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青心里美美地想着,在空间里睡了一觉,养足了精神,便闪身出了空间。
外面仍然漆黑。父母亲和哥哥弟弟妹妹都还在熟睡。
和昨天一样,天刚蒙蒙亮,田达林和郝兰欣就起床了。郝兰欣吩咐田青青做早饭,自己依然去宅子上拾掇。田达林则劈昨天刨的红荆疙瘩。
红荆疙瘩太难劈了。田达林劈了一早晨,累得大汗,才勉强劈成小块儿。田青青心疼地说:“爸爸,再别刨红荆疙瘩了。四周都有树,我和哥哥捡树枝也供上烧了。”
田达林擦着满头满脸的汗说:“嗯,嗯,有这些先烧着,我和你妈妈一块儿拾掇咱的宅子去。快些把简易房盖起来,好搬回去住。”
自此以后,田达林夫妇只要有空,就去宅基地上忙碌。田青青鞭长莫及,只好在“家”里做饭,照顾好田幼春和田苗苗。此是后话。
这天早晨,田青青特意蒸了一箅子蒲公英拿够【注1】,白粥里也放进了蒲公英叶。现在能以利用的,也就是它了——播种的玉米要在期待中等待,鱼正在想办法!
吃饭的时候,田达林夹了一口拿够,放进嘴里嚼了嚼,吧唧吧唧嘴,问道:“这是什么菜呀,这么好吃。”
“婆婆丁拿够。”田青青说。
“婆婆丁拿够?”田达林感到奇怪:“婆婆丁也能蒸拿够,还这么好吃?!”
“爸爸,妈妈,白粥里我也放上了婆婆丁叶,你们吃着味儿怎么样?”田青青笑笑说。
“嗯,比光胡萝卜好吃!”郝兰欣连吃了几口,高兴地说。
蒲公英受到家人的赞美,又是就近采集,田青青有空就去挖。依靠前世的记忆,倾尽所能,变着花样儿地为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
于是,餐桌上出现了蒲公英玉米面粥、蒲公英窝头、蒲公英凉拌菜、蒲公英拿够。只可惜家里一点儿面星儿(小麦粉)也没有!要是有的话,还可以做蒲公英面糊菜【注2】,既好做,又好吃,保证一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儿。此是后话。
大人们出工以后,孩子们也都陆续地来到了场院里。
温晓旭今天骑来了一辆自行车,黑黑的,架子大大的,有横梁的那种,应该是男式二八。
这个时期农村里自行车还很少,有的也都是有外出工作人员的家庭。而且都是加重男式二八,为了方便载人和驮东西。由于自行车高大,孩子们一般都过了十岁以后,大人才让摸车。
温晓旭今年九岁就会骑,属于“早熟”的了。
温晓旭不到一米三的个头,坐在座子上够不着脚蹬子。他一会儿跨梁骑,屁股一歪扭一歪扭的,都快把腰扭折的样子。一会儿又掏裆骑,身子贴在大梁一侧,右脚从大梁下面踩住右侧的脚蹬子,来回倒着链子往前骑。车技倒是很娴熟,把孩子们羡慕的了不得,眼睛盯着他一圈圈看。
温晓旭在场院里疯了一会儿,骑累了,把自行车支在场院屋门口,进屋找水喝。
“晓旭哥哥,我骑骑你的车子行吗?”田青青望着自行车,心里痒痒地说。
自行车是她前世里田苗苗时期唯一的交通工具,伴随了她二十多个春秋。后来借尸还魂到凌媛媛身体里,小轿车取代了自行车。不过,她还是十分留恋自己的自行车时代。
“你还没有车把高哩,摔着你了。”温晓旭关切地说。
“我试试。”田青青说着,推起了自行车。
自行车把太高了(其实是她这具小身体太矮了),她得举着胳膊才能够着。推着走了几步,想象着前世骑自行车的情景,寻找着那时的感觉。
把左脚蹬在脚蹬上,右脚单跳了几下(俗语ge蹬),然后把右脚抬起,让自行车带着自己向前行。
哇塞!感觉找到了!
田青青急忙把右脚伸向右侧脚蹬上,掏裆骑起来。
这一下,可把温晓旭和田幼秋吓坏了。
“青青,快停下,摔着了!”田幼秋大声喊。
“青青,慢着,我给你扶着。”温晓旭边喊边“呱嗒”“呱嗒”追着自行车跑。
田青青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右脚掏梁踩在右侧的脚蹬上,身子一扭一扭,骑的飞快。转了两圈儿才停下来。
自行车是现时唯一的交通工具,说什么也要攒钱买一辆。田青青心里想。
“不要命了你!”田幼秋黑虎着脸斥责道。
温晓旭则一脸惊诧:“青青,你什么时候学会的?”
“你刚才不是骑了吗?”田青青没有正面回答,语气自信满满。
“这个你也看一遍就会呀?”温晓旭摸着自己的脑袋说:“我练了老长时间,才敢掏档骑。”
“不就是个自行车嘛!。”田青青笑眯着眼睛说了一句。
“真有你的。”温晓旭羡慕地说:“书上的字说一遍就会念,自行车一看就会骑,怪不得说你是小神童。”
“谁说的?”田青青追问。
“昨天我给我妈妈说了你念书的事,我妈就这样说。”
“才不是呢!”田青青否认着,又赶紧岔开话题:“哎,咱今天玩儿什么呀?”
【注1:谐音。一种吃食。做法:将蒲公英(苜蓿芽、豆角、萝卜丝儿、胡萝卜缨等,都可以做)洗净,切成一厘米或者再长一些的小段,拌上适量的玉米面上锅蒸熟。】
【注2:一种吃食。把蒲公英叶(小白菜、根达菜叶等都可以做)洗净切碎,放上适量的水,在锅里煮。待蒲公英叶熟了(几开就熟),拌上点儿小麦粉,放上适量的盐,微火略煮一下就行。】
第四十九章 换搭档惹是非
更新时间2014-4-20 8:31:07 字数:2158
商量了半天,觉得还是玩儿做饭儿饭儿(过家家)娶媳妇儿,大家(男女孩子)还能玩儿成一块儿堆。
娶媳妇儿就娶媳妇儿,小孩子家家的,怕什么!
田青青心里想着,也就点头同意了。
田青青看了看今天来的孩子们,基本上还是前天下午那一伙儿。每个人都很高兴,只有邓永芳拧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她准是想起前天下午被杨继波踹了一脚的事来了?!”
田青青心里正自猜想着,就见邓永芳朝自己走来。把她拉到一边,小声对她说:“青青,我我想和你哥哥一拨,你给温晓旭说说,看行吗?”
看来,她也把温晓旭当成孩子头了。
田青青点点头。但她没有找温晓旭,而是直接找了田幼秋。只要田幼秋同意了,温晓旭那里还能说什么呢?
田青青把田幼秋叫到一边,小声对他说了邓永芳的要求。
“这怎么行?郑惠巧怎么办?”田幼秋不情愿地说。
田青青:“让郑惠巧先和杨继波呀?!她俩换个儿。”
田幼秋:“她(郑惠巧)一定不同意。每回都是我们俩,从来没换过。”
田青青:“前天杨继波不是踹了邓永芳一脚嘛!今天再让他俩一拨,玩儿不下去怎么办?咱住在这里,大伙儿都是凑咱来的。你不是说人家来玩儿,得陪着人家吗?我们冷落了哪个也不好是不是?!”
其实田青青心里极不愿意郑惠巧和田幼秋一拨。过家家虽然只是孩子们的游戏,逢场作戏,但在一起时间久了,也会生出感情。更何况,前世里这伙儿小孩子中,最后成为夫妻的,就只有田幼秋和郑惠巧两人。而且还是早恋早婚早育。
这世里,说什么也要阻止他们。
田幼秋:“就是陪着他们玩儿,你也不能让我和一个地主崽子一拨呀?”
田青青:“什么地主崽子?来的都是小朋友。我们的玩儿伴儿。不要把大人的事扯进来好不好?!邓永芳多文静?多漂亮?比郑惠巧还好看。”
田幼秋:“我没说她不好看,就是她家成分高。”
田青青:“我们是做饭儿饭儿,假的。还拿那个说事干什么,真是的你?!”
田幼秋想了想,勉强同意了。
哪知和郑惠巧一说,郑惠巧却一百个不同意,说田幼秋这是“喜新厌旧”,一赌气,跑回家去了。
杨继波见自己的搭档跟了别人,别人的搭档却不愿跟自己,有种被“甩”的感觉。一个人跑到场院东坡沿儿上,蹲在那里催猪(生闷气)去了。
田青青没有想到会闹成这种结果,也有些束手无策。好在女孩子多,分配得过来,便想叫回杨继波重新商量。
田青青一路小跑。当跑到杨继波跟前时,脚下一绊,一下摔了个大马趴。
杨继波不知是想来扶田青青,还是想赌气走,猛然站起身。一迈步,却被脚下的一个小土坎儿绊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后又轱辘到坡下面去了。
也是合该有事!坡下正好有一个圆不留丢的大红荆疙瘩,杨继波的脑袋不偏不斜,正好磕在上面。
杨继波立时杀猪般哭了起来。
这时,东边大车道上正好行走着一辆牛车。赶车的男子“吁“住牛,过来看了看。见没有磕破,说了句:“好实着玩儿。”赶着牛车走了。
坡上的田青青把这一切看了个清清楚楚——赶车的不是别人,正是昨天下午在村边杂树林里哭的付振海。只不过今天很正常,昨天的醉汉形象在身上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