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她只能说,原主的人缘实在是不好。
明光堂
肖氏已经有三天没心思读经念佛。
石榴一边给自家夫人捏肩膀,一边心里也犯嘀咕,琢磨着一会儿交代厨房煮点儿清淡饭食,夫人这牙龈老肿着,也不是个事儿,奈何她就是不肯看大夫。
如果是许薇姝给她看病,一准儿得说,肖氏这就是给气的。
每天眼睁睁看着睿王府的下人,各种金银珠宝一箱箱送去秋爽斋,她这心里头哪能是滋味,金银还是小事,许薇姝结交上睿王府,恐怕才是她真正的心结,但她高兴不高兴的,就和许薇姝无关了。
到是老太君的反应挺奇怪的,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说来也奇怪,许薇姝在睿王府转了几日,那位小郡主方莹莹居然一直呆在皇宫,始终不曾回家。
这日,算是冬日难得的好天。
许薇姝到了去家学的日子。
一大早儿,赵师傅特意替自家小娘子准备各种点心,都是以前她在庄子里的时候就苏出来的,如今几经改造,已经相当成熟。
宝琴看了都口水横流,各类果酱小点心,用瓜条,葡萄干做的水果蛋糕,还有杏仁饼,冰花酥,再加上为数不少的,赵师傅以前就擅长的蜜三刀类民间小点心,装了满满一食盒。
就是从厨房拿去给自家小娘子的时候,竟然底下少了两层,似乎那个小贼也觉得这么干稍嫌过分了,给留下两锭金子。
即便如此,宝琴还是忍不住担心厨房的安全,明明从头到尾,始终有人盯着,可该丢食物还是照丢不误,幸亏这贼也没什么敌意,万一要是碰上个来下毒的,那可怎么得了?
丫鬟心事重重,许薇姝不觉莞尔,这孩子难不成真以为像那样的高手满天下都是?
那种高手要杀人,也用不着什么**了!
英国公府的家学在翠竹园,当年许静岚在的时候,就最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专门营造的家学,环境清幽,单独开一小门,也方便族中子弟出入。
而且并不像好些人家,无论什么年龄的学生都一锅烩,家学里分三个班。
五岁到七岁是一个班,八岁到十四岁是一个班,十四岁以上的又是一个班,而且也不只是按照年龄划分,看得看进度,像阿蛮,她十岁的时候,就被特许和十四岁的族人们一起读书了。
许薇姝到了家学,被教导诗书的齐先生领到教室后面坐下,许爱春看了她一眼,就阴阳怪气地咕哝:“走错地方了吧,连中班都没读完,就敢往大班跑?赶明儿成绩要是太难看,丢人可就丢出府外去!”
第二十四章 脑补
更新时间2015-1-8 10:05:05 字数:2440
一句话,招得人人侧目。
许爱夏恨不得扑过去撕了自家姐姐的嘴,在这儿挤兑姝娘,难道就能显出她能耐来?不知所谓!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
许薇姝懒洋洋地回了句,老老实实地坐下,等着先生讲课。
袁琦眼睛里闪过一抹笑,一侧身子就躺回树杈上,在一片血雨腥风之后,看两个小姑娘斗嘴,也是挺不错的消遣。
侧身盯着就搁在书案之上,那漆黑的食盒,沉吟片刻,袁琦还是没好意思再‘买’人家的点心。
虽然,连他都有那么一点儿馋嘴。
一天的家学生涯,许薇姝挺喜欢的,先生们学问都极好,还难得大部分都不是腐儒之类,讲课旁征博引,风趣生动,相信只要做学生的不是当真顽劣不堪,肯定能大有收获。
就是那位教算学的李先生,总是找她麻烦,那人长得到是慈眉善目的,方方正正的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正气,居然是个喜欢为难小孩子的。
许薇姝有好几次见他冷嘲热讽地把家学里的学生给弄得哭鼻子。
她在家学里待得总体来说,还算舒服,虽说有几个学生可能和许薇姝有恩怨,要不就是家里交代了,对她比较冷淡,偶尔也找点儿小麻烦,不过,大部分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也没心思为难人。
估计是觉得,以许薇姝现在的状况,他们家又招了皇帝的眼,实在算不上威胁,也没精力在她身上浪费。
不过,一次小考!
红纸上许薇姝的名字高高在上,和阿蛮并列第一。
运气,肯定是运气,没看见她书和棋那两门都只得了一个良!
棋也就罢了,身为女官,最重书法,她这一门得不到优秀,其它的功课再好也减三分光彩。
第二次小考。
红纸上许薇姝的名字还是高高在上。
阿蛮让她给稍稍压了半头。
家学里好些学生侧目不已,都怀疑许薇姝是不是守孝三年,吃了灵丹妙药开了窍。
第三次小考。
这次家学的学生们都淡定许多,开始接受许薇姝和阿蛮并驾齐驱,甚至可能更好一点儿的结果。
阿蛮看许薇姝的目光,也多少有些异样,女孩子,再天真无邪,淳朴可爱,还是有攀比心。
她其实知道,先生们更爱许薇姝的文章。
因为和齐先生,李先生的关系都好,阿蛮也常常去聆听教诲,就有几次听齐先生叹息,说许薇姝的性子太硬,写的文章,有时候稍嫌离经叛道了些,也不知将来会是个怎样的结局。
即便是叹息,阿蛮也从这位才高八斗,面上温和,内里最是恃才傲物的先生口中,听出了隐约的赞叹之意。
阿蛮忍不住想,没想到三年不见,那个人可以做对手了。
不只是女孩子们,家学的男孩子们,也很难不去关注许薇姝,都是知**而慕少艾的年纪,这个年龄的男孩儿,怎么可能不喜欢美女?
相比于阿蛮那样可爱的相貌,还是许薇姝现在那种清丽出尘,光彩夺目的容貌,更容易令人倾慕。
无论如何,许薇姝也算是在家学里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入府读书,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笔墨纸砚用之不尽。
京城纸贵,好些清寒人家只能用劣等的纸张,英国公府一向重视家学,每个就读的学生,除了笔墨纸砚是公中赠送,其它用来打草稿,和平日里练字的劣等纸,都是自家的作坊生产,一文钱一大叠,随便买,随便用。
只是,英国公府再落魄,家学里的小娘子,小郎君们,到少有买劣等纸的时候。
许薇姝可不顾忌这些,早早买了好几大包,连同她以前那些穿不了的衣服,通通打包,再加上采买的粮食,准备一块儿送去洞箫山。
只是以前住在庄子里,出门到容易,如今住在国公府,往返一次,就得告假了。
好在如今老太君也在,许薇姝只是说想去洞箫山的道观转转,顺便赏赏山上的风景,老太君就笑眯眯地应了。
“你还是个小娘子,本就该多出去转转,整日憋在家里,脑子都给憋木了。”
许薇姝听老太君讲了半天的古,又拿了她老人家赏下来的一袋金珠子,才出了府门。
肖氏这边也收到了消息,却是嗤笑一声:“果然是个野丫头,就知道玩!”
扭头就叮嘱厨房给阿蛮炖汤,让她好好补补身子,认真读书,在家学里别老让着许薇姝,如今可不比以前了。
肖氏皱了皱眉,想着是不是要整顿一下家学,明明如今当家做主的是她的丈夫,可她女儿,还是和以前一样,总被许薇姝那小丫头片子压一头,连其他人也都让着她,难不成,过去让得太多,这都成了毛病?
她早就看许静岚夫妻俩亲自操持起来的家学不顺眼,奈何那些先生们都不是寻常穷书生,个个有名,虽不说都是大儒名士,却也才名远扬,许静岩更是看重的很,又是在外书房,没个名头,她都插不上手。
许薇姝要是知道肖氏的想法,一准儿得特别佩服——像这种脑补如此欢快的女子,也不多见。
收拾了东西,宝琴都一脸开心,京城的确繁华,但论起舒坦自在,还是在山上的日子好。
出了府门,因着老太君说,不必着急回去,晚饭前归家即可,她们也就不急着出城。
前几日,宝琴缠了许薇姝半天,说想去街上看看,她干脆带着小丫头去东街看商大家新排的舞。
商大家是教坊司出身,后来得陛下亲口应允,脱籍而出,如今在京城开了一家暮春堂酒楼,偶尔也登台献艺,宝琴一个女孩子,居然喜欢看她的歌舞,到也是新鲜事。
不过,京城一向比南方要开放得多,时常能看到女孩子一身男装,鲜衣怒马地四处溜达,许薇姝和宝琴是暮春堂的常客,也没有多么另类。
店伙计,小二哥都是熟人,早早把她们领到视野最好的座位坐下,利利索索地拿滚烫的水,给他们汤过茶杯,茶盏,碗筷。
“小娘子可有阵子没来了,咱们商大家前两日还念叨呢。”
许薇姝顿时莞尔:“念叨的怕是我送她的柔肤精油……对了,商大家呢?”
生得白净的店小二讪讪一笑,指了指二楼,笑道:“今天来了位贵客,商大家不好慢待,这不正陪着?”
“哦?”
许薇姝顿时有些惊奇,不由抬头看去,远远隔着扶栏,只能看到一袭青衫,到看不见客人,只是能让商大家亲自坐陪,想必又是个王孙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