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年纪大,想得更多些,这样子的肚子,看着倒像是怀了孩子,似乎太太这两月都为换洗,莫不是真是怀孕了?
子嗣是大事,便是程家嫡子再多,也不嫌更多,这边一怀疑,大夫立刻便请来了,可怜的程心珊想亲耳听听大夫怎么说,又被张嬷嬷送回了自己的小院子,这院子里人来人往,可别冲撞了小主子。
程心珊气得直跺脚,这可真是过河拆桥。好在她院子里有个会打听消息的丫头,叫春桃,小丫头将自己打听到的一一告诉程心珊,“白胡子大夫说太太怀孕两个多月,因胎儿大,所以才格外显怀。太太原先想带着姑娘回娘家,老太太特意嘱咐等过了头三个月来再回去。姑娘,过几个月你便有弟弟了,高兴吗?”说道最后,春桃声音越发和蔼,像哄骗小孩儿的怪阿姨。
程心珊嘟着嘴,不高兴,有人抢娘亲。不过有个弟弟或妹妹可以玩,感觉也不坏。
程长清晚间一回来便听到了好消息。柳氏因他私自跟程王家定亲闹小脾气,程长清也是知道的,只是他一贯不哄着妻妾,心中自觉女人就是见识短,他若是闲赋在家,才让几个女儿以后为难。若是别的时候自是等着柳氏想通,只是柳氏怀了孕,情况便有不同,他这个年纪,再有嫡子,便是意外之喜了,程长清立刻换了身家常的衣裳回屋。
他进门的时候,柳氏正拿着针做衣裳,程长清连忙阻止道:“快躺着,这个时候做什么针线,莫伤了眼,这些活交给下人就是。”
柳氏心中还有气,只埋着头,闷声说道:“孩子里面穿的衣服,我这个娘亲自然要亲手做。”
程长清看着柳氏手中的衣服,笑道:“我虽不懂针线,不过新生儿不过丁点大,你这衣服约莫要等几年才能穿。”
柳氏抬起头瞟了程长清一眼,没好气地说:“瞎说什么呢,我给珊儿做的。”
“都说慈母心肠,珊儿这么大你都给她做衣服,这么多年,也没见你给我做件衣服。”
“我针线不好,也只给珊儿做点穿在里面的小衣裳,你的衣裳自有云姨娘王姨娘。”
“她们哪能跟你比。你便是做的再不好看,我都喜欢。做针线伤眼睛,等孩子生了再做不迟。”
柳氏突然觉得有股无名火,格外看不惯程长清,她冲冲地说道:“不生,生了也是给你铺前程的。”只是这话说了,柳氏自己也愣住了,她几乎不敢想象,她会说这样的话,她拿眼睛偷瞄了程长清一眼,看他脸色十分不好,心中更忐忑。
柳氏长得端庄大气,一双眼尤其清正,只是这样瞄人,也有无限的风情,程长清立刻软了心肠,觉得这个时候柳氏跟他说什么都能同意了。他本想甩了袖子想走,看着柳氏愣愣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心中也舍不得,叹了口气,说道:“平日里最是知书达理,竟也有这样伤人的时候。我若是将女儿卖了铺前程,大可将慧园大师赐的玉佩送到宫中,那她们三人都能入宫了,我大可做个现成的国丈。跟王大人说,一是信得过他人品,二是求他办事。我若是白丁,以后几个孩子的婚事才被动。我虽比不得你将珊儿当眼珠子一样,但是心中难得不疼爱她?我答应你,定不随便将她许配人。”
不过三个人,程心玫订了亲,程心珊不随便许配,那委屈的便是程心玥,柳氏紧捏着衣角,心中也愧疚,只是这是难两全的事,她总不能眼睁着看程心珊吃亏。
因程长清服了软,柳氏才有心情开开心心跟他说孩子的事,“大夫说我吃得好,这个孩子长得大,只怕以后难生产,我想安心生产,家中的事暂时就交给璟儿媳妇。”
“家中的事你做主便行,王阁老回了信,他推荐我到山东做布政使,你既怀了孩子,我便一个人上任。另外,礼部定了婚期,大姑娘要等到八月的时候出嫁。”
“大姑娘嫁妆都是齐全的,只等到出嫁的时候再买些时兴的首饰便可,这个璟儿媳妇也是能做的。家中的姨娘年纪都大了,你不如再纳个妾,一起带上任。”
程长清摇头,“不了,我年纪也大了,只想好好办差,也好替女儿们多挣点嫁妆。”
“哪里能行,总要个妇人操持后院,老爷吃住也要人打理,等我跟老太太商量了,看派谁合适。”
“你自己想着办吧,老太太年纪大了,这些事就不用打扰她了。我自然是信任你的。”
柳氏点头,心中在思考,是派了现有的姨娘跟过去,还是再纳个妥帖的人?
第十五章
柳氏与程长清一贯相敬如宾,这样子闹一场,又有肚子里的孩子缓冲,两人亲近了许多,不到不说这孩子来的十分及时。特别是程长清,因要远行,每日里都特意留出时间陪着柳氏,为肚子里的孩子想名字。
柳氏虽怀着孩子,可是一点儿不含糊地为程长清出行做准备,又恢复到那个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她安排随行的,是刘姨娘。刘姨娘是六姑娘的姨娘,一贯是小心谨慎的性子,也不爱说话,安安静静的一个人,若不是生了六姑娘,一点儿存在感都没有,柳氏看中的便是她的老实稳重,老太太嫌她年纪大,另外送了个大丫鬟过来,被程长清婉拒了。
老太太便说道:“随你吧,左右纳个人也方便。姨娘们身份低贱,也不好跟你出门应酬。等柳氏生了孩子,让她过去吧。”
柳氏是长媳,该是要服侍父母、操持家事的,不过官场上应酬也是要正室出面,许多人家的长媳也是随了丈夫赴任。柳氏是宁愿在家中,而不愿远行,只是老太太和程长清都赞同她跟过去,越是便约定若是程长清在齐州久任,等孩子满周岁,柳氏便带了孩子过去。
柳氏出行当然是后事,此时重点是程长清。跟过去的除了女人,更重要的是幕僚、随从和包袱细软。山东偏冷,保暖的衣服更是要备齐。柳氏找了有经验的管事商议,凡事亲力亲为,很是让程长清感动和不舍。可是因要赶在任期之前到达,程长清正月未过完便走了。
这日天气清爽,程长清不过稍稍用了朝饭,便跟家人辞行。他父已丧,家中的长辈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任期便是三年,若是连任更不知几年,老太太年纪也大了,程长清跪到在地,哽咽道:“孩儿远行,不能随侍一旁,望娘亲在家中多保重。”
人老更愁离别,老太太抹着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娘不盼你光宗耀祖,只愿你平平安安。”
母子两个说了几句,被身边人劝住了。程长清之弟程长池程长沣等纷纷承诺会照顾老母。跟兄弟父母辞别,便轮到小辈。程长清在家中三年,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导程家子孙上,程家流字辈的孩子对他感情都很深,程长清一一嘱咐,督促练字背书。子侄识趣,纷纷点头应是。
最后便是跟大房辞别,程长清亲生儿女一字排开,可是不短的队伍。柳氏摸着肚子站一旁,程流璟打头,程心珊居尾,特别有送教官的气氛。
看着几个儿子丰神毓秀、一表人才,几个女儿更是姿态妍美、气度高华,程长清心中豪情顿生,都是程家好儿郎。这虽信得过他们品质,程长清还是忍不住嘱咐:“每日里晨昏定省,丝毫马虎不得,老太太那里经常去请安,你们太太怀子孩子,你们要孝顺听话。”
程心珊看着弥勒佛一样的老爹红着眼眶的样子,格外的舍不得,老爹年纪大一些,儿子女儿多了一些,可是对她超好,偶尔瞒着老娘偷带她上街,有了好吃好玩的也不落了她,最重要的是官大身份高,在这个纯拼爹的时代格外的重要。程心珊抹着鼻子,一把抱住程长清大腿,哭着说道:“爹,你可要快回来,要不然弟弟都不认识爹爹了。”
程长清将衣袖上的鼻涕抹去,哭笑不得地说道:“快别哭鼻子,若不然要被弟弟笑话了。莫哭,等你弟弟出生,我便派人将你们一起山东。”
程心珊抬起头露出星星眼,将程长清大腿抱得更紧:“真的?我也可以去吗?”
柳氏轻笑着将程心珊拉倒一旁,“都去都去,你这淘气孩子,你爹的衣服都被你弄脏了,还不快放手。”
程心珊笑呵呵松开手,去山东啊,想想就美好,弟弟或者妹妹,你快出来吧。
程心玥羡慕地看着程心珊又哭又笑。这个样子,才像是家人吧,可惜她忘不了前世,没有归属感,总觉得隔了一层一般。
程心玫含着笑看着程心珊出丑,眼里也露出羡慕,若是也能去山东,该多好。她去过京城,知晓一个地方一个风情,就盼着多走走多些见识,不想陷在后院里。可惜等到柳氏启程的时候,她约莫早嫁了。
程心珍还在角落里拉着她姨娘说话,刘姨娘听着程心珍说些“姨娘你一个人跟着爹去任上,要争气,将爹的心拢住,那样太太再过去也是无惧的”,眉头紧皱,这哪里是个六岁的孩子能说的,不知哪个在六姑娘耳边嚼舌根,让她个孩子听了这些不三不四的话。她该不该跟太太说一声呢?只是太太如今怀了孕,又有七姑娘要照顾,怕是顾不得了。