用葫芦瓢舀出白面,轻轻倒入大海碗,之后出了门。
张王氏心想,平时他们村里很少有吃白面的,除非过年才能吃上白面,想必队长会看到大牛带着白面过去的份上,不要从言语上难为大牛。
一个时辰后
从队长家出来的张大牛,不得不佩服娘亲的为人处事,若不是娘亲让带过来的一大海碗白面,队长媳妇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他,说是人数有限,队长为了带上他去齐城,生生得罪了隔壁的刘大妈,数落了他将近一个时辰,他连翻眼皮都没敢翻,生怕再惹队长家里人不高兴,他不反驳并不代表怕他们,而是觉得队长帮过他,被队长家人数落一顿也没什么。往家走的大牛,只是憨笑着摇了摇头,之后又一脸高兴地往家跑。
这一切,都被隐在不远处的张程缘看在眼里,张大牛孝顺、憨厚实诚、不贪小便宜,知恩图报。为娘子选得工人,必须是身家清白,值得信赖的人,再三确认张大牛合适之后,他转身一掠,已飞出数丈,刚才让娘子在恒源杂货铺等着,他找了个借口离开,匆匆而来,得赶紧赶回镇上,不然娘子要等着急了。
此时的慧娘并没有等着急,而是遇上了某个人……
------题外话------
遇上了谁?曾经在评论区剧透过哦,啊哈哈。
☆、第四十四章 奶奶来了
这几天,朱王氏心里憋着一股火,一直对慧娘给她告状的事耿耿于怀,考虑到慧娘时不时地给自己送银两和吃食,自然不会当着慧娘的面咒骂,不过在心里早就骂死丫头骂了不下千遍了。今天她打算先去慧娘婆家蹭午饭,顺带从她家拿点好东西,不然难消她心头火。
正好路过恒源杂货铺,朱王氏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买什么。于是她跻身上前,闻到一股从没有闻过的菜香味。于是掏出五文钱买一块蒸豆腐箱,蹲到杂货铺门一侧,细细一尝,好吃啊,还想再吃一块。刚想起身再买一块,就听到杂货铺里响起熟悉的声音。她一拍腿,这不是慧娘夫君的声音吗?招工?每月一两银子?在杂货铺,难道这杂货铺是慧娘婆家的?之后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提着个大布袋,在门口站了站。难道这个汉子就是要去慧娘婆家干活的人。
朱王氏想快速起身,拉住他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若这是慧娘婆家的,以后她岂不是可以随便来拿东西了?太好了!结果一兴奋,一起身,头有些眩晕,眼前一黑,她急忙转身扶墙。等她身体缓和过来,那人早就不见了踪影。
而张程缘就是在朱王氏转身扶墙背对他时,出了门,自然没有看到她。
朱王氏听说了官府不让张家继续制土坯的事,张家还为此赔了不少银子,但几天前慧娘还大方地给她一两银子,说明张家还是有些家底的。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一把拉住正在卖蒸豆腐箱的伙计,“这位小哥,这豆腐箱的主家可是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