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倾情一诺)


“嗯!”秦澜悦皱皱鼻子,小声地答应了一声,泪珠子还在眼圈里转了转,最终也没有落下来。
当然,后来邓氏和余氏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也和秦澜悦一样觉得韩氏和秦向争都傻了,还说当时她们要知道,绝对不会让他们把钱借给那个什么吃白食的秦大川,而韩氏和秦向争也只是一笑了之,没太在意,傻就傻吧,人生在世谁还没傻过几回。
这场暴雨下了一天一夜,接着又下了两天两夜的连绵雨,整个外渔巷差点都变成了散发着臭味的泥滩,好在第四天放了晴。
经过这一场暴雨的洗礼,福江的水位倒是上升了不少,不过福江口水域宽阔,支流也多,湖堤修建的也十分牢固,没出现什么灾情,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
秦澜心听吃饭的劳工们说,大魏朝有些地方暴雨连着下了好多天,很多低洼的村镇都给淹了,有不少百姓受灾呢。
别的地方受不受灾,秦澜心也关心不上,可她家那五亩地经过这场雨,产量就更低了,她估摸着也就够交税的。
不过,雨后的田野和不远处的山上野菜倒是茂盛地疯长,也因为不是饥荒年月,就连贫贱区的百姓野菜也是很少吃的,眼看这野草、野菜就成灾了。
这时候,秦澜心想起上次邓氏的主意,她还真的决定做一些包子来卖卖看。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说了,家人也都表示赞成,尤其是秦澜瑞。
说干就干,秦澜心用一根长木条量了一下自家的大锅小锅,然后让秦澜兵去陈木匠家里订做尺寸相合的三层蒸笼,她又去内渔巷的杂货铺买来齐全的调料,秦向争帮着她全都磨成了粉。
秦澜心把这些磨成粉的茴香、八角、陈皮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成了她独家秘制的专门调制包子馅的佐料。
接下来,秦澜兵带着秦澜悦上山砍柴,白石码头附近有很多无主的青山,山上的树木谁都可以砍,附近的百姓平时烧柴都是去这些山上砍,千年来都是如此。
韩氏带着秦澜瑞去挖野菜和摘蘑菇,而杨帆和张水儿自从听说秦家要卖包子,一个主动帮忙挖野菜,另一个天天跑到江边去为秦家抓鱼,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吃包子。
食肆的生意照旧做着,秦向争也不出去钓鱼了,而是在家帮忙烧火,秦澜心擀面、煮面、熬汤、冰汤……样样都是一把手,也不用任何人帮忙,她一个人全担了下来。
决定卖包子的第三天,所有的东西都齐备了,就是做包子的粗杂粮面秦澜心做主也一下子买了两百斤。
晚上食肆关了门,秦澜心赶紧把面和上,面里放了邓氏特意送过来的老面头以利于面的发酵,又调好了满满一大盆的野菜、鱼肉和蘑菇的三鲜包子馅,之后她就赶紧去休息了。
寅时没到,秦澜心就第一个起床,此时天地还都处于黑漆漆的状态。
她一起,秦向争、韩氏、秦澜兵、秦澜悦他们也都起来了,今天是第一天做包子卖,除了秦澜瑞其实大家都没睡踏实。
秦澜兵力气大,按照秦澜心说的使劲揉面,韩氏把秦澜兵揉好的面切成一个个均匀的小面团,秦澜悦把面团擀成薄厚一样的包子皮,而秦澜心就负责包,谁让她包的包子最好看,也最吸引人。
忙活了一个时辰,所有的包子都上了蒸笼,而笼屉里秦澜心还特意铺上了洗干净的大大的荷叶,接着秦澜心亲自烧火。
等到天空蒙蒙亮的时候,百味食肆的门也早已打开,而此时随着江风吹遍白石码头的正是那小小食肆里飘出的软嫩爽口、芳香四溢又令人垂涎欲滴的三鲜包子味。
“店家,快给我来个包子!”早有那闻香而动的食客忍不住包子香味的“勾引”,主动就围了上来,不一会儿百味食肆的门前就变得热闹起来。
------题外话------
收藏太可怜,倾情写的都要流泪了,~(>_<)~,喜欢看的伙伴们,加油收藏、评价啊!这本书全靠大家支持了!

☆、第十八章包子出名

三层笼屉一百五十个包子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其中多半都是停靠在白石码头上的一些船客来买的,比起那色香味俱全的粗面包子外渔巷的低贱之名早就被众人抛在脑后。
百味食肆的包子虽说是粗面的,但是面发的好,十分柔软,甚至比白面在嘴里还要香软入口,野菜与鱼肉加上蘑菇的清香,一点不比那些大肉馅的包子差,甚至更胜一筹。
一文钱一个包子比内渔巷那些包子铺的都便宜,这样价廉物美的包子,别说穷苦人家争相买,就是有些银钱的好吃食客也不会放过。
“姑娘,再给我四个包子!”来买包子的客人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看着空空的笼屉,秦澜心只有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客官,今天的包子卖完了,想吃您只有明天再来了!”
“刚才不还有一屉包子吗?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原只是闻着香味买了两个尝了尝,谁承想会这么好吃,很多客人回头都想再买,却发现包子已经卖完了。
“各位真是对不起,今天我家第一次做包子卖,也不知道准头儿,明天早上一定多做一些,本店除了包子还有热汤面和凉面,大家也可以进来尝尝,两文钱一碗!”包子卖完了,秦澜心就开始推销自家的面。
来买包子的客人都有些失望,没吃的是光想尝一尝,吃过的是觉得不过瘾,总之这百味食肆的包子第一天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好在明天还有包子,想吃也只有暂时忍忍了。
“大丫头,让瑞儿帮你烧火,我和二丫头去挖野菜和蘑菇,你爹和你大弟去钓鱼,明天咱们多包一些包子。”这卖包子比卖面还要挣钱,秦家人心里各个喜不自禁,韩氏更是一刻也不想闲下来,这边包子一卖完,她就张罗着明天包子的事情。
秦澜心也高兴,她还以为这粗面包子吃的人不多,没想到会这么吸引客人,看来要去陈木匠家里多订做一些笼屉了。
接下来的几天,百味食肆早上就以卖包子为主,秦澜心又加了三个笼屉,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找邓氏和余氏帮忙。
短短的时间,外渔巷百味食肆秦家包子就在白石码头出了名,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在食肆门前等着买包子,要是来得晚了,包子就被别人抢走了。
这天一大早,福庆就急哄哄地跑来食肆门前排队,已经连着三天了,家里的老夫人自从三天前吃了小少爷李宝拿回府里的秦家包子,现在每天早晨都要吃上一个才舒心,小少爷李宝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秦家包子做早饭,他根本就不吃。
福庆到底来的还是有些晚,排在他前面的有七八个人,而且看起来都像是白石码头的船家或劳工,等到百味食肆一开门,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地买,而是一笼屉一笼屉地买,说是船上过路停靠的客人都等着呢。
这些人要挣跑路费福庆管不着,可也不能把包子都买完,那后面等着买包子的人该怎么办!
“秦姑娘,你不能把包子都给他们,我们这也等多半天了,你可一定给我多留几个,家里的人都急等着热包子吃呢!”福庆一着急就冲秦澜心大喊道。
前几天,秦澜瑞带着李宝来过一趟秦家,当时福庆就在外边守着,所以秦澜心认识他,知道他是李府的下人。
于是,笑着说道:“大家都别急,今天做的包子比往日都多,这几位是昨夜就预定好的。放心吧,包子都给大家留着呢!”
白石码头上经常停靠一些大客船和渡船,有些机灵的船家或者劳工就代那些不愿下船的客人买些零碎东西,挣点小钱,价钱低包子又好吃的百味食肆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好不容易买到了十个包子,福庆也不敢吃,慌忙用荷叶包住就往李府跑去,这段时间是他来外渔巷最多的时候,而且以后怕是只多不少。
李府在内渔巷拐巷大街的最中间,府门前两个大石狮子,狮子身上还坐着石头金蟾,金蟾嘴里含着一枚大大的铜钱。
李府虽是商家,但在白石码头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商家巨贾,在京都也是数得着的门户。
与李府斜对角的是以贡酒而出名的董家,与门前摆着石狮子金蟾的李府不同,董府的门前是两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缸,红布封口,四方红纸斜贴在酒缸正中间,一边纸上写着“百年传承”,另一边纸上写着“董家贡酒”。
董李两家说起来还有些渊源,据白石码头的老人们讲,百年前,董家的先人和李家的先人是师兄弟,都跟着一个商人学做生意,而这商人有一个酿酒的秘方,原想着是给他最出色的徒弟。
为了这酿酒秘方,董家的先人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气死了商人师父,逼走了李家的先人,更凭借酿酒秘方飞黄腾达起来,还把董家酒送入了宫中,成为了贡酒。
那位被迫远离家乡的李家先人逆境之中奋发图强,终于带着自己的商队和万贯家财归乡,而自此后董李两家就变成了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头,百年来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
守门的小厮见福庆跑得满头大汗,怀里还紧抱着一个鼓鼓的荷叶,立即高声笑道:“福庆哥,又去给老夫人和小少爷买包子去了,明天也帮我买两个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