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珍味田园 完结+番外 (郁桢)


钟太太也没二话。
平安怀里揣着地契,心里也有了底气,想着回去能给娘和媳妇有个交代,又将未来的日子计划了一通,觉得这日子有奔头。
当他兴冲冲的赶到家里时,已是暮色四合了。
家里的人都在替他担心,好不容易见他回来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冯老娘掩饰不住的说道:“还当你要在城里住一夜,没想到竟回来了。”
平安笑道:“有什么好住的。事办妥了我就想着回家,走也想走回来。”
“妥呢?伏家怎么说?”
平安郑重的从怀里掏出地契交到了云珠的手上,笑说:“我出面难道还有办不成的事?”
云珠仔细的看着地契上的字眼,会心的笑了:“你还真行。对了,你身上也没装多少钱,怎么就把地契拿到呢,难道那伏家没要你银子?”
平安道:“怎么可能没要钱,这个可是花了五十两银子换来的。”
冯老娘忙问:“五十两,你从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平安笑着给母亲解释:“我找青山他姐夫借的,答应下半年给还上。”
云珠想,也不知到了年底能不能挣下这么多,不过如今地契拿到手了,总算是完成了一件事。接下来就该好好的规划如何经营这座荒山了。只希望在家人的努力下,荒山将来能变成金山银山,把本钱都捞回来,还能再大大的赚上一笔。
平安说:“我看过了灯节咱们就动工吧,先把这两边的院子打通了,把房子拆了,把圈舍修起来。”
母亲和媳妇都没有它话。
一家人又计议了回。
第二天吃过早饭,平安便去了一趟王家,找青山商量了些事,接着又去了一趟镇上,问了下哪里卖树苗。再打听了卖鸭苗的地方。
傍晚时候,张村长来了。看脸色很不高兴。平安这才想了起来,坏事了,他没有告诉张村长他已经和伏家打过交道,地契也拿到了,好在村长明天才去城里这时候说还来得及。
“村长,您来了,正好我有事和您说!”
张村长一脸的阴郁,张口就来:“冯平安!你这人也太不地道了!”
“村长您都知道呢?”
“我如何不晓得,哼,将来有什么事我可再不帮你们什么忙!”张村长气呼呼的撂下了这句话,很是窝火。L
ps:求订阅!

☆、第一百六十四章 偶遇

原以为当回中间人,趁机敲一回冯家,自己捞点油水。哪知平安这样人精,竟然敢背着他的面去找伏家,还从伏家手上拿到了地契。
张村长想想这事就不痛快,咬牙切齿的恨。
白白去了一趟城里,搭上了路费,什么也没落到。
村长媳妇和他说:“这冯家仗着自己腰杆硬起来了,手里有两个钱,只怕将来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
张村长道:“没那么容易,除非他们家搬出槐树村。”
张峰有些自闭,加上自己是捡来的,亲生父母是谁也不清楚,对抚养他的两口子也没什么感情。对他爹这些所作所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来没有发过什么言论,和家人几乎没什么交流。如今拜了袁慕华为师,倒一心钻到医术上去了。对别的事再也不会过问。
冯家购得后面的荒山的事,渐渐的就在村里传开了,眼红嫉妒的不在少数,纷纷在想,冯家怎么就发了财呢?没声没响,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平安从别处买了百斤的竹子回来,堆在院子,打算劈了编个长长的栅栏,将地圈起来。以后养的鸡鸭也不会随便乱跑。
云珠见他买这么多的竹子看着就犯怵,说道:“那么大的地,你得编到什么时候。要我说不如沿边种些带刺的藤蔓什么的,防止鸡鸭跑出去,还能防止小偷进来偷鸡。天然的屏障,比你编的栅栏强吧。”
“嘿,你这个主意不错,行,就按着你说的办。”平安见人家卖竹子。脑袋一热就买回来了,压根没有细细的考虑,听云珠这么一说,倒豁然开朗了。
“那这些竹子怎么办?要退回去吗?”
平安笑道:“退什么退,修圈舍难道不需要啊。自然有用处。”
云珠就不再过问了。连护边植物种些什么她都想好了,她要去找些玫瑰花的枝桠扦插上,还能摘花卖。再有云珠早就想做玫瑰卤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好花。
不过玫瑰也挑土壤。不可能那么大一圈都摘玫瑰。云珠还去书肆里找书来查阅,什么铁篱笆、侧柏、铜锤树、马甲子、之类的她都查阅过了,甚至还翻了些关于草药的医书。想着要种就种些有用的,能变成钱的植物。
为了这事她还特意跑去问袁慕华。
袁慕华听后笑道:“真有你的,想一举多得。脑袋瓜就是好使。”
“不动点脑子怎么挣钱呀,再说我也这是为你着想呢。我帮你种了药,你也用不着那么辛苦的去爬山涉水的挖药。不是轻松多了么?”
袁慕华笑着点头道:“难为你想这么多。”他找了纸笔来,沉吟了番写了好一串的名字,后来将这纸递给了云珠。
云珠瞧着上面的字写得十分的飘逸,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又问:“可是从哪里能买到这些树苗?”
“我也不大清楚,有些只怕没有卖的。你们进城里去问问看。”
云珠答应着,笑道:“我帮了袁大夫一个大忙。回头袁大夫可要好好的感谢我。”
袁慕华乐呵道:“成,我一定好好的谢谢你。”
云珠道了谢告辞。准备回去找平安好好的商量。
袁慕华目送着她的身影,心中暗想,他也不知道还能在槐树村逗留多久,以前他还有驻足下来的理由,可如今他所追寻的那道身影已经走向了幸福,仿佛就再也没有了停下来的必要。再有张峰的领悟力不凡,再过一年半载就能出师了,说不定那时候就该是他离开槐树村的时刻。
云珠果然和平安商议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仔细想了下这件事,要做就得认真,下功夫。玫瑰我的打算扦插了,但不能全部种玫瑰,地势不好的地方也长不出来,更别指望它能开花。所以想着种点什么能入药的东西,一年下来,还去卖些给药铺,你说不是一笔钱吗?”
平安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到。只是这些树苗只怕镇上买不齐全。”
云珠笑说:“所以呀,我打算和你去一趟城里,怎样?”
“成,按你说的办。”
两人便商议过了几天进城。
云珠扭着平安说:“那次和你进城去都没来得及好好的逛逛,这次你可要带我四处走走看看,成不成?”
平安自然说好。他想以后忙起来了也没工夫再和云珠去城里玩耍,想了会儿又和云珠说:“我听青山说起过,说十五灯节的时候城里热闹着,要不我们去看看?”
云珠听着就羡慕,点头不已:“好啊,好啊。”
回头把这事告诉了冯老娘,自然不好意思说他们要进城赏灯游玩,只说要去找树苗,还得买种子,只怕要花上两天才回来。
冯老娘也无别话,只吩咐他们要当心。
接连在家里忙碌了几日,处理好了琐事,夫妻俩简单的收拾了个包袱,搭上了一辆进城的骡车,就进了城去。
今天十四,明儿十五。灯节要明晚才开始。
所以得找个店住两晚。
云珠贴身装着荷包,里面装着几块碎银子,是她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打算去逛逛,买点东西。
平安的心思都在那些秧苗上。找到了落脚的客栈住下后,便迫不及待的要拉云珠去打听什么地方有卖这些的。
所问的人是店里的伙计,伙计见识的人多了,听他们这么一打听,便笑道:“原来二位是要买种苗呀,容易着,你们去西市的那条杏花巷打听下,这两天说不定有卖的。”
有了地名就好找了,云珠赶着道了谢。
两人说说笑笑的,边走边逛往西市而去。
原来西市不是一个大的集市,而是一个片区,包括几条街区。所设面积有些大。平安走到这里时,总觉得熟悉,感觉以前来过这,可一时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来过。他们又挨次去找杏花巷。
好不容易问到了,找到了个花农,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他们亲切的称呼他为大爷。平安将纸条递给了大爷看。
大爷不识字,平安便将那些名字念给他听。大爷点头说:“有些能找到。有些只怕不成。我再帮你们找别人问问。”
平安道:“那敢情好,有劳了。”
大爷说可能要明天才有结果,正好平安他们后日一早才走。也等得起。
出了杏花巷,两人就随便逛了起来。
走不多久,云珠看见有一家布庄,她便扭头和平安说:“我想进去看看。”
平安自然乐意奉陪。
云珠进了那布庄。平安紧紧的跟在后面。她进去一瞧,这家比青塘的那家气派多了。装潢就大气许多,一连四间门面,全是布庄的买卖。靠墙处立着一卷又一卷的布料。花色繁复,高中低档样样俱全。云珠挨次看去。只觉得两只眼睛不够看。
当然那些好布料的价钱也是令人咋舌,看看可以,真要买是买不起的。
每一个种类前面都挂着一个黑漆的牌子。用红笔写着名目。让人一目了然。通过那些牌子。什么潞绸、蜀锦、大梭布、生布、葛布、杭绢、大云缎、宁绸、生绢、熟绢、羯绒、漳绒,颜色更是繁多。看得出来这个时代的织染工艺已经十分的发达了,什么石青、真青、真紫、豇豆红、秋色、玉色、油绿、茧色、石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