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明眸 完结+番外 (夏天水清凉)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夏天水清凉
- 入库:04.10
“算了,嬷嬷,把屋里收拾好,把香料扔了吧!”钟未央面无表情道:“以后,屋里再也不要有香料,就是了。”
她脚步不急不缓地朝西厢房去,不愿意再看着这一地狼藉。至于他为什么会突然发怒,她不想去探究原因,只要以后不让香料再在屋子里出现就是了。脏东西?钟未央想到他说的话,心情就很灰败。
突然有一句话不经意地回响在她的脑海里:“大夏国盛产香料,用作旁门左道的东西也不少,听说有的秘制香料是专门用来对付男人的。”她忘了这是她以前从哪里听来的闲话。努力地把这道阴影从脑海里驱散开,她走进了西厢房,阻止自己再去做大胆的猜测。
“恩姐儿别怕。”钟未央把小家伙从孙嬷嬷手里接过来,抱着轻拍,一边把她脸上的泪水擦干。
“嗝--呜--”恩姐儿把头靠在钟未央肩上,哭得直打嗝。哭到最后,她午饭也没吃,就挂着眼泪睡着了。
钟未央毕竟经验不足,轻声询问孙嬷嬷这种状况。孙嬷嬷轻声答道:“是累着了,不碍事的。”
请晚安的时候,不见司徒明的人。晚上,司徒明一夜不归。
钟未央一个人在大床上辗转反侧,并没有丝毫轻松感,反而心头很沉重,带着心理负担和止不住的胡思乱想,她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她通红着眼睛,在青梅院里见到了同样是通红着眼睛的司徒明,两人眼睛对视,同样面无表情,终是无言。
--
“好像是吵架了呢!”六少夫人悄声地对五少夫人道。
两人挨肩走在路上,都没有笑容,心里有同情,有担心,以及许多的复杂情绪,数不清楚。
五少夫人轻声答道:“我看着也是,我一会儿再让丫鬟去打听打听。”
可能是不打不相识,昨天被钟未央回骂了一通后,六少夫人竟然一点也没有记恨,还和五少夫人一起,把钟未央当做了同道中人,甚至把吃醋的事也忘在了脑后,心里带着亲近感。
--
国公夫人也很担心,对元嬷嬷道:“阿川和小九是怎么了?”催着元嬷嬷快点去找平蒙院里的眼线问清楚。
--
二少夫人对白嬷嬷道:“如今看来,九弟妹的性情也不是太好,昨天她就和六弟妹吵了起来,今天和九弟两个看上去也是争吵了。算了,以后少来往就是了。”她叹一声气。
白嬷嬷脸上十分失落。
--
仪景轩里,庄嬷嬷小心道:“大少夫人,奴婢去外院问过了,九少爷昨天一夜都在外院,没回内院里来。”
大少夫人思索着没说话。庄嬷嬷接着道:“这夫妻啊,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和的,估计过两天就没事了。”
大少夫人轻轻摇头,无奈道:“我是怕母亲担心。何况九弟性子倔,若是两人真合不来,恐怕……算了,走着瞧吧,这事还不好说。”
--
回到平蒙院,钟未央吃饱了早点,就打算躺下补觉。恩姐儿很黏她,坐在她身边,安静地玩着手里的沙包。
“少夫人,太太派赵二娘送信来了,赵二娘特意来给少夫人问安!”清江焦急地走进来禀报,脸上没有欢喜,而是担心,心里大喊:不好了!不好了!
钟未央吓得满脑子倦意都跑走了,赵嬷嬷也在一旁吓得不轻。
这下子可怎么得了?少夫人刚把眼睛熬成这个样子,又一脸憔悴,若是让赵二娘汇报给太太听,那太太还不得急死去。赵嬷嬷把两只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在一小块地方来回走着,十分焦心。
钟未央冷静了一会儿,制止了赵嬷嬷的自寻烦恼,先吩咐道:“我交代赵二娘几句,让她别对母亲说起这些就是了,你们都别担心了。清江,去请赵二娘进来。”
“是。”清江面上恢复了镇定,不急不忙地出去了。
“给姑奶奶请安!”赵二娘低头笑着走进来,高兴地行礼。自家姑奶奶是国公府的少夫人,她也觉得与有荣焉,自从进了国公府的门,她就心情很是激动。
钟未央笑道:“赵二娘请起。”
“谢姑奶奶。”赵二娘低着头,在赵嬷嬷的提醒下,她小心翼翼地在杌子上坐下了,又接过了秋香递来的茶盏,然后稍稍地抬起眼睛,打算瞧一瞧自家七姑娘如今是什么模样。不偷看还不要紧,这么一偷看,她差点把手里的茶盏落掉了,着急地抬起头道:“姑娘在这里过得好不好?”
钟未央笑道:“只是昨晚上没睡踏实而已,落枕了,你别担心。”
“喔。”赵二娘轻轻应了一声,又特意看了坐在钟未央怀里玩的恩姐儿一眼,然后低下头,心里有着思量,脸上的表情渐渐平静了下来。
“母亲这几天好不好?有没有说想我?每餐会吃多少饭?有没有和父亲争吵?”钟未央一连串地问道。
赵二娘脸上露出笑容来,抬起头答道:“太太自从昨天早上接到了姑奶奶的信起,脸上就一直欢喜着,饭也吃多了,老爷现在对太太客气着呢,一点也没有争吵。太太时常记挂着姑娘。”她连忙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笑道:“是姑奶奶!呵呵……另外,二少奶奶、三少奶奶和四少奶奶十分孝顺太太,太太让姑奶奶安心,不要记挂她。”
钟未央笑道:“原本想留你在这里用午饭,但是怕母亲着急。你回去后,记得跟母亲说我很好,别害她担心。我落枕的事,你就别跟她提了。”
赵二娘心里有些犹豫,感觉屁股下的杌子上有针在扎似的,她忐忑道:“奴婢记下了,不敢多嘴。”
钟未央吩咐赵嬷嬷去相送,顺便给来送信的每个人打赏,然后安心地把信压在枕头底下,打算睡醒来再仔细看,笑着抱住恩姐儿,一同倒在了枕头上,引得小家伙“咯咯”地笑着。
------题外话------
早安!午安!
推荐《山环水绕俺种田》种田文,发家致富。
☆、61.退潮
一觉睡到下午,钟未央吃过了午饭,去把枕头底下的信拿出来看。恩姐儿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坐在钟未央怀里,也往信上来看。
钟太太写了许多教钟未央怎么与妯娌相处的话,特意叮嘱钟未央要大度,千万不要在意小事,不可意气用事,不可与妯娌起争执,还特意打了一个“系铃容易解铃难”的比方。
钟未央把信读了两遍,心里满满的都是温暖。她此时头脑清醒了下来,不禁又想起了昨天的那一匣子香料,她昨天一时气话,让赵嬷嬷拿去扔掉,那可是五少夫人特意送给她的,如果真扔掉了,难保五少夫人不会生气。她连忙把赵嬷嬷喊来问:“嬷嬷,昨天那黑漆匣子和香料去哪了?”
赵嬷嬷认真道:“我没有扔,让赵大带去家里藏着了。”赵大是赵嬷嬷的丈夫,现在帮忙打理钟未央在外头的嫁妆。
钟未央笑道:“这有什么好藏的?幸好没有扔。我刚刚想了起来,怕五嫂生气。”
赵嬷嬷睁大眼睛道:“要不,还这样放着?”
钟未央道:“就这么办吧!”
赵嬷嬷见钟未央这会子高兴,便也放下了心来,拿来鱼形的黄杨木梳,一边给钟未央梳头,一边笑问:“太太在信里头说了什么?”
钟未央见恩姐儿把信倒拿着在看,忍俊不禁,轻声答道:“母亲又给我摆大道理,让我别跟姑嫂闹矛盾。”
赵嬷嬷深深地点头道:“太太说得对!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是和和气气的好!要是真翻了脸,以后再想和好就难了,心里总会存个疙瘩。”
钟未央道:“嬷嬷,你又唠叨。”
赵嬷嬷眯着眼睛,乐不可支。
梳好了发髻,钟未央穿上玫瑰色的外裳,牵着恩姐儿的小手,一起出去玩。小家伙蹦蹦跳跳的,很是高兴。
--
青梅院里,国公夫人听了元嬷嬷的转述后,脸上的表情很黯然,明显地带有逃避的意思,久久地不言语。
--
傍晚,钟未央抱着恩姐儿从外面回来,赵嬷嬷连忙迎出来,笑道:“就刚才,江家大小姐派人送了信来,放在暖阁里的书案上了。”
钟未央一时心情大好,一边进屋,一边吩咐道:“告诉郭厨娘,晚餐加一道奶香玉米饼和清蒸鱼丸。”
“是,我这就让人去吩咐。”赵嬷嬷高高兴兴地分派丫鬟去了。
稍稍昏暗的屋里已经点上了琉璃美人灯,钟未央把恩姐儿放到炕上,走到书案旁去拿信。孙嬷嬷很自觉地蹲在炕边,给恩姐儿脱鞋,护着不让小家伙摔下来。
“以前还以为成亲很神秘,读了你的信才知道,原来新婚就跟参加宴会差不多,每天都在认识新的人。我很好奇,你为什么只字不提你的夫君?我的婚期定在八月,我现在心里有些害怕。男子是不是很可怕?”
读到这些话,钟未央忍不住笑出了声,可怕?只有单纯的小女孩才会这么觉得吧!然后她敛了笑意,心情变成低落的平静,说起来,她出嫁以前是以为所有丈夫都像她古代父亲钟老爷那样的,原来大家都很无知,人性确实复杂。
把信收到红木匣子里,钟未央抱起恩姐儿去小花厅吃晚饭。小家伙虽然长得白白嫩嫩的,很漂亮,但是小胳膊、小腿的太纤细了,看上去很弱小。试探过了小家伙不喜欢吃肉,如今钟未央就尽量让她多吃鱼和各种蔬菜,希望让她多长点肉。钟未央亲自给她喂饭,不假人手,每喂一口,一大一小两个人就要默契地抿着嘴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