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朝好丈夫 (邹邹)


在济州城的日子过得很快。
官家出发去了东京城,在第二年的元春时节祭告列祖列宗。
群臣从临安坐船进了河南,回到了汴梁。
赵端宁已经被上了尊号,称之为弘仁圣睿德昭大成中皇帝。
她因为心理阴影,一直很谨慎地打算再晚一些去东京城。
等更谨慎更疑心病的贾似道来济州城了,她再一起去。
“阿姐。”
季辰龙进了帐子,“黄七哥来了。他来了你有事能找到人商量。我就放心走了。”
第二年入夏的时候,季辰龙也带着徐州军去了东京城都。
虽然克复了旧京,但燕云六州还没有到手。
他被调去做了楼云的副手。
黄七郎和她打了招呼,住到了她租下的一座宅院里,但大半的时间还是在货栈。
大批的粮食、军资都必须沿河、沿海运到东京城、西京城,还有王世强镇守的中都。
她已经听说王清河回明州去了。
又是大半年过去,她收到贾似道的中秋家信时,东京似乎巩固了下来。
楼云的西大营与蒙古、西夏合力攻打燕云。
北大营的王世强加快了通河的速度。
为了进兵进入女真族的老巢辽东地区,山东直接到通州的会通河通航了。
这条河道与黄河相连,在教科书上应该是元朝时才修通,现在是由王世强的门客姚清康负责督管。
贾似道从京城里写信过来,让她向黄七哥打听一下山东、河北、中都一带的事情。
因为这两年过去,中都附近县州几乎都是王世强北大营的地盘了。
从东海进入渤海运粮的海船,都是江浙海船。
她觉得不需要去问黄七哥。
这一年多来,她经常可以看到他。
他忙着和姚清康一起运军资,运军械,开工坊。
王世强为了通河,工坊就直接开在了新河道的两岸。
河道开到了哪里,太仓书院上下院的学子和工匠就跟到了哪里。
他们成批北上,再加上沿河安顿下来的水灾流民,工坊周围很快聚集成了村落、市镇。
一批批女真贵族被押解回汴梁城,献俘到了新建起的赵氏太庙里。
王世强已经被封了平章军国事。
她一听这个消息,就知道赵端宁已经乐晕头了。
她写了急信回临安城,探问贾似道怎么不写加急奏表给官家劝谏一二。
贾似道的回信也无奈:
这是因为燕云一带的战局胶着不动。
楼云只占到了六州中的一州,老臣们已经有把楼云召回来,然后换王世强去的意思了。
“……”
只有她知道,胶着不动就是好事。
蒙古、西夏、大宋都在燕云抢地盘,楼云没有败落回来找救兵,她就谢天谢地。
要知道,要抢赢地盘,对手可是铁木真。(未完待续)
ps:中秋快乐,鞠躬感谢大家的礼物、打赏、月票和推荐~~

  ☆、365 婚后婚前

北大营里越做得好,黄氏货栈钱赚得越多,黄七朗就越显得有些不安。
偶尔来一回她的院子里,他也是一碗茶都喝不完,唉气叹气地走了。
她沉住了气,一声都不问。
等到西大营传来消息,楼云所部和蒙古部冲突起来的时候,黄七哥终于沉不住气了。
他有一天突然从货栈里跑了回来,一头大汗紫涨着脸。
“大妹子,王贤弟……王贤弟他要是……”
她正在算自己的帐目。
她和黄七郎的生意很多。
但黄七郎要进入东海女真所在的渤海内海做生意,就完全得靠北大营辖下各州、县驻军的许可。
黄记和姚记的合作就更多。
有些生意她一点都不知道。
“七哥。怎么了?”
她问了一句。
冬日的正午,阳光正好,花影斜伸到了她算帐的几桌上。
黄七哥咬着牙,跺着脚,仍然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的样子。
她侧目看着他,笑了起来,道:
“七哥,你放心。楼相公在燕云那边不出事。王副相这边也就不会出事。”
也许是她说的话挺有道理,黄七哥想了想,安心地继续去做生意了。
她也匆匆写了信,直接写到了东京城里给内阁子女官仇夫人,提醒她注意官家的安全。
然而她万万没料到,第一个出事的不是赵端宁。
而是贾似道。
……
听到贾似道在临安城里意外受惊落马,重伤不起的消息,她马上就坐了船,准备向临安城赶回去。
但她的船驶到了楚州城附近时。她就知道坏了事。
她不相信贾似道是意外。
她连忙又一边回航,一边让人去打听东京城的消息。
那时楼云已经被召了回来待罪。
因为六州里只占了一州,实在是太叫赵端宁失望了。
她一直都在咒骂着赵端宁是个大傻瓜。
果然她打听到的消息是,王世强聪明到压根没有去燕云,而是江景明去了燕云领军。
已经大败了。
她知道不能怪江景明,换成王世强也许也是一样的败。
说来说去是赵端宁和那些老臣们根本没把蒙古放在眼里。
但蒙古已经灭掉花刺子模,西夏公主也已经嫁到蒙古去了。
……
第二次的东京城溃败。似乎是发生在十几天里的事情。
她站在了济州城上。看到了无数的败兵沿着黄河从河南向济州城涌来,
“二郎呢!二郎呢!”
陆陆续续逃回来的军队里,有徐州城的团练。却不知道季辰龙的消息。
他们只能哭诉着,说燕云那边和蒙古抢地盘,连败了三阵,江景明已经死了。
蒙古人和西夏人一起冲进了雁门关。进入黄河河套地区了。
“官家呢——甘老大人呢——”
东京城几乎没能守过三天,一则是因为败得太突然。北方又有很多女真人闻风而降。
二则是因为进入东京城后,宋军忙着修宫室和太庙,残损了的城墙并没有马上修复。
而且东京城里的外族人很多,不仅是女真。还有契丹、奚人、渤海人、高丽人等等。
赵端宁据说已经被抓走了。
而逃回来的几位老大人共议,决定调王世强到济州城来驻军。
她就觉得不太对劲了。
贾似道曾经在书信里写过,王世强把会通河口修通后。中都到济州城只要沿河而下就能到达。
而到了济州城,同样沿河而下就是楚州。
过了楚州就是临安城了。
没有赵端宁。从中都到临安这一片的沿河领地岂不就是王世强说了算?
她当初,可不是为了让他势力膨胀而提出开河奏表的。
然而,不管怎么想,王世强的北大营军队近十万从运河两岸水陆并进,来到了济州城。
她果断离开,坐船去了楚州。
然而北方的军情告急,北伐时胆子贼大,军败时胆子贼小的老臣们最后还是决定:
一旦济州城不保,更可靠是固守楚州。
北大营定在了楚州城。
她再一次坐马车,离开了楚州城。
这一回,她出城十里不到就被拦住了。
“季娘子。”
老熟人左平揭开了车帘一角,确认了车内的人确实是她没错,他连忙赔笑着,“小人失礼了。老爷让我来接季娘子。”
“……”
她知道说不去也没有用。
现在,在大宋境内说了算的人就是王世强了。
马车调转了马头,缓缓地驶回了楚州城。
她特意舍船坐车,然后还派了两条船,找了两名女子扮成她混淆视线,仍是被人发现。
王世强是一定要抓到她。
她只能暂时沉住了气。
当初季辰龙劝说她嫁给贾似道,她是认真思索过的。
除了那时被楼云伤了心,她和贾似道的婚事也确实有实际的利益。
“阿姐,王副要是一直不得志就罢了。他要是得了志,他一定会把阿姐接到她身边去的。”
不论是工坊、军械还是她这个人。
王世强是不会让给别人。
完全看穿了这一点的是贾似道。
“国夫人,听说你与王副相此人相交十多年,依你看来她为人如何?”
贾似道跟着官媒到她家里来提亲时,没谈什么聘礼和嫁妆。
他谈的就是作为赵端宁的头号心腹忠臣,他觉得王世强在太仓培养工匠培养得太起劲了。
在钱塘门开了水力工坊让工匠们实习做事,成批地来去看着人不多。
但仔细一算,几乎是一年就能出一千名随时有用的工匠。
他要用到哪里去?
“国夫人,王副相名下的工匠最初都是你替他培养出来的,工坊里的技术也是从唐坊传到明州工坊的。他当初弃你而另娶,现在又反悔接回来了楼大小姐,你只给他一个耳光就算了?”
贾似道的求亲是这样结束的。
他凝视着她,道:
“国夫人对王副相用情如此之深?”
他完全不提楼云了,这就是个打酱油的,实在不能和王世强相提并论。
“那只是生意上的事罢了。贾大人过虑了。”:
她断然摇头。
他看了她半晌,就笑了起来,道:
“国夫人也很喜欢我。我看出来了。既然对王副相没有旧情了。为何不嫁给我?”(未完待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