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的婆婆和小红应声答应,之后二人开始忙活的选布料,选来选去最终定下来五个颜色的绸缎,具体要绣什么,她们二人低声商量着。
慧娘一直不会自己裁衣制衣,绣花倒是会一点,但不精通,故而她插不上言语。她四下打量店铺,寻找挂衣服最适合的地方。
最后慧娘的婆婆和小红商量好后,便准备裁布。裁好布后,慧娘的婆婆就想拿回家去做,慧娘拦下婆婆,“娘,您在这里做衣服吧,万一有需要商量的地方,也省得你来回跑了。”她不能让婆婆回家,好不容易把婆婆起来了,怎么着也要让她看看店铺的红火再放她走。
慧娘的婆婆想想也是,便答应下来,与小红去里间开始做衣服。慢慢的店铺开始上人,人来人往,小红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从里间出来招呼客人。慧娘的婆婆看到店铺实在是忙,她便出来搭把手。
本来两个人招呼客人是一点问题没有,只是慧娘介绍布料的本领实在是不行,婆婆程芳草便出来帮忙介绍,这几年家里越过越好,她见过的布料也越来越多,故而还是比较了解的。又加上她一眼就能帮客人选中满意的布料,望着客人满意而归的背影,她竟然有些许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慧娘躲在一旁,心中暗喜,婆婆越来越上道了,过不了几天,婆婆就会不自觉地往这里跑了。
期间,还有人看到慧娘的婆婆在做衣服,忍不住打听衣服是否会在店铺中售卖。慧娘便担当起解说的角色,告诉他们,不仅会在店铺中售卖女子衣服,而且以后会接量身定衣的活。
就这样几个人忙活了一天,临近天黑时,王掌柜捧着账本递给张程缘,“东家,你看看,这是今天的进账,总共五两三百文钱呢,今天比平时挣得多出一两多银子呢。”
张程缘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大的功臣是夫人呢。往常我忙不过来,有些人就不愿意等了,今天夫人在这里,可是卖出去好多布料呢。”小红边说边看着慧娘的婆婆,她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之前慧娘悄悄嘱咐过她,一定要把功劳推到她婆婆那里。
慧娘的婆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哪有那么大得功劳?大家都出力了。”
“娘,您明天再来帮忙吧,您来了,一来,留住了好些客人,我们可以多挣些银两;二来,人少的时候您可以做衣服。”慧娘赶紧说道。
“好咧。”慧娘的婆婆爽快地答应。
一天的功夫慧娘的婆婆和小红便抽客流少的空档,做好了两件衣服,临走时,小红带走了一件白色的绸缎女外装,说是晚上赶工绣上红梅,明天可好放在店中售卖。慧娘赞许的看了小红一眼,“小红,这个月给你加工钱。”
“谢谢东家,不用加工钱的,东家已经给得够多了。”小红羞涩地抿嘴一笑。
“傻丫头,东家给你涨工钱还有不接受的道理?”慧娘的婆婆轻轻拍了拍小红的手,她很满意小红这个丫头,手巧嘴巧心眼好,心想,改天让老二来店里看看,说不准两人能看对眼。
小红没有答话,而是看向年青的王掌柜,王掌柜立马笑着说:“东家都说了,你接受就是,以后好好干活。”
“好。”小红说完,脸上一红。
慧娘的婆婆立马明白,小红这是有意中人了呢,立马打消让老二来见她的念头。不过她仍旧喜欢小红这丫头,最重要的是,小红也爱好绣花裁衣制衣。
慧娘的婆婆也想拿一件女装回家绣花,慧娘拦不住,倒是张程缘调侃着说:“娘,回家后你好好陪陪爹,爹累了一天了,若是回去看到你只绣花不管他,心中得多失落。”
“好啊,阿缘,敢拿爹娘说笑了。”慧娘的婆婆白了大儿子一眼,不过儿子说得有道理,于是便放下那身女装,一家人一同回家。
回到家后,慧娘的婆婆赶紧准备晚饭,慧娘和张程缘则准备在一旁打下手,而杏花和荀鹰则跑进厨房,拦下他们。“娘,大哥大嫂,我已经做好了卤子,荀公子和好了面,今晚就由荀公子为大家献上阿荀削面吧。”
他们相视一笑,都点点头,退出去,只留杏花和荀鹰在厨房。
慧娘的婆婆忽然觉得不对,转身又回到厨房,正好看到杏花给荀公子擦汗,这闺女,竟然瞒着自己芳心暗许,胆子太大了。她刚想出声训斥,嘴上忽然多了只手,抬眼一看,正是大儿子张程缘。
张程缘拉着娘亲走出一段距离,“娘,杏花妹子的事,我知道,您放心,荀公子这个人我很了解,若不是家中遭了大难,早就向爹娘提亲了。您暗地里敲打敲打杏花就行,别当着荀公子的面。”
程芳草心想儿子说的有道理,杏花已经十九岁了,如今好不容易看上个男子,也罢,晚饭后,单独找杏花谈谈,于是对大儿子说:“杏花和荀公子若真的两情相悦,娘亲也不会难为他们的,等我问过杏花,再做打算。”
张程缘怕娘亲会因为这事,将荀鹰赶出去,“娘,荀公子现在无处可去……”
“放心吧,娘不是落井下石之人。”程芳草快速打断大儿子的话说道。
之后,二人一起朝饭厅走去。
------题外话------
首推已结束,感谢亲们的支持,亲们太给力了,感动激动兴奋,爱你们,么么哒。亲们的收藏和追文率决定文文能走多远,如果喜欢俏农妇,千万不要养文哦,为答谢亲们的厚爱,再奉上一章。从明天开始,更文时间改为上午9:55哦。
☆、第三十六章 阿荀削面
众人等在饭厅,不一会儿,杏花和荀鹰兴奋地端着刀削面进来,每人面前放一碗。慧娘挑了挑碗里的面,中厚边薄而且长,棱锋分明,之后尝了一口,口感极好,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众人吃后赞不绝口,“好吃,好吃,再来一碗!”
“我也再来一碗。”
“还有我……”
慧娘知道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很严,但荀鹰的刀功很好,因为发面他都能削成面叶,更不用说这硬一点的面了,本来她还想着告诉他如何和面的,现在看来,用不着了。不过可以给他些建议,“荀公子,你是打算明天只卖打卤削面,还是其他风味也卖?”
“我和杏花商量了一下,我暂时上三种口味,打卤、木耳鸡蛋、还有辣椒肉。嫂子觉得怎样?”荀鹰谦虚地说道。
慧娘欣赏地点点头,“刚开始,先上三种也行,不过,你还是要想想再多上几种口味。”
“好咧。”荀鹰开心地答应着。
众人吃完削面又聊了一会,说是明天给荀鹰捧场,之后,各自回屋。
翌日,慧娘的公公和小叔子早早又去了张家庄。而荀鹰也早早去街上摆摊,他的摊位上挂着一横幅:“阿荀削面。”张程缘敲了敲锣,吆喝着:“各位乡亲父老,今天阿荀削面开张,还望捧场。”
路过的人很奇怪地问:“什么是削面?”
张程缘笑着解释:“大家可以驻足看一会儿,一会阿荀现场表演刀削面。先尝后买。”
“真的可以先尝后买吗?”
“当然是真的。”荀鹰大声喊道。
众人得到肯定答案后,纷纷驻足。众人只听过吃过手擀面,这刀削面既没吃过也没听过。只见荀鹰打开锅盖,锅中热气徐徐而出,他左手托好面团,右手拿刀,手腕一动,出力,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连着一刀,削出的面叶儿,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稳稳落入汤锅,汤滚面翻,甚是好看,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好厉害的刀工。”引来好多百姓的回应,“没见过这样的刀工。”
“确实厉害。”
“这面还能削着吃,今天算是见识了。”
不一会儿,面香味飘入众人鼻尖。荀鹰再次高声喊道:“各位,先尝后买,先尝后买啊!”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给我来一碗!”之后,众人纷纷喊道:“我也来一碗!”
“给我一碗……”
由于是先尝后买,众人都尝了一小碗,不过瘾,纷纷拿钱买大碗的削面。不一会儿,桌子周边都坐满了人,吃削面的人坐在凳子上,没吃上的人则站在一旁观看荀鹰往汤锅里削面,吃面的人夸面好吃,观看的人则夸削面的人技术好。
张程缘和杏花则帮忙端面、收拾桌子、刷碗。五文钱一大碗,一个早上,荀鹰卖出去二百碗。他兴奋极了,不过想到这只是刚开始,慢慢地,来吃削面的人会越来越多。他高兴地数着钱,一共一千文钱呢。他抬起头四处寻找杏花的身影,只见杏花正在帮忙收拾碗筷。他快速跑到杏花那里,拿着盛钱的小木头柜子,“杏花,快看,快看!”
杏花停下手中的活计,一眼看到小木柜里的铜钱,开心地说:“这么多啊!阿荀,你好厉害!”
“杏花,一会你回家休息吧,等中午再过来帮我,一块把这些钱带回去帮我收起来。等攒多了,我们再去换成银子。”荀鹰低声说道,他被廖护法吓怕了,生怕再丢了钱影响到自己娶杏花。
“阿荀,这是你辛苦挣的钱,我哪能真拿走啊,你自己好好保管就行。”杏花很高兴阿荀让自己管钱,但现在他们二人还没有谈婚论嫁,这样好像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